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6775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材料的主要缺陷及其引起的锻件缺陷 216页Word文档格式.docx

层状断口越严重,钢的塑性、韧性越差,尤其是横向力学性能很低,所以钢材如具有明显的层片状缺陷是不合格的

5.亮线(亮区)

 

亮线是在纵向断口上呈现结晶发亮的有反射能力的细条线,多数贯穿整个断口,大多数产生在轴心部分。

亮线主要是由于合金偏析造成的,见实例86。

轻微的亮线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严重的亮线将明显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6.非金属夹杂

 

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熔炼或浇铸的钢水冷却过程中由于成分之间或金属与炉气、容器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

另外,在金属熔炼和浇铸时,由于耐火材料落入钢液中,也能形成夹杂物,这种夹杂物统称夹渣。

在锻件的横断面上,非金属夹杂可以呈点状、片状、链状或团块状分布。

严重的夹杂物容易引起锻件开裂或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见实例47。

7.碳化物偏析

碳化物偏析经常在含碳高的合金钢中出现。

其特征是在局部区域有较多的碳化物聚集。

它主要是钢中的莱氏体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网状碳化物,在开坯和轧制时未被打碎和均匀分布造成的。

碳化物偏析将降低钢的锻造变形性能,易引起锻件开裂。

锻件热处理淬火时容易局部过热、过烧和淬裂。

制成的刀具使用时刃口易崩裂,见实例37、38。

8.铝合金氧化膜

铝合金氧化膜一般多位于模锻件的腹板上和分模面附近。

在低倍组织上呈微细的裂口,在高倍组织上呈涡纹状,在断口上的特征可分两类:

其一,呈平整的片状,颜色从银灰色、浅黄色直至褐色、暗褐色;

其二,呈细小密集而带闪光的点状物。

铝合金氧化膜是熔铸过程中敞露的熔体液面与大气中的水蒸气或其它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氧化膜在转铸过程中被卷人液体金属的内部形成的。

锻件和模锻件中的氧化膜对纵向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对高度方向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它降低了高度方向强度性能,特别是高度方向的伸长率、冲击韧度和高度方向抗腐蚀性能。

9.白点

白点的主要特征是在钢坯的纵向断口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在横向断口上呈细小的裂纹。

白点的大小不一,长度由1~20mm或更长。

白点在镍铬钢、镍铬钼钢等合金钢中常见,普通碳钢中也有发现,是隐藏在内部的缺陷。

白点是在氢和相变时的组织应力以及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当钢中含氢量较多和热压力加工后冷却(或锻后热处理)太快时较易产生。

用带有白点的钢锻造出来的锻件,在热处理时(淬火)易发生龟裂,有时甚至成块掉下。

白点降低钢的塑性和零件的强度,是应力集中点,它像尖锐的切刀一样,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很容易变成疲劳裂纹而导致疲劳破坏。

