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8336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水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2农民素质不高,机械理解绿色农业6

3.3公众缺乏绿色消费意识7

3.4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完善7

4天水市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与建议7

4.1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7

4.2提高农民综合素质8

4.3加强宣传,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8

4.4建立自己的专业销售体系和销售渠道8

4.4.1加快市场建设8

4.4.2拓宽销售渠道8

4.4.3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9

4.5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9

参考文献11

英文摘要12

致谢12

I

天水市特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宋东东

(甘肃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08级经济学专业)

摘要:

在阐述天水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天水市发展特色农业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投资环境等优势。

但天水市的特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天水作为全省东部农业大市,人多地少、山多川少、旱多雨少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业产业规模小、档次低、投入不足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特别中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天水市

发展特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

我国绿色农业事业始于1990年。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加快发展具有平凉特色的绿色农业,建设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不仅能充分挖掘平凉市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潜力,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而且能够提高平凉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平凉市农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天水市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与优势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为典型的农业城市,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境内有粮食作物10多种,经济作物20多种,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水果和蔬菜最佳的生产基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天水市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按照种植基地化、养殖规模化、加工精深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了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

全市形成了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格局,果品、蔬菜、畜牧三大支柱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牧草、中药材、食用菌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天水市按照“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产业布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麦积、秦州、秦安川塬地和浅山区为重点的果品产业基地,以武山、甘谷、秦州、麦积渭河川道区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基地,以张川、清水肉牛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基地,以高寒冷凉山区为重点的马铃薯产业基地,以北部干旱浅山区、林区林缘区、西部秦岭半湿润区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基地。

同时还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了一批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目前天水市共有特色农产品贮藏、加工、运销、市场、养殖、种植型龙头企业25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7家,市级83家,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6家,5000万元至1亿元10家,2000万元至5000万元16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5.7亿元,年销售收入28.15亿元,出口创汇3072万美元,带动农户36.15万户。

近年来,天水市立足自身的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比如:

秦安县是甘肃省的林果业大县,享有“中国桃之乡”、“花椒之乡”、“苹果之乡”的美称。

麦积区元龙花椒、花牛苹果等。

这些明显带有天水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畅销全国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秦安蜜桃基地达3.8万亩,果树栽植农户6.8万户,占总农户的61%,达到万亩以上的乡镇有9个。

2005年,全县果品产量达到1.94亿公斤,产值2.8亿元,红富士苹果、蜜桃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甘谷盘安镇的番茄、韭菜和辣椒以其质优味美等特点在甘肃省内外享有盛名。

2004年,三大产品产地均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目前,该村已建成大棚韭菜842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4%,占大棚蔬菜面积930亩的90.5%。

2004年春季,韭菜总产量达3368吨,销售收入505.2万元,亩均纯收入达1836元,韭菜的收入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84%,大棚韭菜已成为该村群众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

番茄基地种植面积2800亩,蔬菜总产量达22400吨,实现产值2750万元,总效益2113万元,亩效益7545元,户均增效11925元。

还形成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的1500亩优质辣椒生产基地。

麦积区元龙花椒种植面积已达13000多亩,年产干花椒991.3吨,总产值1487.5万元。

花牛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据有关统计表明,2004年“花牛”苹果的产量将突破1.37亿公斤,行销亚洲及欧洲30多个国家,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2.1天水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2.1.1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天水市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因此天水市特色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表现在特色农产品的数量迅速增加以及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天水市,果品、蔬菜种植面积和畜禽饲养量较“十五”末分别增长86.6%、82.5%和95.8%。

设施农业、旱作农业等新技术大面积推广,航天育种基地建设加快。

全市龙头企业发展到2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5家,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如图1)。

表1:

2010年天水市特色农产品产量单位:

地区

果蔬产量

花牛苹果

秦安蜜桃

秦安花椒

甘谷辣椒

天水市

354.7万吨

30万吨

1亿公斤

490万公斤

250多万斤

表2:

2010年天水市特色农产品播种面积单位:

公顷

果蔬面积

443.61千公顷

110万亩

6600公顷

20.8万亩

5000亩

2.1.2天水市特色农产品规模日益扩大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各级党政组织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规模发展的原则,以发展特色优势果品为重点,强力推进林果业发展,我市优质果园建设每年都以30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

截止2010年底,全市果品基地面积已达到282.7万亩。

其中鲜果面积186.11万亩(苹果155.44万亩);

干果面积96.61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86.08万吨(由于受去年春季大雪降温天气的影响,总产量较2009年下降10.5%)。

实现产值24.38亿元。

在发展布局上,已建成了以秦州、麦积、甘谷、秦安、清水为主的花牛苹果生产基地106.96万亩;

以秦安为主的鲜食桃生产基地9.45万亩;

以麦积为主的山地葡萄生产基地6.49万亩;

