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6572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韩国电视歌会的产业化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解决思路之一,是将节目嵌入相关产业链条中,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发挥其本身功用之外,起到衔接该产业中各环节的作用,并促进产业合理高效的和谐发展。

例如,电视音乐节目应与唱片市场相结合,形成音乐产业链条,使之不单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态存在,同时为我国唱片市场的繁荣和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在这一点上,韩国的电视歌会就是利用这一方法,使得电视歌会长盛不衰。

据笔者了解,韩国的电视歌会积极致力于节目产业化的维持与发展,不仅使得作为韩国流行音乐产业链条中重要一环的歌会节目本身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更促使韩国唱片市场蓬勃发展,韩流文化得以传播四方,整个流行音乐产业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那么,韩国歌会又是如何做到节目产业化的呢?

笔者认为,其与中国歌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节目本身性质的定位,即诉求不同。

 

一、韩国电视歌会的榜单化节目来源

(一)每周四19:

30-21:

00MNET/KM《M!

CountDown》

MNET与KM都是隶属于韩国CJ娱乐集团的频道,可独立制作娱乐类、音乐类节目,每天滚动播出。

《M!

CountDown》是一档由MNET和KM共同制作的全国最佳歌曲排名的周播歌会栏目,自2004年7月开播以来,便让人眼前一亮,众多艺人纷纷亮相舞台,带来活力四射的现场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M!

CountDown》曾在2008年登陆中国CCTV-数字电视《风云音乐》频道,其影响力及超人气可见一斑。

CountDown》的排名标准是由专门机关调查、专辑销售、节目出演次数统计、选定团打分、现场合计、以及数码调查(MNET和KM网络投票)和数码销售(MP3下载和在线收听点击)综合汇总而成的,而第1位更是在直播当日对前1、2位的候补歌曲通过短信投票来现场统计最终选定的。

其节目内容即为每周排名靠前的歌曲表演,尾声公布第一位获奖歌曲,歌手发表获奖感言,并做获奖歌曲的安可。

2010年,《M!

CountDown》全新改版,出动了2AM、2PM等超人气组合中的8位歌坛极具魅力的男偶像明星来担任主持人,组成了“MCDGUYZ”,即M!

CountDownGuyz。

全新的M!

CountDown力图通过这8位代表年轻活力的偶像,将国内歌坛最新的趋势正确地介绍给观众们。

这8人根据每一次的节目内容不同,会以3~4人组成一个主持人队伍,跟过去以1~2位主持人为主要固定班底进行的形式有所不同。

主持人军团以特别节目的形式捕捉观众的视线,呈现出充满个性、来势汹汹的节目内容,受到极大的关注。

(二)每周五18:

30-19:

30KBS-2《MusicBank(音乐银行)》

KBS(KoreaBroadcastingSystem)即韩国广播公司,是由韩国广播局出资扶持的国立电视台,相当于我国的中央电视台。

其共有两个频道:

KBS-1以新闻为主,而KBS-2则侧重于娱乐及综合性节目。

《MusicBank(音乐银行)》是KBS-2制作播出的一档周播歌会栏目,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其前身是1981年-1998年初每周五18:

30播出的《Top10Songs》,采用图表排名制,而后被《BravoNewGeneration》所取代。

然而,不尽人意的收视率,终于使得《MusicBank》于1998年6月18日正式推出,排名制也被沿用至2001年底。

2005年,该栏目被移到周日中午播出,改为录制的广播节目,然而收视率却再次下沉,2007年9月,《MusicBank》恢复为周五18:

30播出的音乐现场,排名制也“重出江湖”,这一举措使曾经徘徊在3%-4%左右的收视率提升到了6%,让人们对沉寂已久的歌曲类节目的复兴给予了厚望。

《MusicBank》的排名标准为:

音源(60%)+销量(15%)+电台节目出演次数(15%)+观众投票(10%)。

依据此准则,每周排名前50的歌曲中的十余组演唱者带来歌曲表演,21-50位的歌曲通过字幕在节目进行中倒序显示出来,4-20位的歌曲则由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倒序宣布,节目最后公布前三位歌曲并宣布周冠军,歌手发表获奖感言,并做安可演出。

亦如《M!

CountDown》,《MusicBank》也没有限制连冠的次数。

例如,少女时代的歌曲《Gee》,在《MusicBank》创造了九连冠的记录(2009.01.16-2009.03.13),在MNET音源排行榜创造了8周第一的最高记录(2009.01.21-2009.03.04)。

(三)每周六16:

10-17:

10MBC《Show!