所以锻造原材料中绝对不允许有白点。

关于白点的详细介绍请见第三章第七节和实例97。

10.粗晶环

粗晶环常常是铝合金或镁合金挤压棒材上存在的缺陷。

经热处理后供应的铝、镁合金的挤压棒材,在其圆断面的外层常常有粗晶环。

粗晶环的厚度,由挤压时的始端到末端是逐渐增加的。

若挤压时的润滑条件良好,则在热处理后可以减小或避免粗晶环。

反之,环的厚度会增加。

粗晶环的产生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

但主要因素是由于挤压过程中金属与挤压筒之间产生的摩擦。

这种摩擦致使挤出来的棒材横断面的外表层晶粒要比棒材中心处晶粒的破碎程度大得多。

但是由于筒壁的影响,此区温度低,挤压时未能完全再结晶,淬火加热时未再结晶的晶粒再结晶并长大吞并已经再结晶的晶粒,于是在表层形成了粗晶环。

有粗晶环的坯料锻造时容易开裂,如粗晶环保留在锻件表层,则将降低零件的性能,见实例76。

有粗晶环缺陷的坯料,在锻造前必需将粗晶环车去。

11.缩管残余

缩管残余一般是由于钢锭冒口部分产生的集中缩孔未切除干净,开坯和轧制时残留在钢材内部而产生的。

缩管残余附近区域一般会出现密集的夹杂物、疏松或偏析。

在横向低倍中呈不规则的皱折的缝隙。

锻造时或热处理时易引起锻件开裂,

二、备料不当产生的缺陷及其对锻件的影响

备料不当产生的缺陷有以下几种。

1.切斜

切斜是在锯床或冲床上下料时,由于未将棒料压紧,致使坯料端面相对于纵轴线的倾斜量超过了规定的许可值。

严重的切斜,可能在锻造过程中形成折叠。

2.坯料端部弯曲并带毛刺

在剪断机或冲床上下料时,由于剪刀片或切断模刃口之间的间隙过大或由于刃口不锐利,使坯料在被切断之前已有弯曲,结果部分金属被挤人刀片或模具的间隙中,形成端部下垂毛刺。

有毛刺的坯料,加热时易引起局部过热、过烧,锻造时易产生折叠和开裂。

3.坯料端面凹陷

在剪床上下料时,由于剪刀片之间的间隙太小,金属断面上、下裂纹不重合,产生二次剪切,结果部分端部金属被拉掉,端面成凹陷状。

这样的坯料锻造时易产生折叠和开裂。

4.端部裂纹

在冷态剪切大断面合金钢和高碳钢棒料时,常常在剪切后3~4h发现端部出现裂纹。

主要是由于刀片的单位压力太大,使圆形断面的坯料压扁成椭圆形,这时材料中产生了很大的内应力。

而压扁的端面力求恢复原来的形状,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则常在切料后的几小时内出现裂纹。

材料硬度过高、硬度不均和材料偏析较严重时也易产生剪切裂纹。

有端部裂纹的坯料,锻造时裂纹将进一步扩展。

5.气割裂纹

气割裂纹一般位于坯料端部,是由于气割前原材料没有预热,气割时产生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引起的。

有气割裂纹的坯料,锻造时裂纹将进一步扩展。

因此锻前应予以预先清除。

6.凸芯开裂

车床下料时,在棒料端面的中心部位往往留有凸芯。

锻造过程中,由于凸芯的断面很小,冷却很快,因而其塑性较低,但坯料基体部分断面大,冷却慢,塑性高。

因此,在断面突变交接处成为应力集中的部位,加之两部分塑性差异较大,故在锤击力的作用下,凸芯的周围容易造成开裂。

三、加热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加热不当所产生的缺陷可分为:

①由于介质影响使坯料外层组织化学状态变化而引起的缺陷,如氧化、脱碳、增碳和渗硫、渗铜等。

②由内部组织结构的异常变化引起的缺陷,如过热、过烧和未热透等。

③由于温度在坯料内部分布不均,引起内应力(如温度应力、组织应力)过大而产生的坯料开裂等。

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缺陷,其余的可见有关的实例。

1.脱碳

脱碳是指金属在高温下表层的碳被氧化,使得表层的含碳量较内部有明显降低的现象。

脱碳层的深度与钢的成分、炉气的成分、温度和在此温度下的保温时间有关。

采用氧化性气氛加热易发生脱碳,高碳钢易脱碳,含硅量多的钢也易脱碳。

脱碳使零件的强度和疲劳性能下降,磨损抗力减弱。

2.增碳

经油炉加热的锻件,常常在表面或部分表面发生增碳现象。

有时增碳层厚度达1.5~1.6mm,增碳层的含碳量达1%(质量分数)左右,局部点含碳量甚至超过2%(质量分数),出现莱氏体组织。

这主要是在油炉加热的情况下,当坯料的位置靠近油炉喷嘴或者就在两个喷嘴交叉喷射燃油的区域内时,由于油和空气混合得不太好,因而燃烧不完全,结果在坯料的表面形成还原性的渗碳气氛,从而产生表面增碳的效果。

