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93175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绿地1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之间保留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原则之一),为防止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⒍“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

①对城市症结问题的认识:

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

城市地价的飞速增涨;

城市财富的分配失衡。

②田园城市的构想:

用地规模:

24平方公里(城市4平方公里、农业20平方公里);

人口规模:

3.2万人(城市3万人、农业即乡村0.2万人);

土地来源:

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

发展目标:

示范、影响、改善。

*1公顷=1万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公顷

⒎“田园城市”的本质特征:

其土地不被个人所有所分割,是公有的、低密度的;

有控制地发展;

田园城市是田园和田园城市内部的家庭、工业、市场以及行政、社会福利等各种功能结合的组合概念。

⒏试验:

第一座田园城市,1903,伦敦东北,莱奇沃斯,韦林(Welwyn)(1919年),从对理论的宣传到对实验的经营。

⒐“社会城市”与城市增长的正确原则

①当一个城市人口达到3.2万人以后可以跳过乡村带另建一个新的城市,并随时间的推移,全面实现城乡结合的城市群网络结构。

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

  ②游憩型,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以自然走廊为主,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③自然生态型,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

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④风景名胜型,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

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

族与民俗情况),经济与社会资料(国民经济情况、人口情况)

c.环境状况:

城市的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和环保情况等

d.城市基本概况:

城市结构、城市建设现状与规划资料、用地布局与人口规模、道路现状与规划断面、城市用地评价等

e.技术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及已完成的相关规划;

相关的法规与文件;

城市绿地建设、经营与管理现状;

相关图纸(1:

5000--1:

10000)。

②绿地现状与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是整个规划工作的基础,所收集资料要求准确、全面、科学,通过现场踏勘和资料分析,了解掌握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的属性、绿地建设与管理信息、绿化树种构成与生长质量、古树名木保护等情况,找出绿地系统的建设条件、规划重点和发展方向,明确城市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工作范围,作出城市绿地现状的基本分析和评价。

a.勘察城市各类绿地的绿化状况、绿地性质及其管理水平,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公园绿地----级别、性质、特色

生产绿地----面积、位置、生产状况

防护绿地----类型、规模

附属绿地----城市用地内绿化现状

其他绿地----类型,规模,分布情况,

b.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c.绘制绿地现状图、搜集现状照片

d.表达方式:

图纸、图表、文字

2.制定总则,包括规划范围、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规模期限与规模

①规划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依据由相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规范;

相关各类规划和当地现状基础条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1)法律、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建[1993]784号

d.《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00号

e. 当地的《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

f.《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2)标准规范:

a.《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37-90

b.《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3)已获批准的与绿地系统相关的规划(多指上一层次规划)

专门编制的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有一定深度的专项规划,既把相关规划作为规划依据,又要根据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的深化,对相应的规划提出修改或调整意见,以使相关规划更加完

②拟定城市绿化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树种、主要行道树的选定。

③确定绿化植物比例:

乔、灌木比例(一般乔木占70%);

落叶与常绿树比例(一般落叶树比重较大);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

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等。

④确定绿化植物名录,指导生产绿地建设。

同时搞好引种驯化基地,为今后绿化树种的丰富和提高质量作好前期工作。

⑤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9.古树名木保护

进行现状调查,制定保护措施及实施建议

10.分期建设规划

1)分期规划原则

a.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相对合理性,满足市民的活动需要。

b.综合城市现状、经济条件、开发顺序以及发展预测,切合实际的确定近期绿地建设项目。

c.根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注重近远期建设相结合,保证城市的持续性发展。

2)分期规划内容

a.制定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b.确定绿地分期建设项目

11.实施措施

12.城市主要规划植物名录等附录、附件

①避灾绿地规划

城市绿地在防灾、减灾、救灾等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

从充分地体现城市绿地的综合作用角度出发,避灾绿地的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补充。

②避灾绿地规划内容

a.避灾据点的规划布置

避灾据点是指震灾发生后,能够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的场所。

避灾据点根据其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多少、交通的方便程度等因素,可分级设置。

b.避灾通道的规划布置

避灾通道多利用城市的次干道及支路将一、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

c.城市救灾通道的设置

城市救灾通道是灾害发生时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也是城市自救的主要路线。

五.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成果

1.图纸部分(规划图件)

①城市区位关系图(1;

10000-1:

50000)

②现状图;

③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

④规划总图(1:

5000-1:

25000)

⑤市域大环境绿化图

⑥绿地分类规划图(1:

2000-1:

10000)

⑦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1:

其他需要表达的规划意向图,如城市重点地区绿化建设规划方案等。

◆避灾绿地规划图

2.文字部分

㈠规划说明书与规划文本

1.城市概况与现状分析

2.规划总则(编制意义、规划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指导思想)

3.规划目标(目标与指标)

4.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5.规划布局与分区

6.城市绿地分类规划(包括公园绿地、生产与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

7.树种规划

12.附录、附件

避灾绿地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

a.城市概况b.城市绿化现状c.管理资料

本章重点:

