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30MB ,
资源ID:177079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7707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PTA行业分析报告.docx

1、PTA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PTA 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一、聚酯行业逐步复苏,库存处于低位聚酯材料(PET)主要用于纤维工业(85%),部分应用于瓶片(11%)和薄膜(4%)。其中聚酯纤维又名涤纶,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抗皱性和保型性良好,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帘子布等各领域,是全球第一大化学纤维。PET 由两个最主要的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缩聚得到(1 吨PET 使用0.86 吨PTA 和0.335 吨MEG)。PTA 来源是石油石脑油对二甲苯(PX)PTA,全球90%以上的PTA 用于生产PET。1、聚酯行业逐步回暖,将维持8%左右增长(1)国内聚酯行业占据全球半壁

2、江山聚酯行业伴随下游纺织行业向亚洲集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聚酯产业区。截至2014 年,我国聚酯、PTA、PX 产能占全球比重分别为52%、49%、24%,聚酯主要产品涤纶长丝、短纤、瓶片产量分别占63%、72%、23%。我国聚酯市场的供需基本决定了世界聚酯市场的供需。(2)行业经营状况好转,库存处于低位近些年存货消减、产能出清,行业整体经营状况逐渐改善。2014年前11 月,聚酯产量同比增长8.5%。由于14 年下半年油价快速下跌,涤纶产业链为减少存货损失,整体库存处于低位。(3)产能扩张有序,预计未来需求增速8%左右由于棉价10-11 年暴涨和化纤对棉花的替代效应,2011-2012 年是我

3、国聚酯行业投产高峰期,此后国内新增产能年投放量一直稳定在300 万吨以上。至2014 年底,我国聚酯总产能达到4467 万吨,分别占全球和亚洲产能的52%和 64.7%。预计2015 年中国聚酯新增产能413 万吨,同比增长9.2%。此外部分中小高耗的产能也在逐步退出。聚酯产能总体扩张有序。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聚酯需求与人均 GDP 呈正比例增长,过去6 年,全球聚酯产量年均增长6.5%。考虑未来国内外经济增长,预计我国聚酯仍将保持年均8%左右增速。涤纶是聚酯最大的品种,其增速一般与聚酯产业增速趋同。近年来,随着涤纶新产品推出及应用领域拓展,其在合成纤维中占比逐渐提升。尤其是涤纶长丝,其近5年年

4、均增速16%,成为涤纶产业的亮点。2、下游纺织服装业逐步好转,库存处于低位下游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2014 年,国内零售额同比逐月回升,全年达1.26 万亿元,同比增长10.9%。1-11 月,纺织业、服装业累计出口 8256.2亿元,同比增速1.0%,服装增速降幅趋缓。过去三年,纺织业整体处于清库存阶段,行业整体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从20%以上快速回落至7.5%的平均水平,化纤织造企业产成品存货也处于合理水平。库存改善带来了纺织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得到了较大改善。3、棉价低位震荡,下行空间有限由于棉花和涤纶(尤其是涤纶短纤)具有相互替代效应,从历史经验来看,涤纶的价格趋势上与棉价同向波

5、动,棉花价格对涤纶价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过三年棉花收储政策后,国家从2014 年起实行棉花目标价格直补试点,其中补贴中60%根据面积、40%根据交售量发放。国内棉花储备量达1130 万吨,每年近500 万吨产量,但年总消费量仅600 多万吨。目前棉花市场价格约13500 元/吨,接近内地中等棉的成本价。基于库存压制与成本支撑,棉花价格将低位稳定。同时,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已达历史高点,全球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回升,这些因素也使国外棉价低位稳定。二、PTA 环节有望重夺定价权1、PX 加速扩张促产业链利润重心下移(1)PX 持续快速扩张,供应趋于宽松中国是最大的PX 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下游需求量