增碳使锻件的机械加工性能变坏,切削时易打刀。

3.过热

过热是指金属坯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在规定的锻造与热处理温度范围内停留时间太长,或由于热效应使温升过高而引起的晶粒粗大现象。

碳钢(亚共析或过共析钢)过热之后往往出现魏氏组织。

马氏体钢过热之后,往往出现晶内织构,工模具钢往往以一次碳化物角状化为特征判定过热组织。

钛合金过热后,出现明显的β相晶界和平直细长的魏氏组织。

合金钢过热后的断口会出现石状断口或条状断口。

过热组织,由于晶粒粗大,将引起力学性能降低,尤其是冲击韧度。

一般过热的结构钢经过正常热处理(正火、淬火)之后,组织可以改善,性能也随之恢复,这种过热常被称之为不稳定过热;

而合金结构钢的严重过热经一般的正火(包括高温正火)、退火或淬火处理后,过热组织不能完全消除,这种过热常被称之为稳定过热。

4.过烧

过烧是指金属坯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加热区停留时间过长,炉中的氧及其它氧化性气体渗透到金属晶粒间的空隙,并与铁、硫、碳等氧化,形成了易熔的氧化物的共晶体,破坏了晶粒间的联系,使材料的塑性急剧降低。

过烧严重的金属,撤粗时轻轻一击就裂,拔长时将在过烧处出现横向裂纹。

过烧与过热没有严格的温度界线。

一般以晶粒出现氧化及熔化为特征来判断过烧。

对碳钢来说,过烧时晶界熔化、严重氧化工模具钢(高速钢、Cr12型钢等)过烧时,晶界因熔化而出现鱼骨状莱氏体。

铝合金过烧时出现晶界熔化三角区和复熔球等。

锻件过烧后,往往无法挽救,只好报废。

5.加热裂纹

在加热截面尺寸大的大钢锭和导热性差的高合金钢和高温合金坯料时,如果低温阶段加热速度过快,则坯料因内外温差较大而产生很大的热应力。

加之此时坯料由于温度低而塑性较差,若热应力的数值超过坯料的强度极限,就会产生由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的加热裂纹,使整个断面裂开。

6.铜脆

铜脆在锻件表面上呈龟裂状。

高倍观察时,有淡黄色的铜(或铜的固溶体)沿晶界分布。

坯料加热时,如炉内残存氧化铜屑,在高温下氧化钢还原为自由铜,熔融的钢原子沿奥氏体晶界扩展,削弱了晶粒间的联系。

另外,钢中含铜量较高[>2%(质量分数)]时,如在氧化性气氛中加热,在氧化铁皮下形成富铜层,也引起钢脆。

四、锻造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锻造工艺不当产生的缺陷通常有以下几种

1.大晶粒

大晶粒通常是由于始锻温度过高和变形程度不足、或终锻温度过高、或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引起的。

铝合金变形程度过大,形成织构;

高温合金变形温度过低,形成混合变形组织时也可能引起粗大晶粒

晶粒粗大将使锻件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疲劳性能明显下降。

2.晶粒不均匀

晶粒不均匀是指锻件某些部位的晶粒特别粗大,某些部位却较小。

产生晶粒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坯料各处的变形不均匀使晶粒破碎程度不一,或局部区域的变形程度落人临界变形区,或高温合金局部加工硬化,或淬火加热时局部晶粒粗大。

耐热钢及高温合金对晶粒不均匀特别敏感。

晶粒不均匀将使锻件的持久性能、疲劳性能明显下降。

我是搞锻造的,在这里稍微说一下。

终锻应根据临界变形度要求确定,若要得到较细的晶粒度,一定要根据变形量选择加热和终锻温度。

对精整、校正工序,加热温度和终锻温度应低许多。

若终锻温度过高(大厚度锻件外表850℃时,中心温度超过1000℃),停锻之后,锻件内部晶粒会继续长大,形成粗晶组织。

例如低碳钢的终锻温度若比A3线高出太多,锻后奥氏体晶粒将再次粗化。

此时若空冷,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魏氏组织容易在粗大晶粒的奥氏体中产生,它是由在一定晶面析出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所构成。