以秦州为主的甜樱桃生产基地5.71万亩;

以清水为主的优质核桃生产基地45.83万亩;

浅山区花椒生产基地49.46万亩。

在发展机制上,探索出了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联户经营、龙头企业建基地的新路子,2010年我市通过土地流转兴建基地近3万亩。

在经济效益上,果农收入大幅增加,止去年底全市农民人均果品收入8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7%。

全市果品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394户,5万元以上的农户3225户,1万元以上的农户36565户,果品产业已真正成为改善天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为我市优化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

2.1.3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以来,天水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及水产品种培育、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去年,全市新列市级以上农业科技计划项目53项,完成28项,其中国列3项、省列4项、市列21项,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34个,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315个、项目覆盖7个县区68个乡镇89万多人。

为尽快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市政府新组建了“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浓缩苹果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农业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6个,扶持壮大龙头企业25家,培育技术交流型、经济服务型等农村科技合作组织84个,建立科技人员结对联系服务点1019个,培训实用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达17.9万人次。

2.1.4特色果品基地特色明显

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5℃。

最热天气是7月份,最高温度为33.4℃;

最冷天气是1月份。

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

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

天水“花牛”苹果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打造,已具备明显的品牌优势、基地优势和市场优势,被许多中外专家和营销商认为可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是国内唯独可与美国蛇果相抗衡的品牌。

甘谷的辣椒产量高、质量好,该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要高出一般辣椒许多,是世界辣椒品种中的佼佼者,在国内外市场上独占鳌头,也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渠道,90%以上出口创汇。

目前,已多系列、多品种开发,有辣椒面、丝、片、丁、酱、油等几十种,远销韩国、日本、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受到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高度赞誉,被外商誉为“辣椒之王”。

秦安蜜桃是秦安的支柱产业和著名品牌,它以其环保、优质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并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荣获“中华名果”称号,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还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天水 

水果产量 

统计表

发表年份

统计对象

数字

全文快照

来源文献

2006

达到43.83万吨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96%,粮食产量83.94万吨,增长6.0%,建成无公害蔬菜55.3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89.73万吨,增长65.97%;

新增优质果园40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43.83万吨,增长61.83%。

查看

来源:

国民经济,栏目:

天水市,《甘肃年鉴》(2006年)

增长61.83%

43.83万吨

畜牧、林果、蔬菜等支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肉蛋奶总量较快增长;

优质果品率达到50%以上,水果总产43.83万吨,增长61.83%;

蔬菜总产89.73万吨,增长65.97%;

马铃薯、牧草、中药材、花卉、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也呈现较好发雇势头。

经济发展概况,栏目:

天水市,《中国城市年鉴》(2006年)

说明:

1.个别文字错误是由OCR识别所致,可在来源文献中考究;

2.数据的完备性主要决定于来源年鉴的完备性;

3.要获取更专业更完整的服务,请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挖掘版)。

2.1.5特色畜牧基地快速发展

天水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畜牧业坚持发展了张川、清水为重点的百万头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区,甘谷、武山、麦积、秦安为重点的瘦肉型良种猪养殖示范区,2010年大牲畜存栏总量55.26万头,家禽存栏总量达到428.31万只,分别较“十五”末增长12.2%、33.8%。

2.2天水市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2.1自然资源优势

天水市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全国夏菜和西菜东调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是全国苹果的重要产区,“花牛”苹果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大地湾蜜桃”、“麦积葡萄”、“天萃大樱桃”在国内外果品展销会上屡获殊荣,形成了以苹果为主,桃、杏、梨、葡萄、甜樱桃等多果并举的格局。

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适宜各类畜禽饲养。

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丰富资源优势。

2.2.2区位优势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处,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

天水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交汇处,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天水又是甘肃省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天水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境内有粮食作物10多种,经济作物达20多种,是我国北方的最佳水果生产基地之一。

市内有林木资源2500多种,林副产品百余种

2.2.3投资环境优势

中央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三个优先”和“三个扩大”的政策,省上出台了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产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扶持办法,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颁布实施,更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市将全力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强与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3.天水市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天水特色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

粮食约345亿~390亿kg,直接经济损失约510亿~640亿

元,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农业气象灾害居首,约占70%。

天水地处西北陇中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干旱半干旱气候

交错地带,山多川少,地形、地貌错综复杂,气候差异明显,干

旱、春季低温冷害、连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属全国

气象灾害高发区。

特例

日期:

2008-04-2510:

46

作者:

甘肃农业信息网

 

  受新疆东移强冷空气影响,4月21日,全市出现大范围降水,海拔较高的地方出现了降雪天气。

22-23日,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并伴有冻害,对我市林果业、农业、蔬菜及花卉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现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天气实况

  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和高原暖湿气流北上的共同影响,4月21日我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水降温天气过程。

