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07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

PTA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PTA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2月

一、聚酯行业逐步复苏,库存处于低位

聚酯材料(PET)主要用于纤维工业(85%),部分应用于瓶片(11%)和薄膜(4%)。

其中聚酯纤维又名涤纶,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抗皱性和保型性良好,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帘子布等各领域,是全球第一大化学纤维。

PET由两个最主要的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缩聚得到(1吨PET使用0.86吨PTA和0.335吨MEG)。

PTA来源是石油—石脑油—对二甲苯(PX)—PTA,全球90%以上的PTA用于生产PET。

1、聚酯行业逐步回暖,将维持8%左右增长

(1)国内聚酯行业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聚酯行业伴随下游纺织行业向亚洲集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聚酯产业区。

截至2014年,我国聚酯、PTA、PX产能占全球比重分别为52%、49%、24%,聚酯主要产品涤纶长丝、短纤、瓶片产量分别占63%、72%、23%。

我国聚酯市场的供需基本决定了世界聚酯市场的供需。

(2)行业经营状况好转,库存处于低位

近些年存货消减、产能出清,行业整体经营状况逐渐改善。

2014年前11月,聚酯产量同比增长8.5%。

由于14年下半年油价快速下跌,涤纶产业链为减少存货损失,整体库存处于低位。

(3)产能扩张有序,预计未来需求增速8%左右

由于棉价10-11年暴涨和化纤对棉花的替代效应,2011-2012年是我国聚酯行业投产高峰期,此后国内新增产能年投放量一直稳定在300万吨以上。

至2014年底,我国聚酯总产能达到4467万吨,分别占全球和亚洲产能的52%和64.7%。

预计2015年中国聚酯新增产能413万吨,同比增长9.2%。

此外部分中小高耗的产能也在逐步退出。

聚酯产能总体扩张有序。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聚酯需求与人均GDP呈正比例增长,过去6年,全球聚酯产量年均增长6.5%。

考虑未来国内外经济增长,预计我国聚酯仍将保持年均8%左右增速。

涤纶是聚酯最大的品种,其增速一般与聚酯产业增速趋同。

近年来,随着涤纶新产品推出及应用领域拓展,其在合成纤维中占比逐渐提升。

尤其是涤纶长丝,其近5年年均增速16%,成为涤纶产业的亮点。

2、下游纺织服装业逐步好转,库存处于低位

下游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

2014年,国内零售额同比逐月回升,全年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1-11月,纺织业、服装业累计出口8256.2亿元,同比增速1.0%,服装增速降幅趋缓。

过去三年,纺织业整体处于清库存阶段,行业整体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从20%以上快速回落至7.5%的平均水平,化纤织造企业产成品存货也处于合理水平。

库存改善带来了纺织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得到了较大改善。

3、棉价低位震荡,下行空间有限

由于棉花和涤纶(尤其是涤纶短纤)具有相互替代效应,从历史经验来看,涤纶的价格趋势上与棉价同向波动,棉花价格对涤纶价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过三年棉花收储政策后,国家从2014年起实行棉花目标价格直补试点,其中补贴中60%根据面积、40%根据交售量发放。

国内棉花储备量达1130万吨,每年近500万吨产量,但年总消费量仅600多万吨。

目前棉花市场价格约13500元/吨,接近内地中等棉的成本价。

基于库存压制与成本支撑,棉花价格将低位稳定。

同时,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已达历史高点,全球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回升,这些因素也使国外棉价低位稳定。

二、PTA环节有望重夺定价权

1、PX加速扩张促产业链利润重心下移

(1)PX持续快速扩张,供应趋于宽松

中国是最大的PX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下游需求量增加,产能及产量也逐年递增,但由于PX的环保因素,国内扩产进程多次放缓。

截止2014年,中国PX产能1233万吨,PTA产能4325万吨,如果按照PTA及PX80%开工率计算,中国每年依然有高达1299万吨的PX理论缺口,产能自给长期不足。

