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6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

湖州师范学院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湖州师范学院2019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护理学综合》(308)考试大纲

I、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包括:

新编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II、考试比例:

新编护理学基础占1/3、内科护理学占1/3、外科护理学占1/3。

III、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50%,150分,每题1.5分,100道题)

问答题(占50%,150分,6~15道题)

总分:

300分

IV、考试时间:

3小时

V、参考教材:

1、《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二版

2、《内科护理学》,尤黎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五版

3、《外科护理学》,李乐之、路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第五版

备注:

《新编护理学基础》中已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的内容

VI、考查目标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和规律。

3.熟悉并掌握各系统疾病的护理特点,相关技能及注意事项。

4.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相关理论、原理和观点进行推断。

5.运用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相关知识进行病情推断,并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计划和实施。

VII、考查内容

一、新编护理学基础

(一)绪论

1.概念:

护理学、护理

2.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和不同阶段的护理特点

3.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

4.南丁格尔对护理专业的主要贡献

5.护理学的任务、目标和护理实践的主要范畴

6.国际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二)健康和疾病

1.概念:

健康、疾病、患病、疾病行为、自我概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疾病谱和致病因素的变化

4.健康模式

5.现代疾病观的特点

6.美国学者萨切曼提出的疾病过程的五个阶段

7.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

(三)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1.概念:

卫生保健体系、医院、病区、医院分级管理三级医院

2.门诊部的护理工作

3.急诊科的护理工作

4.医院的类型和分级

5.医院的特征和功能

6.门诊、急诊、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7.病区的护理工作

(四)护士与患者

1.概念:

角色、角色转变、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消退、角色行为强化、患者、角色适应、护患关系

2.患者角色的基本特征

3.患者的权利

4.护士的角色功能及应具备的素质

5.护患关系的特征

6.护患关系的模式

7.角色的特征

8.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9.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

10.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五)护理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法规

1.护理伦理的5条基本原则

2.护理职业道德规范

3.护士执业注册规定

4.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级、分类以及处理程序

5.正确区分护理活动中的故意侵权行为与无意侵权行为、疏忽大意与渎职

(六)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1.概念:

系统、系统思维、需要、应激、应激源、应对、适应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3.患者的基本需要

4.人类适应的层次

5.奥瑞姆的自护理论

6.罗伊的适应模式

7.系统的分类和特征

8.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系统理论在护理学中应用

10.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

11.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学上的应用

12.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

13.心理防卫机制

14.常见应激源

15.影响应激的因素

16.塞里的应激反应模式

17.应激反应的护理

18.纽曼的系统模式

(七)评判性思维和护理临床决策

1.概念:

评判性思维、护理临床决策

2.评判性思维者应具备的态度倾向

3.护理决策的分类

4.评判性思维的类型

5.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学中的运用

6.影响护理临床决策的因素

(八)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1.概念: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计划、护理评价

2.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及各阶段的主要护理工作

3.收集资料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4.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及陈述方式

5.护理记录的格式和要求

6.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7.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8.护理目标的种类和陈述要求

9.制定护理措施的要求

(九)环境

1.概念:

医院感染、交叉感染、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终未消毒

2.医院物理环境的调节和控制

3.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4.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原则

5.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六项无菌技术的规范操作

7.隔离原则

8.穿、脱隔离衣的方法,避污纸的使用,手的消毒及口罩的使用方法

9.影响健康的一般环境因素

10.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使用注意事项

11.各种隔离种类及措施

12.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十)护理安全

1.概念:

安全保护用具

2.疾病传播途径的额外预防

3.患者安全防护

4.保护用具适用原则

(十一)入院和出院护理

1.概念:

人体力学、分级护理

2.患者入院、出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各种铺床法的目的和规范操作

4.正确使用平车、轮椅运送病人

5.新入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6.分级护理的原则与护理要点

7.人体力学运用原则及护理工作中运用人体力学的意义

8.影响人体平衡和稳定的因素

(十二)舒适

1.概念:

舒适不舒适疼痛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2.常用卧位安置及临床意义,为模拟患者安置卧位并能扶助其变换卧位

3.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

4.特殊口腔护理;

5.常用漱口液及其临床作用

6.晨晚间护理的方法

7.疼痛病人的评估及护理

8.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

9.口腔的评估和口腔卫生指导、义齿的清洁和护理

10.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的方法

11.皮肤的评估和皮肤卫生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淋浴或盆浴

12.疼痛的原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

13.便盆的使用方法

(十三)休息与活动

1.概念:

休息、压疮、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2.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3.满足患者活动需要的护理措施

4.压疮的预防措施、各期特点和治疗、护理重点

5.概念:

睡眠、昼夜性节律、失眠、睡眠失调

6.睡眠两种时相的区别,睡眠周期

7.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

8.常见睡眠失调的临床表现

9.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10.压疮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易发部位

(十四)饮食与营养

1.概念:

治疗饮食、试验饮食、管饲饮食、鼻饲术、要素饮食

2.治疗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

3.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

4.鼻饲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过程及要点

5.基本饮食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

6.试验饮食的种类和用法

7.要素饮食的适应证、禁忌证

(十五)体温

1.概念:

发热、体温过低、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继发性效应

2.发热的临床过程、表现及热型

3.制定发热病人三个阶段的护理措施

4.测量体温的三种方法及正常值,并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掌握体、计的消毒方法

5.用冷、用热的作用

6.冷热应用的禁忌症

7.常用的冷热术的使用(热水袋、烤灯、热湿敷、坐浴、冰袋、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湿敷)

8.体温的生理调节与变化

9.影响冷热应用的因素

(十六)呼吸

1.概念:

呼吸困难、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过速、呼吸过缓、深度呼吸、蝉鸣样呼吸、鼾声呼吸

2.呼吸评估的主要内容,并能针对呼吸异常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3.正确测量呼吸的技术

4.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及普通痰标本、24h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5.改善呼吸功能的各种技术(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术、呼吸训练的技术、吸痰术、氧气吸入术、雾化吸入术)

6.各种给氧方法的不同特点和适应范围

7.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氧的可供时数的计算方法

8.给氧的副作用及预防

9.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10.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11.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十七)脉搏与血压

1.概念:

间歇脉、脉搏短绌、速脉、缓脉、血压、平均动脉压、高血压、低血压

2.脉搏、血压的评估,正确的识别脉搏、血压的异常变化,并能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正确测量脉搏、血压的技术,并能归纳测量血压应注意的问题及理论依据

4.正常脉搏、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

5.异常脉搏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6.影响血压的因素

(十八)排泄

1.概念:

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灌肠术

2.排尿异常的护理

3.导尿术的模拟操作

4.男、女患者导尿术的异同点

5.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措施

6.)排便异常的护理

7.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小量不保留灌肠法、药物保留灌肠法

8.排尿活动的评估

9.排便活动的评估

10.肛管排气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十九)给药

1.概念:

皮内注射法、臀大肌十字定位法、臀大肌联线定位法、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三指法、构角法)、TAT脱敏注射法

2.给药原则、给药途径、给药的时间安排,

3.口服给药方法(包括备药与发药),并能举例说明不同性能药物服用时的注意事项

4.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法(ID、H、IM、IV)的定义、目的、常用部位、规范的操作方法

5.各种皮试液的浓度、配制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判断

6.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措施

8.TAT脱敏注射的原理和方法

9.常用医嘱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10.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11.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要求和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2.静脉采血术,并能比较不同类型的血标本,说明它们各自的采集目的、血量、方法及标本容器的不同之处。

(二十)静脉输液与输血

1.概念:

静脉输液、输液微粒、成分输血溶血反应

2.临床补液原则

3.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术的规范操作

4.常见输液故障及处理方法

5.输液滴注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6.输液反应及防治措施

7.输血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原则、输血前准备

8.输血反应及防治措施

9.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及其作用

10.输液泵的应用

1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2.血液制品的种类

13.成分输血的特点

14.间接静脉输血术的操作

15.输血的管理

(二十一)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1.概念:

病情观察、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2.病情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洗胃的目的、禁忌证、常用洗胃溶液的选择

4.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措施

5.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要求、观察后的处理

6.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

7.各种洗胃法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二十二)临终护理

1.概念:

临终关怀、脑死亡、濒死、死亡

2.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分期,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3.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4.丧亲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5.死亡过程的分期,比较死亡过程的三个阶段,正确提供濒死期及临床死亡期的主要标志

6.尸体护理的目的

7.在模拟患者身上正确完成尸体护理,做到步骤准确、连贯,态度严肃、认真

(二十三)医疗和护理文件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