MusicCore(音乐中心)》

MBC(MunhwaBroadcastingCorporation)即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是以公益财团放送文化振兴会为大股东,经营依靠广告收益的股份制公营文化放送公司。

其MBC电视台由东洋广播局改制而来,是韩国三大电视主流媒体之一,在可信度,好感度,收视率及影响力等方面均居韩国第一位。

《Show!

MusicCore(音乐中心)》是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一档周播歌会栏目,2005年10月25日首播至今,已200多期。

节目以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人气歌曲表演为主,歌手们在新专辑或者新单曲宣传期间都会争取参加。

较为特别的是,《MusicCore》是没有设置任何奖项的,即没有排名制度,单纯的为歌手打歌宣传提供表演平台,这也是MBC-《MusicCore》与之前提及的MNET-《M!

countDown》、KBS-《MusicBank》乃至后面将涉及到的SBS-《人气歌谣》三大歌会最大的不同之处。

即便如此,《MusicCore》仍凭借华丽的灯光舞美、豪华的明星阵容、精美的后期制作赢得了大批观众的追捧,截止到第200期《MusicCore》所创下的各项数字正是最有利的证明:

1、最高瞬时收视率

第一位:

2009年7月18日少女时代《说出你的愿望》17.2%收看观众达860万

第二位:

2009年9月12日(仁川韩流特辑)SJ《SorrySorry》16.4%收看观众达822万

第三位:

2009年7月18日FutureLiger《Let’sDance》15.8%收看观众达790万

2、最多次数出演者

SS501共出演48次

BigBang共出演43次

Kara共出演40次

3、最高龄出演者

尹时来出演当时58岁

杨熙恩出演当时56岁

金秀熙出演当时55岁

4、其他

从第1期到第200期,总播出时间达11355分钟;

登上舞台的歌手,共560队;

介绍的歌曲,共1333首;

动员的观众数共276082名。

(四)每周日15:

50-16:

50SBS——《人气歌谣》

SBS(SeoulBroadcastingSystem)即首尔电视台,是一家私营的电视台,创建于1990年,自1991年开始播出地面无线电视节目,是韩国三大电视台(KBS、SBS、MBC)之一。

由于其出产大量娱乐类、综艺类节目,故招揽了大批年轻观众。

《人气歌谣》是由SBS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一档周播歌会栏目,1991年开播,实行图表排名制,于1993年秋被停播。

1998年,该歌会被恢复,并沿用排名制。

2003年,图表排名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Take7,即节目开始前,观众以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人气歌曲为主,通过投票选出每周最受欢迎的7个艺人或组合进行现场打榜,节目结束时宣布当周冠军,歌手发表获奖感言并做安可表演,其中也会穿插很多明星的ComeBank舞台或Special舞台等。

《人气歌谣》,顾名思义,比的是“人气”,其评判标准相较《M!

CountDown》和《MusicBank》有所不同,完全来自观众的投票,可谓最“基层”的评比。

然而正是如此单纯的准则,反而最直接、最有利地说明了歌手及其唱片的人气状况。

在《人气歌谣》中得到周冠军代表歌曲在这周人气是最高的,占各大电台或音乐网站的排行榜之首,因此,虽说一周一期的“人气歌谣”并不算什么很高的奖项,但新发片的歌手们都会争相出现,卖力演出。

另外,同一歌手或组合最多连冠三次,三连冠后艺人可参加表演但不再参与竞争,这也是《人气歌谣》与另两大歌会的又一不同之处。

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使得《人气歌谣》成为韩国为数不多的常年没有变动的节目,也成为了韩国歌谣评论的象征。

综上观之,不难总结出,韩国四大周播歌会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打榜”,换言之,韩国歌会均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宣传新人新曲,提升歌手人气。

极高的公信度、极强的时效性,使得电视歌会在韩国流行文化中占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引领着韩国的时尚潮流,是了解韩国流行音乐最便捷、最准确的途径。

由于几大歌会参演的标准均有类似,所以歌手在打歌期间可能同时出现在各歌会上,“轰炸式”的打歌方式,也容易培养出大量的歌迷,对于唱片的宣传及销量无疑是最好的推动渠道。

有了如此高且优质的平台,歌手们自然不会错过,各大经纪公司及唱片公司都会不遗余力的争取获得参演歌会的机会,并对能够参演的歌手及其作品进行精心的包装,这就要求不断有叫好叫卖的新作推出。