城市绿线;

绿地系统规划的步骤;

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

绿地布局的类型、标准形态,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类型;

生产绿地的定义及指标;

附属绿地的各项指标;

树种规划的原则及内容。

第五章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

第一节公园绿地的规划

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安排应满足均布性的要求。

尽量做到公园绿地类型丰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一、综合公园

①全市性公园:

为全市居民服务,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最完善。

内容:

休憩游乐,文化教育及科学普及。

布局:

均衡,居民使用时可以方便的到达。

②区域性公园:

为一个行政区内的居民服务,园内有较丰富的内容和设施。

功能分区及活动内容P197(结合书看)

①观赏游览区:

观赏游览,区内活动相对安静,有人在区内分布密度较小(人均100m2左右),在园中所占面积较大,是公园重要组成部分。

②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人流集中,比较热闹、喧哗,活动形式多,参加人数较多,闹区。

人均30m2为宜,绿化条件较好,主要建筑较多设在该区,成为全园布局构图中心。

③安静休闲区:

专供游人安静休息、学习、交往或其他较为安静的活动。

面积视公园规模而定,可设多处,一般应与闹区有自然隔离,以免受干扰,远离出入口,游人密度小,人均100m2为宜。

④儿童活动区:

开展各种儿童活动,可根据少年儿童分区,最好能达到人均50m2。

*

⑤老年活动区:

老年活动,公园中使用率最高的区域。

⑥体育活动区:

体育活动,相对较闹,应与其他区分隔。

⑦公园管理区:

公园管理需要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区。

⑧服务设施

公园规划设计各项内容的详细规定,查阅《公园设计规范》

二.专类公园

1.植物园

①植物园的任务:

a.科学研究b.观光游览c.科学普及d.科学生产

②植物园的类型:

a.综合性植物园b.专业性植物园

③植物园的选址要求:

a.植物园宜建在城市近郊区,用地应位于城市活水的上游和城市的上风向,远离工业区要有充足的水源

b.选择在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具有不同小气候的用地。

海拔高度坡向水源

c.要满足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土壤结构等条件的要求

d.园址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

④植物园的分区: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主要分为3个部分,科普展览区、科研区、生活区。

2.动物园

①动物园功能:

a.科学普及教育b.异地保护c.科学研究d.观光游览

②动物园的类型:

a.城市动物园b.专类动物园c.人工自然动物园d.自然动物园

③园址的选择

a.选择在郊区,城市的下风口,远离居住区,交通方便

b.远离工业区

c.能够为动物、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d.有配套较完善的市政条件

④分区:

动物展览区;

游人休息活动及商业服务区;

办公行政区;

动物驯养、治疗、研究区;

后勤及饲料储备区等

三.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

1.带状公园: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带状公园的类型:

①城市轴线带状公园;

②路侧带状公园;

③滨水带状公园;

④城垣遗址带状公园;

⑤覆盖体上的带状公园

2.街旁绿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街旁绿地的作用:

①弥补公园不足,为市民提供方便、高质的游息环境。

②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环境。

③装点街景、美化城市。

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

结合教材学习各类公园绿地的特点。

通过课堂学习明白各类绿地在规划设计时应有不同的注意要点,在绿地系统中起着不同的功能作用。

第二节居住区绿地的规划

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

1929年由美国人C.A.佩里提出。

“邻里单位”的理论,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不使儿童穿过,内设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充分绿地,建筑自由布置,住宅要求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一.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1.生态功能:

①放出氧气;

②净化空气;

③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

2.心理功能

3.物理功能:

①隔声减噪;

②隔热保温与防风;

③防灾避灾

4.美学功能

5.经济效益

二.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及定额指标

1.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居住区组成: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居住区内绿地包括: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①公共绿地:

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中心绿地包括:

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②宅旁绿地:

居住建筑四旁的绿化用地,最接近居民的绿地,以满足居民日常的休息、观赏、家庭活动和杂务等要求。

③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环境绿地。

④道路绿地(道路红线内绿地):

道路两侧或单侧的道路绿化用地,根据道路的分级、地形、交通情况等的不同进行布置。

2.居住区绿地的定额指标

①绿地率: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四类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率(%)。

是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

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宜低于25%。

③《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

绿地率≥35%,绿地本身的绿化率≥70%

(4)各级公共绿地指标规定

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1.0公顷;

小游园最小规模0.4公顷;

组团绿地最小规模0.04公顷。

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3.国外的情况(PPT10-5)

三.居住区绿地的规划

1.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合理组织,统一规划。

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

③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④以植物造园为主进行布局。

⑤统一与特色相结合。

2.居住区各类绿地的规划布局

1)公共绿地

中心绿地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和其他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割。

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应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米,及以上中心绿地的要求。

①居住区公园

为整个居住区居民提供的公共绿地,居民可就近使用。

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1000米,便于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面积较大,要求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设置内容丰富,应包括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等。

