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95311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18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制剂技术题库文档格式.docx

13、下列对处方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制备拒绝剂的书面文件B.患者购药必须出具的凭证

C.用药说明指导D.就医报销凭证

E.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14、处方的组成应包括自然项目签名和(C)

A.日期B.病历号C.处方正文D.处方编号E.处方剂量

15、处方具有的意义(A)

A.法律和经济上意义B.法律和使用上意义

C.法律和法规意义D.社会和经济上意义E.使用和财务上意义

16、具有处方权的医师是(E)

A.执业医师B.主治医师C.助理执业医师

D.主任医师E.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

17、一般处方限量为(B)

A.一日剂量B.三日剂量C.7天剂量D.15天剂量E.30天

18、一般处方保存期限为(B)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E.五年

19、处方上药品数量用(D)

A.中文B.英文C.拉丁文D.阿拉伯字码E.罗马文

20、药剂科传统的业务工作是(E)

A.调剂、制剂、药品保管和药品咨询

B.调剂、制剂、药品药学信息服务

C.调剂、制剂、药品、临床药学

D.调剂、制剂、药品药学服务

E.调剂、制剂、药品、药品保管和药品质量检查

21、下列叙述中不是药剂学任务的是(A)

A.合成新的药品B.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C.研究开发新辅料D.民研究、开发新药新剂型

E.研究、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22、中药材属于(B)

A.成药B.药品C.制剂D.方剂E.以上均不是

23、处方中所列各种药品的排列次序应为(B)

A.主药、矫味药、佐药、赋形剂B.主药、佐药、矫味药、赋形剂

C.佐药、矫味药、赋形剂、主药D.主药、赋形剂、矫味药、佐药

E.主药、矫味药、佐药、赋形剂

24、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目标为(A)

A.安全、有效、稳定B.速效、长效、稳定

C.高效、速效、控释D.缓释、控释、稳定

E.定时、定量、定位

25、下列关于处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

B.医师处方仅具法律上和经济上意义

C.医师处方作为发给患者药剂的依据

D.协定处仅适用于最为常用的药剂和通常惯用的剂量

E.制剂处方亦可指各种地区性制剂规范中所收载的处方

26、下列有关书写处方的药名和数量错误的是(B)

A.药名通常采用中文、英文、拉丁文名称书写

B.毒、麻药可写全名亦可缩写

C.每一药名占一D.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E.抗生素以克或国际单位计算

27~31(5)、

A.医师处方B.验方C.法定处方D.协定处方E.处方

(1)医师对患者治疗用药的书面文件(A)

(2)主要指药典、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C)

(3)由医院药剂科与医师协商制订的适于本单位的处方(D)

(4)医疗中关于制剂调剂和生产的重要书面文件(E)

(5)民间积累的经验处方(B)

32~36(5)、

A.处方B.调剂C.临床药学D.药学服务E.制剂

(1)一门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的学科是(C)

(2)配药或配方、发药又称为调配处方是(B)

(3)医师为患者防治疾病需要用药而开写的书面文件是(A)

(4)根据药典、药品标准或其他适当处方,将原料药物按某种剂型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剂是(E)

(5)以达到改善病人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个特定目标而提供服务的是(D)

37~38

(2)、

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

(1)“药品GSP证书”的有效期有(E)

(2)药品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A)

39~41(3)、

A.1953年B.1977年C.1985年D.1990年E.1995年

(1)《中国药典》增加“药物溶解度检查”胡萝卜的是(C)版

(2)建国后第一版《中国药典》是(A)出版

(3)《中国药典》二部取消拉丁文药名改用英文药名的是(E)版

42~45(4)、

A.以病人为中心B.合理用药C.保障药品供应

D.保障药品的质量E.利用有限的医疗费用获取最佳医疗服务

(1)药学服务是要求(A)

(2)临床药学是要求(B)

(3)药物经济学是要求(E)

(4)传统药学是要求(D)

[第02单元药物制剂的处方工作]

4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当摩尔熔化热为正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当摩尔熔化热为负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当药物的熔点高于溶解时的温度,则摩尔熔化热越小、熔点越低,溶解度就越大

D.当药物的熔点低于溶解时的温度,则摩尔熔化热越小、熔点越低,溶解度就越小

E.当药物的熔点低于溶解时的温度,则摩尔熔化热越小、熔点越低,溶解度就越大

47、极性溶剂与极性药物产生溶剂化,是因为形成(A)

A.永久偶极-永久偶极结合B.离子-偶极子结合

C.诱导偶极-诱导偶极结合D.诱导偶极-永久偶极结合

E.离子-诱导偶极结合

48、下列有关粉体流动性叙述错误的是(B)

