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86774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客观题100道第四天Word文档格式.docx

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

3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31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B)

A.捷克的夸美钮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法国的赫尔巴特

31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31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314.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B)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困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15.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C)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

316.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1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

31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319.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320.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么权

32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B.专业化C.单一化D.崇高化

322.将课程分为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23.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

324.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主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25.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326.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27.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D.说理教育模式

328.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32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

二是(C)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

330.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331.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持:

个人本位论。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

332.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

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

33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论》。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

3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B)

33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D)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33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

33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B)

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338.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C)

339.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B)

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

34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D)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

341.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C)理论创建于1960年

A布鲁钠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

34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B)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

343.教育能推进科学的(C)

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

34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B)

A系统性B能动性C客观性D主观性

345.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C)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

34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

347.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孟子B墨子C孔子D荀子

34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D)

A有针对性B因材施教C抓住成熟期D循序渐进

349.“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

A阶段性B顺序性和阶段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

350.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

35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A差异性B不均衡性C阶段性D顺序性

35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B)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

35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

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35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C)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即高中阶段D青年期

35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B)

A教学目的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

35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

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

35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D)

A控制作用B制约作用C促进作用D指导意义

35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C)

A主要方法B重要方法C唯一方法D特殊方法

35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D)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

36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36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

362.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C)

A实践的属性B社会的属性C自然的属性D现实的属性

36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A动力B动机C条件D基础

364.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D)

A认识B设计C设想D安排

365.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B)

A隐私权B人身权C名誉权D荣誉权

36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

36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D)

A正常的保护B热心的保护C一般的保护D特别的保护

368.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B)

A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隐私权决定的D名誉权决定的

369.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C)

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B隐私权决定的C人格尊严权决定的D荣誉权决定的

37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

37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

37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D)

A必然要求B必然结果C心理前提D必要保证

37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A条件B任务C途径D结果

374.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375.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D)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

37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

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

37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B)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378.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

37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D)

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

380.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B)

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

38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

A地方课程B研究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社会中心课程

38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把课程分为(D)

A学校课程B技能性课程C学生中心课程D基础型课程

38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384.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A)

A社会中心课程B技能性课程C研究型课程D学校课程

38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C)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38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C)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387.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388.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D)

A课程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

389.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

390.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

A讲授提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

39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D)

A基本要求B基本原则C基本手段D基本途径

392.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D)

A安排课程表B分析教学任务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D组织教学活动

393.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B)

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

394.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C)

A注意力B观察力C思维力D想象力

395.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96.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D)

A赫尔巴特B杜威C凯洛夫D夸美纽斯

397.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39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C)

A重要力量B主要力量C内部动力D外部动力

399.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D)

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

400.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B)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