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内外部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所有其它的物流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运输和仓储的转换效率而展开的。
这些活动经过抽象和提炼,共同构成物流管理理念的外延,即围绕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仓储综合管理活动。
因此,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成本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两个方面[2].正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双重性特点,即由企业内部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的跨边界性和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的开放性,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那里。
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有关——实现产品价值的场所,又与客户的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求客户满意。
二、物流管理会计
(一)现状
纵观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以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威的行业数据。
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成本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相关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
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
(二)物流管理会计
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
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
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积极、有效的物流管理。
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这就是物流管理会计。
物流管理会计是一个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的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是管理会计在物流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3].
三、物流成本核算
(一)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财、物的总和。
现代物流研究的核心围绕着物流成本展开,所有物流合理化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
以最少的物流成本实现预期的物流服务水平,或者以一定的物流成本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
对于企业而言,要实施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关键在于全面、正确地把握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
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必须以企业整体为对象。
物流成本的分类方式大致有三种:
1.按物流活动可划分为:
情报流通成本、物流环节成本、物流管理成本;
2.按物流范围可划分为:
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
依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原理,基于作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法可分为如下四步:
(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涉及的各项活动,典型分析单位有客户订单、渠道、产品和增值服务活动等。
(2)确认企业物流系统涉及的资源,包括人、财、物各方面的消耗。
(3)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中。
(4)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abc在整个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充当着去除无效成本以及流程再造的角色。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为研究物流总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实际应用离物流管理实践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四、物流预算控制和绩效管理
(一)物流预算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所拥有的物流资源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要使有限的物流资源实现尽可能大的物流效果,在进行物流活动时就必须做好物流计划工作。
物流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形式反映出来就叫做物流预算。
为了合理地组织、管理物流,就必须对影响企业物流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合适的物流预算,把企业的人、财、物及各项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使物流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企业总目标。
目前,我国企业预算体系中没有完整的物流预算子系统。
但物流预算仍然存在,只是没有以一个体系独立存在,而是分散在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原材料预算、人工预算、财务预算中。
因此,为了加强物流管理,有必要将上述分散的物流预算部分抽出、汇总,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完整的物流预算体系。
(二)物流控制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控制物流计划的执行情况,把实际数据同原定的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进行对比,找出偏差,从中发现问题或潜力,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或修订计划,以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控制的重点。
在物流管理活动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物流支出按预定的目标发生,从而使人、物、财得到合理利用,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标准成本分析。
物流标准成本是指以科学的方法预计正常工作效率下所应有的物流成本。
通过标准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定期将实际物流成本与标准物流成本进行比较,以显示成本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原则,就重大差异项目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物流绩效管理
实施物流责任会计是物流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
建立物流责任会计,就是要通过各个责任层次去监督、控制内部物流活动,并将物流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个部门和环节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担负起各自应负的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通过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信息反馈,使企业物流部门和决策机关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物流责任会计首先要明确物流责任的划分,然后以各个物流责任中心为对象,搜集和报告它们的计划数据和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并加以控制、分析和评价,以促使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相互作用。
物流责任中心必须有十分明确的、由其控制的物流活动范围,它是指由一个主管人员负责,承担着规定责任并具有相应权利的内部物流单位。
通常可分为三大类:
物流成本中心、物流利润中心、物流投资中心。
物流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事前编制责任预算,将总预算按各责任中心分别落实、重新编制,使各责任中心的负责人了解其在预算过程中所应完成的任务和应控制的事项。
2.在责任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对各层次日常业务进行控制,及时予以纠正,保证预算的实现。
3.责任预算执行完毕后,考核各责任中心的业绩,编制预算报告。
(二)
世界经济竞争已从物质资源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实现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这就离不开人力资源会计。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灵魂,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人力资源会计系统的运行,同样离不开一套恰当的会计计量理论。
因此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理论和计量方法,恰当地反映和计量人力资源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含义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是对人力资源投资进行计量,对人的劳动技能已经创造或可能创造的价值加以计量。
其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是指对人力资源的量、质的现状及增减变动情况进行计价和度量的活动,既包括用货币作为尺度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确认、测定,也包括用非货币方法对人力资源及其组织的现状、趋势,从心理、行为、思想、作风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分析、推测、鉴定与评价等定性量度。
