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6482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C、结合酶

D、多功能酶

【解析】多功能酶:

由于基因融合,形成一条多肽链组成却具有多种不同催化功能的酶。

6、三种软骨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A、无定形基质成分

B、软骨的物理特性

C、软骨的染色特性

D、纤维类型

【解析】透明软骨的主要纤维成分为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弹性软骨中由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纤维

软骨中有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7、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适宜比例为()。

A、1:

1:

1

B、2:

C、1:

2:

D、1:

2

【答案】A

【解析】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油脂中,如猪油。

有的植物油中也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

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元凶,从而可能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建议过多食用。

单不饱

和脂肪酸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

主要来源为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誉为心脏的保护

神。

主要来源为玉米油、种籽、豆类、鱼类。

其中三者的比例分别为1:

1。

故选

8、抢救中、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

A、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碘解磷定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解析】有机磷酸酯类药属于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表现为M、N样作用。

可用M受体阻断药和胆碱

酯酶复活药联合用药,阿托品为M受体阻断药,可迅速缓解M样中毒症状,AChE复活药不仅能恢复AChE

活性,还可迅速改善N样中毒症状。

碘解磷定属于AChE复活药。

9、左房室瓣膜又叫()。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解析】心脏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

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

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

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左心房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

耳。

左心室有出入二口。

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前瓣、后瓣,它们亦有

腱索分别与前、后乳头肌相连。

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脉瓣。

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

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

10、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常呈现()。

11、哪种肿瘤是良性肿瘤()。

A、淋巴瘤

B、间皮瘤

C、黑色素瘤

D、骨髓瘤

【解析】间皮(腹膜、胸膜内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叫间皮瘤,其恶性肿瘤叫恶性间皮瘤。

12、下列措施属于一级预防的是()。

A、预防接种

B、锻炼身体

C、勤洗手

D、保持通风

【答案】ABCD

【解析】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

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

第一级

预防应该是消灭或消除疾病(或伤害)的根本措施。

故选ABCD。

13、由病毒刺激人和动物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是()。

A、干扰素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CTL细胞

【解析】干扰素是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小分子糖蛋白。

14、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

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15、保泰松的特点是()。

A、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小

B、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弱,毒性较小

C、解热镇痛作用强,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小

D、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毒性较大

【解析】保泰松属于吡唑酮类药,本药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较弱的解热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多且严重,现

在仅用于急性通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不能耐受其他药物的患者。

不可久用。

16、急性炎症可以分为()。

A、浆液性炎、纤维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B、纤维性炎和化脓性炎

C、浆液性炎和化脓性炎

D、浆液性炎和纤维性炎

【解析】急性炎症所发生的器官组织的不同、组织反应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炎症性致病因子的不同,急性炎

症可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故选A。

17、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解析】抽样调查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常用

的抽样方法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分层抽样指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

层,再从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能保证总体中的每一层都有相应比例,故抽样误差相对较小。

D。

18、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肺小动脉收缩

C、左心功能不全

D、肺小静脉淤血

【解析】急性缺氧时,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肺内非肌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对肺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

用,使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而致肺动脉压力升高。

19、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20、体内运转一炭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

B、生物素

C、维生素B12

D、四氢叶酸

【解析】一炭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

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不能游离存在,常与四氢叶酸结合而转运和参与代谢。

21、男性,25岁。

抽胸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出冷汗、面色苍白。

()。

A、复张后肺水肿

B、并发气胸

C、胸膜反应

D、低血容量性休克

【答案】C

【解析】患者在抽胸液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胸膜反

应”。

22、最有利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血常规

C、痰标本检测支原体抗原

D、痰培养

【解析】痰标本检测支原体抗原是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最有利的检查。

23、通常情况下,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相同的是()。

A、Na+

B、k+

C、Cl-

D、渗透压

【解析】细胞内液的K+浓度为139mmol/L,是组织液的30倍;

而组织液的Na+、Cl-浓度分别是145nunol/L

及117mmol/L,分别是细胞内液的10倍和29倍。

晶体渗透压主要由晶体物质(Na+、Cl-)产生,胶体渗透

压由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产生。

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低于血浆。

水可

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细胞正常的大小,是由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总渗透压相同维持的,否则细胞将肿胀或瘪

陷。

24、哪种情况应视为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需给予治疗()。

A、60岁以上,结核菌素反应阳性

B、三岁以下,结核菌素反应阳性

C、以上都不是

D、城市居民,成年,结核菌素反应阳性

【解析】对于非边远地区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曾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反应,城市成年居民及

60岁以上患者结核菌素反应阳性不能视为新近感染活动结核的证据;

此外,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

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青壮年患者发热2周,结核菌素反应阳性不一定是感染的结核病所致。

