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5192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知识汇总Word格式.docx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

2、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新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变

1、变训练为主为积累为主

2、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

3、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二)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

使学生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思维。

(三)阅读教学的灵魂——“民主、科学、个性”

(四)课堂阅读教学的开放

1、教学内容的开放

2、教学形式的开放

3、学生思维的开放

4、教师思想的开放

(五)阅读教学的过程转变——“教——学”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策略(p69~76)

(一)走向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1、教师的“导”必不可少

(1)用发现法读课文

(2)用问题法读课文

(3)用讨论法读课文

(4)用整合法读课文

2、自主性阅读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贯穿主线——学法指导

(2)先学后教,注重学生主体

(3)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充分诵读,引发思考

(一)体验、品位——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p73~77)

1、探究性阅读的前提——进入问题情景、确定专题

(1)中心式问题(主问题)

(2)提炼式问题

(3)自由式问题

(4)抛锚式问题

(5)点睛式问题

2、探究性阅读的核心——占有信息资料、自主探究

(1)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2)主动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

(3)激活方法,借鉴运用

(4)注重体验情境,诵读感悟

3、探究性阅读效果的“抓手”——成果展示,欣赏积累语言

(1)朗读、背诵

(2)表演

(3)创造性习作

4、探究性阅读的迁移拓展——课外延伸研究

5、探究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6、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建议

(1)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要设计有探究空间的问题

(3)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4)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

(三)读出自己——个性化阅读策略

1、个性化阅读的基本特征

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差异;

他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是教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1)阅读主体的自主性

(2)阅读时间的探究性

(3)阅读过程的调控性

(4)阅读结果的差异性

2、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1)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3)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课文

(4)转变教师角色

(四)发现、感悟——创造性阅读的教学策略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泳、体味、思考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

1、如何超越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

(1)在鉴赏阅读中超越文本

(2)在动态阅读中超越文本

(3)在批判阅读中超越文本

(4)在发展阅读中超越文本

2、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1)指导学生平时勤于思考,用于质疑问题

(2)学会发散思维,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4)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鸣

(二)碰撞、融合——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

1、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

(1)从对话理论看语文教学的本质

对话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与他人或自己的对话。

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激励并促成学生与科文作者的对话、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

(2)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

读书即交友,是朋友间的对话。

通过阅读对话,读者可以主动“发现”、“参与”,从而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的策略

(1)问答行为策略

主要功能有:

①诱发学生参与教学;

给学生提供某种线索,使学生注意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

②提供联系与反馈的机会;

③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其特征是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质疑,就某一问题共同探讨。

〈1〉发问策略

〈2〉侯答策略

〈3〉理答策略

(2)讨论行为的策略主要功能有:

①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②帮助解决问题;

③培养人际交流;

④改变学生不愿接受他人观点的态度;

⑤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

〈1〉讨论的准备策略

〈2〉讨论的启动策略

〈3〉讨论的组织策略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也是作文教学的主题,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创新作文理念,重塑美文灵魂

(一)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有真切的体验。

(二)文人合一是作文的价值追求

首先,突出“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作文教学目标;

其次,构建本色化内容和活动性体系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弥补知识读本型、文章选本型的传统作文教学的缺陷,使作文过程成为丰富多彩、意兴昂然的生命活动,……;

再次,承继并光大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品即人品”的作文教学思想精华,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和活力。

(三)作文思维从封闭归属趋向多元创新

首先,鼓励作文主体在思想内容上趋向创新。

其次,鼓励作文主体在思维形式上趋向发展。

(四)作文语言从俗语套话趋向丰富多彩

(五)作文评估从保守狭隘趋向明珠开放

首先评估观念眼更新,即鼓励作文具有见仁见智的开放性和民主性;

其次是评估标准的和梯度和层次。

新课标新评估观的体现是“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作文闪耀着个性的光辉

(一)书写潇洒的生命轨迹

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的拥抱生活的亮丽。

学生作文中的“真实”和“真诚”品质,实际上标示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我”的灵魂。

(二)放飞作文,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我们提倡自由为文,就是给学生“松绑”,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

我们主张放飞作文,就是鼓励学生在完成课业之余,踊跃投身图书世界,汲取阅读的精华,奔向大社会、大自然,去拥抱生活的真谛,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

(三)弘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

个性化的创造使作文的根本标志,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精髓。

(四)作文个性化与教学个性化

1、作文个性化就是学生能自主的协作,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

“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受过多的干扰。

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

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

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

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

(1)思想个性化

(2)思维方式个性化

(3)写作借鉴个性化

(4)语言风格个性化

2、作文教学个性化

实现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师的鼓励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境界。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

教师的责任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然后去放大,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作文语言的艺术,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的语言,句式的选用,修辞的运用,逻辑的顺序,词汇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

作文体现构思的匠心。

文无定法,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如何收束,都有学生自己的习惯和匠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切不可强加于学生。

(五)努力创新,弘扬创造精神

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教学的新理念,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放在首位。

首先,要以培养认知感悟力为起点……;

其次,把培养联想想象力作为教学重点;

再次,要培养质疑的判断力。

三、作文教学新理念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教育学生认识自改作文的重要性

2、教给方法,有计划的训练

(一)作文批改的目标实现由“评”向“改”的转变

(二)批语——写作能力与生命培育的双重关注

四、网络环境与“激”情作文

(一)网络作文的优势

(二)网络激情作文策略

1、利用网上资源,建立学生个人素材库

2、创设虚拟社区,学生参与批改、讲评

3、畅通批改渠道,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提法,这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同《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所在,那么:

