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6208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教科版与人教版的对比研究DOCWord下载.docx

二、在逻辑上,教科版比人教版似乎更合理

对比内容

必修一Ch1

运动的描述

§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时间和位移

1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Ch2§

4例题、习题——两个设计

5做一做、习题——一个测量

ch1§

8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三个活动,两个设计一个测量)

教科版安排三个活动,(两个设计和一个测量),作为运动规律的应用

飞机跑道的设计(写出、导出设计依据的公式,画出分析草图,计算结果)

喷气式飞机制动系统的设计(自成一节,归类设计、活动设计、应用设计)

估测楼房的高度(赋予理论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培养思维能力)

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

先向心加速度后向心力

先向心力后向心加速度

人教版、教科版教材,都是把圆周运动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应用来编排设计的,教科版实验探究向心力公式要比人教版理论探究向心加速度公式方便的多,而且更利于学生的理解,然后由向心力自然推得向心加速度。

磁现象和磁场

Ch3§

1磁现象和磁场

2磁感应强度

3几种常见磁场(包括磁通量)

4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1磁现象磁场(包括几种常见的磁场)

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安培力

3磁感应强度磁通量

磁场中应包括几种常见的磁场,人教版将几种常见磁场独立开来;

磁通量

,变形

,磁感应强度又叫磁通密度,因此将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合为一节较为合理,人教版将磁通量包含在几种常见磁场中;

三、在理论上,人教版比教科版似乎更系统

矢量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加速度

“科学漫步”中介绍变化率

“讨论交流“中提速度变化率

必修一第一章测速度方法

“做一做”中介绍DIS系统,“科学漫步”中介绍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

“发展看空间”中介绍DIS系统

匀变速运动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与时间关系

位移与时间关系

速度与位移关系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关系

在Ch4§

5牛顿第三定律

用一个栏目分析之间关系

没有直接与一对平衡力进行对比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系统归纳两种主要类型的题型,并将共点力的平衡和超重失重纳入应用范畴

一节用两条例题介绍两种题型

一节介绍超重和失重

独立一章介绍物体的平衡

曲线运动

延续必修一,ch5曲线运动,先总后分,什么是曲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变加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

与必修一独立开来,ch1抛体运动ch2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

在“做一做”中理论探究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实验探究向心力,在运用牛顿二定律得到向心加速度表达式

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在Ch5§

6专门篇幅介绍变速圆周运动受力及一般曲线运动的曲率半径等

在“发展空间”中一般介绍曲率半径

(章节标题:

匀速圆周运动)

势能

Ch7§

4重力势能

5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

独立一节,必修二Ch4§

3先重力势能,后弹性势能

动生、感生电动势的产生机理

Ch4§

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种情况

四、在探究上,教科版比人教版似乎更重视

胡克定律

直接的陈述介绍

设计成未知的实验探究

摩擦力

静摩擦力设计有“演示”

滑动摩擦力陈述性介绍

滑动摩擦力设计成实验探究,静摩擦力设计成活动

力的分解

设计成例题

设计成活动,并在“发展空间”中介绍两个小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

分析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再探讨实验方案中的两个问题

完全按照探究实验进行设计,没有给出最终的关系

共点力的平衡

较短篇幅陈述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一条例题谈应用

独立一节介绍共点力的平衡,且把平衡条件设计成先实验探究,再理论探究,再独立一节谈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设计成两个活动

曲线运动的方向和条件

设计成“演示”和分析

设计成“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

平抛运动规律

理论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

演示实验

设计成“观察思考”和“理论探究”

两种版本的教材都重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人教版除学生实验外,更多的是以“做一做”、“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而教科版教材更多的是“实验探究”、“理论探究”,或“活动”。

五、在方法上,人教版比教科版似乎更突出

打点计时器

4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放在“ch1§

3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中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

误差和有效数字

放在必修一教材的最后专门一栏“学生实验”

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中

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

放在选修3-1教材的最后专门介绍

螺旋测微器隐含在“学生实验:

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中

游标卡尺?

力学单位制

4力学单位制,介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以及七个国际基本单位

放在“ch3§

3牛顿第二定律”中,主要介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三个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1追寻守恒量—能量

对比两种教材,教科版教材更多的将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思想方法、理论知识等包含在相关的知识内容中,而人教版教材多是采用独立出来单独成节的方法。

六、在编写上,教科版与人教版似乎故追异

运动学部分

分两章

Ch1运动的描述

C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章

(包含运动规律)

Ch1§

1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中有学生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

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3微元求和2横2纵

6微元求和1横4纵

四中基本相互作用

1一个版块介绍

放在ch2§

4的“发展空间”中

桌面微小形变

光源、平面镜、光屏在水平方向

光源、平面镜、光屏在竖直方向

先静摩擦力后滑动摩擦力

先滑动摩擦力后静摩擦力

向心力

功率与速度关系

选用汽车手动变速杆

变速自行车

传感器的应用

Ch6§

2传感器的应用(介绍力、温度、光三种传感器,包括电子秤、电熨斗、电饭锅、火灾报警器等)

2温度传感器和光传感器(没有介绍电子秤、电熨斗、电饭锅等)

七、在密度上,人教版比教科版似乎更均匀

这里的密度是指章节里安排的内容多少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3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包括学生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平均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

5自由落体运动

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包括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

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二定律

4力学单位制

ch3§

3牛顿第二定律(包括力学单位制)

平抛运动

Ch5§

2平抛运动

3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

必修二Ch1§

3平抛运动(包括学生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

动能定理

6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7动能和动能定理

4动能动能定理(包括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

8机械能守恒定律

9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5机械能守恒定律(包括学生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4电势能和电势

5电势差

4电势能电势与电势差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包括示波管原理)

5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示波管原理(包括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不包括限流分压式电路)

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包括电表的改装、限流分压式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电动势

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磁感应强度

人教版教材知识密度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教科版的知识密度分布不均匀,两种版本教材都存在有些内容没有被标题所涵盖的问题,有些内容是隐藏在具体的正文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课时,尤其教科版教材,某些章节的内容根据需要甚至要安排3个课时。

两点启示:

1.实际教学方面

两种版本教材各有优缺点,在实际使用中,要尽可能相互参阅借鉴,取长补短,发挥各自长处,以求更加合理地使用教材。

应该说两种教材,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由于物理课程标准,对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概括,必然造成不同版本教材的主干知识基本相同,支干知识的区别明显存在,进而可能会出现因支干知识的不同造成对主干知识教学的影响,因此无论使用哪种版本的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参看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2.应对高考方面

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尽管都源于课程标准,但由于编写团队不同,必然存在差异。

而且我省范围内现行使用的教科版似乎又刻意追求与人教版教材的不同,因此两种版本教材的差异不应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它们的共性才是命题的追求。

考试说明是应对高考的根本,因此要根据考试说明合理使用好所在地区所用教材进行科学复习。

关注差异,差异有可能不会进入命题的视野,比如电子秤、电熨斗,人教版教材详细分析,教科版教材没有涉及,因此就不应该考这两种传感器的枝末细节;

关注共性,两种版本教材选取的相同素材,完全有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素材,针对这类素材可能考什么,还需要大家自己进一步地挖掘。

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