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0540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第七八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学校课程

D.社区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属于一级课程,课程的编制往往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

7.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看,学校的校风、学风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正确答案)

C.地方课程

学校的校风、学风属于隐性课程

8.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正确答案)

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卢梭

9.关于课程的内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西方,课程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跑道”(正确答案)

B.朱熹认为“课程”的意思是功课及其进程

C.“课程”一词在西方最早出现在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文中

D.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在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

10.杜威倡导的“从做中学”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正确答案)

D.隐性课程

杜威的观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去做,因此属于活动课程

11.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等融合成生物学,这里的生物学指的是()。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正确答案)

C.广域课程

融合课程指把有关学科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

12.在语文和历史、历史和地理、数学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邻学科之间确立科际联系点,使各学科间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因此它们属于()。

A.相关课程(正确答案)

B.融合课程

将有关知识点的学科联系起来但又保持原来学科的独立这是相关课程

13.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综合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为()。

A.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

C.融合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

D.广域课程、融合课程、相关课程(正确答案)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

根据综合程度由高到低,可以把综合课程分为:

广域课程、融合课程、相关课程

14.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称为()。

A.经验课程(正确答案)

D.选修课程

经验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15.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开发的道德与法治、科学两门课程属于()。

A.分科课程

B.广域课程(正确答案)

C.融合课程

D.相关课程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开发的道德与法治、科学两门课程就是广域课程

16.()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正确答案)

D.教学目标

本题是对课程目标内涵的考查。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影响,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17.()是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组织原则,强调学习者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

A.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正确答案)

C.逻辑顺序

D.心理顺序

纵向组织是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组织原则,强调学习者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

18.按照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这体现了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中的()。

A.心理顺序

B.逻辑顺序(正确答案)

C.螺旋式

D.直线式

本题是对课程组织原则的考查。

逻辑顺序是按照有关科学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程序组织课程内容。

它强调较多的是学科固有的逻辑顺序排列,而不太考虑逻辑对学生有什么意义。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9.张老师设计的课程目标含混不清,很难理解和把握,这反映了这种课程目标设计缺乏()。

A.系统化

B.具体化(正确答案)

C.层次化

D.标准化

具体化要求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

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A.自主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整合性(正确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性的特点

21.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正确答案)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所以选A。

22.()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答案)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社会与环境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23.在探讨课程的词源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中强调课程是由“currere”一词派出来的,译为“跑道”。

以此我们可以判断斯宾塞更倾向于认为()。

A.课程是认知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过程(正确答案)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859)一文中。

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ofstudy),简称学程。

24.()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A.课程计划

B.教科书(正确答案)

D.教学大纲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5.根据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可以分为()。

A.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B.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C.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正确答案)

D.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根据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26.关于新课程教师角色的变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制度(正确答案)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学与管理的关系不属于教师角色的变革

27.()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

A.社会服务(正确答案)

B.考察探究

C.设计制作

D.职业体验

社会服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

28.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

A.自发性

B.强制性(正确答案)

C.基础性

D.普遍性

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强制性

29.以下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来源

B.学生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C.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D.教师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正确答案)

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来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0.根据资源的功能特点划分,知识、技能、经验等属于()课程资源。

A.隐性

B.条件性

C.素材性(正确答案)

D.显性

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31.课程实施的()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正确答案)

D.协作取向

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果

3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以下学习方式中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悖的是()。

A.接受学习(正确答案)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3.以下选项中未体现课程评价机制的变革是()。

A.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B.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C.强调质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D.注重结果,强调总结性评价,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正确答案)

应当是注重过程,所以D选项错误。

34.下列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活动取向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观点,也是影响较大的观点

B.课程内容有三种表现形式,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C.学习经验取向最初由博比特提出,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

D.泰勒认为知识只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正确答案)

课程内容即教科书或学科知识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也是影响比较大的观念;

课程内容有三种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学习活动取向最初由博比特提出,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

35.下列关于课程组织取向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者取向以学科逻辑为根据,认为课程是“有组织的知识传统累积”

B.学科取向认为课程内容是学习者的经验

C.社会问题取向的重点是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正确答案)

D.当代课改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学科取向以学科逻辑为根据,认为课程是“有组织的知识传统累积”;

学习者取向认为课程内容是学习者的经验;

当代课改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3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评定,其中()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A.备课

B.上课(正确答案)

C.布置与批改作业

D.课外辅导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37.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是()。

