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9200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各单元及期末总复习测试含答案Word下载.docx

1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B.《千金方》C.《金刚经》D.《步辇图》

20.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B.唐朝C.汉朝D.南北朝

21.写出《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诗的是被称作“诗仙”的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东坡

22.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A.展子虔B.阎立本C.吴道子D.顾恺之

23.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其中别出新意,自成“柳体”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王羲之D.顾恺之

24.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B.传奇C.戏剧D.诗歌

25.右下图是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剧照,七年级①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的议论,其中错误的是:

A.妈妈:

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

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

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

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莫高窟

二.图说历史(2分)

1.看图回答问题(5分)

(1)右图这座桥名叫赵州桥,建于隋朝朝,

是_李春_设计和主持建造的.(3分)

(2)请用一句话评价这座桥(2分)

答: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2.看图回答问题(7分)

(1)右图是隋朝大运河,大运河以_洛阳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2)唐朝时期的一位商人,要从余杭运送一批大米到洛阳,从南到北他将经过隋朝大运河的哪几段?

(6分)

他将经过隋朝大运河的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三.综合探究题(38分)

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旧唐书・玄宗下》

材料二: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

“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叉不及中年,何也?

”崔群对曰: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迪(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切1崇.宋壕.苏顺.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

(2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2分)

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开元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开元之治“。

⑵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

(8分)

唐玄宗的统治措施有:

①任用贤臣(任用熟悉理吏治、富裕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

②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注意节约(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品);

④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农耕技术)。

2.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请问:

(1)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

唐朝选拔官员最重要的方式是科举考试。

(2)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朝哪个皇帝?

(4分)

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的隋炀帝。

(3)唐朝时它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唐朝时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举。

3.阅读下列材料:

(16分)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问:

(1)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明什么道理?

(12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舟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淹没舟。

因为统治者看到前面的王朝的灭亡很多都是因为农民的起义。

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说明的道理是:

作为统治者一定要重视民众,关心他们的疾苦,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就能安定;

反之将遭到人民的反对,最后被推翻。

(3)请你从历史上找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例子.(2分)

历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例子有:

秦二世和隋炀帝的统治被推翻。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

(二)

1.10世纪初期,统一契丹各部的是

A.松赞干布B.完颜阿骨打C.耶律德光D.耶律阿保机

2.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的是

A.赵匡胤B.赵构C.元昊D.耶律阿保机

3.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

4.11世纪前期,建立西夏国的是

A.赵匡胤B.赵塑C.元昊D.耶律阿保机

5.建立金的少数民族是・

A.党项族B.汉族C.契丹族D.女真族

6.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A.北宋B.南宋C.唐朝D.元朝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8.“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9.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

10.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是在

A.五代B.唐朝C.北宋D.南宋

11.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铁钱B.交子C.存折D.支票

12.在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见右图)说:

“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A.《天王送子图》B.《清明上河图》

C.《洛神赋图》D.《步辇图》

13.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趋势,完成在哪一时期?

A.五代十国B.隋唐时期C.南宋D.魏晋南北朝时期

14.穿越时空,你来到了南宋,你将不会看到的是

A.缠足的妇女B.鱼店C.瓦子D.李白在吟诗

15.王安石曾在《元日》里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所描述的节日应该是

A.元宵节B.冬至C.寒食节D春节

16.“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B.宋C.元D.明

17.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窝阔台D.蒙哥

18.元军南下进攻临安城时,南宋抗战派大臣是

A.文天祥B.李纲寅C.岳飞D韩世忠

19.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县制度D,三省六部制

20.下列不属于忽必烈的功绩的是

A.重视农业,兴修水利B.设置“行省制”,力口强对地方的管理

C.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D.统一蒙古

21.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元时期发明或改进的是

A.活字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

22.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指南针B.火药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

23.《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B.司马炎C.司马光D.司马昭

24.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A.诗B.词C.散曲D.小说

25.《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郑板桥

二.图说历史(12分)

1.看图回答问题

填出下图中A、B、C和a、b、c的内容.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辽

B.北宋

C.西夏

(2)写出辽.北宋.西夏的都城的名称:

A.上京

B.东京

C.兴庆

三.综合探究(38分)

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1)上述材料史称什么?

(2分)

上述材料史称“澶渊之盟”

(2)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北朝”是指什么?

(6分)

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指宋真宗;

“北朝”是指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3)上述“誓书”的签定产生了什么影响?