三岁以下儿童

结核菌素反应阳性,应视为有新近感

25、急性炎症可以分为()。

26、结核性腹膜炎腹痛的特点是()。

A、呈持续性绞痛

B、呈转移性疼痛

C、早期腹痛明显

D、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

27、脊髓的膜由内向外依次是()。

A、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B、硬脊膜、软脊膜、蛛网膜

C、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

D、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

【解析】脑和脊髓的被膜共有三层,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与脑的三层

被膜相延续。

故选C。

28、对临终患者的关怀应坚持整体服务的伦理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A、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

B、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

C、既关心患者自身,又关心患者家属

D、既为患者生前提供服务,又为患者死后提供居丧服务

【解析】所谓整体服务其实质是以临终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主要包括:

①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

会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

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

③既关心患者自身,又关心患者家属;

④既为患者生

前提供服务,又为患者死后提供居丧服务等。

29、体循环途径是由下列哪部分射血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送达毛细血管?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解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

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的

循环。

30、患者剧烈呕吐、腹泻后,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以及Q-T间期延长,导致该

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的原因是()。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解析】患者剧烈呕吐、腹泻,大量体液流失,易引发电解质平衡紊乱。

结合心电图检查:

ST段压低,T波

低平,U波增高及Q-T间期延长,为低钾血症常见心电图表现,考虑为低钾血症。

31、能代表病毒体的是病毒的()。

A、刺突

B、包膜

C、核衣壳

D、衣壳

【解析】核酸位于病毒的中心,称为核心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衣壳。

核心和衣壳合称

核心壳。

32、男性,56岁,腰骶部疼痛1年余,发现蛋白尿3个月,辅助检查:

血沉23mm/h,Hb8g/dl,尿蛋白电

泳显示以低分子蛋白为主,血CRE152μmol/L。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B、慢性间质性肾炎

C、慢性肾小球肾炎

D、骨髓瘤肾病

【解析】该患者特点:

中老年男性,有骨关节痛,尿检异常,贫血与肾功能损害不一致,尿蛋白以低分子蛋

白为主,应考虑骨髓瘤肾病。

33、槟榔肝是由()引起的。

A、肝脂变

B、肝水变性

C、门脉性肝硬化

D、慢性肝淤血

【解析】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瘀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瘀血区可相连,而肝

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瘀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同的状

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34、使用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引起的失眠属于()。

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副作用

【解析】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药效较肾上腺素持久,口服有效。

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

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性,较大剂量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出现精神兴奋、失眠、不安

和肌肉震颤等副作用。

35、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体(抗HBs)

B、核心抗体(抗-I-IBc)

C、表面抗原(HBsAg)

D、e抗原(HBeAg)

【解析】HBeAg持续阳性反映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36、下列抗结核药物中,哪一种须空腹服下()。

A、异烟肼

B、环丙沙星

C、吡嗪酰胺

D、利福平

【解析】利福平空腹顿服,吸收快而安全,进食后则大大降低了对利福平的吸收。

37、肠结核()。

A、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B、病变以全结肠弥漫性改变为主

C、病变不可能位于空肠

D、病变主要位于回盲部

【解析】肠结核病变以回盲部为主;

克罗恩病病变多位于回肠远段;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

结肠。

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由()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解析】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

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39、主要用于预防Ⅰ型变态反应所至哮喘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特布他林

D、色甘酸钠

【解析】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

色甘酸钠可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直接抑制引起气管痉挛

的某些反射。

在接触抗原之前用药可防止Ⅰ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并可防止运动诱发的哮喘。

40、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A、局部代谢产物

B、去甲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解析】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每分钟5~10次的交替性收缩和舒张。

当它们收缩时,其后

的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舒张时开放。

毛细血管关闭时该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中代谢产物聚集,氧分压降低。

谢产物和低氧都能导致局部的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发生舒张,于是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内积聚

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随后,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

41、吗啡不具有以下哪一作用()。

A、体内CO2潴留

B、镇痛

C、镇咳

D、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解析】吗啡属于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镇痛、镇咳作用。

作用于平滑肌,可使减慢

胃蠕动、使胃排空延迟。

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加重哮喘。

42、有关糖类的吸收,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A、糖类是以单糖的形式吸收的

B、糖的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

C、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果糖的吸收速率快于半乳糖

【解析】果糖是通过易化扩散吸收的,不伴Na+同向转运,因此果糖的吸收速率比葡萄糖、半乳糖慢。

43、引起血小板粘集最重要的物质有()。

A、凝血酶原

B、组胺

C、ATP组胺(三磷酸腺苷)

D、ADP(二磷酸腺苷)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对血栓形成机制的理解。

常见错误:

选凝血酶原,认为凝血酶原为参与凝血的凝血因

子Ⅱ,有促进血小板黏集作用,而忽略了凝血酶原为非活化状态,只有活化为凝血酶后才对血小板有黏集的

作用。

正确答案是ADP(二磷酸腺苷)。

对血小板有黏集作用的因子有ADP、TXA和凝血酶,其中以ADP

最为重要。

前列腺环素项可抑制血小板的黏集,组胺和ATP(三磷酸腺苷)无血小板黏集的作用。

44、右心房的出口是()。

A、上腔静脉口

B、下腔静脉口

C、右房室口

D、冠状窦口

【解析】右心房的出口是右房室口。

45、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

A、正常菌群的遗传性明显改变

B、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明显改变

C、正常菌群的增殖方式明显改变

D、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解析】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宿主某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

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称为菌群失调”。

引起菌群失调症的原因是宿主某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

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

46、下列关于胆囊说法正确的有()。

A、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

B、是腹膜内位器官

C、能贮存并浓缩胆汁

D、分为底、体、颈、管4部

【答案】ACD

【解析】A选项:

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肝相连,易于分离。

故A选项

正确。

B选项:

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情况,胆囊为腹膜间位器官。

故B选项错误。

C选项:

胆囊为贮存和

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呈梨形,长8~12cm,宽3~5cm,容量40~60ml。

故C选项正确。

D选项:

胆囊分

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

故D选项正确。

故选ACD。

47、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A、HBeAg

B、抗-HBs

C、HBsAg

D、抗-HBe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抗-HBe”或“抗-HBe”,反映学生对乙肝抗原抗体各标志物的消长关系认识不

足,或将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混淆,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抗-HBe和抗-HBe均较抗-HBs早出现;

要点急性

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

的较好指征。

48、下列哪项不是死疫苗的特点()。

A、疫苗较易保存

B、接种剂量较大

C、一般需接种2~3次

D、免疫效果较好

【解析】本题考核死疫苗的相关知识。

常见错误是选接种剂量较大,认为死疫苗接种剂最大就应该免疫效果

好,但死疫苗是死的微生物,不能在体内繁殖,所以免疫效果没有活疫苗好。

死疫苗是毒性较强的死微生

物,副作用较大,易保存、免疫次数多为2~3次,且接种剂量大,免疫效果没有活疫苗好。

49、下列哪项属于既往史()。

A、病因与诱因

B、预防注射

C、诊疗经过

D、工业毒物接触史

【解析】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即就医时医生向患者问询的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等方

面的问题。

既往患病情况包括包括外科手术史、预防注射史、过敏史及系统回顾等。

50、不能完全再生的组织是()。

A、表皮

B、周围神经

C、神经细胞

D、粘膜

【解析】再生是指组织坏死形成缺损,周围正常的组织细胞增生修复的过程。

分完全性再生和不完全性再生

两类。

完全性再生可恢复原有组织结构和功能。

不完全性再生则常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不同程度地影响

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不可再生。

51、DIC的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可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药

B、补充凝血因子必须在肝素治疗基础上进行

C、肝素应早期开始使用

D、应及早大量使用抑制纤溶的药物

【解析】DIC早期处于高凝状态,常规应使用肝素,低凝血期,也应先用肝素,后给纤溶抑制剂,不能大量

应用抑制纤溶药物。

52、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疱疹性直肠炎

B、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C、口腔念珠菌病

D、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解析】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53、血液白细胞数正常,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内胆管扩张者多见于()。

A、急性阿米巴痢疾

B、急性菌痢

C、华支睾吸虫病

D、霍乱

选答“急性阿米巴痢疾”,但“急性阿米巴痢疾”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肝内胆管扩

张,应复习急性阿米巴痢疾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要点血液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但无发热,无腹痛,多见于霍

乱。

血液白细胞数正常,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内胆管扩张,多见于华支睾吸虫病。

起病急,高热,腹

痛,呕吐,腹泻,明显失水,多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54、风湿小体中可见()。

A、泡沫细胞

B、阿少夫细胞

C、R-S细胞

D、脂肪细胞

【解析】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的肉芽肿即风湿小

体或阿少夫小体。

55、灵敏度是指()。

A、实际有病,试验阴性

B、实际无病,试验阳性

C、实际有病,试验阳性

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

【解析】筛检是运用检验、实验室检查等各种手段,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可能患者或高危患者。

价筛检的指标有灵敏度和特异度。

灵敏度是指在一个人群中进行某种疾病的筛检时,实际有病的人,按诊断

标准被正确的判为有病的百分率。

实际有病被找出的病例称真阳性;

实际有病未被找出的,称假阴性。

所以

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

56、产生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A、睾丸间质细胞

B、精子细胞

C、睾丸支持细胞

D、生精细胞

【解析】在促滤泡激素(FSH)的作用下,睾丸支持细胞产生一种对睾酮或双氢睾酮亲和性很强的蛋白质,

称为雄激素结合蛋白。

57、关于免疫重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