6、增加,产能及产量也逐年递增,但由于PX 的环保因素,国内扩产进程多次放缓。截止2014 年,中国PX 产能1233 万吨,PTA 产能4325 万吨,如果按照PTA 及PX 80%开工率计算,中国每年依然有高达1299 万吨的PX 理论缺口,产能自给长期不足。然而,中国附近的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地区却悄悄展开新一轮的PX 扩张,其出口目标主要就是中国PTA 生产企业。2014 年亚洲PX 产能快速扩张,亚洲新增产能达685 万吨,总产能达到4120 万吨,增幅达21%,使亚洲在全球产能占比接近80%。规模快速扩张,逐渐缓解亚洲地区PX 供应紧张现状,PX 装置的平均开工率逐渐降低。预计2015

7、年亚洲将有830 万吨的新增产能投产。由于国内PX 产能不足,需要大量进口,PX 企业开工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导致PX 企业在聚酯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掌握着行业的话语权,享受着高额的行业利润。(2)PX 话语权减弱,导致产业链利润重心向下移PX 主要由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装置或者裂解装置生产汽油、乙烯之后的芳香族副产品中提取,以及通过以甲苯和C9 芳烃为原料的歧化及烷基转移工艺将芳烃转化为二甲苯,石脑油催化重整装置是PX 原料供应的核心装置。尽管部分装置由MX 歧化重整制得PX,但主要原料仍为石脑油。在原油裂解过程中,石脑油作为成品油副产品,其供应受制于原油与成品油的价差(裂解利润),石脑

8、油供给情况主要依托炼厂开工率,当供应紧张时,在产业链上享有超额利润分配。情况相反则其话语权将相对降低。而作为PTA 的直接上游,P X 与PTA 的博弈将是影响PTA 环节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从2014 年1 月开始,PX-石脑油的利润在1-4 月以及10 月出现两次下滑, PTA 及聚酯环节的利润出现增长。其中第一次是下游PTA 及部分聚酯企业亏损严重,其价差一直在成本线之间徘徊,而此时PX 却享受着高毛利。由于PTA 及聚酯环节利润空间不大,导致开工率大幅减少,从而造成PX 相对供大于求,同时14 年部分新增PX 陆续投产,PX 成本支持坍塌。第二次是从7 月开始,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同时全

9、球原油的供给并没有缩减,而下游担心油价下跌,加速清库存,从而造成PX 价格支撑体系塌陷。未来随着PX 产能扩张速度的加快,其相对于PTA 环节的话语权逐渐减弱。2、PTA 扩张趋缓,集中度提升,寡头格局形成2011 年以前,国内聚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但国内PTA 自给率不高,需大量进口,PTA 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国内生产企业利润丰厚。在高额利润吸引、特别是10-11年棉价大涨刺激下,大量PTA 装置开始上马,PTA 行业由供不应求变为供给过剩, PTA 环节话语权丧失,利润被上下游企业不断侵蚀。(1)PTA 高速扩张步入尾声,出口首次超过进口2011 年国内PTA 产能2006 万吨,生产企业

10、平均开工率长期处于90%高位,行业自给率不足,导致PTA 单吨净利润超过1000 元,从而吸引大量企业投建PTA。自2012-2014 年,分别新增PTA 产能1260、147、1032 万吨。产能加速扩张后致过剩严重,行业开工率降至70%,导致PTA 全行业陷入长期巨额亏损,并于2014 年5 月被迫自发组织行业首次联合限产保价。PTA 长期亏损后,2015 年国内新增PTA 产能减少至445 万吨,部分企业名义新增产能都排在2016 年之后或者长期搁浅。国内PTA 行业高速扩张已然步入尾声。同时,国内PTA 企业逐渐开拓新市场,2014 年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2)寡头格局初步形成,行业

11、面临优胜劣汰截至2014 年底,国内 PTA 产能达到4325 万吨,中国的PTA 产能占据亚洲产能的61%,全球产能的51%。中国在全球PTA 产业的“大佬”地位不可撼动。未来几年,世界 PTA 产能的增长仍将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印度等地。民营四大寡头PTA 贸易量市占率80%以上2010 年时,国内以中石化规模扩张居前,市占率27%,民营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但民营企业大多由下游聚酯企业向上游PTA 原料企业产业链延伸,产能多自供,很少外售,因此拥有行业定价权的是中石化。近年来,在国内PTA 产能高速释放过程中,逸盛石化、翔鹭石化、恒力石化、远东石化等龙头