“澶渊之盟”签订后,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2、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

."

一代天骄"

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请回答:

(1)"

是指谁?

(3分)

"

是指铁木真(成吉思汗)。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是指哪个朝代?

"

是指元朝。

(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8分)

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①建立元朝;

②灭南宋;

③推行汉制;

④重视农业生产(组织编写《农桑辑要》)。

3.阅读材料(12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材料三: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指出下列名句的作者及他们所在的朝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作者是北宋的苏东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作者是南宋的辛弃疾;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两宋之交的李清照。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三)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

2.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3.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B.宋词C.四大名著D,四书五经

4.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从16世纪开始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6.我国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内阁和六部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7.清朝统治者一再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B.选拔官吏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思想控制

8.明朝后期,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9.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①岳飞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清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的目的是

A.争夺领土的斗争B.争夺皇权的斗争

C.打击国内叛乱D.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

11.《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是

A.中俄北部边界问题B.中俄东部边界问题C.中俄西部边界问题D.中俄北部边界问题

12.清朝设伊犁将军,其管辖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蒙古地区C.新疆地区D.西藏地区

13.“金奔巴瓶”制度是清政府为了管理下列哪个地方而设立的制度

A.西藏B.雅克萨C.台湾D.库页岛

14.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15.明朝时出现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

A.封建的生产关系.奴隶制B.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的生产关D.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16.自明末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最根本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17.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

A.葱岭B.外兴安岭C.库页岛D.西伯利亚

18.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②设置驻藏大臣③设置伊犁将军④安置土尔扈特部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

19.“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

20明清文学的主流是:

A.小说B.戏剧C.诗歌D.散文

21.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

你知道吗?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22.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桑辑要》D.《红楼梦》

23.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B.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书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D.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牡丹亭》②郑板桥的代表作《兰竹图》③徐渭是清末著名画家④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5.清朝中后期产生的一个新的剧目是

A.徽剧B.粤剧C.黄梅戏D.京剧

二.图说历史(11分)

1.右图中的人物是郑和_.(2分)

2.他首次远航开始于1405年,出发地点在刘家港.

3.他所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他所率领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此人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与好关系。

他的远航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综合与探究(36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后世人朝讽明朝以来考取功名的人说: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以后很多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2)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材料所说的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明政府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这种选拨官员的方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说: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效……”他说的有道理吗?

为什么?

他说的有道理,明代的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才智,危害极大。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2分)

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

⑵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心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外国侵略。

(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观念

⑷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么影响有:

①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

②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⑴材料一的话谁说的?

(1分)此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2分)“海波”是指什么?

(2分)为平息“海波”,材料中的“我”先后在哪三个省进行抗击?

(3分)

材料一的话是戚继光说的;

此话体现了他的保家卫国(爱国)思想;

“海波”是指倭患;

为平息“海波”,材料中的“我”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三个省进行抗击。

⑵材料二的话是谁说的?

(2分)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分)他逐荷夷成功是在哪一年?

材料二的话是郑成功说的;

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收复台湾;

他逐荷夷成功是在1662年.

201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多元评价(四)

(期末复习一)

1.隋朝建立于

2.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3.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它们分别是今天的

A.北京.上海B.北京.杭州C.天津.扬州D.洛阳.杭州

4.“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的领导.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ˇD.唐玄宗

5.2009年4月《百家论坛》主讲嘉宾孟宪募登上石家庄市讲坛,向市民详细讲解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以下内容不可能出现在他讲述中的是

A.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

B.唐太宗重视选贤用能,知人善用,唯才是举

C.唐太宗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和勋贵旧族

D.唐太宗出嫁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的“开元”指唐朝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7.钱穆《国史新论》记载: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里的“此项制度”应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科举制

8.假如生活在唐朝时期,你可以做到的事是

①参加科举考试②欣赏李白的诗歌③参加郑成功军队收复台湾④跟随戚继光抗倭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出现辽与朝廷长期和好的局面缘于

A.北宋建立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岳飞被害

10.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①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②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③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

④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

⑤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1.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被作者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A.隋文帝B.成吉思汗C.忽必烈D.努尔哈赤

12.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B.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3.以下哪项发明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

14.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军机处B.三司C.行省制度D.厂卫特务机构

15.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16.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B.戒贤C.鉴真D.戒日王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印刷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18.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B.忽必烈C.赵匡胤D.皇太极

1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叫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