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8036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测试

单元评估检测(四)(第四单元)

(60分钟 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清道光末年梁廷枏(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议出兵中国的场景:

“顾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

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遂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

”该记述反映出作者对(  )

A.英国政治体制已经有相当了解

B.场景的描述与事实相一致

C.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

D.英国社情民意有清醒认识

【解析】选C。

该记述认为英国国家大事须要“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不符合英国责任内阁制下的决策方式,A错误;“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与英国议会投票决定出兵不符合,B错误;“通国商民皆不欲启衅东粤”,与英国商人蓄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不符合,对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C正确;材料对英国议会的决策方式、以及商人蓄意发动战争都缺乏清醒的认识,D错误。

2.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

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此后(  )

A.英国借镇压太平军为名入京施压

B.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

【解析】选B。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后借亚罗号事件发动侵华战争,A错误;英国的修约要求未获得满足后,和法国一起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B正确;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C错误;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错误。

3.(2018·苏锡常镇模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东王杨秀清诰谕英国使节:

“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

立埠之事,候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

”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

A.同意对列强开放通商口岸

B.允许除鸦片贸易外的通商

C.形成完整的对外贸易体系

D.主张自由贸易将不受限制

【解析】选B。

据材料“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

立埠之事,候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得出太平天国允许除鸦片贸易外的通商,B正确。

4.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

“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

“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

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解析】选A。

材料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A正确。

5.《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哩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

该现象发生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从上海到重庆……的长江巡逻”,结合所学,《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C正确,A、B、D错误。

6.《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

“纪念日本战胜清国的一次盛大庆典,由东京平民构成的游行队伍行进在大街小巷。

……这个景象象征着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赫赫战功。

”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军国主义在日本具有一定的社会土壤

B.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夺取朝鲜

C.战后日本获得在我国开矿设厂的特权

D.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选B。

据材料“纪念日本战胜清国的一次盛大庆典,由东京平民构成的游行队伍行进在大街小巷。

……这个景象象征着日本陆军占领平壤的赫赫战功”可以得出军国主义在日本具有一定的社会土壤,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这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甲午战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日本获得在中国开矿设厂的特权,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7.(2018·启东中学模拟)右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近代法国侵略中国的历史。

法国的此次侵略(  )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解析】选D。

近代法国侵略中国,并且“向北京进军”,只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鸦片战争的后果,A错误;“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B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是从天津向北京进犯,C错误;《辛丑条约》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使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D正确。

8.陈旭麓先生指出: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解析】选C。

据材料“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反映了用“中世纪”落后的方式进行爱国,这一爱国行为与近代化相反,太平天国运动是更侧重于农民阶级反封建压迫的斗争,与“爱国主义”关系不大,A错误;清末新政是清政府面对压力而进行的自我改革运动,与“爱国主义”无关,B错误;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但其盲目排斥西方事物,与近代化潮流相反,C正确;辛亥革命与“中世纪”无关,D错误。

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解析】选B。

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

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B正确。

10.(2018·苏州调研)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

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

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削夺其选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A.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

D.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解析】选C。

辛亥革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未使中国真正成为公民国家,A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而非封建制度,B错误;材料中“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表明社会习俗进步,C正确;辛亥革命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未建立真正民主共和的新社会,D错误。

11.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

“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

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

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  )

A.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

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倡导“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解析】选A。

A做法反映出违背材料中“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的问题,不符合法治精神,A正确;B通过法律确立民主,符合法制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B错误;C倡导主权在民,符合民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C错误;实行民主宪政,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D错误。

12.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

“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

“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解析】选A。

材料“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和材料“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正确。

13.下面是1926—1929年中国共产党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

C.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D.反“围剿”斗争失利

【解析】选C。

从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大量农民党员的出现,成为1927—1929年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

14.孙文于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将国民党改组,十三年一月,于广州开全国代表大会,改大元帅府为国民政府,六月,设黄埔军官学校,军队中皆设党代表,以宣传主义,于是南之壁垒一新也。

“新壁垒”取得的巨大成果是(  )

A.实现了国共两党合作

B.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C.建立了工农割据政权

D.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

【解析】选B。

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民大革命的巨大成果是在国共合作下实现的,A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正确;工农割据政权是毛泽东1927年在井冈山建立的,C错误;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是在抗日战争期间,D错误。

15.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  )

A.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

B.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选B。

从材料中“1930年”“以为不要城市工人……都是行不通的、没有城市做领导……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可以看出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故选B,排除C、D。

A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题干不符。

16.(2018·扬州模拟)这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对敌作战的木刻漫画,下列对其寓意的解读错误的是(  )

A.毒蛇象征着邪恶的侵华日军

B.剪刀喻指出击平汉路的八路军

C.反映了正面战场抗战的战术特点

D.鼓舞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决心

【解析】选C。

这幅木刻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战场八路军出击平汉路,切断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毒蛇象征着邪恶的侵华日军,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剪刀喻指出击平汉路的八路军,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这幅木刻漫画反映的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抗战,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