  4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各地降水量如下(单位:

毫米)

  全市海拔较高的地方出现了降雪天气,积雪较厚,气温普遍较低,最低气温在-0.9到8.6度之间。

  4月22日-23日各地地面最低气温如下(单位:

摄氏度)

  全市3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测结果表明,22日全市17个站点的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海拔高度在1400米以上的地区最低气温均低于零度,有霜冻灾害。

23日全市21个站点的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的地区最低气温均低于零度,有霜冻灾害,23日比22日冻害程度重、面积大。

3.1.天水自然条件较差,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水平不高,天水市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为山地地貌,北部为黄土粱峁沟壑区,自然条件严酷,基础十分脆弱。

山早地面积大,耕地质量差,土地生产率低。

特色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滞后,绝大多数山区农田缺少灌溉条件,农户分散经营,种植农作物品种多而全,有些农产品有基地、没规模,有产品、没品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

第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层次不高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加工技术含量低,初级加工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少,更缺乏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精品产品、名牌产品。

农业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利益联接不紧密,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加工链条短,使农产品缺乏后劲。

调查发现,天水市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较为缺少,除个别龙头企业外,大多数农产品企业仍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未形成深加工链条,导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销路仅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市场范围之内

3.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建设的市场比较少,已建成的专业,订场仅仅停留在一般性的农贸交易上,缺乏专业特色,仍以传统的自产自销模式为主,管理比较松散。

部分产地市场与农户联接不紧密,带领群众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

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天水大

量农产品仍然以初级产品和散装销售为主,贮藏、保鲜、加

工、包装设施简陋,水平较低,深加工尚未形成系列化,果

品、蔬菜商品化处理和多样化营销还处在初级阶段,致使加

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流失严重。

据报道,

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率平均在70%以上,有的高达

90%,而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果品、蔬菜,除了残次果制成

果汁、部分马铃薯制成淀粉和粉条,其余农产品均作为原料

出售。

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滞后导致品牌产品不能体现优

质优价。

果品、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市

场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2.3科研投入不足,新品种、新技术选育推广速度慢由

于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投入少,金融信贷对农业特色产业的

支持渠道不畅,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资金投放不足成为

阻碍特色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天水市

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因起步晚,自身实力较弱,贷款困

难,生产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不能形成

独立完整的产业链。

各相关部门和行业未形成合力,有些部

门、行业大局意识差,各自为政,造成产业化各个环节无法

紧密联结在一起。

科研经费紧缺,新品种新技术选育推广速

度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2.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推广的服务能力弱农业技

术推广服务机构没有覆盖宜农区全部乡(镇),即使有机构的

地方,也由于技术人员队伍势力不强,专业技术人员中知识老

化现象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

展的要求,科技推广能力弱。

对农民的培训面小量少,大多停留

在以宣传代替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的低水平上。

一些适宜推广的

特色产业、试验、示范成功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无法在生

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

市、县、乡现有技术服务机构均严重缺乏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

导致农民群众难以得到特色产业建设的技术服务和信息引导。

2.5区域化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品种

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尚未在特色农业产业

的发展中有明显的凸显,科学规划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

部分产业发展面积大而广,区域性规划严重滞后,致使各县

区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区域优势不明显,特色产业无特色,

整体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产业化论坛

4天水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4.1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面对天水市在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年要使天水市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向更大、更强、更好的方向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推动,市场引导,推动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政府作为本地区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应加大对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比如:

针对特色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应邀请技术人员向农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形成产品有特色,加工有深度,产销有保证的畅通链条。

政府应出面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及时了解全国同行绿色农业是科学的农业发展观,追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平凉市绿色农业示范区首先要对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监测评价,明确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和污染原因。

要针对环境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规范,实施保护措施。

对产生环境污染的工业“三废”和人畜排泄物,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实施企业“三废”达标排放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标准化垃圾处理厂、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有机肥集中处理设施等措施进行清洁治理,建成一个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19]。

为平凉市的绿色农业不仅要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更要提供优异的生态环境,这样平凉绿色农业之路才能可持续地走下去。

4.2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在平凉市发展绿色农业期间,农民是第一主人公更是主力军,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的推行绿色农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有针对性的为农民开办有关绿色农业的课程,实行现场讲解或视频课程。

定期培训当地农民,利用冬季农民工返乡时机,结合“阳光工程”“三下乡”活动和党员冬训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农技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深入到产业基地、乡村农户,围绕牛、菜等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印发浅显易懂的宣传资料和学习资料。

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监测调查,对农民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其间,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相应的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农民发展农业铺好道路。

4.3加强宣传,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

现在绿色消费虽然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消费意识,由于知识水平、收入水平、社会阶层的差别,在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各种舆论工具,全面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起绿色消费与健康意识。

同时,鼓励企业发展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