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
[1](p116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培养旺盛的求知欲,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瑞士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
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
而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录像、幻灯、配乐朗读、播放音乐、配备图片,恰恰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灵活,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以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唤起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给予体验之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如《鸟岛》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
那小岛上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世界”。
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
又如在教学《美丽的蝴蝶谷》一课,尽管文中对蝴蝶谷中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有的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
不懂就会感到乏味,不愿意学,这样便无法从课文中获取知识。
倘若我们利用多媒体把金光灿灿的蝴蝶或是五彩缤纷的蝴蝶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
此时,同学们会感到有趣,从而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海量信息,拓宽学生见闻。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
比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
《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的传播;
《黄河象》、《琥珀》讲的是化石的形成;
《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黄河是怎样变成的》讲的是环境的保护;
《将相和》、《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
但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似懂非懂。
这时,我们需要海量信息,丰富学生感知,拓宽学生生活见闻,更好地理解品味课文。
如何丰富学生感知,拓宽学生生活见闻?
实验心理学家日赤拉曾做过两个实验:
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来自于味觉。
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实验,实践证明:
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
运用多媒体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无限拓展时间和空间领域。
通过多媒体的图象、声音和色彩传递教学信息,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风采到古希腊、古埃及的文明;
从地球、太阳系等宇宙的宏观世界到原子细胞的微观结构;
从冈底斯山的火焰喷发到雄奇的尼加拉瓜瀑布;
从热带雨林的绮丽风光到北国飞雪的银装素裹;
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精湛的绘画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今中外的人、事、物、景尽收眼底。
(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阅读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语文能力。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如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
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蛇与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学时,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在大屏幕上展播,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形成共识或提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
“渐渐的,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3](p136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师让学生先听两组声音:
一组雷声由大慢慢变小,一组雷声突然变小。
学生马上指出第二组声音不对,可见学生主动的领悟到了雨的变化是从大到小,慢慢变化的。
接着,教师出示几组图像:
花儿慢慢开放,太阳从海上慢慢升起……让学生用“渐渐”说话。
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呈现限制思维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是语文的灵魂,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大于直观事物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语言的依托下通过想象感悟文采,体会意境,它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目的,不是因图象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凭借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直觉、灵性,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文本的过程。
如果只是简单地用多媒体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直接呈现出来,一味地以画面、声音替代文本阅读,将直接导致学生对文字的解读能力的弱化,降低了学生造成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缺失。
例如:
三年级教材《五彩池》的教学。
对于孩子,五彩池是向往的地方。
虽然很多学生对五彩池通过电视、电影多少有所了解,但是对书中出现的色彩的变化,并没有亲身的体会。
学生如何来感受五彩池的美呢?
自然就是凭借着课文中对五彩池的描写,来感受其形色之美。
学生根据
课文描述,在大脑里就会出现一副流动的图画:
色彩如此的真切,形状如此的多变……还可以构思出书中并没有提及的颜色和形状。
如果事先给孩子观看五彩池的画面,孩子的想象必定被框定于画面。
多媒体的展示受到仪器的限制,它的色彩和场景并不一定达到传神的效果,如果你展现的五彩池还不如学生的想象,那么这样的展示有什么效果可言呢?
但是,谁都知道孩子的想象是世界上最美的,无可比拟的,什么能轻视它呢?
所以,我说扼杀孩子的想象是一种罪过。
<
鸟的天堂>
>
是巴金年轻时所写的一篇文章。
那棵神奇的大榕树,曾带给我和学生许多的遐想,激发过我们无限的向往。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想象,我们非常想去看看那棵“美丽的南国的树’’,领略那百鸟争鸣的壮观场面。
而去年听的用多媒体展示的这一节课,打破了我们通过文本构建的美好想象,觉得鸟的天堂不过如此。
在这节课上,由于有了具体的画面,我看不到学生因文字的描述而产生的灵动想象,特别是: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课件表现不出这种意境,学生只知道是阳光照在榕树叶上一闪一闪的。
这种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影响了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来解读文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思维的多向性,多媒体以直观的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想象,制约甚至剥夺学生想象的空间
(二局限预设课堂僵化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说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又处在不断变化中,教学过程出现了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
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也会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而发生改变,甚至在课堂教学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教师临时改变策略,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
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按自己对教材内容的预设制作出来的。
课件一旦制成,它演示的内容和演示的过程就被定型了,教师只能按照精心设计好的那些“滴水不漏”、“分秒不差”的“课件”步步为营、势如破竹地实施,又哪容得了学生做主?