魏氏组织也是钢产生过热的组织特征,若魏氏组织特别严重时,仅用退火或正火也难以完全消除,必须用锻造予以矫正。

常规锻造比下终锻温度为(表面)800℃左右,对需要强化的低碳合金钢,有时需在两相区锻造,对无磁钢(例如Cr18Mn18等)类不锈钢来说,有时需要在550℃以下温锻强化——把抗拉一下子提到950MPa以上——靠位错、缠结、晶粒畸变等等微观组织变异来强化。

总之,锻造温度对组织影响极大。

有许许多多案例、各式各样锻造事实来说明各种相关性,这里说的只是沧海一粟,仅供参考。

3.冷硬现象

变形时由于温度偏低或变形速度太快,以及锻后冷却过快,均可能使再结晶引起的软化跟不上变形引起的强化(硬化),从而使热锻后锻件内部仍部分保留冷变形组织。

这种组织的存在提高了锻件的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塑性和韧性。

严重的冷硬现象可能引起锻裂。

4.裂纹

裂纹通常是锻造时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切应力或附加拉应力引起的。

裂纹发生的部位通常是在坯料应力最大、厚度最薄的部位。

如果坯料表面和内部有微裂纹、或坯料内存在组织缺陷,或热加工温度不当使材料塑性降低,或变形速度过快、变形程度过大,超过材料允许的塑性指针等,则在撤粗、拔长、冲孔、扩孔、弯曲和挤压等工序中都可能产生裂纹。

5.龟裂

龟裂是在锻件表面呈现较浅的龟状裂纹。

在锻件成形中受拉应力的表面(例如,未充满的凸出部分或受弯曲的部分)最容易产生这种缺陷。

引起龟裂的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①原材料合Cu、Sn等易熔元素过多。

②高温长时间加热时,钢料表面有铜析出、表面晶粒粗大、脱碳、或经过多次加热的表面。

③燃料含硫量过高,有硫渗人钢料表面。

6.飞边裂纹

飞边裂纹是模锻及切边时在分模面处产生的裂纹。

飞边裂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在模锻操作中由于重击使金属强烈流动产生穿筋现象。

②镁合金模锻件切边温度过低;

铜合金模锻件切边温度过高。

7.分模面裂纹

分模面裂纹是指沿锻件分模面产生的裂纹。

原材料非金属夹杂多,模锻时向分模面流动与集中或缩管残余在模锻时挤人飞边后常形成分模面裂纹。

8.折叠

折叠是金属变形过程中已氧化过的表层金属汇合到一起而形成的。

它可以是由两股(或多股)金属对流汇合而形成;

也可以是由一股金属的急速大量流动将邻近部分的表层金属带着流动,两者汇合而形成的;

也可以是由于变形金属发生弯曲、回流而形成;

还可以是部分金属局部变形,被压人另一部分金属内而形成。

折叠与原材料和坯料的形状、模具的设计、成形工序的安排、润滑情况及锻造的实际操作等有关。

折叠不仅减少了零件的承载面积,而且工作时由于此处的应力集中往往成为疲劳源。

9.穿流

穿流是流线分布不当的一种形式。

在穿流区,原先成一定角度分布的流线汇合在一起形成穿流,并可能使穿流区内、外的晶粒大小相差较为悬殊。

穿流产生的原因与折叠相似,是由两股金属或一股金属带着另一股金属汇流而形成的,但穿流部分的金属仍是一整体。

穿流使锻件的力学性能降低,尤其当穿流带两侧晶粒相差较悬殊时,性能降低较明显。

10.锻件流线分布不顺

锻件流线分布不顺是指在锻件低倍上发生流线切断、回流、涡流等流线紊乱现象。

如果模具设计不当或锻造方法选择不合理,预制毛坯流线紊乱;

