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215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必修3全套教案算法部分文档格式.docx

输入、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执行框)

赋值、计算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

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

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

(9)很明显,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三种逻辑结构可以用如下程序框图表示: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例1观察下面的程序框图1、2,指出该算法解决的问题.

图1图2图3

拓展提升

如下给出的是计算

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

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例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已知三角形三边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面积为S=

),其中p=

.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

算法分析: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的值,再将它代入分式,最后输出结果.因此只用顺序结构应能表达出算法.

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a,b,c.

第二步,计算p=

.

第三步,计算S=

第四步,输出S.

程序框图如图4:

图4图5

变式训练

图5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已知a1=3,输出的b=7,求a2的值.

第2课时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

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就称为条件结构(或分支结构),如图1所示.执行过程如下:

条件成立,则执行A框;

不成立,则执行B框.

图1图2

注:

无论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B之一,不可能两个框都执行.A、B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如图2.

(4)一种是在两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步骤B”;

另一种是在一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A,而在另一个“分支”上不包含算法的任何步骤,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这个条件结构后的步骤.

应用示例

例1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判断以3个任意给定的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验证这3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3个数.这个验证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第一步,输入3个正实数a,b,c.

第二步,判断a+b>

c,b+c>

a,c+a>

b是否同时成立.若是,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否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程序框图如右图:

例2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否有实数根,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

第一步,输入3个系数:

a,b,c.

第二步,计算Δ=b2-4ac.

第三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方程有实根”;

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结束算法.

相应的程序框图如右:

例3

(1)设计算法,求ax+b=0的解,并画出流程图.

对于方程ax+b=0来讲,应该分情况讨论方程的解.

我们要对一次项系数a和常数项b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分类如下:

(1)当a≠0时,方程有唯一的实数解是

(2)当a=0,b=0时,全体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3)当a=0,b≠0时,方程无解.

联想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处理方式,可得如下算法步骤:

第一步,判断a≠0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为

”.

第二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集为R”.

第三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方程无解”,结束算法.

程序框图如下:

知能训练

设计算法,找出输入的三个不相等实数a、b、c中的最大值,并画出流程图.

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a,b,c的值.

第二步,判断a>

b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第三步;

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三步,判断a>

c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a,并结束;

否则输出c,并结束.

第四步,判断b>

c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b,并结束;

有一城市,市区为半径为15km的圆形区域,近郊区为距中心15—25km的范围内的环形地带,距中心25km以外的为远郊区,如右图所示.市区地价每公顷100万元,近郊区地价每公顷60万元,远郊区地价为每公顷20万元,输入某一点的坐标为(x,y),求该点的地价.

第3课时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如图

(1)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返回来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返回来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返回来判断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

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

(2)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重复执行的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返回来继续执行A框,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继续重复操作,直到某一次给定的判断条件P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返回来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

见示意图:

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

(4)两种循环结构的不同点:

直到型循环结构是程序先进入循环体,然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

当型循环结构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

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

两种不同形式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出,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执行循环体.

思路1

例1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是: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

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

第三步,S=S+i.

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

已知有一列数

,设计框图实现求该列数前20项的和.

方法一:

方法二:

例2某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都比上一年增长5%,设计一个程序框图,输出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最早年份.

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

第二步,计算下一年的年生产总值.

第三步,判断所得的结果是否大于300,若是,则输出该年的年份,算法结束;

否则,返回第二步.

由于“第二步”是重复操作的步骤,所以本例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实现.我们按照“确定循环体”“初始化变量”“设定循环控制条件”的顺序来构造循环结构.

(1)确定循环体:

设a为某年的年生产总值,t为年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量,n为年份,则循环体为t=0.05a,a=a+t,n=n+1.

(2)初始化变量:

若将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看成计算的起始点,则n的初始值为2005,a的初始值为200.

(3)设定循环控制条件:

当“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时终止循环,所以可通过判断“a>

300”是否成立来控制循环.

程序框图如右:

思路2

例1设计框图实现1+3+5+7+…+131的算法.

分析:

由于需加的数较多,所以要引入循环结构来实现累加.观察所加的数是一组有规律的数(每相临两数相差2),那么可考虑在循环过程中,设一个变量i,用i=i+2来实现这些有规律的数,设一个累加器sum,用来实现数的累加,在执行时,每循环一次,就产生一个需加的数,然后加到累加器sum中.

算法如下:

第一步,赋初值i=1,sum=0.

第二步,sum=sum+i,i=i+2.

第三步,如果i≤131,则反复执第二步;

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四步,输出sum.

第五步,结束.

程序框图如右图.

点评:

(1)设计流程图要分步进行,把一个大的流程图分割成几个小的部分,按照三个基本结构即顺序、条件、循环结构来局部安排,然后把流程图进行整合.

(2)框图画完后,要进行验证,按设计的流程分析是否能实现所求的数的累加,分析条件是否加到131就结束循环,所以我们要注意初始值的设置、循环条件的确定以及循环体内语句的先后顺序,三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关键的是循环条件,它决定循环次数,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条件不是“i<

131”或“i=131”,如果是“i<

131”,那么会少执行一次循环,131就加不上了.

