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90192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8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笔记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垂体腺——受丘脑控制,由于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较多,并能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因而是主腺。

2.肾上腺——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所引起的现象类似。

其分泌受垂体腺的调节,对有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

3.甲状腺——功能是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

亢进和不足都要造成代谢机能的疾病。

(亢进的话,病人过分敏感、紧张、情绪激动;

不足者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

4.性腺

5.和情绪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

1.2.3p21~24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1、兴奋和抑制:

巴普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2、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规律性回应

3、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4、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就会的反射(吃食物流口水、光照瞳孔收缩)

5、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学习、模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6、条件反射试验

7、第一信号系统: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

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8、巴普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

条件反射的抑制;

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

动力定型

第三节、感觉和直觉

1.3.1p25感觉概述

1、感觉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按照刺激来源分类

1.3.2p2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定义: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2、感觉阈限定义: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3、两者关系:

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4、感觉阈限分为

1.3.3p26、p28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定义: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2、暗适应需要很长时间(一般30~40分钟),而对光适应则非常快(1~2分钟)。

3、感觉后象定义: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4、感觉后象

5、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正后象和负后象可以相互转化,后象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6、感觉对比定义: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7、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

(视觉对比、嗅觉对比、味觉对比、温度对比)

8、联觉的定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以后总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看到红色觉得心里温暖)

1.3.4p29~p34各种感觉

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可见光)(纵波)

2、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3、视觉的物理属性视觉的心理属性听觉的物理属性听觉的心理属性

4、色觉异常

5、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机械波(横波)。

6、次声波<

16~20000赫兹(声波)<

超声波。

7、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的声音的耐受性高。

8、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前随年龄增长感受性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

9、最古老的感觉是:

嗅觉,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10、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11、最基本的味觉舌面不同部位敏感的味觉

12、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官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运动觉又叫动觉,感受器分布在肌、筋腱和关节中。

13、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皮肤痛和内脏痛的区别在于,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现象。

14、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最难于适应;

人们对痛觉的感受性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系。

1.3.5p34~37知觉概述

1、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基本特性

1.3.6p37~42知觉的种类

1、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和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

其中距离知觉是判断距离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的定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自然界昼夜、四季交替、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的变化来估计时间,生物钟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4、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听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5、错觉的定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6、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1.3.7p42记忆及记忆过程

1、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分类

3、记忆的过程

4、遗忘的定义: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试验,得出了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1.4.1p43~44思维概述

1、思维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反映形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思维的间接性——以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思维的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出去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分析——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综合——把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汇总成整体;

抽象——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的过程;

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总结成简介的语言的过程。

1.4.2p44~45思维的种类

1、思维的分类

1.4.3p45~47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3、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越深,概念的外延就越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4、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问题的目标状态。

5、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6、通用问题解决的策略

1.4.4p47~50语言与言语

1、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对象。

2、言语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可以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3、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项目

功能

名称

别名

大脑皮层位置

受损症状

言语听觉中枢

威尔尼克中枢

颞上回(顶、枕、颞叶交汇处)

接受性失语症

言语运动中枢

布洛卡中枢

额下回(左半球)

表达性失语症

视觉言语中枢

X

角回(顶、枕交汇处)

失读症

书写性言语中枢

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

失写症

1.4.5p54~57表象和想象

1、表象的定义:

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也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

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中间环节)

想像

1、人们把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保存在头脑中,需要的时候把他从大脑里提取出来,这就是表象,属于记忆的范畴。

同时人们把表象的内容作为素材,在大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是想像,属于思维的过程。

2、想像的种类

三个记忆系统

1、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做是人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2、记忆的分类

第五节意识与注意

1.5.1p51~53意识概述

1、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2、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和对自身内部状的觉知。

3、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得心里活动和心理过程,他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4、睡眠和梦是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5、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

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30赫兹波幅较小的

波;

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

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13赫兹波幅稍大的

大脑处于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波幅更大的

波。

6、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集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叫做生物节律,人的生物节律都和睡眠有关。