狭义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内容是指用货币对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确认与测定。
本文采用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广义的含义。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不仅要用到精确的货币计量,而且要用到模糊的非货币计量,两者结合使用,以达到对人力资源价值全面计量的目的。
1、人力资源会计的货币计量方法
人力资源会计的货币计量方法是指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过程中以货币作为评估的单位,并在评估中以此方法为主的计量方法。
中外许多学者根据自己对人力资源价值问题的理解,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几种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模式,现分述如下:
(1)工资报酬折现模型
该模型直接根据经济学概念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认为某一职工的人力资源价值等于该职工在剩余受雇期内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
该模型忽略了职工在其工作期间将会转变角色的可能性,也未考虑企业收益之间的差别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差别而造成的;
其次,这种计量方法仅以职工工资作为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但实际上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可能高于或低于其工资。
因此,运用这种方法会高估或低估人力资源价值,影响其准确性。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个别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2)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
该模型提出以效率因素作为未来工资报酬的调整值,以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值来计算人力资源价值。
效率系数可以用给定期间内某组织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相比计算出的投资报酬率反映。
其优点是:
在职工工资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确定关系的假设前提下,能够准确、动态地反映人力资源产出的价值信息。
其局限性是它用一个职工在未来5年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代表他对组织的经济价值,在理论上低估了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注重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3)随机报酬价值模型
该模型理论认为个人对于某一特定组织的价值是由其未来所能提供的价值决定的。
而其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未来所处的职位和担任的角色有密切关系。
但一个人在一个组织内担当的角色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个人对组织提供的服务即在这种随机的过程中完成。
这种方法较前两种方法在技术上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其结果更容易被接受。
但却忽略了其他资产对组织收益的影响,将组织的全部收益归结为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因此有可能高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4)非购入商誉法
该模型是一种将企业的超额利润,按照资本化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
它的计算是基于每年的实际收益数额,而且不必对未来收益进行估算,因此它不仅具有更大的客观性,也与现行会计惯例较为接近。
但当某一企业的实际利润等于或小于同行业正常利润时,该企业人力资源就没有价值,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这大大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
此法适用于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商誉,且商誉较容易计量出来的企业,如在国内外拥有驰名商标的企业等。
(5)经济价值法
该方法将组织未来各期的收益折现,然后按照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例,将组织未来收益中人力资源投资获得的收益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该模型注重比较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使企业有限资金用于最佳决策。
其缺点是未来净收益是一个估计值,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另外,该方法未反映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即工资部分,因此低估人力资源的价值。
此法适用于实行预测制度比较好,并且注重未来收益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2、人力资源会计的非货币计量方法
会计仅有货币计量是不够的,对人力资源会计而言更是如此。
人力资源价值的许多特性是货币指标无法表现的,因而人力资源会计必须合理地运用非货币计量方法。
常用的非货币计量方法主要有一些表格、指标和文字说明等。
(1)职工技能一览表法
职工技能一览表法就是用表格的方法将人力资源技能信息记录储入信息库,经过整理、归类、汇总后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的评价、管理。
表格中将各个组织成员所具备的能力或技术详细地排列出来,其中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技术等级、技术职称等。
职工技能一览表可分为职工技能一般资料记录和职工技能专门资料表。
还可以建立特殊人才一览表,设置一些所需要了解的项目,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控制和规划等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
(2)人力资源价值技术指标统计法
它是指利用统计方法计算一些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计算和分析的人力资源价值技术指标的方法。
指标可根据需要设定,常用的指标有职工离职概率、职工年龄结构变动、人员结构比率等。
(3)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综合定量考核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先对被考核者进行要素分析评定,即对每个被考核者的某些方面逐一分析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各评价因素和要素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取不同的权重因子,用权重和的方法计量出各因素和要素的分值,并转换为百分制分值,再进一步汇总得出评价总分,从而综合、全面地评定人的表现及能力。
上述各种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各有优缺点,且随着人力资源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出现更科学、更合理的价值计量方法。
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和管理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合理的计量方法,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正确计量,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开展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工作的设想
1、选择试点。
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大面积铺开做准备
试点可以选择学校、医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科研单位、高科技企业等人力资源密集的单位,进行小规模小范围的实验性实践,用于积累经验,既推动理论的向前发展,又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做准备。
2、结合国情,逐步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工作
结合我国的国情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参考西方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逐步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工作。
第一步可以先对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价值进行计量,因为他们对企业的影响更大、价值更高。
对这部分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可以单独进行,采用个人价值计量模型。
第二步可以将实验性实践扩大到企业组织的基层人员,对这部分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比较适合采用群体价值的计量模型,因为他们为企业服务的价值相对较小,不需单独计量,并且企业的生产是团队生产,基层人员的工作与其他人员的联系更多,很难确认不同人员的单独价值。
3、大力发展与完善人力资源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只有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才能提供一个合理的人才市场价格,从而为会计核算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存在,使人才能自由流动,企业可自由获取其所需的人才,只有在这时,社会才可能产生对人力资源信息真正的现实意义上的需求,人力资源会计也才有了其存在的基础。
4、加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组织,规范计量的实施
由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必须加强计量过程中的组织工作,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规范地实施计量工作,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由于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研究理论尚未完善,且大部分理论来源于对西方论著的翻译,与国情联系不够,与实践结合不足。