例2高中某班一共有40名学生,设计算法流程图,统计班级数学成绩良好(分数>

80)和优秀(分数>

90)的人数.

用循环结构实现40个成绩的输入,每循环一次就输入一个成绩s,然后对s的值进行判断.设两个计数器m,n,如果s>

90,则m=m+1,如果80<

s≤90,则n=n+1.设计数器i,用来控制40个成绩的输入,注意循环条件的确定.

程序框图如下图:

由相应的程序框图如右图,补充完整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用循环结构)

第一步,设i的值为_____________.

第二步,设sum的值为_____________.

第三步,如果i≤100执行第_____________步,否则,转去执行第_____________步.

第四步,计算sum+i并将结果代替_____________.

第五步,计算_____________并将结果代替i.

第六步,转去执行第三步.

第七步,输出sum的值并结束算法.

流程图各图框的内容(语言和符号)要与算法步骤相对应,在流程图中算法执行的顺序应按箭头方向进行.

第一步,设i的值为1.

第二步,设sum的值为0.

第三步,如果i≤100,执行第四步,否则,转去执行第七步.

第四步,计算sum+i并将结果代替sum.

第五步,计算i+1并将结果代替i.

设计一个算法,求1+2+4+…+249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第一步,sum=0.

第二步,i=0.

第三步,sum=sum+2i.

第四步,i=i+1.

第五步,判断i是否大于49,若成立,则输出sum,结束.否则,返回第三步重新执行.

第4课时程序框图的画法

从前面的学习可以看出,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达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一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表示,得到该步骤的程序框图.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终端框,得到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例1结合前面学过的算法步骤,利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出程序框图,表示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x>

0)的近似解的算法.

(1)算法步骤中的“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用顺序结构来表示(如下图):

(2)算法步骤中的“第四步”可以用条件结构来表示(如下图).在这个条件结构中,“否”分支用“a=m”表示含零点的区间为[m,b],并把这个区间仍记成[a,b];

“是”分支用“b=m”表示含零点的区间为[a,m],同样把这个区间仍记成[a,b].

(3)算法步骤中的“第五步”包含一个条件结构,这个条件结构与“第三步”“第四步”构成一个循环结构,循环体由“第三步”和“第四步”组成,终止循环的条件是“|a-b|<d或f(m)=0”.在“第五步”中,还包含由循环结构与“输出m”组成的顺序结构(如下图).

(4)将各步骤的程序框图连接起来,并画出“开始”与“结束”两个终端框,就得到了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

在用自然语言表述一个算法后,可以画出程序框图,用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来表示这个算法,这样表示的算法清楚、简练,便于阅读和交流.

例2相传古代的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需要什么.发明者说:

陛下,在国际象棋的第一个格子里面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里面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放4粒麦子,以后每个格子中的麦粒数都是它前一个格子中麦粒数的二倍,依此类推(国际象棋棋盘共有64个格子),请将这些麦子赏给我,我将感激不尽.国王想这还不容易,就让人扛了一袋小麦,但不到一会儿就没了,最后一算结果,全印度一年生产的粮食也不够.国王很奇怪,小小的“棋盘”,不足100个格子,如此计算怎么能放这么多麦子?

试用程序框图表示此算法过程.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该问题就是要求1+2+4+……+263的和.

对于开放式探究问题,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上面的题目可以与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公式联系起来)和过程模型来分析算法,通过设计算法以及语言的描述选择一些成熟的办法进行处理.

例3乘坐火车时,可以托运货物.从甲地到乙地,规定每张火车客票托运费计算方法是:

行李质量不超过50kg时按0.25元/kg;

超过50kg而不超过100kg时,其超过部分按0.35元/kg;

超过100kg时,其超过部分按0.45元/kg.编写程序,输入行李质量,计算出托运的费用.

本题主要考查条件语句及其应用.先解决数学问题,列出托运的费用关于行李质量的函数关系式.设行李质量为xkg,应付运费为y元,则运费公式为:

y=

整理得y=

要计算托运的费用必须对行李质量分类讨论,因此要用条件语句来实现.

第一步,输入行李质量x.

第二步,当x≤50时,计算y=0.25x,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当x≤100,计算y=0.35x-5,否则,计算y=0.45x-15.

第四步,输出y.

设计一个用有理数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

的算法,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步骤:

第一步,给定精确度d,令i=1.

第二步,取出

的到小数点后第i位的不足近似值,记为a;

取出

的到小数点后第i位的过剩近似值,记为b.

第三步,计算m=5b-5a.

第四步,若m<

d,则得到

的近似值为5a;

否则,将i的值增加1,返回第二步.

第五步,得到

的近似值为5a.

1、求

,画出程序框图.

2、在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2,输出S的值为

A、11B、12

C、13D、15

3、图1给出的是计算

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图1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