然而,中国附近的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地区却悄悄展开新一轮的PX扩张,其出口目标主要就是中国PTA生产企业。

2014年亚洲PX产能快速扩张,亚洲新增产能达685万吨,总产能达到4120万吨,增幅达21%,使亚洲在全球产能占比接近80%。

规模快速扩张,逐渐缓解亚洲地区PX供应紧张现状,PX装置的平均开工率逐渐降低。

预计2015年亚洲将有830万吨的新增产能投产。

由于国内PX产能不足,需要大量进口,PX企业开工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导致PX企业在聚酯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享受着高额的行业利润。

(2)PX话语权减弱,导致产业链利润重心向下移

PX主要由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装置或者裂解装置生产汽油、乙烯之后的芳香族副产品中提取,以及通过以甲苯和C9芳烃为原料的歧化及烷基转移工艺将芳烃转化为二甲苯,石脑油催化重整装置是PX原料供应的核心装置。

尽管部分装置由MX歧化重整制得PX,但主要原料仍为石脑油。

在原油裂解过程中,石脑油作为成品油副产品,其供应受制于原油与成品油的价差(裂解利润),石脑油供给情况主要依托炼厂开工率,当供应紧张时,在产业链上享有超额利润分配。

情况相反则其话语权将相对降低。

而作为PTA的直接上游,PX与PTA的博弈将是影响PTA环节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2014年1月开始,PX-石脑油的利润在1-4月以及10月出现两次下滑,PTA及聚酯环节的利润出现增长。

其中第一次是下游PTA及部分聚酯企业亏损严重,其价差一直在成本线之间徘徊,而此时PX却享受着高毛利。

由于PTA及聚酯环节利润空间不大,导致开工率大幅减少,从而造成PX相对供大于求,同时14年部分新增PX陆续投产,PX成本支持坍塌。

第二次是从7月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同时全球原油的供给并没有缩减,而下游担心油价下跌,加速清库存,从而造成PX价格支撑体系塌陷。

未来随着PX产能扩张速度的加快,其相对于PTA环节的话语权逐渐减弱。

2、PTA扩张趋缓,集中度提升,寡头格局形成

2011年以前,国内聚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国内PTA自给率不高,需大量进口,PTA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国内生产企业利润丰厚。

在高额利润吸引、特别是10-11年棉价大涨刺激下,大量PTA装置开始上马,PTA行业由供不应求变为供给过剩,PTA环节话语权丧失,利润被上下游企业不断侵蚀。

(1)PTA高速扩张步入尾声,出口首次超过进口

2011年国内PTA产能2006万吨,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长期处于90%高位,行业自给率不足,导致PTA单吨净利润超过1000元,从而吸引大量企业投建PTA。

自2012-2014年,分别新增PTA产能1260、147、1032万吨。

产能加速扩张后致过剩严重,行业开工率降至70%,导致PTA全行业陷入长期巨额亏损,并于2014年5月被迫自发组织行业首次联合限产保价。

PTA长期亏损后,2015年国内新增PTA产能减少至445万吨,部分企业名义新增产能都排在2016年之后或者长期搁浅。

国内PTA行业高速扩张已然步入尾声。

同时,国内PTA企业逐渐开拓新市场,2014年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

(2)寡头格局初步形成,行业面临优胜劣汰

截至2014年底,国内PTA产能达到4325万吨,中国的PTA产能占据亚洲产能的61%,全球产能的51%。

中国在全球PTA产业的“大佬”地位不可撼动。

未来几年,世界PTA产能的增长仍将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等地。

①民营四大寡头PTA贸易量市占率80%以上

2010年时,国内以中石化规模扩张居前,市占率27%,民营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

