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58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docx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沂水一中张建美

【教材分析】

本框题位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的第二个框题,是在详细分析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主观层面回答了如何扩大消费的问题,即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框题介绍了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并对这些消费心理进行辩证分析,然后介绍了四项消费原则,并对这些消费原则的具体要求、错误表现做出综合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

并能够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行为,进而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做到理智消费。

2.能力目标:

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提高科学理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悟适度、理智、绿色消费的理念,理性消费,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辨别四种消费心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践行四项消费原则

【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法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分析归纳法

让学生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现图片:

高中校园内有的学生乱扔垃圾;学校餐厅的垃圾桶内尽是学生剩菜剩饭,甚至还有一些一口都没吃的馒头等食物也被扔进垃圾桶;放学时校门口小吃摊排队购物,书店门口却零星几人;有的学生衣着奇特等。

目的:

通过展现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思考我们的各种行为是受什么影响?

引导得出我们的心理会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行为。

同理我们表现在消费上的一系列行为也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那具体受哪些消费心理影响呢?

进而导入本课第一目的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

2、讲授新课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创设情境:

商家   四位同学  买衣服

商家:

欢迎光临,需要买什么衣服?

同学甲:

买件外套。

商家:

这是今年的流行款,这件外套在本店的销售量最高,顾客评价也特别好,您穿上肯定漂亮。

同学甲:

好,我试试,嗯,还不错,多少钱?

商家:

看您穿上这么漂亮,给您打九折,150元。

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很多人都是来我这儿买这款衣服的。

同学甲:

噢,既然那么多人都买,肯定差不了,好,我买了!

商家:

你们同学都买了,你们三位也每人一件吧。

同学乙:

既然很多人都买了,我不喜欢和别人穿的一样,我要穿有个性的衣服。

同学丙:

我只在品牌店买衣服,不是品牌再好看也不买。

同学丁:

衣服还行,就是价格太贵了,总体感觉不够实惠。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看完这则情境来思考这位四位同学的行为属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从而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得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并超链接到四种消费心理比较的表格中来分析甚至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和我们应该树立的态度。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

态度

从众心理

跟风随大流

利: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弊: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会误导经济,也不利于个人生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利:

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手绘工艺)

弊: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有弊:

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有利:

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值得提倡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即:

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超前消费(展示图片月光族、卡奴、房奴),抑制消费(展示图片以及材料吝啬鬼泼留希金)

其次,让学生理解:

贷款消费是否等于超前消费?

引导学生从出与入这对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贷款消费是有偿还能力的,值得鼓励的,超前消费是无偿还能力,是不值得提倡的。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视频展示图片资料,淘宝网“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有的消费者只看销量、好评进行购物,有的为“凑单”购买了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同时天猫数千亿的销售量,售出大部分商品是衣服、化妆品、电子产品、日用品等,图书资料很少。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评价网购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让学生为居民消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举例说明。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播放视频《穹顶之下》部分片段,工厂废气、废水、废弃物乱排乱放,江海污染,森林被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雾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等。

近年来,我国雾霾日益严重,雾霾天数持续时间较长,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引导学生思考: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表现(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播放图片:

结合中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国情和未来发展,告诫学生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中国梦即青年梦,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七、课堂小结

再次播放用多媒体展现图片:

一幕幕展现出我们高中校园内有的学生乱扔垃圾;学校餐厅的垃圾桶内尽是学生剩菜剩饭,甚至还有一些一口都没吃的馒头等食物也被扔进垃圾桶;放学时校门口小吃摊排队购物,书店门口却零星几人;有的学生出门脱掉校服后衣着奇特;更有甚者,直接进入网吧玩游戏等。

通过展现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思考运用本框题所学知识点,分析材料中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受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为中学生消费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多媒体资料前后呼应,内容直击中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踊跃发言。

学以致用,更能使学生铭记正确的消费观念,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达到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效果。

八、巩固练习:

1、一份网购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会关注网店商品的销量。

有网购狂人表示,“卖得多的商品就算不是太个性,至少大家都在买,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这种消费心理是()

A.从众型的,这有利于钱花得物有所值

B.求异型的,这有利于形成消费流行趋势

C.攀比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掌握市场需求

D.求实型的,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对个人消费的认可度

2、“低碳生活”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表现在家居装修上,很多人不再追求高档豪华,而是追求绿色环保。

这反映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

A.求异心理的影响B.从众心理的影响

C.求实心理的影响D.攀比心理的影响

3、“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

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4、今天,“定制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简单而时尚的生活方式,为了追求个性,不少消费者喜欢对手机进行换壳和装饰、自己动手设计鞋子的颜色和刺绣花样等等。

这主要体现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5、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场“营销莫言”的商战爆发并如火如荼地迅速蔓延。

书店、酒企纷纷推出莫言概念,营销攻势凶猛;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已在网上出售;火烧和烤鸡这样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也贴上了“莫言故乡高密”的标签。

这种现象说明()

A.商家善于利用消费心理进行营销B.消费者热衷超前消费

C.绿色消费已经深入人心D.与莫言有关的商品具有保值功能

6、漫画《三多一少》告诫人们应坚持()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7、现在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空调、冰箱等家电时,都会注意产品

上的能效标志。

(见右图)这一标志主要是标明了家电的能源

效率。

此标志共分5级,级别越高,耗能越高。

消费者关注

这一标志表明消费者坚持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8、右图漫画启示我们(  )

A.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B.要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

D.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9、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称为“80后”。

他们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追求时尚、个性——标榜“我就喜欢”,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做主”,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喜欢追随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看重产品的夸耀性、符号性和个性化。

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互相攀比,品牌意识鲜明。

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许多人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常常是“月光一族”。

虽然经济能力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后”消费特征体现的消费心理。

(6分)

(2)“80后”追求个性、热衷于对新产品与众不同的消费。

有何积极意义?

(3分)

(3)你怎样认识“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消费行为?

(5分)

(4)针对“80后”消费现象,准备向该群体就“做理性的消费者”问题发出倡议。

如果让你执笔书写这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

(4分)

10、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同时电动自行车也是中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

电动自行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两三千元左右;使用成本较低;而且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电动自行车成为老百姓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9、答案:

(1)追求时尚、新鲜、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的消费心理;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的消费心理;追求享受和品牌、讲究排场体现了攀比的消费心理。

(2)这种消费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革新和进步。

(3)“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指的是信贷消费,如果信贷消费依据国情及自身实际进行,并且未来有偿还能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如果超过了自身实际和偿还能力,就属于超前消费,容易引发债务危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不值得提倡。

(4)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增强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10、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收入的增加是选用电动自行车代步的主要原因。

(2)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电动自行车价格低廉也是其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

(3)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求实心理使得人们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实惠的电动自行车。

(4)电动自行车绿色环保,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满足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要求。

(每点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