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88976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我国的政党制度Word下载.docx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

那么,什么是政党?

什么是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

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指出:

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

执政方式有哪些?

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

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

★课余作业

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我国的建国过程和党的执政成果,从而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也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6.2中国共产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识记“三个代表”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2、理解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教学重点、难点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

这节课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就是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它能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作为共产党人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中国共产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是什么?

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教师提问:

什么是“三个代表”

学生回答: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的内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它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走进新时代》《先锋颂》的有关片段和任长霞、牛玉儒等事迹。

提出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它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它是具体的、历史的。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继续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就必须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请结合自己知道的实例来印证以上观点。

学生发言: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从警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

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幸因公殉职,群众自发为其送葬,人数达10几万人。

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的20多年里,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于2004年8月因病去世。

群众自发为其送葬,沉痛悼念这位优秀人民公仆。

对以上实例,你有何感受?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作为青年学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本节结合党的发展历程和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了解当地共产党员的工作,从而感受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教学难点:

多党合作的优越性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大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有所了解,知道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那么政治协商会议都有哪些方面的人参与?

主要涉及哪些问题?

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政协去了解政协。

新课教学

3月11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会议。

设问:

政协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会议吗?

同学回答:

不是

课件展示各民主党派主席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我国的民主党派

党派名称与简称

成立时间和地点

组成成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革)

1948.1香港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3重庆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12重庆

经济界人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12上海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

1930.8上海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中国致公党

1925.10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5重庆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盟)

1947.11台湾

台湾省人士

判断: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学生思考回答:

2.民主党派的性质

提示:

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我国政党制度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内容?

具有哪些特点?

3、我国的政党制度

(1)、含义

(2)、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追问:

中国特色这个特色特在什么地方?

回答:

友党关系:

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和法律

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小结:

政党制度的内容也既是他的特色,下面我们进一步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

探究活动: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同学有以下的认识

小王:

我国的政党制度包括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他们都是我国的执政党,他们一起执掌国家政权。

小李:

共产党与民主党的关系就好比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一个是在朝党,一个是在野党。

小方:

共产党与民主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民主党律属于共产党。

小周:

共产党与民主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民主党要对共产党负责,接受共产党的监督。

小万:

共产党与民主党的政治地位是平等的,他们的活动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

小丁:

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国家机关,具有管理经济文化的职能,决定权和任免权、立法权。

请同学结合教材,评述上述同学观点

同学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略)

4、人民政协

(1)成员

(2)性质:

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主题:

团结和民主

(4)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基本方针方针

友党关系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重要机构

根本活动准则

政党制度的特点:

 

探究:

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不可以表述成执政党与在朝党或兄弟党的关系

2、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互相监督、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3、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构。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政府(国家)职能

4.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性质、职能及代表的产生方式相同。

⑴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⑵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它拥有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和决定权。

⑶政协代表由推荐、协商产生,即由上届委员推荐、协商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生产。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哪些优越性?

学生看书回答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下列材料分别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那些优越性?

1、民主党派与港澳台的亲朋故旧联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和对祖国的向心力。

2、各民主党派以其科研成果推动生产力发展,以其特长推动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3、各民主党派献言议政,便利于党和政府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我国能否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小结:

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

③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多党制的尝试,其结果证明它在中国行不通

④主张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它是由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他的特色表现在五个方面:

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宪法和法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我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它自身的优越性,适合我国国情

作业设计:

作业本练习

板书设计:

(2)、特点①②③④⑤

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三、我国能否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