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646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吐血推荐

七年级生物上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2.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3、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④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自己的特征遗传给后代(即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3、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如: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丧失)

5、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药事业、环境保护有密切关系

3.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有关

(2)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5.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青霉素的抗生素。

6.我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生物,说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

人口剧增、资源贫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和环境污染以及一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其中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通光孔、反光镜

2、反光镜包括平面镜和凹面镜。

3、对光时,要使视野变亮(需要强光),即外界环境中光线弱时,应选择凹面镜和大光圈;对光时,要使视野变暗(需要弱光),即外界环境中光线强时,应选择平面镜和小光圈。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6、显微镜下物体所成的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

如果将字母“b”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q。

(旋转180度)

7、把位于视野边缘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时,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如:

要将位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下方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即物像在哪里,就往哪个方向移到载玻片)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9、显微镜的使用:

(1)选择目镜:

一般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

(2)选择物镜:

一般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一般把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和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合起来称为低倍镜)(3)对光: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看到整个视野是明亮的(4)放置标本(5)粗调节:

调节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物镜的下降,将低倍物镜于载玻片靠近。

注意不要压碎盖玻片。

(6)细调节(7)实验完毕后,应把显微镜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离通光孔,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回显微镜箱,送回原处。

10、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1)观察器具:

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

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3)计量器具:

量筒,天平等(4)加热器具: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5)通用器具:

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等

11、制作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叫做临时玻片标本

12、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保持植物细胞的活性,使材料神展开,防止细胞变形)

(3)取——用镊子夹取或撕取生物材料

(4)展——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展平的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

(5)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盖盖玻片时遵循镊子夹、一边先接触水滴、缓缓放下三个原则)

(6)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13把实验材料放在载玻片中央后要展平,展平的目的是防止由于细胞重叠而影响观察效果。

14、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取材必须薄而透明;严格按正确方法盖盖玻片,防止出现气泡.在观察标本时,若看到中央发亮而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是气泡。

用解剖针轻压盖玻片时,气泡会变形,会移动。

15、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

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目镜、物镜或者玻片标本上,用移动法确定,相互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即先转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污点也随着移动,这时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视野中的污点不动,则污点在目镜或物镜上;若此时转动物镜,污点不动,则污点一般在目镜上。

16.玻片标本根据制作方法分为切片、涂片、装片。

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是切片,从生物体上撕下的或是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是装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是涂片。

17

比较项目

观察到的细胞数

细胞体积

物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

视野明暗

低倍镜

高倍镜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2.假设——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虽然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3.实验——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在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计划,通过进一步观察、调查或实验,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实验相关数据的现象。

4.实验变量——实验中可变化的因素。

在实验中,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都可能是实验变量。

在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

5.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其他因素都相同。

一般设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6,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

在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7.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8.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坚持实事求是,任何时候不能修改实验数据,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的修正原有的知识。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得出:

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2、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三撕: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四展:

把撕取的薄膜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

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5、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

3——叶绿体(与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5——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挤压水果得到的果汁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6——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7——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三刮:

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四涂:

把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中均匀的涂抹几下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3、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细胞壁,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动物细胞没有

5、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6、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大多数细胞失去细胞核后,很快就会死亡。

7、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8、科学家通过细胞核移植、转移控制优良性状的遗传物质等方法,大量培育优良的动物和植物新品种。

第三节细胞分裂和分化

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先经过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4、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等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5、植物体主要组织的基本功能分布:

 

植物体

组织名称

功能

分布

分生组织

分裂形成新细胞

根、茎、芽的顶端

保护组织

保护

叶表皮

营养组织

营养

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

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

机械组织

支持、承受机械压力

叶柄

6、动物体主要组织的基本功能分布:

 

动物体

组织名称

功能

分布

上皮组织

保护、吸收

皮肤的表皮层、小肠内壁

肌肉组织

运动

骨骼肌、心肌

神经组织

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脊髓

结缔组织

营养、连接、支持、保护

血液、骨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单细胞生物

1、.根据构成生物细胞数目的多少,可将生物分成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两类。

2.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有:

小球藻、衣藻、甲藻、硅藻、盘藻、酵母菌、细菌、变形虫、草履虫、喇叭虫、小瓜虫、眼虫等

4.单细胞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5.草履虫:

(1)形态特征:

体长150~300微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