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7854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救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急救知识,现场急救的意义和重要性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

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

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

在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

然后,在医疗救护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员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

现场急救的目的,1挽救生命。

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2稳定病情。

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对症、医疗支持及相应的特殊治疗与处置,以使病情稳定,为下一步的抢救打下基础3减少伤残。

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或灾害事故时,现场急救时正确地对病伤员进行冲洗、包扎、复位、固定、搬运及其他相应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伤残率。

4减轻痛苦。

通过一般及特殊的救护安定伤员情绪,减轻伤员的痛苦。

急救原则,先救命先急后缓,后治伤先重后轻,切断伤害源,保存好离断组织,急救知识,一、急救前1、遇事不慌2、先后有序3、观察生命现象4、不要随便搬动病人5、电话求救,拔打“120”,说明病情及详细地址坪地人民医院急诊室电话:

84094349,打急救电话内容,自报姓名、出事地点、病人情况、男女老少、如是亲属要介绍以往患相关的什么病,等对方让你放电话,才可放电话,急救知识,观察意识是否清楚?

脉搏、心跳如何?

有否大出血?

观察受伤部位、脸部、手脚是否灵活?

等等。

无论哪一部位,发现危险征象,马上叫救护车。

同时在应急过程中注意避免二次伤害。

生命体征的观察法,生命体征即:

意识、呼吸、脉搏。

一旦遇到重症病人,首先应作检查。

急救处置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病情的变化,所以必须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

可以用大声呼喊病人,敲打病人脸颊或拧病人手脚等来检查。

当病人失去意识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谨防窒息。

怎样检查病人有否呼吸,首先可以观察胸壁有否上下起伏活动,也可将手掌心或耳朵贴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体察有否气流进出,或者用一丝餐巾纸放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看看餐巾纸有否晃动。

以上方法检查,如无迹象的话,可以初步判定呼吸已经停止,必须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

急救处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转送路途较远的病人,还要寻找合适的交通工具,如轻便、震动小的卧车、轮船等。

(2)转运中,应有医务人员陪送,在路途上严密观察病情,在必要时作急救处理。

(3)病人至医院后,陪送人员应向该院医务人员交待病情,介绍急救处理经过,以供参考。

流程:

判断现场环境,先抢后救,先近后远,伤员脱离险境,救护者安全,争取时间,抢救生命,1,现场处理尽快完成,判断伤员伤情,2,检查识别,尽快完成触摸感觉心跳感觉呼吸,目测,询问,意识?

是否清楚?

呼吸?

是否平稳?

循环?

是否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感觉疼痛部位,最不舒服的感觉,3呼救求助,拨打救援电话,通报基本情况,尽快,向周围的人求助120999急救系统就近医院,求助人,伤员地点,伤员伤情,简单、清楚、明了,4采取快速、准确的急救措施,先急后缓,先重后轻,有效止血,心肺复苏,大出血,无心跳呼吸,严重创伤,包扎固定,急救黄金4分钟,心脏停搏后4分钟内立即CPR,50%可存活心脏停搏后4-6分钟开始CPR,10%可存活心脏停搏后6分钟开始CPR,4%可存活8分钟内给予ACLS,可获得较高的复苏成功率,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判断呼吸,胸外按压,翻转为仰卧体位,高声呼救,判断意识,急救知识,成人心肺复苏术(简称CPR)一、患者心搏呼吸突然停止的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患者昏倒于各种场合。

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3)曈孔散大。

4)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5)部分患者有短暂而缓慢叹气祥或抽气呼吸或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弛。

急救知识,二、CPR的最初处置

(一)判断是否心搏呼吸骤停和畅通呼吸道1、判定患者有无意识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声喊叫:

“喂!

你怎么啦?

”如认识,可直接呼喊其姓名。

若克反应,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注意点:

掐压时间应在10秒钟内,不可太长,患者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或疼痛感后立即停止掐压穴位,摇动肩部不可用力过重,以防加重骨折等损伤。

急救知识,2、呼救一旦初步确定患者为心搏呼吸骤停,应立即招呼周围的人前来协助并打120急救车。

3、将患者放置适当的体位,进行CPR时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

如患者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在呼救同时小心转动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组成一个整体转动。

尤其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

急救知识,昏迷体位,患者有心搏呼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其气有被舌根堵塞和吸入粘液以及呕吐物的危险,故应将患者置于侧卧位,使粘液等物从口腔中流出,可避免危险。

4、畅通呼吸道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进行时手指不要压迫患者颈前部、颏下软组织,以防压迫气道。

急救知识,5、判断呼吸在畅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用耳贴近患者口鼻,头部侧向患者胸部。

眼睛观察患者是否胸部起伏面部感觉患者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患者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观察5秒钟,若无呼吸者,立即作人工呼吸。

急救知识,清除口腔中异物,按脊柱轴相翻转,清除口腔异物判断,急救知识,

(二)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1)在保持呼吸道畅通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的鼻孔。

3)抢救开始后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

4)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患者的嘴(要把患者和口部完全包住),急救知识,5)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吹气要求快而深)。

6)一次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口部脱离,同时放松捏鼻的手,轻轻抬起头眼视患者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个人工呼吸。