如有位老师在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原本设计得很好,准备先请学生在读课文后找出描写优美的段落起来读一读,然后再用多媒体出示这几段文字。
但在实际教学时没想到请到了一位偏不按老师的意图读课文的同学,他找了一段老师认为根本不重要的话,这下,老师是急坏了,想方设法准备把这位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上去,真是手忙脚乱。
课堂上的生成被多媒体的预设左右,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学生的个性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
(三不求实效为用而用
多媒体教学走进校园之后,一堂堂推优课、公开课无不采用这种形式,学校及有关部门也热火朝天地推出多媒体课件比赛,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的教学不采用多媒体就落伍了。
于是有些教师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
造成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轰而上把“好看”当作最高标准的现象,只要界面好看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课堂实效倒被放在了一边。
有位教师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将《丹顶鹤的故事》一曲引入了课堂。
尽管《丹顶鹤的故事》与《斑羚飞渡》都涉及关爱生命这一相同的主题,但《斑羚飞渡》重在表现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而奏响的一曲悲壮感人的生命赞歌;
而一曲《丹顶鹤的故事》则表现了一位大学生为了挽救动物的生命的献身精神,细细比较,两者相去甚远。
这种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以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泥淖的评课标准,拉郎配式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了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
(四花里胡哨喧宾夺主
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可我们有一些老师制作课件,,盲目追求视听刺激,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文字大小、颜色选择不当;
按钮奇形怪状,指向性不明;
还有的课件中设计有活动的或翻转的图标,如光盘形图标、flash小动漫,它对理解无任何帮助,但它在转动时,很吸
引学生,往往每隔几秒就无意识地看上一眼,分散注意力,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是一种典型的干扰。
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多媒体
(一避免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冲突
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在阅读过程中唤起以往的情感体验,融入新的乃至突发的情感体验,从而完成对文本意境、形象、情感的再创造或再体验。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则将文本中的景物、人物乃至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都一一呈现给学生。
固然,学生是得到了直观的感受,但学生对人、物、景的印象都固定在了某个特定的人、物、景上,自身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就遭到了扼杀。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反对看电视、电影等视频而提倡多读书的原因,视频形象容易引发人的惰性,总在扼杀人的想象力,只有在文本的阅读中才能积极有效地拓展人的想象空间。
一位教师在执教公开课《九寨沟》中,学生还没有细细地朗读课文,教师就匆匆出示了九寨沟的山水画面。
扼杀了学生想象力,学生根本不会再去作其他丰富的想象,哪里还有什么“一千个读者心中的九寨沟”?
(二遵循有效性、整合性、个性化三原则,活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虽然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方便与好处,但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切莫过分地夸大它的作用。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遵循有效性、整合性、个性化三原则。
有效性原则: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但这样的刺激一定要精选,要有实效性,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尽量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重点和难点,无关紧要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中出现,不要追求课件形式上的完美,表面上的热闹,这样只会造成信息堵塞,以形式害内容。
整合性原则:
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的效益。
系统论的代表人物贝塔朗菲认为:
“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是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结合起来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整体。
”[6](p89整合性原则就是要把多媒体教学和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把它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地分析该教学手段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要摆正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学方式只能为教学内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产生聚集效应,取得最佳效果。
个性原则:
美学上有个着名的理论: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理解。
同样,不同的班级,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是有差别的,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期望之间也是有差别的,要承认这差别,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差别。
对随机性大的教学内容,应减少多媒体的使用,要与学生在共同感知的基础上共同得到答案,而不是用事先设计好的答案粗暴对待课堂反馈,这既是对学生课堂劳动的承认和尊重,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三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
现在有许多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必须有多媒体,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非用多媒体不可,好像没有多媒体课件就不叫公开课、就赛不出水平。
而且为了表现所谓的美感在课件中大量使用音乐,每点一次鼠标还发出一种刺耳的提醒声,在学生冥思一个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这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而不是影视欣赏。
在一堂课里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那么如何做才恰当呢?
第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境。
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感悟。
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三幅图:
月光下平静的大海、微波粼粼的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同时配上钢琴曲《月光曲》中相应的乐章,让学生入情入境,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缩短时空限制。
纵观现今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反映过去甚至远古的作品,如《两小儿辩日》、《圆明园的毁灭》等;
也有不少是反映异地风情的文章:
如雨果的《船长》,再如没有海边生活体验的学生学习《烟台的海》;
南方的学生学习《第一场雪》等。
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学。
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几十或上百上千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异地的风情不是教师一张嘴在讲台上就能说清楚的,更不要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
这时,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把当时当地的情形重现,一定能让学生鸦雀无声,潜然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如我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掠夺、放火情景的影片剪辑,从而加深了学生与课文的情感共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侵略者的丑恶嘴脸,更清醒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哲理。
第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有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当学生从这些句里具体的字词中感受到天游峰的“险”与“陡”以后,让学生进行朗读,可老师总觉得学生读得还够味,于是,他又播放了一段反映天游峰险与陡的录像,再次让学生朗读。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突破了读出天游峰的“险”与“陡”这一难点,十分有效地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真可谓恰到好处。
(四注重学科特点,切勿“喧宾夺主”。
新课改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学科的整合,但是语文毕竟是语文,她有自己的特点。
语文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
它和数理化等别的学科不同。
其他学科,师生双方要在课堂上研究语言媒体所传递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语言媒体本身。
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例如,有老师在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滥竽充数》的动画片,花费了十几分钟时间,置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于不顾。
这种多媒体的使用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简直就是在滥用。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
运用不当则事与愿违。
愿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整合。
结语
多媒体直观形象,汇集海量信息,寓教于乐,将它合理的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见闻,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但如果运用不当,直接呈现,局限预设,不求实效,为用而用,花里胡哨,就会限制学生思维,僵化课堂,喧宾夺主。
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避免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冲突,遵循有效性、整合性、个性化三原则,活化课堂教学,讲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学科特点,切勿“喧宾夺主”。
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有效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为小学语文教学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