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34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_精品文档.doc

中级财务管理实验报告题目全(整理版)

1、某公司正在编制明年的财务计划,有关信息如下:

(1)公司明年的银行借款利率为8.93%;

(2)公司债券面值为1元,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10年,分期付息,当前市价为0.85元;若按当期市价发行新的债券,发行成本为市价的4%

(3)公司股票面值为1元,当前每股市价5.5元,本年派发现金股利0.35元,预计EPS增长率在7%,股利支付率保持25%。

(4)公司当前的资本结构为:

银行借款150万元普通股400万元长期债券650万元留存收益420万元

(5)公司所得税率为25%

(6)公司普通股的β值为1.1

(7)当前国债收益率为5.5%,市场上普通股平均收益率13.5%

求:

(1)银行借款和债券的资本成本

(2)分别利用现金流量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式估计内部股权资本成本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内部股权成本。

(3)若不增加外部融资,仅靠内部融资,明年的平均资本成本是多少?

答案:

(1)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8.93%×(1-25%)=6.70%

债券的资本成本=1×8%×(1-25%)/0.85×(1-4%)=7.35%

(2)现金流量法:

普通股资本成本=0.35×(1+7%)/5.5+7%=13.81%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

普通股成本=5.5%+1.1×(13.5%-5.5%)=14.3%

普通股平均成本=(13.81%+14.3%)/2=14.06%

(3)留存收益数额:

明年的EPS=(0.35/25%)×(1+7%)=1.498(元/股)

留存收益数额=420+1.498×400×(1-25%)=869.4(万元)

2、万通公司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变动成本率60%,息税前利润为250万元,全部资本500万元,负债比率40%,负债平均利率10%。

求:

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2)如果预测期万通公司的销售额估计增长10%,计算息税前利润及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

答案:

(1)边际收益=销售额*(1-变动成本率)=1000*(1-60%)=400万元

负债利息=500*40%*10%=2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边际收益/息税前利润=400/250=1.6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250/(250-20)=1.09

总杠杆系数=1.6*1.09=1.74

(2)2011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10%*1.6=16%

2011年息税前利润=250*(1+16%)=290万元

3、甲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甲公司2007年度产品销售量为10000万件,产品单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万元,所得税率为40%。

2007年度利息费用50000万元,留存收益162000万元。

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表所示:

甲公司资产负债表(简表)

资料二:

甲公司2008年度相关预测数据为:

销售量增长到12000万件,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都保持2007年水平不变。

由于原有生产能力已经饱和,需要新增一台价值154400万元的生产设备。

资料三:

如果甲公司2008年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不考虑筹资费用):

方案1:

以每股发行价20元发行新股。

股利固定增长率为1%。

方案2:

按面值发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2%.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企业的下列指标:

①2007年的边际贡献;

②2007年的息税前利润;

③2007年的销售净利率;

④2007年的股利支付率;

⑤2007年每股股利。

⑥2008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利用简化公式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2)计算甲企业2008年下列指标或数据:

①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②需要筹集的外部资金。

(3)根据资料三,及前两问的计算结果,为甲企业完成下列计算:

①计算方案1中需要增发的普通股股数;

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③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作出最优筹资方案决策,并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1)①2007年销售收入=10000×100=1000000(万元)

边际贡献=1000000-10000×40=600000(万元)

②2007年的息税前利润=600000-100000=500000(万元)

③2007年的净利润=(500000-50000)×(1-40%)=270000(万元)

销售净利率=(270000/1000000)×100%=27%

④2007年的留存收益率=(162000/270000)×100%=60%

股利支付率=1-60%=40%

⑤2007年股数=200000/10=20000(万股)

发放的股利=270000×40%=108000(万元)

每股股利=108000/20000=5.4(元)

⑥2008年经营杠杆系数=2007年边际贡献/2007年息税前利润=600000/500000=1.2

(2)①产销量增长率=[(12000-10000)/10000]×100%=20%

息税前利润增长率=20%×1.2=24%

②增加的流动资产=(230000+300000+400000)×20%=186000(万元)

增加的流动负债=(30000+100000)×20%=26000(万元)

需要筹集的外部资金=186000-26000-12000×100×27%×60%+154400

=120000(万元)

(3)①增发的普通股股数=120000/20=6000(万股)

②令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

方案1的普通股数=20000+6000=26000(万股),利息为50000万元

方案2的普通股数为20000万股,利息费用为50000+120000×12%=64400(万元)