7)每次吹入量约为8001200ml.,利用面罩人工呼吸,急救知识,2.口对鼻人工呼吸1)一手按于前额,使患者头部后仰。

2)另一手提起患者和下颌,并使口部闭住。

3)作一深吸气,抢救者用上下唇包住患者鼻部,并吹气。

4)停止吹气,让患者被动呼气。

因有时患者在被动呼气时鼻腔闭塞,有时需间歇地放开患者的口部,或用拇指将患者的上下唇分开,以便于患者被动呼气。

急救知识,(三)体外心脏按压术让病人仰卧,抢救者站或跪在一侧,用一手的掌根贴在病人胸骨下13处,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45cm,婴幼儿2.5cm。

心脏间接受到压迫,然后放松,按压要平稳,有节奏地一压一松,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每分钟约60-80次。

胸外心脏按压解剖位取位,胸外心脏挤压取位,成人:

胸骨下1/2段,双掌根下压4-5cm儿童:

胸骨中段,一只手掌根下压2-3cm婴儿:

两乳头联线下一横指处,两手指下压1-2cm,8岁以上,1-8岁,0-1岁,急救知识,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急救知识,3.垂直用力向下,不能左右摆动4.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5.按压频率100次/min6.按压浓度成人患者45cm7.婴幼儿2.5cm,急救知识,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常同时进行,一般每吹一口气,作4-5次心脏按压。

如果现场抢救时,只有一人操作,则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作10次心脏按压,按比例反复进行。

急救知识,三、心肺复苏有效指标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大变小。

如瞳孔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浑浊,则说明复苏无效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患者面色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急救知识,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第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

如若停止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患者心跳已恢复。

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

急救知识,四、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1.自主呼吸心跳已有良好恢复2.有其它人接替抢救,或有医师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3.有医师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一)止血,

(二)包扎(三)固定(四)搬运和输送,急救知识,1、出血的分类及特点:

(1)按破裂血管不同:

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2)按失血量的多少:

小量失血:

500ml;中等量失血:

5002000ml;大失血:

2000ml(3)按出血的流向:

外出血;内出血,出血,人体在外伤后可出现伤口出血。

出血分三种:

(1)动脉出血,速度快,呈喷射状、搏动性,色鲜红,大动脉出血可迅速休克、死亡;

(2)静脉出血,出血速度慢,色暗红,持续流出;(3)毛细血管出血,伤后其伤口血呈水珠状渗出,色鲜红,常能自行凝固。

体表的出血称外出血,体内组织器官破裂出血称内出血。

急救知识,3、颈动脉:

位于颈两侧,可触及搏动,供血范围为同侧头面部,此范围出血可指压止血。

压迫方法:

伤员仰卧、头转向健侧,左侧损伤时,术者用右手指,右侧损伤时,术者用左手指。

先用拇指置于胸锁孔突肌前缘扪及搏动的颈总动脉产,而后垂直将它压迫至第6颈椎横突上,以阻断其血流,减少出血。

急救知识,头、面部创伤的院前止血法一、指压止血法1、颌外动脉:

位于下颌下缘的中后部,供血范围是同侧面部下1/2面积,该区域出血时,用拇指压迫即可止血。

2、颞浅动脉:

位于耳前,与耳廓上缘呈水平位,供血范围是同侧颞部,该范围出血,用拇指压迫即可止血。

手指出血,紧握拳头或捏指根两侧即可止血;面部出血可按压一侧或双侧下颌角;前臂出血,可将拇指放在上臂中1/3的内侧压迫,亦可用止血带捆扎;双下肢出血,可在双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找到动脉跳动处,用双拇指向骨盆压迫出血,亦可使用止血带。

注意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每隔半1小时松开13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急行止血后应立即送医院处理伤口。

如疑有胸部、腹部、胸内出血,应去医院检查诊治。

急救知识,二、填塞加压止血法适用于躯干或较深部位的动、静脉出血,不能用指压止血的部位,即用无菌纱布直接填塞伤口内,紧紧压位出血的血管,然后予以固定。

急救知识,肩腋部出血,头面部出血,颜面部出血,急救知识,手部出血,前臂出血,急救知识,足部出血,大腿以下出血,急救知识,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急救知识,宽度在3厘米以下的绳索类物品会损伤神经和皮下组织不能作为止血带。

止血带的包扎时间如达1小时以上会造成末梢组织血液停顿引起组织坏死所以应在避免大量出血的情况下每隔30分钟松开一次止血带放松一下后再系紧。

急救知识-包扎,包扎伤口可以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固定敷料,有利于伤口尽早愈合。

骨折,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

对于骨折者或怀疑是骨折者均应现场按骨折处理。

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疑脊椎骨折必须用木板床水平搬动,绝对禁忌头、躯体、脚不平移动。

注意保暖及现场抗休克。

有创口则应包扎及止血。

患者骨折端早期应妥善地简单固定。

一般用木板、木棍、树枝、扁担等,所选用材料要长于骨折处上下关节,做超关节固定。

固定的松紧要合适,不能太紧或太松。

固定时可紧贴皮肤垫上棉花、毛巾等松软物,外以固定材料固定,以细布条捆扎。

经上述急救后即送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又叫关节脱臼,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关节的功能丧失。

患处肿胀、关节外部变形或出现剧烈疼痛。

严重时可伴有血管、神经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或劳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