作品繁多了,竞争激烈了,自然加速了好作品的诞生,促进唱片市场的良性发展。

高收视率带来良好的广告收益,是现在电视台普遍的生存之道,然而,歌会在韩国,不再只是单纯的追求高收视率和广告收益的电视节目了,其与各大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之间的良好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使之自然成为韩国流行音乐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担负起了增加唱片销量、推动唱片市场乃至推广韩流文化的重要角色。

相较而言,中国歌会的立意则显得十分传统陈旧。

拿《同一首歌》为例,歌会的主题大致可概括为“老歌新唱”,整台歌会就是歌曲大联唱,即使表演的歌手或歌曲表现形式有所变化,其实质却仍无新意。

无目的性、无新鲜感的歌曲汇集,终会使观众审美疲劳,即使后期改为的城市巡回,更换的也只有场地而已,公益、大型活动等主题的设定对节目本身也无所限制和要求,造成了舞美、节目的完全复制,看十期与看一期获得的感官享受是相同的,自然使得观众流失。

中国电视歌会就是以电视播出并取得良好收视率为单一目的的电视栏目,而韩国电视歌会在此基础上还有更为丰富的产业发展诉求。

二、韩国电视歌会的程式化制作流程

立足于“打榜”这一明确的节目宗旨,韩国的歌会节目在策划、制作、包装、运营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亮点。

(一)前期

节目录制前期,各大电视台依据其歌会的评比标准,加之观众通过网络、短信等渠道的投票结果,来决定每一期参加歌会的歌手名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歌会的内容是取决于观众的,歌迷为了欣赏自己关注或喜爱的歌手的表演,自然会卖力的投票,并准时守在电视机前,验收结果。

这一方式既省去了繁琐费时的策划过程,又可以获得持久高的收视率,可谓一两拨千金,成为歌会节目的一大特色。

虽然各大歌会均以打歌为目的,但具体到每一期,仍会有主题或重点。

例如,节日庆典:

圣诞特辑(091225MusicBank圣诞特辑)、中秋特辑(091004MBCMusicCore中秋特辑)、新年特辑(100103SBS人气歌谣新年特辑);

大型活动:

冬奥会特辑(100131SBS人气歌谣冬奥会特辑)、世界杯特辑(091205MBCMusicCore世界杯特辑)、韩流演唱会特辑(090912MBCMusicCore仁川韩流演唱会);

特殊事件:

赈灾特辑(100219KBSMusicBank海地特辑)、100期特辑(081011MNETM!

CountDown百期特辑)、500期特辑(090227KBSMusicBank500期特辑)等。

遇到新人歌手第一次登台或是某重量级歌手时隔一段时间再次出新作品,歌会会重磅出击,设立Special特别舞台、ComeBack回归舞台等。

当然,各台为了提升收视率,经常会有一些特别策划:

反串,即男女团互换歌曲表演,如080907SBS人气歌谣中,由SJ、SHINee等男子偶像组合中的部分成员临时组成的WonderBoys,模仿女子组合WonderGirls,并表演其代表作《SoHot》;

翻唱,即歌手演唱其他艺人的作品,如080606KBSMusicBank中,金东万与Andy的Special舞台;

创作主题音乐并邀艺人拍摄成MV,如人气歌谣的禁烟歌、EnergySong等。

可以说,节目内容的设定聚焦实事、与时俱进、丰富多彩、抓人眼球。

确定了出演歌手及曲目后,歌会节目安排大体均采用“珍珠项链式”结构,利用主持人串词或播放视频,将各节目串联衔接起来。

主持人的文学台本以及所播放的视频均依据当期歌会的主题、整体基调和节目内容进行策划撰写及拍摄,内容大多以介绍歌手及其歌曲为主,有时也会以有故事情节的小短剧的形式呈现。

一直以来各电视台都会邀请知名艺人或歌手来做歌会的主持人,并且定期更换,这无形中又多了一个提高收视率的途径,而做歌会的主持人也成为艺人尤其是新人提升人气的很好的平台,因此,许多韩国一线明星均担任过歌会主持一职。

不仅如此,由于歌手和主持的双重角色,遇到自己打歌的特殊时期,歌会主持台上,一MC访问另一MC或其队友的情形屡见不鲜。

再者,同为艺人,主持人在访问打歌歌手时,常会有独特的视角,若碰到圈中好友,更是不时有料爆出,这些正是歌迷们喜闻乐见的。

策划文案确定后,接下来就是灯光、舞美、道具、服装的设计了。

由于是流行音乐的打榜歌会,时尚、娱乐、新潮、流行、多元化等元素自然是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歌手们上节目的服装多为自己准备,韩国歌会也不例外。