(EBIT-50000)×(1-40%)/26000=(EBIT-64400)×(1-40%)/20000

算出EBIT=112400(万元)

③2008年的息税前利润=500000×(1+24%)=620000(万元)

由于实际的息税前利润6200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112400万元,所以应该采取发行债券的方法,即采取方案2。

4、某企业预测2008年度赊销收入为4500万元,信用条件是(2/10,1/20,N/40),其变动成本率为55%,企业的资本成本率为15%。

预计占赊销额50%的客户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占赊销额40%的客户利用1%的现金折扣,其余的在信用期付款。

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2008年度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

(3)计算2008年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4)计算2008年度现金折扣成本。

答案:

(1)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50%×10+40%×20+10%×40=17(天)。

(2)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4500/360×17=212.5(万元)。

(3)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

=212.5×55%×15%=17.53(万元)。

(4)现金折扣成本=4500×50%×2%+4500×40%×1%=63(万元)。

5.某公司预计的年度赊销收入为5000万元,信用条件是(3/10,2/20,N/45),其变动成本率为40%,资金成本率为10%,收账费用为120万元,坏账损失率为2.5%。

预计占赊销额60%的客户会利用3%的现金折扣,占赊销额18%的客户利用2%的现金折扣。

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平均收账期;

(2)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和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

(3)计算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4)计算现金折扣成本;

(5)计算信用成本;

(6)计算信用成本前收益;

(7)计算信用成本后收益。

答案:

(1)平均收账期=60%*10+18%*20+(1-60%-18%)*45=19.5(天)

(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000/360*19.5=270.83(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270.83*40%=108.332(万元)

(3)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08.332*10%=10.8332(万元)

(4)现金折扣成本=5000(60%*3%+18%*2%)=108(万元)

(5)坏账损失=5000*2.5%=75(万元)

信用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10.8332+75+12-=205.8332(万元)

(6)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额-现金折扣-变动成本=5000-108-5000*40%=2892(万元)

(7)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2892-205.8332=2686.1668(万元)

6、某企业每年需要耗用甲材料5000千克,该材料的单位采购成本为8元,单位存货年变动储存成本为3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1200元。

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最佳订货次数;

(3)计算最佳订货周期;

(4)计算经济订货批量的相关总成本;

(5)计算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的资金;

(6)假设材料的在途时间为4天,保险储备量为50千克,计算再订货点。

答案:

(1)经济进货批量=(2*5000*1200/3)开平方=2000

(2)最佳进货次数=5000/2000=2.5(次)

(3)最佳进货周期=360/2.5=144(天)

(4)经济进货批量的相关总成本=(2*5000*1200*3)开平方=6000

(5)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的资金=(2000/2)×8=8000(元)

(6)每日平均需求量=5000/360=13.89(千克)

再订货点=4*13.89+50=105.56(千克)

7、某公司拟在现有的甲证券的基础上,从乙、丙两种证券中选择一种风险小的证券与甲证券组成一个证券组合,资金比例为6∶4,有关的资料如表1所示。

(2)假定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如果证券市场平均收益率是12%,无风险利率是5%,计算所选择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β系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

1)应选择丙证券,丙证券的方差小于乙,且根据最大最小原则8%>-10%显然丙风险更小

2)组合期望收益率

ri=0.6*(0.5*15%+0.3*10%+0.2*5%)+0.4*(0.5*8%+0.3*14%+0.2*12%)=11.14%

ri=rf+(rm-rf)*B11.14%=5%+(12%-5%)*B风险系数B=0.877

8、已知甲股票的贝塔系数为1.2,证券市场线的斜率为8%,证券市场线的截距为2.4%,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乙股票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为6.3%,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30%。

要求:

(1)根据题中条件确定市场风险溢酬;

(2)计算无风险收益率以及甲股票的风险收益率和必要收益率;

(3)计算甲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4)计算股票价格指数平均收益率;

(5)计算乙股票的贝塔系数;

(6)如果资产组合中甲的投资比例为0.4,乙的投资比例为0.6,计算资产组合的贝他系数以及资产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7)在第6问中,假设资产组合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0.8,计算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

(8)如果甲股票收益率标准差为18%,乙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为10%,资产组合中甲的投资比例为0.3,乙的投资比例为0.7,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8.5%,计算甲乙股票收益率的协方差;

(9)根据第8问计算甲乙股票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10)根据第2问、第3问和第8问,计算甲股票的风险价值系数。

正确答案:

(1)证券市场线的斜率=市场风险溢酬

由此可知:

市场风险溢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