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理论一定会深化与系统化,从而推动人力资源会计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发挥人力资源会计的巨大作用。
(三)
财政部xxxx年初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我国具体准则”),对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并对上市公司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利润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本文拟将我国具体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相应具体会计准则第23号(以下简称“ias23”),作以
下比较。
一、借款费用的内容、范围借款费用一般是指企业因借人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和其他费用。
但在其具体范围上,我国具体准则指出不适用于“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和“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而ias23明确说明“不涉及权益(包括不归类于负债的优先股)的实际成本或假设成本”,但借款费用包括“融资租赁所形成的融资租赁费”,同时也包括用于投资性房地产所借资金引起的利息。
可见,ias23是以负债性或是权益性来划分借款费用,而且适用于全部负债性的借款费用,而我国具体准则是按借款的产生原因和用途来确定其适用范围的,而且其适用范围也相对要小。
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租赁费,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则由《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另行规定。
二、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ias23和我国具体准则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都提供了两种方法:
在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或按规定进行资本化。
不同之处在于ias23将当期确认为费用即费用化作为基准的处理方法,而将资本化作为“允许使用”的方法,而且规定,不管借款如何使用,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除非按规定进行资本化。
从理论上讲,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借款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应当予以资本化,但从实务上考虑,费用化方法更便于操作,而且符合稳健性原则。
在实务中,企业也常常选择借款费用费用化的处理方法。
我国具体准则明确要求,除了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需予以资本化外,其他用途的借款费用都应予以费用化,记人当期损益。
这样规定主要是基于“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的考虑。
此外,我国具体准则对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也作了专门规定:
辅助费用属于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于发生时予以资本化;
以后发生的辅助费用应于当期确认为费用。
但如果前者的发生金额较小,也可于当期确认为费用。
相比较而言,ias23就没有对辅助费用进行特别规定。
(二)借款勇用的资本化处理1.资本化的条件及范围。
就资本化的条件而言,我国具体准则规定,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等借款费用,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②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③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需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这里的专门借款是格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资产支出则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
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
例如,用货币资金购买建筑材料,将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固定资产的建造,以及用带息票据购买工程用料等情形。
我国具体准则中进行这样的规定,虽然使资本化金额核算显得较复杂,但却体现了“收入和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避免了在所借款项未用于建造相关资产而用于其他用途时,其借款费用也记入该资产成本即资本化的可能。
ias23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规定的条件实际上同我国具体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其要求的基础是:
银行向企业贷款的通行做法,即贷款成立时银行只给贷款指标而不是一次性划入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企业在实际需要时由银行直接支付。
这样避免了在企业使用贷款前就需承担利息支出的情况,因而也就不会存在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ias23规定,作为“可以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借款费用资本化方法要求:
凡可直接归属于符合条件的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都应予以资本化。
这里的“可直接归属于”意思是指如果不发生该资产上的支出则可以避免的借款费用。
“符合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例如某些存货、制造厂、发电设施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而我国具体准则规定的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则是指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
可见,我国具体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仅限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即专门借款。
这同ias23规定的“可直接归属于符合条件的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的借款费用”相比有着重大差别,因为这里的“符合条件的资产”可能是一些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资产。
这表明我国具体准则规定的准予资本化借款费用的范围要小得多。
2.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ias23规定,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情形:
①如果是为获得某项符合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人的资金,应为本期实际发生借款费用减去以该项借款进行临时性投资而获得的投资收益后的数额;
②如果是一般性措人资金用于获取某项特定的符合条件的资产,则应等于资本化比率和发生在该资产上的支出的乘积,这里的资本化比率指的是企业当期尚未偿付的所有一般性借款的借款费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而我国具体准则确定的资本化范围较窄,因而其资本化金额的确定也要简单得多。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产支出金额×
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无数÷
会计期间总天数]资本化率=借款加权平均率=当期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之和÷
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100%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具体准则在这里没有涉及到临时性投资引起的收益问题。
但是在实务中,由于专门偌款一般不会在拨入企业账户后马上一次性用完,这样就可能产生存款的利息收人。
如果有一部分借款较长时间内都不使用,则可能会被企业用在其他临时性的投资上,因而也就可能产生临时性的投资收益。
当前这种情况在我国并不少见,但我国具体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资本化的停止1.暂停资本化。
暂停资本化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暂停的条件规定和时间的确定。
ias23认为,如果为使资产达到其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而进行的必要准备活动中发生较长时间的中断,则其间的借款费用应暂停资本化。
同时提出两点例外:
①在大量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工作进行的期间内;
②如果暂时的中断是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
这两种情况下通常不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过程。
例如,在为使存货达到成熟状态而必须持有的期间内,资本化应继续进行;
又如在某地建造桥梁时,该地在建造期间出现高水位情况,这种高水位应视为正常情形,所以在由于高水位而耽搁建造的持续期间内,资本化也应该继续进行而不能予以中止。
而我国具体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建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包括3个月),则应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另外,若中断本身是正常情况下必要的过程,则资本化应继续,这一点同ias23是一致的。
二者相比可以看出,ias23规定的暂停资本化的条件实际上也是指发生了非正常中断,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具体准则对条件和时间的把握更为明确、具体,而ias23的描述更多的是在进行原则性规定。
2.终止资本化。
ias23认为,为使符合条件的资产达到其预定的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而必要的准备活动“实质上完成”时,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过程应当终止。
其判断标准是:
日常管理性工作可能仍在进行,但如果资产的实体建造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