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675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需背诵知识点

第一章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

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

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

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

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

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

DNA双链复制

(2)过程:

第一步:

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

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

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

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

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

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

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

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

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

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

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转录翻译

第二章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理论基础(原理):

细胞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

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试管苗―→植物体

(2)用途:

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3)地位:

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过程:

(2)诱导融合的方法:

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3)意义: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

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3)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

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4)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

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

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

合成培养基成分:

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

适宜温度:

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

7.2~7.4。

④气体环境:

95%空气+5%CO2。

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1)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

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

(右图)

核移植

胚胎移植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

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

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

3.动物细胞融合

(1)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

(3)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

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4)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融合的原理

细胞融合的方法

诱导手段

用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振动,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获得杂种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除应用植物细胞杂交手段外,再加灭活的病毒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4.单克隆抗体

(1)抗体:

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注入小鼠

细胞融合

分离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

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

细胞培养

选择培养细胞

培养基

体内培养

体外培养

从腹水提取

从培养液提取

单克隆抗体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

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5)单克隆抗体的作用:

①作为诊断试剂:

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

第三章胚胎工程

(一)体内受精

1,哺乳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发生主要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之处:

细胞分裂的最初阶段为有丝分裂,不断增加生殖原细胞的数量;经过两次减数分裂(MI和MII)才能形成精子或卵子。

不同之处:

由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最后可产生多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最后只能生成一个卵子。

精子的形状为蝌蚪状;卵子为球形。

特别提醒:

精子和卵子在发生上的重要区别是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贮备是在胎儿出生前完成。

2,、精子的变形过程:

注意:

动物精子的大小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

3、卵子发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1个卵泡只能形成1个成熟的卵子。

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而不是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刚排出的卵子尚未完全成熟,仅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需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直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才能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注意: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2个极体。

4、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是如何获能的?

精液由精子和精清(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清中含有一种能抑制精子获能的物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精液中的精子无法获能。

只有当交配后精液进入雌性动物的生殖道时,由生殖道分泌产生一种物质解除对精子获能的抑制,才能引起精子获能。

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获能的部位因种类而异,但主要是子宫和输卵管。

5、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是什么?

屏障一:

透明带反应。

当精子越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并接触卵黄膜的瞬间,卵子发出指令(信号),产生阻止后续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

屏障二:

卵细胞膜反应。

当第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膜后,会立即引起卵细胞膜的紧缩、增厚,产生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与卵子结合受精的生理反应,也叫做多精子入卵阻滞。

6、什么是顶体反应?

获能后的精子,在雌性动物生殖道与卵子相遇时使顶体内储存的与受精有关的酶释放出来,参与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过程,这种生理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