A.在细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粗粒子可改善流动性

B.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流动性越好

C.粒子形状越不规则,表面越粗糙,流动性越差

D.粉体吸湿超过一定量后,休止角会减小,流动性增大

E.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流动性越差

49、下列可以润湿的是(C)

A.接触角等于180º

B.接触角大于90º

小于180º

C.接触角大于0º

小于90º

D.都不能润湿E.大于0º

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蛋白质产生变性

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强且溶血作用也较强

C.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和溶血作用均较强

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低溶血作用也很轻微

E.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和溶血性均最强

51、在含有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溶血作用最强的是(B)

A.吐温20B.聚氧乙烯烷基醚C.吐温80

D.聚氧乙烯烷芳基醚E.吐温60

5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纤维、塑料等一些使用温度在其Tg以下的,要求它们的Tg应高于室温50℃~70℃

B.橡胶、压敏胶等一些使用温度在其Tg以上的,要求它们的Tg最好低于室温75℃

C.相同分子结构的高分子,其结晶型的Tg接近熔点温度

D.高分子膜材料内加入适量的小分子增塑剂,可使Tg升高,增加柔性和弹性

E.热熔高分子化合物的加工温度应高于黏流温度

53、可作包肠溶衣材料的是(B)

A.醋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B.醋酸纤维素酞酸酯和纤维素醚的酯衍生物

C.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和纤维素醚的酯衍生物

D.纤维素酯类衍生物和纤维素醚类衍生物

E.醋酸纤维素和纤维素醚类衍生物

54、纤维素酯类衍生物中可作缓释制剂阻滞剂的是(A)

A.羟丙甲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

B.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C.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

D.甲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E.都不可以

55、下列不能作缓释制剂阻滞剂的是(A)

A.甲基纤维素B.乙基纤维素C.羟丙甲纤维素

D.卡波沫E.都不可以

56、关于优质明胶叙述正确的是(C)

A.分子量1.0×

105~1.5×

105、36℃~37℃形成凝胶、凝胶勃鲁姆强度为150~250g

B.分子量1.5×

105~2.0×

105、29℃~30℃形成凝胶、凝胶勃鲁姆强度为150~250g

C.分子量1.0×

105、29℃~30℃形成凝胶、凝胶勃鲁姆强度为250~350g

D.分子量1.5×

105、36℃~37℃形成凝胶、凝胶勃鲁姆强度为250~350g

E.分子量1.0×

57、稳定性试验包括(D)

A.影响因素试验B.加速试验C.长期试验D.上述都是

E.上述都不是

58、在高分子材料中加入一些小分子增塑剂,能使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A)

A.Tg↓B.Tg↑C.A和B都有可能D.Tg不变

E.不规则变化

59、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为(D)

A.季铵盐类B.氯化物C.磺酸化物D.吐温类

E.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60、关于吐温80叙述错误的是(E)

A.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可作O/W型乳剂的乳化剂

C.在碱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D.能与抑菌剂尼泊金形成络合物

E.溶血性较强

61、关于表面活性剂叙述正确的是(A)

A.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作为杀菌剂与消毒剂

B.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其表面活性都会增加

C.表面活性剂不仅增加抑菌剂溶解度,还可增加其抑菌能力

D.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最小E.表面活性剂都具有很大毒性

62、关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为(C)

A.具有网状结构B.具有线性大分子结构

C.具有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D.仅有亲水基团而无疏水基团

E.仅有疏水基团而无亲水基团

63、表面活性剂的特点为(A)

A.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大

B.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C.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应大于CMC

D.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毒性大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E.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

64、吸附法可用于测定(B)

A.粉体的流动性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C.粉体的松密度D.粉体的孔隙率E.粉体的休止角

65、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方法是(E)

A.显微镜法B.筛分法C.库尔特计数法D.沉降法E.BET法

66、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的是(E)

A.制成盐B.选择适宜的助溶剂C.采用潜溶剂

D.加入吐温80E.加入HPC

67~71(5)、

A.显微镜法B.筛分法C.库尔特计数法D.沉降法

E.比表面积法

(1)属于感应区法的一种,可用于测定粉末药物、混悬液、乳剂、脂质体等(C)

(2)是利用重量变化、热导率变化、脂肪酸吸收、同位素、溶解热等进行测定的方法(E)

(3)测定的实际上是粒子的投影,能用于测定散剂、混悬剂、乳剂、混悬型软膏剂等(A)

(4)应用广泛,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误差较大,通常用于测定45μm以上的粒子径(B)