一、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目标(P108~110)

综合性学习是通过学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综合性、社会化、经验性和个性化。

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观察——表达。

二是问题——解决。

三是活动——探究。

1、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

(1)能主动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取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国家大事,就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互相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战士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

学会注明所引资料的出处。

(二)语文综合学习的突出特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内容、对象、时空、手段的多方面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综合性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具体说,综合性学习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讲究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所以总个性学习不应等同于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它比研究性学习更强调活动的丰富性;

也不同于以往教材的语文实践活动,它比语文实践活动更重视研究专题的选择和探究的深入程度。

特征有:

1、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2、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3、在综合性学习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注意活动的开放性

(1)内容的开放

(2)过程的发现

(3)空间的开放

(4)结果的开放

(5)师生关系的开放

2、注意活动的阶段性

(1)内容选择的阶段性

(2)不同形式的阶段性

3、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1)知识的综合性

(2)教育功能的综合性

(3)考察评价的综合性

4、注意活动性的实践性

(1)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

(2)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3)突出过程的完整性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领

1、需要处理的关系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体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与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时间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需要注意的问题

(1)以充足的实践作为保证

(2)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3)充分利用弹性空间

(4)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与思考

(一)活动课的几个重要原则

1、解读语文活动课

语文活动课主要特征有:

其一,语文活动课有目的、有计划,是语文课程的一种。

其二,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将语文课的见解经验和知识技能进行运用,是指熟练并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达到一种“审美理性”。

其三,语文活动课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培养。

2、开设语文活动课的理论根据

3、语文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切入点加以组织和引导

①可模拟现代生活的题定情景

②可将亲历的体验、困惑、茅盾变成话题展开讨论

③可以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题材,进行配乐或配画。

④以课本为题材演小品、课本剧。

⑤可将社会各界人士请进课堂

(2)进行活动课的三个阶段

①把生活纳入课堂

②从课堂走向社会

③研究性学习

4、语文活动课与体验性作文改革

教师在活动课中适时引导学生捕捉亲身体验和情感中的闪光点,使其搜集素材能力、认识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

5、语文活动课的广阔前景

(二)语文互动的注意事项

1、力求集“三味”(趣味、生活味、语文味)于一体

2、要把握好“度”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强实践机会、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是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的整合和发展。

作为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次被写入课程标准之中,构成了语文新课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的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

要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把握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明确它的学习目标。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1、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课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师是唯一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场所的教材、教师、教室“三中心”论,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学科本位论和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体现了鲜明的综合性特点。

(1)学习目标的综合,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的综合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如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的教学目标定为:

A、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能力。

能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察的景物的特征和内心感受、体验说给别人听,做到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初步养成观察景物的习惯,认识并探究自然。

能对感兴趣的景物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在观察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形、声、色、味、性),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对比、类比和综合,加深对观察对象的感知、理解和领悟,从而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回到大自然的环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围绕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开展活动,获得对大自然的亲近而美好感情,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这些目标体现了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

(2)学习内容的综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广阔空间中学语文,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文化”等内容展开,涵盖变化中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天文、地理、军事、经济、科技,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体现自然、社会、人文领域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

(3)学习方式的综合,做到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规范学习和休闲学习相结合,个体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4)学习资源的综合,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综合性沟通和整合。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可分二类:

一是本地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二是网络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雅虎”、“搜狐”、“新浪”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

这些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声像丰富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5)评价的综合性。

评价的内容,要看项目的确定是否有价值,内容设计是否具有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又要看实践活动是否做到全员参加和全程体验,还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看收集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从评价的形式上看,综合性学习是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单一的量化评定方式不能反映它的本质,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的个性、灵性、悟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将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度、多侧面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分享成果的喜悦,又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从综合性学习的原则、目的来看,实践是第一位的。

无论是“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中问题”,还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

无论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还是“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都强调学生参与和实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标准的“目标”中大量运用“观察”“搜集”“查找”“策划”“运用”“调查”“组织”“参加”“尝试”“解决”“获取”等行为性很强的术语,就是为了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很强的实践行为,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实现语文的社会性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基本素养。

重视探究,重视应用,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重视体验,重视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保证。

3、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沟通课堂内外联系、沟通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沟通语文与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的基于文本又超文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具有极强的开放性。

(1)学习时空全方位开放。

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转变,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短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

学习时空向家庭、社会和自然开放,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放眼科技文化的发展,体验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记录典型事件,学习先进人物,探究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吸纳知识、积累生活、丰富情感、提高认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2)学习内容的开放。

生活的领域有多宽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阔。

学习内容除了文本,更应包括多元信息——书面信息、影视信息、网络信息、社会传闻、多彩生活、未知领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等等。

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堂,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其他各科的学习领域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实践中,巩固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积累学习经验,积淀文化底蕴,如赏名剧看名画听名曲谈感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成了智力、能力、思维、习惯、个性、高尚思想、审美情趣、完美人格的综合性训练,在高品位的艺术感染和享受中激发情感,激活思维,丰厚学生的精神底子。

(3)学习过程的开放。

一是教师由包到放。

课堂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深入地探究,真切地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灵性,准确而有创造性的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专题研究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组织,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和创新,不怕困难和挫折,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活动的得失和经验教训,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作为活动的成果去鉴定评价。

教师时刻关注学习过程的发展,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二是学校由封闭到开放。

学校领导不但要鼓励语文教师开放课堂教学,而且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