7、梦的特点是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梦的不连续性。

8、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1.5.2p54~55注意概述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2、注意的分类

意志努力

有无目的

需要意志努力

不需要意志努力

无目的

X

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有目的

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

(有目的,但无须意志努力)

 

1.5.3p55~56注意的特征

1、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简单任务下的注意广度大于是7

2,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大约是4~6个。

2、注意稳定性:

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做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性越稳定。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

这是由于生理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

不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外一种对象的现象叫做注意转移,注意转移不同于注意分散。

注意分散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注意一直在任务。

4、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做注意分配。

(边听讲边记笔记)

能够进行注意分配的条件

第六节需要与动机

1.61p56~58需要与动机概述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需求的分类

需要分类

3、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以汇总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5、动机的分类

1.6.2p59~60需要层次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2、缺失性需要(关系生存)生长性需要(健康、长寿、精力旺盛等)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

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

第七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1.7.1p60~62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的比较

项目

情绪、情感

认识过程

反映内容

以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反映客观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反映客观事物本身

反映形式

主观感受、内心体验

形象或者概念

外部表现

表情(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无明显的外部表现

生理反应

通过内分泌引起生理变化

不伴有生理现象

2、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是情感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情感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及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

情感通过情绪来表达。

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情绪理论

1、四大理论

1.7.2p64~65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变化的维度

1、对情绪、情感的特征可以进行度量,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几方面来进行

2、情感情绪的维度

1.7.3p65~66情绪、情感的种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

2、

划分

3、人的高级情感主要有

1.7.4p67~69意志

1、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2、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3、动机冲突形式

4、意志的品质

第八节能力和人格

1.8.1p69~71能力

1、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

3、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4、能力的分类:

(1)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2)按能力的结构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如教师的教学能力)。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4)按创造程度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类型的差异,或能力结构的差异。

如有的人听觉灵敏,有的人视觉发达。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6、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

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遗传潜质好的人,能力发展可塑的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

1.8.2p69~71人格

1、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合。

2、人格的特征包括: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8.3p69~71气质

1、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2、巴甫洛夫指出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抑制和兴奋;

三种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四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P77

3、气质的特性:

①感受性和耐受性。

感受性高者,很弱的刺激都能感觉到,所以耐受性低。

感受性低者,耐受性高。

②反应的敏捷性。

是灵活性的外在表现。

③可塑性。

也是灵活性的表现。

④情绪的兴奋性。

是平衡性的表现。

⑤指向性。

区别出内向还是外向。

4、

气质类型

基本特性

神经活动类型

感受性和耐受性

外在表现

胆汁质

强、不平衡

兴奋型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兴奋性高,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难于自我克制

多血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感受性低

耐受性高

活泼好动,敏捷,行为外向,容易适应环境变化,擅交际,不怯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

粘液质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衡,举止平和,内向,头脑清醒,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交际适度

抑郁质

抑制型

感受性高

耐受性低

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深刻,极端内向,敏感机智,胆小孤僻,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5、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遇到重大生活事件也可能导致气质的变化,但是很缓慢的,甚至还会恢复。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

1.8.4p81性格

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1、态度——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是在后天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构成。

2、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

性格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

性格还是可塑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3、性格的结构①性格的静态特征。

可以分解为态度特征(助人为乐,廉洁奉公)、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②性格的动态特征。

从不同的生活情景来考察性格。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

1.8.5p90人格理论

1、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创始人)的特质论:

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1、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状况;

当三者发生冲突无法解决时,就导致心理的疾病。

2、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每个人都有外向和内向两种特征。

根据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

内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窄,有时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向型的人格特点是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变化。

3、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

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中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还提出健康人格六个特点。

P85.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还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找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16PF.

(3)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把人格的类型模式和特质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用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一个是内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

后来发现人格三维度模型,P(精神质)、E(内外倾)、N(神经质)。

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4)人格五因素模型。

科斯塔和麦克雷提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编制了测量五因素的工具,即NEO人格调查表。

人格五因素包括神经质/情绪性(N)、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随和性(A)、认真性/谨慎性(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