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509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doc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DOC汇编

机械制造技术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

及自动控制法。

2.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夹具定位法。

3.机床几何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组成。

4.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

5.机械加工顺序安排:

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等。

7.基准指零件上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几何要素,分为两大

类: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8.主轴的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

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

9.夹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和其他装置或元件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视(A)。

A、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B、积屑瘤硬度高

C、提高加工表面质量D、加大切削深度

2.与高速钢的刀具耐热度相比,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热性(C)。

A、较低B、不确定C、较高D、相等

3.车削时直接与切屑接触的刀面称为(B)。

A、基面B、前刀面C、主后刀面D、副后刀面

4.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B)。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5.在工艺尺寸链中,最后形成的也时间接得到保证的那一环(C)。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D、组成环

6.属于成形法加工齿形的是(C)。

A、剃齿B、插齿C、铣齿D、滚齿

7.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工件轴向截面的形状为(C)。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

8.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C)。

A、塑性变形B、残余应力

C、切削过程中的振动D、工件表面有裂纹

9.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B)。

A、刀具材料B、进给量C、背吃刀量D、工件材料

10.采用隔振措施可以有效去除的是(B)。

A、自由振动B、强迫振动C、颤振D、自激振动

1.详细叙述工序粗精分开的理由。

(8分)

答:

1)粗加工时切削力、切削热和夹紧力都较大,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也

较大,粗精分开,内应力和变形得到释放,并逐步得到纠正,加工精度

提高。

2)粗加工功率大、精度低、效率高,粗精分开,设备等资源优势互补。

3)便于安排热处理。

粗加工后时效处理除内应力;淬火后精加工除变形及

氧化层。

4)粗加工在先可及早发现毛坯缺陷,以及时报废或修补,减少浪费;精加

工在后,可消除表面磕碰损伤。

2.拟定下图所示轴的加工工艺路线。

已知毛坯为45钢f38×126,大批量生产。

(7分)

答:

车端面、打中心孔Þ粗车外圆Þ半精车外圆、倒角、切退刀槽Þ铣键槽

Þ粗磨外圆Þ精磨外圆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机床的类别代号中Y表示齿轮加工机床,S表示螺纹加工机床。

2.数控机床由输入输出设备、数控装置、伺服系统、

反馈装置及机床本体组成。

3.平面磨削方法有周磨法和端磨法。

4.机床几何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组成。

5.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产品开发阶段、

产品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

6.车削时,工件每转一圈,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移动量称为进给量

用字母f表示。

8.在机械加工车间里,最常见的工艺文件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精密磨削选用硬砂轮。

(此题填写“软”或“硬”)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要基准先行,这是为了(B)。

A、消除工件残余变形B、使后道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

C、避免主要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减少精基面的表面粗糙度

2.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D)。

A、工步B、进给C、安装D、工序

3.车削时直接与切屑接触的刀面称为(B)。

A、基面B、前刀面C、主后刀面D、副后刀面

4.下列哪个基准不属于工艺基准(D)。

A、装配基准B、测量基准C、定位基准D、设计基准

5.在工艺尺寸链中,最后形成的也时间接得到保证的那一环(C)。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D、组成环

6.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中,影响最显著的时(B)。

A、工件线速度B、砂轮线速度C、进给量D、磨削深度

7.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工件轴向截面的形状为(C)。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

8.切削时刀具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A)。

A、切削热B、运动部件的摩擦热C、辐射热D、对流热

9.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B)。

A、刀具材料B、进给量C、背吃刀量D、工件材料

10.工件以外圆柱面在长V型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C)自由度。

A、6个B、5个C、4个D、3个

五、综合题(共15分)

1.详细叙述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10分)

答:

1)直接消除或减小加工误差。

查明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以后,设法直

接消除或减小之。

2)误差补偿法。

人为制造一种新的误差,去抵消存在的误差。

如前所述摇

臂钻床,预先制造使摇臂上倾的误差,以抵消因主轴箱,摇臂自重下垂

的误差。

3)转移误差法。

把误差转移到不影响加工精度的部件或方向上去的方法。

4)“就地加工法”自己加工自己。

如车床主轴孔与尾架顶尖孔有较高的同

轴度,分别加工不易保证,那么在主轴孔安装刀杆镗削尾架顶尖孔,

则易于保证加工精度。

5)误差抵消法。

利用误差本身的规律性部分或全部抵消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6)误差均化法。

利用有密切联系的表面,进行互检互研。

7)控制误差法。

现代机械加工中,采用自动跟踪测量、自动补偿,直至达

到规定的尺寸公差值。

2.如图所示的轴套,数量100件,材料为45钢,供其孔加工用的设备为一台

立式钻床及有关刀具。

试问在现有设备条件夏,能否加工出孔?