最好与居住区的公共建筑、社会服务设施结合布置,居住区的居民,多在一早一晚,特别是夏季的晚上。

加强照明设施,灯具造型,夜香植物的布置。

●如果居住区附近有较大的公园绿地可供居民就近使用,在居住区内可不设公园。

②小游园

主要供居住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

服务半径一般以300——500米为宜。

主要服务对象老人和青少年,提供休息、观赏、游玩、交往及文娱活动场所。

利用率高,应位置适中,方便前往。

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或商业服务中心结合布置,游憩和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吸引居民前往。

园内布局应有一定的功能划分,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原有绿化基础,设置内容包括,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等。

⑴小游园设置位置

①在规模较小的小区中,常在小区一侧沿街布置

②另一种布置形式是设在小区中心

⑵大小要适宜。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⑶平面布置形式:

①规则式;

②自由式;

③混合式

⑷小游园的设计:

按居民年龄层次划分不同功能的分区:

①游憩观赏区:

小品多样,观赏植物;

②青少年体育活动区;

③婴幼儿活动区;

④老年人休息区:

无障碍设计,休息设施

⑸园路:

骨架,最小宽度1.2-1.5米

③组团绿地:

结合住宅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最接近居民的公共绿地。

⑴布置类型

⑵布置方式:

①开敞式:

不以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分隔。

②半封闭式:

以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分隔,但留有若干出入口。

③封闭式:

以绿篱或栏杆与周围分隔,居民不能进入绿地,无活动休息场地,使用效果差。

   

⑶布局形式: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⑷规划设计

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其中院落式组团绿地的设置一个同时满足《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表7.0.4-2的各项要求。

游人多为老人和儿童,或携带儿童的家长。

精心安排不同年龄层次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舒适的休息和娱乐条件。

成人和儿童活动用地分开设置,小路或种植分隔,带儿童游戏场和不带儿童游戏场可分设。

居民的半公共空间,布局要求灵活,设置内容包括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

应以不同的树木花草,强化组团特征;

铺设一定铭记的硬质地面,设置富有特色的儿童游戏设施;

有条件的还可设置小型水景,使不同组团具有各自的特色。

 

⑸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2.配套公建所属绿地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设施所属的绿地。

进行绿化时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功能,与之相协调。

与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相似。

3.宅旁绿地

家门口的花园绿地,最接近居民。

包括住宅前后、两栋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但其面积不计入居住区公共绿地指标中。

宅旁绿化的要点:

①树种选择多样化。

②北向注意耐阴树种配置,保护阴影部位良好的绿化效果。

③树木与建筑留有距离,保证管线的布置。

④不可影响住宅的通风采光。

⑤注意尺度感。

⑥室内,外绿化相结合。

⑦住宅建筑旁的绿化应与庭院绿化、建筑格调相协调。

宅旁绿化布置的形式:

①树林型②绿篱型③围栏型④花园型⑤独院型⑥草坪型⑦棚架型⑧园艺型

4.道路绿化

①居住区干道:

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

交通量大,乔木为主。

②居住小区道路:

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可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

车流量相对较少,行驶安全,地形变化,乔灌草结合,防护功能。

③居住组团道路:

解决住宅组团的内外联系。

联系各住宅小路。

人行为主,树木配置灵活,可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

④住宅小路:

联系各住宅的道路。

人行,树种选择及配置方式多样,识别家门。

四.植物配置的树种选择

1.树种选择的原则

①生长健壮、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

②选用具有多种效益的树种。

③根据居住卫生要求,选择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和无污染的树种。

④选用耐阴树种。

⑤尽量保留原有树木、古树名木。

2.配置原则:

①考虑绿化的功能,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

②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

③种植形式多样,植材种类不宜太多,统一中有变化。

④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⑤多种攀缘植物,提高立体绿化效果。

⑥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尖、带刺、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

⑦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破坏地下管网。

本段重点:

居住区组成;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居住区绿地的指标;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组成;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第三节道路绿地的规划

一.道路绿化的作用:

①环境保护功能;

②安全功能;

③景观功能;

④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生态廊道,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与道路绿地相关的概念

1.道路红线:

是指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2.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

道路绿带分为:

①分车绿带: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

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②行道树绿带:

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③路侧绿带:

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2)交通岛绿地: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①中心岛绿地:

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②立体交叉绿岛:

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③导向岛:

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3)广场、停车场绿地:

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教材272页

三.道路绿地率指标(教材271)

1.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40-50米之间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四.城市道路绿地规划

1.道路绿地规划原则:

①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②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

③满足多样性原则

④体现城市文化历史及地方特色

2.道路绿地断面的布置形式(教材270页)

(1)一板两带式绿地

车行道两侧种植一排或多行行道树,简单整齐,管理方便。

(2)两板三带式绿地

除两侧以外,车行道中央设有一定宽度的分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