但民营企业大多由下游聚酯企业向上游PTA原料企业产业链延伸,产能多自供,很少外售,因此拥有行业定价权的是中石化。

近年来,在国内PTA产能高速释放过程中,逸盛石化、翔鹭石化、恒力石化、远东石化等龙头企业规模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这四家企业占据国内产能的60%以上,产能高度集中。

同时,国内的部分中小PTA企业主业为聚酯纤维,扩产PTA只是保护上游原材料安全,产品多数只供自用,很少外卖,导致逸盛、翔鹭、恒力、远东等龙头PTA贸易量市占率超过80%,其中逸盛39%。

②三类问题产能总量近800万吨

尽管PTA产能过剩,但有部分PTA装置由于长期亏损或者设备老化,处于开工率极低、长期处于停车状态或停车时间超过半年以上。

因为PTA生产环节设备处于高温高压强腐蚀条件,设备长期停车将会导致设备氧化腐蚀,超过半年以上需要重新更换大量设备,几乎相当于初始投入的20%。

这些装置的总产能为540万吨3。

如翔鹭石化一期165万吨的高耗产能处于停滞状态。

同时2000年以前投产的307万吨(图38,与长期停车装置重合62万吨)产能大都为中石化装置,面对激烈的PTA竞争,老设备效率低下,经营现金流为负,这些装置极可能会被淘汰。

此外,远离聚酯和化纤核心生产区——江浙沪闽地区的PTA生产企业,在产品运输成本畸高,议价能力弱,企业开工率长期低位等一系列原因促使下,已经破产停产,如蓬威石化。

3、PTA环节有望重夺定价权,原油企稳后弹性最大

(1)产业协作意愿增强,PTA行业有望重夺定价权

①2014年的“限产保价”是行业的首次联合

2014年行业首次结成PTA产业联盟以及推行新的PTA定价模式。

2014年1-3月,PTA全行业持续亏损使得PTA厂家面临生存危机,鉴于此,PTA工厂展开了自救行动。

从5月开始,以PTA四巨头(逸盛石化、翔鹭石化、恒力石化、远东石化)为首的PTA生产商决定将开工率控制在60%以下,进行限产保价。

同时,四大巨头开始推行一种新的合约结算模式,即以成本定价(PX成本+720元/吨的加工费)取代原先市场定价机制,这间接的将PX价格波动风险转嫁给了下游聚酯企业,尽管后来聚酯企业联合起来反对,但限产保价仍继续执行。

2014年6月开始PTA工厂负荷大幅降低,受此影响,PTA工厂利润也快速回升,并且在限产阶段达到最高300-400元/吨的净利润(图39)。

随着盈利快速恢复,行业开工率开始提升,其后叠加油价下行带来的巨额潜在存货损失,企业开始集体去库存,导致PTA价格大幅下跌,下跌速度甚至阶段性超过油价。

新结算模式推行失败。

近年PTA产能的无序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从而造成全行业连续亏损,这也是PTA工厂选择结成限产联盟的原因。

虽然行业的第一次主动联合抱团取暖未达到目的,但为龙头企业掌握定价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凸显出其对集中度不高且竞争同样激烈的聚酯企业的议价能力。

②ACP价格体系的影响力日益淡化,对上游议价能力增强

国际上PX定价体系是由美国和日韩所主导的亚洲合同价格(ACP价格),是由日本石油、日本出光、埃克森美孚、韩国S-oil及SKGlobal5家供应商与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碧辟(BP)、中美石化(CAPCO)、亚东石化(OPS)、逸盛石化等6家用户中,多数方所达成并公布的价格。

然而2014年,全球PX仅有3个月采用ACP价格,并且从去年采用ACP价格的月份来看,国内大部分PTA企业都是处于亏损边缘。

因此,目前国内PTA企业主要采用现货合约价格。

一方面是由于ACP为先导价格,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导致现货价格比ACP价格偏离过多;更重要是随着PX产能快速增长,其整体处于供给宽松状态,对下游PTA企业掌控话语权逐渐减弱,ACP价格对PTA行业的影响已经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