(5)在测定中需控制温度,降低液体黏度的影响,以减少误差(D)

72~76(5)、

A.涂膜剂材料B.外用制剂的水溶性成膜材料C.片剂包衣隔离衣

D.手术缝合线E.包衣材料

(1)聚乳酸(D)

(2)明胶(C)

(3)聚维酮(A)

(4)聚乙烯醇(B)

(5)丙烯酸树脂(E)

77~81(5)、

A.崩解时限B.融变时限C.再分散性D.溶散时限E.释放度

(1)丸剂(D)

(2)胶囊剂(A)

(3)透皮贴剂(E)

(4)口服混悬剂(C)

(5)片剂(A)

82~86(5)、

A.溶化性B.澄清度C.均匀性D.内容物色泽E.澄明度

(1)注射剂(E)

(2)颗粒剂(A)

(3)眼膏剂(C)

(4)糖浆剂(B)

(5)胶囊剂(D)

87~91(5)、

A.吸湿性B.pH值C.粒度D.色泽E.容器严密性

(1)吸入气雾剂(E)

(2)软膏剂(C)

(3)滴眼剂(B)

(4)原料药(A)

(5)口服溶液剂(D)

92~96(5)、

A.杀菌与消毒B.KrafftC.昙点D.CMCE.HLB值

(1)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作(A)

(2)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简称是(D)

(3)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称(C)

(4)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为(B)

(5)亲水亲油平衡值为(E)

97~101(5)、

A.十二烷基硫酸钠B.新洁尔灭C.HLB值8~16

D.卵磷脂E.司盘80

(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

(2)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

(3)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

(4)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

(5)常用O/W型乳化剂(C)

102~106(5)、

A.HLB值3~8B.HLB值7~9C.HLB值8~16

D.HLB值15~18E.静脉用乳化剂

(1)润湿剂(B)

(2)增溶剂(D)

(3)常作O/W型乳化剂(C)

(4)常作W/O型乳化剂(A)

(5)F68目前极少作(E)

107~111(5)、

A.重均分子量B.黏均分子量C.数均分子量

D.化学交联的高分子E.溶胀

(1)黏度法测定的是(B)

(2)渗透压法测定的是(C)

(3)光散法测定的是(A)

(4)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是(D)

(5)溶剂分子扩散进入高分子使其体积增大的过程称为(E)

[第03单元液体药剂]

112、关于液体药剂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B.刺激性药物宜制成液体药剂

C.给药途径广泛D.化学稳定性较好E.便于分剂量

113、液体药剂的缺点是(D)

A.水性药剂不易霉败B.非均相液体药剂表面能较小

C.一般而言,非水性溶剂无不良药理作用

D.药物之间较易发生配伍变化

E.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114、不属于液体药剂质量要求的是(E)

A.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B.非均相液体药剂分散相粒子细小而均匀

C.药物稳定、无刺激性、剂量准确D.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E.应不得检出微生物

115、纯化水不可作为下列哪种液体药剂的分散介质(B)

A.溶液剂B.醑剂C.高分子溶液剂D.合剂E.糖浆剂

116、关于甘油作为分散介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甘油为极性溶剂B.硼酸、鞣酸、苯酚等在甘油中易溶

C.无水甘油无刺激性,且能缓和一些药物的刺激性

D.甘油可作外用液体药剂的保湿剂,并能延长药物的局部作用

E.甘油具有防腐性

117、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

B.能溶解大部分有机物质和植物中的成分

C.本身无药理作用

D.含乙醇20%以上即具有防腐作用

E.乙醇与水混合可产生热效应与体积效应,使体积缩小

118、有“万能”溶剂之称的是(D)

A.水B.甘油C.乙醇D.二甲基亚砜E.脂肪油

119、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是(C)

A.水B.甘油C.丙二醇D.液状石蜡E.醋酸乙酯

120、通过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膜破裂、溶解而起防腐作用的是(D)

A.苯甲酸B.山梨酸C.羟苯酯类D.苯扎溴铵E.苯甲酸钠

121、关于羟苯酯类防腐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E)

A.在pH值7~11范围内能耐受100℃2h灭菌

B.酸性条件下作用较弱

C.本类抑菌剂的抑菌作用随烷基碳数增加而减弱

D.本类防腐剂与表面活性剂合用,能增强其抑菌效能

E.可被塑料包装材料吸附

122、关于苯甲酸防腐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

B.最适宜的pH值为4

C.防发酵能力较羟苯酯类差

D.可与羟苯酯类联合应用

E.通常配成20%醇溶液备用

123、关于山梨酸防腐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山梨酸起防腐作用的是未解离的分子

B.在pH值为4时防腐效果好

C.与其他防腐剂具有协同作用

D.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

E.可被塑料吸附而降低抑菌活性

124、关于芳香水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为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澄明水溶液