B.作业检查

C.课外辅导(正确答案)

D.作业修改

课外辅导是在上课时间以外,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但不是上课的简单重复

38.关于教学、教育和智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

B.教学不只是智育的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途径

C.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途径

D.智育完全通过教学来进行的,这是教学与智育的联系(正确答案)

智育不仅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也要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来实现,但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

39.学生是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体现了学生的()。

A.认识对象具有间接性(正确答案)

B.认识条件具有引导性

C.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

D.认识过程的发展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对象具有间接性指的是:

学生是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

题干体现的是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间接性

40.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

A.班主任工作

B.教学(正确答案)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

41.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B.整合性

C.连续性(正确答案)

D.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连续性,强调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

42.某大学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

“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干粮’,更要给‘猎枪’。

”这句话强调了在学习中()。

A.智力比知识重要

B.方法比知识重要(正确答案)

C.品德比知识重要

D.过程比知识重要

题干中把“干粮”喻为知识,“猎枪”喻为方法,即强调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43.虽然小明在某次考试中的最终分数只有65,但由于考试难度过大,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及格,教师给他的等级评价为优。

这表明教师运用的评价方式是()。

A.绝对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正确答案)

相对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44.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A.教学目标与任务

B.学生的实际情况

C.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D.学校的要求(正确答案)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的时间、设备和条件,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课程性质和教材内容的特点

4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正确答案)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D.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6.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是()原则。

A.启发性(正确答案)

B.巩固性

C.直观性

D.循序渐进

产婆术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是()原则。

A.巩固性

B.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答案)

C.因材施教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因此选择B。

48.“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正确答案)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体现了个别差异,因此是因材施教原则的表现

49.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中,“教育”指的是()。

A.德育(正确答案)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原则指的是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

所以“教育”指的是德育

50.教师上课时能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语言描绘、举实例、打比喻、引用生动形象的谚语、穿插文艺作品中的警句、联系教材讲有趣的小故事等。

这贯彻了()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正确答案)

用丰富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事物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让学生直接感知,这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51.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正确答案)

D.谈话法

根据题干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可知是老师进行示范性实验,属于演示法

52.以下不属于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要求的是()。

A.根据教材中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

B.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C.教学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D.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正确答案)

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属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53.从人类知识的来源分类来看,小红通过观看《中国诗歌大会》节目获得的诗词相关知识属于()。

A.间接经验知识(正确答案)

B.直接经验知识

C.隐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根据人类知识的来源分类,将经验划分为直接经验知识和间接经验知识。

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而获得的知识;

间接经验是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

小红通过观看《中国诗歌大会》获得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知识,故此题选A。

54.中学生物课上教师在教授草履虫时使用了草履虫的挂图,体现了()。

A.言语直观

B.模像直观(正确答案)

C.实物直观

D.想象直观

挂图是属于模像直观

55.付老师十分重视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复习,他运用的是()原则。

A.直观性

B.巩固性(正确答案)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巩固性原则是要求有:

引导学生透彻理解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组织学生复习和练习;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综上:

选B。

56.《学记》中“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其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这句话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答案)

D.启发性原则

这句话的意思是,优良的教育,是在不良行为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来防范,这叫做“预防”。

抓住恰当时机进行教育,叫做“适时”。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循序进行教学,叫做“顺序”。

使学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就叫做“观摩”。

掌握和运用这四种教学规律,是教育成功的根本原因。

因此,“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要求教师做到循序渐进

57.()是上好一节课的内在动力。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积极性高(正确答案)

积极性高是上好一节课的内在动力

58.下列与“盈科而后进”体现了相同的教学原则的是()。

A.不陵节而施(正确答案)

B.学而时习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不思则惘

“盈科而后进”和“不陵节而施”都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59.()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获取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A.问答法

B.讲授法

C.读书指导法

D.讨论法(正确答案)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获取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60.下列关于教学组织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或者落后山区仍然采用复式教学

B.现场教学是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C.班级授课制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正确答案)

D.分组教学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无助于因材施教;

走班制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

61.教学评价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客观地进行学校教学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参考,突出强调教学评价的()功能。

A.导向

B.诊断

C.反馈

D.管理(正确答案)

教学评价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客观地进行学校教学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参考,突出强调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

62.合格考试是属于()。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正确答案)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合格考试是属于绝对评价

6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中的()。

A.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的规律(正确答案)

D.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