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96366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docx

110厚满堂楼板模板计算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9.8m,

立杆的纵距b=1.20m,立杆的横距l=1.20m,立杆的步距h=1.2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抗弯强度15.0N/mni,弹性模量9000.0N/mnio木方50x70mm间距200mm

222

木方剪切强度1.5N/mm,抗弯强度13.0N/mm,弹性模量9000.0N/mm。

梁顶托采用80x80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按照扣件新规范中规定并参照模板规范,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

2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2X(25.10X0.11+0.20)+1.40X2.50=7.053kN/m

2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1.35X25.10X0.11+0.7X1.40X2.50=6.177kN/m

1.40

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匸n(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n(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q1=25.100X0.110X0.900+0.200X0.900=2.665kN/m活荷载标准值q2=(0.000+2.500)X0.900=2.25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23

截面抵抗矩W=bh2/6=90.00X1.50X1.50/6=33.75cm3;

截面惯性矩I=bh3/12=90.00X1.50X1.50X1.50/12=25.31cm

式中:

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2

M=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0.100X(1.20X2.665+1.40X2.250)X0.200X0.200=0.025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25X1000X1000/33750=0.752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X(1.20X2.665+1.4X2.250)X0.200=0.762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762.0/(2X900.000X15.000)=0.085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抗剪强度验算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0.677ql

4

4/100EI<[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4

v=0.677X2.665X2004/(100X9000X253125)=0.01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

200.0/250,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100X0.110X0.200=0.552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200X0.200=0.04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2.500+0.000)X0.200=0.500kN/m静荷载q1=1.20X0.552+1.20X0.040=0.711kN/m

活荷载q2=1.40X0.500=0.700kN/m

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700+0.711)X0.900=1.270kN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P/l=1.270/0.900=1.411kN/m

最大弯矩M=O.lql2=0.1X1.41X0.90X0.90=0.114kN.m最大剪力Q=0.6ql=0.6X0.900X1.41仁0.762kN最大支座力N=1.1ql=1.1X0.900X1.411=1.397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式中:

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0.114X106/40833.3=2.80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762/(2X50X70)=0.32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0N/mm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

得到q=0.592kN/m

最大变形v=0.677ql4/100EI=0.677X0.592X900.04/(100X9000.00X1429167.0)=0.20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

三、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1.397kN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61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1.028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9.310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1.401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式中:

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M/W=1.028X106/85333.3=12.05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X5083/(2X80X80)=1.191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5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1.401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46X9.800=1.427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200X0.900X1.200=0.216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100X0.110X0.900X1.200=2.982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62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500+0.000)X0.900X1.200=2.70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I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60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3.97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4.25

l0――计算长度(m);

参照《扣件式规范》2011,由公式计算

顶部立杆段:

10=ku1(h+2a)

(1)

非顶部立杆段:

l0=ku2h

(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5.4.6取值为1.185,当允许长细比验算时k取1;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顶部立杆段:

a=0.2m时,比=1.869,10=3.544m;

入=3544/16.0=221.200

允许长细比(k取1)入0=221.200/1.185=186.667<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49

2

(T=7880/(0.149X397.4)=133.271N/mm

a=0.5m时,5=1.403,10=3.658m;

入=3658/16.0=228.316

允许长细比(k取1)入0=228.316/1.185=192.672<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40

2

(T=7880/(0.140X397.4)=141.403N/mm2

满足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300时,(T=135.982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c<[f],

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

u2=2.492,l0=3.544m;

入=3544/16.0=221.200

允许长细比(k取1)入0=221.200/1.185=186.667<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49

c=9330/(0.149X397.4)=157.80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c<[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

2

W=0.9X1.4Wklah2/10

其中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2

Wk=0.300X1.250X0.600=0.225kN/m2

h——立杆的步距,1.20m;

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9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1.20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9X1.4X0.225X0.900X1.200X1.200/10=0.037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顶部立杆Nw=1.200X3.416+1.400X2.700+0.9X1.400X0.037/1.200=7.918kN

非顶部立杆Nw=1.200X4.625+1.400X2.700+0.9X1.400X0.037/1.200=9.369kN顶部立杆段:

a=0.2m时,比=1.869,10=3.544m;

入=3544/16.0=221.200

允许长细比(k取1)入0=221.200/1.185=186.667<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49

2

(T=7918/(0.149X397.4)+37000/4248=142.573N/mm

a=0.5m时,5=1.403,10=3.658m;

入=3658/16.0=228.316

允许长细比(k取1)入0=228.316/1.185=192.672<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0.140

2

(T=7918/(0.140X397.4)+37000/4248=150.744N/mm2

满足

依据规范做承载力插值计算a=0.300时,(T=145.297N/mn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c<[f],

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

u2=2.492,l0=3.544m;

入=3544/16.0=221.200

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允许长细比(k取1)入0=221.200/1.185=186.667<210

©=0.149

2

满足要

(T=9369/(0.149X397.4)+37000/4248=167.105N/mm,立杆的稳定性计算c<[f],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六、楼板强度的计算

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5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3级钢筋,配筋面积As=2700.0mm2,fy=360.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bXh=4500mX200mm截面有效高度h0=180mm

按照楼板每5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5天、10天、15天...的

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计算楼板混凝土5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4.50m,短边4.50X1.00=4.50m,

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6X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lX1.20X(0.20+25.10X0.11)+

1X1.20X(1.43X6X4/4.50/4.50)+

2

1.40X(0.00+2.50)=9.08kN/m

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4.50X9.08=40.87kN/m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22

Mma)=0.0513Xql=0.0513X40.87X4.50=42.46kN.m

按照混凝土的强度换算

得到5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48.30%,C35.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6.9。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8.11N/mnn

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E=Asfy/bh0fcm=2700.00X360.00/(4500.00X180.00X8.11)=0.15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as=0.139

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22-6

M1=asbh02fcm=0.139X4500.000X180.0002X8.1X106=164.4kN.m结论:

由于EMi=164.45=164.45>Mma=42.46

所以第5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

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