经纪公司会依据新唱片制作专门的造型和“打歌服”,宣传期间,歌手们会一直以此示人。

当然,打歌服不只一套,上不同台或不同期的歌会均会有所变化,但风格会保持一致。

韩国一直以来以打造偶像组合而闻名亚洲,因此歌手以团体、组合、乐队形式出道的众多,且市场反响最好,这也给造型和服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但要适合每个歌手个体,还得符合歌曲的整体风格,并且不能有重复,这就到了各大经纪公司进行比拼的时刻了。

然而,光有“服、化”是不够的,还有很重要的一项比拼内容就是“道”。

与中国歌会不同,韩国歌会的舞美、道具,除了基础舞台设施外,均由歌手所在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提供,也就是说,每个节目的舞台背景和所用道具都是不同的,这可以说是韩国歌会最大的亮点。

观众每看一个节目,就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舞台,即使是同一歌手,只要表演一首以上的歌曲,舞美、道具、服装、造型也都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同一歌手在上不同台或不同期的歌会时,舞台也会变化,如服装一样,舞美、道具是不会重复的。

按常理讲,同一首歌曲,在多个电视台连续地出现,并且会持续整个宣传期(至少一个月),很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但歌手的多变造型以及舞台的更新变换,使得歌迷每看一场都能获得全新的感官享受,并期待着下一场的呈现,或评选出自认为最精彩的场次。

作为公司,为了宣传新曲、提升歌手人气,自是会不遗余力的打造完美舞台呈献给观众,这对电视台而言,既省时省力省经费,又保证了质量,可谓一箭双雕。

(二)录制

录制当天,验收灯光、舞美、音响,歌手及伴舞走台、联排、带妆彩排,现场导演组织调动观众,各技术部门就位。

对于电视歌会而言,音响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音响师根据场地特点,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歌手最大程度发挥音乐的震撼力。

就音源本身而言,由歌手自备,基本上都为现场真唱,但如若遇到特殊情况如歌手状况不佳或动感歌曲的舞步过于激烈,为了保证舞台效果,不排除还音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歌手的宣传期一般都在一个月以上,也就是说,歌手会在歌会上连续表演同一首歌曲超过四周,为了达到不同的舞台效果,除了之前提到的造型、舞美上的变换外,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还会在音源上做文章,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推出歌曲的remix版本,例如原先的舞曲风格,改编为爵士、R&

B风格等,这些重新编曲的作品也通常会被歌手收录到其专辑或单曲中。

还有部分歌手会在第一波主打歌余温未退尽时趁热打铁推出第二波主打歌,称为“后续曲”,这也就加长了歌手的宣传期,在歌手发行新专辑时最为常见。

韩国是亚洲舞曲组合的制造工场,最具人气的歌手几乎均为偶像组合成员,而舞蹈已成为现如今韩国偶像组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歌手能歌善舞甚至舞优则唱,所以舞蹈在电视歌会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如“服化道”一般,伴舞舞群也均由歌手自备,其合作模式是,经纪公司会为旗下歌手或组合聘请一支专业舞蹈团队作为编舞及伴舞,且舞蹈演员一直跟随歌手进行活动,例如知名度颇高的StandBy舞团、AToZ舞团就陪伴超人气偶像组合神话、东方神起出道至今。

作为一个音乐表演作品,歌手与dancer是一个整体,炫丽帅气的舞步无疑又成为歌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机位的设置以及灯光的运用一直是评判一台文艺晚会的重要标准,电视歌会也不例外。

通过韩国电影能够了解到,韩国是一个对视觉享受要求很高的国家,对于色彩构图以及画面衔接的把控能力很强。

如韩国综艺节目“无孔不入式”拍摄手法一般,韩国歌会的机位数量也相当惊人,固定、游机、摇臂,各个方位、各个角度,捕捉明星的每一瞬间。

不仅是数量,其机位的设置也十分的讲究,尤其是舞曲,对摄像要求极高,这时就体现出了彩排的重要性。

彩排时,导播需熟记整台节目的调度,甚至是具体到每一首歌曲的编舞,这样在调度机位时才能够得心应手且不失重点。

经常发现有些舞蹈动作或造型是先前没有看到的,这就显露出了导播及摄像的功底。

在熟知舞蹈调度的前提下,机位的设置便可大胆灵活,如从背面拍摄表演者,或是特写到歌手的某一部位等,这种较为极端的机位,能够给观众带来空间介入感,而对细节的交代,则丰富了观众的视点。