B.芳香水剂多用作矫味剂

C.因含有芳香性成分,故不易霉败

D.药物的浓度均较低

E.应具有与原药物相同的气味

125、关于溶液剂的叙述,错误的是(B)

A.一般为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清溶液B.溶剂均为水

C.溶液剂浓度与剂量均应严格规定

D.性质稳定药物可配成倍液E.可供内服或外用

126、溶解法制备溶液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先取处方总量1/2~4/5的溶剂溶解固体药物

B.溶解度小的药物先溶C.附加剂最后加入

D.某些难溶性药物可加入助溶剂E.溶液剂一般应滤过

127、关于糖浆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而便于服用

B.具有少量还原糖,能防止药物被氧化

C.单糖浆浓度高、渗透压大,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D.不宜加入乙醇、甘油或多元醇等附加剂

E.中药糖浆剂允许有少量轻摇即可分散的沉淀

128、糖浆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错误的是(D)

A.水溶性固体药物可先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与单糖浆混合

B.可溶性溶液药物可直接加入单糖浆中

C.醇性制剂与单糖浆混合时易发生混浊,可加入助溶或助滤剂

D.水性浸出药剂应直接与单糖浆混合

E.中药材经浸出、纯化、浓缩后再与单糖浆混合

129、制备糖浆剂应注意(D)

A.必须在洁净度为10000级环境中制备

B.可选用食用糖制备C.应在酸性条件下配制

D.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

E.糖浆剂应在10℃以下密闭贮存

130、解决糖浆剂霉败问题的措施中,错误的是(C)

A.严格控制原料质量B.制备的环境符合洁净度要求

C.增加转化糖的含量D.对所用器具、容器按规定进行处理

E.添加适宜防腐剂

131、制备硼酸甘油用(E)

A.溶解法B.稀释法C.分散法D.凝聚法E.化学反应法

132、硼酸甘油处方中的甘油作用是(C)

A.保湿剂B.防腐剂C.反应物与溶剂D.助溶剂E.助悬剂

133、醑剂中乙醇浓度一般为(E)

A.5%~10%B.20%~30%C.30%~40%

D.40%~50%E.60%~90%

134、高分子溶液剂加入大量电解质可导致(C)

A.高分子化合物分解B.产生凝胶C.盐析

D.胶体带电,稳定性增加E.使胶体具有触变性

135、关于高分子溶液剂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C)

A.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水化作用和荷电

B.加入大量脱水剂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分离沉淀

C.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时,一般不会发生沉淀

D.高分子溶液久置会自发凝结而沉淀

E.在光、热、pH、射线作用下,高分子溶液可出现絮凝现象

136、胃蛋白酶合剂处方中的稀盐酸作用是(C)

A.助溶B.增加主药溶解性C.调节pH值D.矫味E.防腐

137、关于溶胶剂叙述中,错误的是(D)

A.为非均匀分散体系B.胶粒为多分子聚集体

C.水化作用弱D.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E.药物制成溶胶剂可改善药物的吸收

138、关于溶胶剂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胶粒具有布朗运动B.对光线具有散射作用

C.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D.属于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E.不同的溶胶剂往往具有不同的颜色

139、溶胶剂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使溶胶剂(A)

A.产生凝聚而沉淀B.具有电泳现象C.具有丁铎尔现象

D.增加稳定性E.增加亲水性

140、于溶胶剂中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作为(D)

A.助悬剂B.絮凝剂C.脱水剂D.保护胶E.乳化剂

141、通过改变分散介质的性质使溶解的药物凝聚成溶胶剂的方法,称为(B)

A.机械分散法B.物理凝聚法C.胶溶法D.化学凝聚法

E.超声波分散法

142、关于混悬剂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为粗分散体系B.分散相微粒一般在0.5~10μm之间

C.多以水为分散介质D.混悬剂均为液体药剂

E.混悬剂微粒分散度大,吸收较快

143、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的是(D)

A.溶液剂B.糖浆剂C.溶胶剂D.混悬剂E.乳剂

144、不能以混悬剂形式存在的是(A)

A.溶液剂B.合剂C.洗剂D.注射剂E.滴眼剂

145、存在固液界面的液体药剂是(C)

A.甘油剂B.高分子溶液剂C.混悬剂D.乳剂

E.糖浆剂

146、与混悬微粒沉降速度关系不大的因素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