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8453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右图的八卦是我国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卦”字右边的“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竖杆影子的长度和位置。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C.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3.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

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

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期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4.阅读宋代耕地面积与税收情况,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总耕地面积

农业税

各级商业税

996年

312万顷

1249万两

2210万两

1021年

525万顷

2321万两

6389万两

A.宋代是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B.封建政府非常重视对外贸易

C.经济的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础    D.商业在国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5.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D.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6.梁启超说: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他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率兵收复新疆D.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7.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在日本人的保护下;上海均昌盛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上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民族资产阶级先天软弱和不足B.中外企业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C.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支持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9.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

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B.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10.右图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

C.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

D.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11.下表是中国某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该表中可能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A.1956年;1978年B.1953年;1956年

C.1966年;1976年D.1952年;1978年

12.1958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

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

这一变化

A.导致农业集体化运招动严重受阻B.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C.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

13.1978年12月,中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并取得空前大丰收,这从根本上表明

A.这种形式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B.这种形式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C.这种形式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D.这种形式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4.某同学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框架。

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是

时间

内容

意义

1992年初

邓小平“南方讲话”

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后10月

十四大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7年

十五大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A.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

D.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15.1885年6月16日杭州一菜市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了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

《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

A.铁路运输的发展B.轮船航运的发展

C.电报等通信发展D.报纸等传媒发展

16.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

“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

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

”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

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17.1921年9月8日,《申报》载文称:

“西装冬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下列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20世纪初中国的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C.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18.1912年5月1日,《申报》载文称:

“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

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俗B.国人逐步接受西方的婚俗

C.新文化运动推动婚俗改变D.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19.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

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国日益与世界潮流接轨

20.15世纪末某航海家想前往印度,没有走东行陆路,而是走向西的海路。

他应该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1.“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的金银。

但渐渐地,新的海外产品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增长。

这些产品包括新的饮料、染料、香料和食物。

英国的贸易从1698至1775年的这一时期中,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长到500%至600%之间。

欧洲的总的贸易在增长。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下列哪次“革命”的后果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     D.科技革命

22.英国利物浦(见右图)在13世纪初期是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口聚集地,是一个公认的“小渔村”,在中世纪晚期仅与爱尔兰有少量的商业往来。

18世纪中期,利物浦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

在此期间,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开辟后处于商路中心②“商业革命”提供了发展契机③从事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④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1602年,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

它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集中的资本,然后派遣更多更大的商业船队前往南洋,通过买卖交易换回当时欧洲没有的货物。

东印度公司的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欧洲贵金属货币短缺

C.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         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4.《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

“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英国进行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5.19世纪中期,休闲生活日益受到英国市民的推崇,据1841年《泰晤士报》报道,当伦敦摄政公园开放时,许多市民涌进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感受大自然。

材料现象侧面反映出

A.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B.城市化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改善

C.便利的交通促使休闲生活盛行        D.经济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26.1810年,国王乔治三世亲自签署公告:

“对于那些危害公共秩序、他人生命和财产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如果有人勇于检举可以获得最高500英镑的奖励。

”这说明此时的英国

A.面临社会转型导致的问题          B.逐步地从人治走向法治

C.君主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殖民扩张带来社会隐患

27.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A.为工业化快速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B.说明帝国议会已成为独立的立法机构

C.反映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民主国家    D.证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28.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

29.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

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30.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