镜头的运动、转接与灯光的变换则完全依据歌曲的节奏韵律和风格意境,力求做到每一个步骤都是有理由有依据、服务于歌曲和效果的。

亦如中国,韩国电视歌会的基本节目流程也是利用主持人串词及视频将歌曲串联,不同的是,设立评奖的歌会在最后会颁布“一位”歌曲,获奖歌手发表获奖感言,并做安可表演。

可以说,每一场歌会都是一场颁奖典礼,其结果是未知的,给观众设下了悬念,想得之结果,就得乖乖守在电视机前。

(三)后期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知,要想实现布景、道具、服装、造型等变化,韩国电视歌会的转播方式必然是录播,当然,由于其特殊的投票制度,录制也多在播放当天或前一天才进行,这对后期剪辑工作来说压力很大。

尤其体现在,在现场,歌手往往一首歌录制好多遍,然后待机撤换布景、道具等,接着下一位歌手录制,后期剪辑时就需要挑选每个节目的最优画面组接在一起,最终形成完整的一台歌会。

当歌会试图隆重推出某一首歌曲(如ComeBack舞台)时,常见的一个做法是,歌手穿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舞台布景中录制多遍,最后剪辑成为一首完整歌曲,也就是说,后期剪辑借用了电影中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使得一首现场录制的歌曲达到了MV的视觉效果,这可谓是电视机前观众相较于于现场观众的最大福利了。

另外,韩国电视歌会还有一特别之处在于,它会有专门的“待机室”视频,即实时拍摄明星的休息室,这满足了歌迷对于明星舞台下状态的好奇心,也成为节目的一个亮点和笑点。

“待机室VCR”在播放时是穿插于歌曲之中的,所以也经由后期剪辑完成。

最后是字幕、特效的处理,一档电视歌会才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

反观中国电视歌会,在制作环节上,则显得粗糙很多。

主题策划没有大胆的突破,对观众的吸引程度不够,节目内容雷同不说,连场景舞美都很少变化,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录制阶段,由于对节目不够熟悉,或导播和摄像的默契程度欠佳,经常导致一些细节的流失甚至直接出现错误镜头等;

后期只是完成时间控制、镜头拼接、添加字幕等基本剪辑,没有精致的包装。

总的说来,中国电视歌会虽然不是现场直播,但最后呈现的效果却只是现场录制的转播而已,没有包装的痕迹,缺少质感。

三、韩国电视歌会的链条化产业延展

通过以上分析,韩国电视歌会不只是单纯的电视音乐节目,它为歌手人气的提升、唱片销量的增加、流行音乐的传播、时尚趋势的引导、韩流文化的推广,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平台。

与中国较为不同的是,韩国歌手几乎都是全约艺人,即艺人所在的演艺经纪公司有其所有活动形式的签约权利,如发行发行唱片,拍摄影视作品、广告,参加电视节目等,也就是说,艺人是完全从属于经纪公司的。

由于艺人是经纪公司获得收益的直接途径,所以经纪公司都会不遗余力的宣传自己的艺人,期望其获得高的人气。

这种演艺经纪体制决定了,经纪公司不会轻易错过电视歌会这个优质的平台,甚至争相拉拢各大电视台,希望能够使其旗下艺人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

而对于电视台来说,高人气艺人的曝光率正是收视率的保障,这样一来,电视歌会自然进入到了韩国流行音乐产业链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者之间形成默契配合、相互促进、互赢互利的关系,共同打造明星、推广韩流音乐。

活跃的流行音乐市场氛围,使得韩国新人新作辈出;

炫丽舞美加上歌曲的“连番轰炸”,使得收视率稳高不下;

高收视率带来的高关注度,使得新人新作容易被世人接受并喜爱;

越来越多的艺人进入观众视野,使得电视歌会保有常新的生命力;

此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使得韩国流行音乐呈现繁荣发展的势态。

同时,加以配合的网络、短信等媒介,更是带动了整个媒体产业化的良性发展。

反观中国,艺人经纪约往往分割成好多部分,公司对艺人的掌控力薄弱,再加上中国艺人与经纪公司的分成比例远远高于韩国,这容易导致公司态度消极。

另外,在中国,纯做歌手的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规模比较有限,在包装的财力及能力上较为欠缺,无法做到韩国那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