工人操作不当及模具磨损而使金属产生不均匀流动,都可以使锻件流线分布不顺。

流线不顺会使各种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对于重要锻件,都有流线分布的要求。

11.铸造组织残留

铸造组织残留主要出现在用铸锭作坯料的锻件中。

铸态组织主要残留在锻件的困难变形区。

锻造比不够和锻造方法不当是铸造组织残留产生的主要原因。

铸造组织残留会使锻件的性能下降,尤其是冲击韧度和疲劳性能等。

12.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

碳化物偏析级别不符要求主要出现于莱氏体工模具钢中。

主要是锻件中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呈大块状集中分布或呈网状分布。

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碳化物偏析级别差,加之改锻时锻比不够或锻造方法不当具有这种缺陷的锻件,热处理淬火时容易局部过热和淬裂。

制成的刃具和模具使用时易崩刃等。

13.带状组织

带状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和奥氏体、铁素体和贝氏体以及铁素体和马氏体在锻件中呈带状分布的一种组织,它们多出现在亚共折钢、奥氏体钢和半马氏体钢中。

这种组织,是在两相共存的情况下锻造变形时产生的带状组织能降低材料的横向塑性指针,特别是冲击韧性。

在锻造或零件工作时常易沿铁素体带或两相的交界处开裂。

14.局部充填不足

局部充填不足主要发生在筋肋、凸角、转角、圆角部位,尺寸不符合图样要求。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锻造温度低,金属流动性差;

②设备吨位不够或锤击力不足;

③制坯模设计不合理,坯料体积或截面尺寸不合格;

④模膛中堆积氧化皮或焊合变形金属。

15.欠压

欠压指垂直于分模面方向的尺寸普遍增大,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锻造温度低。

②设备吨位不足,锤击力不足或锤击次数不足。

16.错移

错移是锻件沿分模面的上半部相对于下半部产生位移。

①滑块(锤头)与导轨之间的间隙过大;

②锻模设计不合理,缺少消除错移力的锁口或导柱;

③模具安装不良。

 

17.轴线弯曲

锻件轴线弯曲,与平面的几何位置有误差。

①锻件出模时不注意;

②切边时受力不均;

③锻件冷却时各部分降温速度不一;

④清理与热处理不当。

五、锻后冷却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锻后冷却不当产生的缺陷通常有以下几种。

1.冷却裂纹

锻后冷却过程中,锻件内部会由于冷却速度过快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也可能由于组织转变引起较大的组织应力。

如果这些应力超过锻件的强度极限,则使锻件产生光滑细长的冷却裂纹。

2.网状碳化物

在锻造合碳量高的钢时,如果停锻温度高,冷却速度过慢,则会造成碳化物沿晶界呈网状析出。

例如,轴承钢在870~770℃缓冷,则碳化物沿晶界析出,。

网状碳化物在热处理时易引起淬火裂纹。

另外,它还使零件的使用性能变坏。

六、锻后热处理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锻后热处理工艺不当产生的缺陷通常有:

1.硬度过高或硬度不够

由于锻后热处理工艺不当而造成的锻件硬度不够的原因是:

①淬火温度太低;

②淬火加热时间太短;

③回火温度太高;

④多次加热引起锻件表面严重脱碳;

⑤钢的化学成分不合格等。

由于锻后热处理工艺不当而造成的锻件硬度过高的原因是:

①正火后冷却太快;

②正火或回火加热时间太短;

③钢的化学成分不合格等。

2.硬度不均

造成硬度不均的主要原因是热处理工艺规定不当,例如一次装炉量过多或保温时间太短;

或加热引起锻件局部脱碳等。

七、锻件清理工艺不当常产生的缺陷

锻件清理时产生的缺陷通常有以下几种。

1.酸洗过度

酸洗过度会使锻件表面呈疏松多孔状。

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酸的深度过高和锻件在酸洗槽中停留时间太长,或由于锻件表面清洗不净,酸液残留在锻件表面上引起的。

2.腐蚀裂纹

马氏体不锈钢锻件锻后如果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酸洗时则很容易在锻件表面产生细小网状的腐蚀裂纹。

若组织粗大将更加速裂纹的形成。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