时拟定改孔

的加工方案。

答:

可以用标准铰刀加工。

加工方案是:

钻Þ扩Þ粗铰Þ精铰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划“√”,错误的

划“×”)

1.缩孔是铸件断面上出现的细小而分散的孔洞,有时需借助放大镜才能发

现。

(×)

2.热裂纹是指铸件上断面严重氧化、无金属光泽、外形不规则的裂纹。

(√)

3.在制造芯盒时,将芯盒的长、宽尺寸减去一定值,此值称为分型负数。

(×)

4.砂型上的芯座是由芯盒形成的。

(×)

5.壳芯机基本上是利用吹砂原理制成的。

(√)

6.旧砂再生是指将用过的旧砂块经破碎、去磁、筛分、除尘、冷却等处理

或循环使用。

(×)

7.抛丸清理是利用星铁与铸件之间的摩擦和轻微撞击来实现清理的。

(×)

8.用熔模铸造生产的铸件不受合金种类的限制。

(√)

9.Z145型造型机起模顶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

10.采用振击紧实法制造的砂型的紧实度比较均匀。

(√)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按照制作模样的材料分类,可将模样分成木模、金属模和塑料模三类。

2.按结构形式,砂箱可分为普通砂箱和专用砂箱两种。

3.球铁实用冒口分为直接实用冒口和控制压力冒口。

4.修补铸铁件缺陷的方法通常有焊补法、浸渗修补法、填腻修补法、熔补法等。

5.型砂的紧实方法通常有压实紧实、振击紧实、抛砂紧实和射砂紧实等。

6.常用的造芯设备有热芯盒射芯机、冷芯盒射芯机和壳芯机三类。

7.粘土砂混砂机按混砂装置可分为碾轮式、转子式、摆轮式等。

8.旧砂再生的后处理主要是靠除尘器除去砂中的灰尘和微粒;靠

砂温调节器来调节再生砂的温度。

9.常见浇注设备有倾转式、气压式和电磁式。

10.熔模铸造用模料可分为蜡基模料、松香基模料、填料模料和水溶性模

料等。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厂生产一批铸件,投入金属炉料1000kg,非金属炉料1000kg,得合

格铸件600kg,不合格铸件100kg,其铸件成品率为(A)。

A.60%B.70%C.30%D.35%

2.铸件内部或者表面带有砂粒的孔洞称为(B)。

A.气孔B.砂眼C.缩孔D.渣孔

3.下图中起模斜度设置形式属于(C)。

A.增加铸件厚度法B.增加和减少铸件厚度法C.减少铸件厚度法

4.下图中浇注位置设置最合理的是(C)。

A.图a)B.图b)C.图c)

5.下图中符号“”代表(A)。

A.分模线B.分型线C.拔模斜度

6.从铸件结构方面考虑,下图铸造收缩率最大的是(A)。

A.图a)B.图b)C.图c)D.图d)

7.质量等级以外及不满足订货合同规定的要求的铸件称为(C)。

A.废品B.等外品C.不合格品

8.模样上的(C)不需要计算铸造收缩率。

A.工艺补正量B.加工余量C.冒口

9.下列尺寸公差代号中精度最高的是(A)。

A.CT1B.CT5C.CT10

10.砂芯上不与金属液直接接触的部分是(B)。

A.砂芯本体B.芯头C.芯撑

四名词解释(15分):

1.内浇口的吸动作用(5分)

答:

当横浇道中的金属液流向内浇道附近时,会受到内浇道的吸动影响,

产生一种向内浇道流去的“引力”,这种现象称为内浇口的吸动作用。

2.自补缩能力

答:

灰铸铁在共晶凝固过程中,石墨以片状析出,其尖端在共

晶液中优先长大,产生体积膨胀,绝大多数直接在初生奥氏体枝晶或共晶

团的液体上,并推动液体通过枝晶间通道去补缩由液态和固态收缩所形成

的小孔洞,这就是自补缩能力。

3.压力铸造(5分)

答:

其实质是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在高压力作用下,以极高的速度冲填压

型,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4.金属型铸造(5分)

答:

是指液体金属在重力作用下,充填在用金属材料所制成的铸型,随后

冷却、凝固成型而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5.内冷铁

答:

将金属激冷物直接插入需要激冷部分的型腔中,浇注后该激冷物对金

属液产生激冷并同金属熔接为一体,最终成为铸件的组成部分。

这种激冷

物称为内冷铁。

五问答题(25分):

1.熔模铸造型壳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5分)

答:

对熔模铸造型壳的主要要求:

1)具有高的常温强度,适宜的高温强度

和较低的残留强度;2)具有好的透气性和导热性;3)线膨胀系数小,热

膨胀量低且膨胀均匀;4)优良的抗急冷急热性和热化学稳定性。

2说明铸件产生粘砂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10分)。

3设计铸造工艺时选择分型面应注意哪些原则?

1.在机械制造中,根据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生产类型可分为三种,即——、——和——。

生产类型的划分除了与——有关外,还应考虑——。

2.零件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有——、——、——、——。

3.常见毛坯种类有——、——、——和——。

其中对于形状较复杂的毛坯一般采用——

4.基准根据功用不同可分为——与——两大类。

5.工件定位的方法有——、——、——三种。

6.夹具上对于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