12、企业规模快速发展,截至2014 年,这四家企业占据国内产能的60%以上,产能高度集中。同时,国内的部分中小PTA 企业主业为聚酯纤维,扩产PTA 只是保护上游原材料安全,产品多数只供自用,很少外卖,导致逸盛、翔鹭、恒力、远东等龙头PTA 贸易量市占率超过80%,其中逸盛39%。三类问题产能总量近800 万吨尽管PTA 产能过剩,但有部分PTA 装置由于长期亏损或者设备老化,处于开工率极低、长期处于停车状态或停车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因为PTA 生产环节设备处于高温高压强腐蚀条件,设备长期停车将会导致设备氧化腐蚀,超过半年以上需要重新更换大量设备,几乎相当于初始投入的20%。这些装置的总产能为540

13、 万吨3。如翔鹭石化一期165 万吨的高耗产能处于停滞状态。同时2000 年以前投产的307 万吨(图38,与长期停车装置重合62 万吨)产能大都为中石化装置,面对激烈的PTA 竞争,老设备效率低下,经营现金流为负,这些装置极可能会被淘汰。此外,远离聚酯和化纤核心生产区江浙沪闽地区的PTA 生产企业,在产品运输成本畸高,议价能力弱,企业开工率长期低位等一系列原因促使下,已经破产停产,如蓬威石化。3、PTA 环节有望重夺定价权,原油企稳后弹性最大(1)产业协作意愿增强,PTA 行业有望重夺定价权2014 年的“限产保价”是行业的首次联合2014 年行业首次结成PTA 产业联盟以及推行新的PTA

14、定价模式。2014 年1-3月,PTA 全行业持续亏损使得PTA 厂家面临生存危机,鉴于此,PTA 工厂展开了自救行动。从5 月开始,以PTA 四巨头(逸盛石化、翔鹭石化、恒力石化、远东石化)为首的PTA 生产商决定将开工率控制在 60%以下,进行限产保价。同时,四大巨头开始推行一种新的合约结算模式,即以成本定价(PX 成本+ 720元/吨的加工费) 取代原先市场定价机制,这间接的将PX 价格波动风险转嫁给了下游聚酯企业,尽管后来聚酯企业联合起来反对,但限产保价仍继续执行。2014 年6月开始 PTA 工厂负荷大幅降低,受此影响,PTA 工厂利润也快速回升,并且在限产阶段达到最高300-400

15、 元/吨的净利润(图39)。随着盈利快速恢复,行业开工率开始提升,其后叠加油价下行带来的巨额潜在存货损失,企业开始集体去库存,导致PTA 价格大幅下跌,下跌速度甚至阶段性超过油价。新结算模式推行失败。近年 PTA 产能的无序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从而造成全行业连续亏损,这也是PTA 工厂选择结成限产联盟的原因。虽然行业的第一次主动联合抱团取暖未达到目的,但为龙头企业掌握定价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凸显出其对集中度不高且竞争同样激烈的聚酯企业的议价能力。ACP 价格体系的影响力日益淡化,对上游议价能力增强国际上PX 定价体系是由美国和日韩所主导的亚洲合同价格(ACP 价格),是由日本石油、日本出光、埃克森美孚、韩国S-oil 及SK Global 5 家供应商与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碧辟(BP)、中美石化(CAPCO)、亚东石化(OPS)、逸盛石化等6 家用户中,多数方所达成并公布的价格。然而2014 年,全球PX 仅有3 个月采用ACP 价格,并且从去年采用ACP 价格的月份来看,国内大部分PTA 企业都是处于亏损边缘。因此,目前国内PTA 企业主要采用现货合约价格。一方面是由于ACP 为先导价格,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导致现货价格比ACP 价格偏离过多;更重要是随着PX 产能快速增长,其整体处于供给宽松状态,对下游PTA 企业掌控话语权逐渐减弱,ACP 价格对PTA 行业的影响已经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