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79339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扶壁式挡土墙监理实施细则Word格式.docx

三、编制目的

为了指导监理工作,使监理人员通过各种控制方法能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

增加监理对本工程的认识和熟悉程度,针对性地开展监理工作;

提高监理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监理素质;

监督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特编制本监理实施细则。

四、监控目标

1.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内实外美,挡墙工程验收合格率100%,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工期目标:

满足建设单位的工期目标要求。

3.投资目标:

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进行验工计价,做到真实、准确。

4.安全目标:

无责任施工重大事故、无责任人身死亡事故。

5.环保水保: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保和水保规定,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批准的环保、水保要求。

五、工作范围

1、准备阶段

1.1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机械到位情况是否符合施工合同的规定,特别是大型土方施工机械是否到位。

1.2熟悉设计文件。

1.3审核施工单位提报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1.4复核施工放样测量结果。

1.5审查施工单位检测仪器和设备是否齐全;

工地试验室是否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验收合格。

1.6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

是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

是否有质量、安全检查制度;

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是否到位;

审查质量、安全检查人员资质是否合格;

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和教育。

1.7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措施。

1.8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并具有可操作性。

1.9施工临时设施选点是否得当,是否有消防措施。

1.10施工便道是否能保证运量和安全的基本要求。

2、施工阶段

2.1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2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方法、频率和要求进行质量自检,并及时向监理提报各种质量检测资料。

2.3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进度报表是否与实际完成情况相符,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是否可行。

2.4工序交接制度是否按要求执行。

2.5是否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报验制度。

2.6安全防护人员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当,防护用品是否齐全。

2.7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执行情况。

2.8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能否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2.9弃土的处理是否妥当。

2.10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作,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

2.11参与质量、安全事故和环水保问题的调查处理。

3、验收阶段

3.1核实分项分部工程的完成数量。

3.2复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数量及各类验收资料,并现场检查签认。

3.3参加单位工程验收以及竣工初验和复验。

3.4编写本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六、工艺流程

1、扶壁式挡土墙

地基放线开挖→基槽验收→地基换填处理→混凝土垫层施工→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安装→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墙体放线→搭设脚手架→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安装→墙体混凝土浇筑、养护→反滤层施工→土方回填。

七、工作内容

1、土方开挖

1.1土方开挖前,对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进行检查。

1.2土方施工中,经常检查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1.3检查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是否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

1.4开挖后的土方不得堆放在基坑边缘。

1.5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

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

1.25~1:

1.50

一般粘性土

0.75~1:

1.00

硬塑

1.00~1:

1.25

1.50或更缓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0.5~1:

充填砂土

注:

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

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1.6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校核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

3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

+20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或表2

观察或用坡度尺量

一般项目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或楔形塞尺检查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1.7基槽开挖至基础底高程后,若地基土承载力低于地质提供的特征值,施工单位应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现场勘验确认后,通知设计人员及地质人员,经现场查看后,确认处理。

1.8基槽分段开挖,避免基槽暴露时间过长。

基槽开挖时,机械开挖土方不应一次性到设计高程,应预留20cm厚,利用人工进行清槽,避免对原状土的扰动。

1.9地基开挖过程中遇软弱夹层、较大构造裂隙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勘查和设计进行处理。

2、基坑(基槽)验收

2.1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2.2基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

2.2.1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

2.2.2核对坑底土质和地下水情况。

2.2.3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性状。

3、地基换填

3.1碎石地基

3.1.1级配碎石等材料及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应搅拌均匀。

3.1.2施工过程中检查分层铺设厚度及压实系数。

3.1.3施工结束后,应检验碎石地基的承载力。

3.1.4碎石地基的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碎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地基承载力

Kpa

≥300

配合比

按拌合时的体积比

压实系数

≥0.93

现场检测

碎石中有机质含量

mm

≤5

焙烧法

碎石含泥量

%

水洗法

石料粒径

≤100

筛分法

4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烘干法

5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

4、钢筋工程

4.1原材料

4.1.1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4.1.2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标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次和数量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验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4.1.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验数量:

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观察。

4.2钢筋加工

4.2.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

钢尺检查。

4.2.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的形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2.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表6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径尺寸

4.3钢筋连接

4.3.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4.3.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按有关规程确定。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4.3.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观察,钢尺检查。

4.3.4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

检查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4.4钢筋安装

4.4.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2钢筋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大值

排距

保护层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4.5隐蔽验收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4.5.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4.5.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4.5.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5.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模板工程

5.1模板安装

5.1.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部结构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5.1.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观察

5.1.3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5.1.3.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1.3.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5.1.3.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1.3.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5.1.4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5.1.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4,-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2模板拆除

5.2.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表9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5.2.2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2.3模板拆除时,不应对结构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2.4模板及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6、混凝土工程

6.1原材料

6.1.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6.1.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6.1.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设计的要求。

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6.1.4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6.1.5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的规定。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 

,且不得超过40mm。

6.1.6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 

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6.2配合比设计

6.2.1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6.2.2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2.3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6.3混凝土施工

6.3.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1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3.1.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3.1.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3.1.4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6.3.1.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3.4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全数检查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6.3.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3.5.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6.3.5.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6.3.5.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6.3.5.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6.3.5.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 

时不得浇水;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6.4混凝土强度评定

6.4.1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对采用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28d。

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 

等的规定取值。

6.4.2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6.5外观质量

6.5.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6.5.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6.6尺寸偏差

6.6.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6.6.2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5

8

垂直度

层高

≤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经纬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

截面尺寸

+8,-5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7、脚手架工程

7.1施工准备

7.1.1 

脚手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7.1.2 

应按本规范规定和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可调托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7.1.3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7.1.4 

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7.2地基与基础

7.2.1 

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

7.2.2 

压实填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相关规定;

灰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相关规定。

7.2.3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

7.2.4 

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7.3搭设

7.3.1 

单、双排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

7.3.2 

每搭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