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8870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溜矿井设计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

主溜矿井将三、四中的矿石倒入五中,集中出矿不仅节省提升、运输设备,而且节约动力及材料消耗。

同时,也相应的降低了矿石运输的成本;

(3)大大提高了出矿效率。

原有人员、矿石提升与中段出矿混合模式,操作较为繁琐,导致出矿效率较低。

但随着主溜矿井的设置,这一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集中出矿效率远超出原有水平。

4、设计内容

(1)溜矿井类型的选择

(2)溜矿井位置的选择

(3)溜矿井规格的确定

(4)溜矿井辅助工程的设计

(5)溜矿井设计施工相关安全问题

二、主溜矿井设计选择

溜矿井有着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它对于粘结性很大的矿石,或选矿对破碎有特殊要求的,并不适用。

而且一旦当其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到多阶段的运输能力和竖井的提升能力。

因此,正确选择和设计溜矿井的形式、结构参数、生产能力以及合理位置等,将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1、设计原则

溜矿井设计选择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方面:

(1)根据矿体埋藏条件和采矿方法所确定的运输平巷,拟定溜矿井位置方案进行比较,使其在各阶段的开拓工程量最小,运距最短,施工方便,安全可靠,服务年限长,经济效益好;

(2)溜矿井位置应布置在岩层坚硬、稳固地带,尽量避开断层,破碎带、溶洞及大量涌水地区;

地质构造复杂的矿山,溜矿井位置应补作水文或地质工作,以查明溜矿井通过的岩层;

(3)溜矿井位置尽量布置在矿量集中,运输条件好,矿石最小运输功地段附近;

(4)阶段集中矿石溜矿井一般应布置在矿体下盘稳定的围岩中,以免留保安矿柱;

(5)大中型矿山采用集中溜矿井放矿时,最好有两个矿石溜矿井,以便当某一溜矿井一旦发生堵塞、跑矿事故时,生产不致中断;

(6)溜矿井装卸矿口位置,应避免直接放在石门、沿脉运输巷道等主要运输巷道上,以减少运输线上的干扰和防止矿尘污染运输巷道;

(7)若矿石粘性大、泥矿多、粉矿率高、易产生再结性以及对矿石块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不宜采用溜矿井放矿。

2、方案的选择及优化

溜矿井按其开掘的倾角、溜放阶段的数目以及溜放过程中能否控制等不同,具有多种形式。

我矿目前要实现三、四、五中段的集中出矿,就必须采用多阶段型溜矿井。

与倾斜溜矿井相比,垂直溜矿井易于施工,便于管理,矿石呈中心落矿,对井壁的冲击磨损小,磨损主要在上口,但架设格筛之后,上口磨损也较小。

而且,中心落矿冲击力大,还能使部分矿石被冲碎。

瀑布型、捣段型及分段控制型溜矿井,在施工和堵塞处理上带来的困难较大。

且每个中段的转运及控制,无形中增加了出矿成本,也会影响提矿效率。

综上而言,我矿采用多阶段分枝式垂直溜矿井形式。

依据设计原则,对溜矿井的位置拟定如下方案:

考虑到尽可能降低运输成本,及运输的快捷、方便,把溜矿井布置在中央井的附近。

且矿体的倾向为南倾,走向为东南方向,故将其布置在勘探线9线至11线中间。

为了避免留保安矿柱,应布置溜矿井在矿体的下盘。

而由于往深部,主巷不同程度的往南偏移,四中较三中南偏40米,五中较四中南偏22米。

因此,考虑三中布置在主巷南侧,四中卸矿和五中出矿的位置则在主巷北侧。

综上而言,溜矿井位置在勘探线9线至11线之间,开口位置位于三中主巷南侧,中口位置在四中主巷南侧,出口位置在五中主巷北侧。

如下图所示。

图11768中段溜矿井设计平面图

图21718中段溜矿井设计平面图

图31668中段溜矿井设计平面图

(3)溜矿井规格参数的确定

溜矿井结构上部为溜矿段,下部为储矿段,与各阶段连接处设有接口。

溜矿井断面设计为圆形,因其稳定性好、利用率高,易于开掘。

断面直径因大于允许通过块度的3-5倍,加之考虑矿石的粘结性、湿度和粉矿量,取最大倍数较为安全合理。

故溜矿段直径Φ=5×

0.4m=2m(选厂进矿块度不大于400mm)。

储矿段的大小取决于矿山的日出矿能力、允许通过块度等。

其直径一般应大于溜矿段的1.5-2.0m,故取储矿段直径φ=4.0m。

矿山日出矿能力在600t左右,储矿在400t即可,因此其高度取15m。

与溜矿段之间以60°

收缩角接界,收缩段高1.5m,开阔段高12m。

图4溜矿井设计剖面示意图

1溜矿井上口

我矿运输设备为侧卸式矿车,其卸矿长度较短,采用直筒型卸矿口即可。

在卸矿口位置安装格筛,以阻止大块卸入。

格筛安装成15°

的倾角,使不能过筛的大块滚到卸矿方向进行处理,卸矿方向留出0.6m作为处理大块的工作平台。

格筛用钢轨加工制成。

选厂粗碎进矿块度要求不大于400mm,因此格筛网度取0.4m×

0.4m。

图5溜矿井上口剖面示意图

2溜矿井中口

溜矿井中口即是指溜矿井与四中段的接口处,该处卸矿口与三中设置一样。

但卸矿峒室与溜矿井之间用斜溜道连接。

斜溜道倾角应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取值为60°

溜矿井与卸矿峒室应留6m的保安矿柱,计算得出斜溜道长度为12m,规格为2.0m×

2.0m,斜溜道底部用。

图6溜矿井中口剖面示意图

3溜矿井下口

溜矿井下口设计为筒形,这样不容易堵塞。

为了防止设置单一口时,振动放矿机出现故障,下口为双口放矿。

其结构参数为:

宽度B大于三倍的矿石最大块度0.4m,取值为1.5m;

溜口高度H约为宽度B的0.6-0.8倍,取值为1.2m;

粉矿的堆积角α一般工程经验认为是70°

溜口顶板倾角α1应大于等于α,取值为75°

溜口内坡角α2应小于自然安息角,工程上一般取30°

溜口倾角α3至关重要,为保证顺利放矿,但又不发生跑矿,一般取大于矿石安息角2°

-4°

,即取为40°

溜口脖为控制放矿速度,保证闸门安全,不宜太长或太短,一般取L=1m;

溜口额墙厚度为防止矿石冲击磨损,也较厚,取b=0.6m。

溜口与矿车距离保持为a1=0.2m,a2=0.2m。

图7溜矿井下口剖面示意图

(4)溜矿井相关辅助工程

在溜矿井储矿段的邻侧设置检查天井和检查平巷,他们的作用是观察溜矿井的储矿状况、处理溜矿井堵塞。

检查巷道布置在储矿段的变坡处、溜矿井断面的变化出等容易堵塞的地段。

检查平巷从放矿方向的侧面和溜矿井储矿段贯通。

平巷内设置密闭防护安全门、高压水管、压气管等,以防止溜矿井卸矿时粉尘进入及提供必要的处理。

检查天井布置在运输平巷进风一侧,与溜矿井之间留10m保安矿柱,天井内设置行人梯子间。

三、安全专篇

1、冲击风流的形成

矿井主溜矿井多位于井底车场附近,进风巷道的旁侧。

溜矿井卸矿时,由于矿石的快速下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风浪,并带出大量粉尘,严重污染卸矿铜室及其附近的巷道,甚至造成整个人风流的污染。

所以,研究溜矿井卸矿时冲击风流产生的规律及其控制措施,对防止矿内空气污染,保证矿工安全有很大实际意义。

2、控制冲击风流的措施

(1)在溜矿井设计方面。

在溜矿井设计时断面不宜太小,断面越小,产生冲击风流越大。

溜矿井断面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使冲击风流降低。

从限制冲击风速的角度来看,溜矿井越高,卸矿量越大,溜矿井断面即大。

(2)生产管理方面。

一次放矿量愈大,,放矿高度愈高,连续卸矿的频率越高,产生的冲击风流越大。

因此,在溜矿井口采取限制卸矿量的措施、延长卸矿时间和有效的控制溜矿井贮矿高度可减少冲击风量。

使用自卸矿车连续卸矿时,应适当放慢卸矿速度,尽量避免冲击风流互相叠加。

并且,要尽可能实行卸矿作业自动化和远距离控制,使作业人员少接触或不接触含尘气流。

(3)通风防尘方面。

冲击风流随溜矿井口局部阻力系数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溜矿井口采取各种密闭措施,增大溜矿井口的通风阻力是防止冲击风流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不少矿山在溜矿井安设自动溜矿井密闭门、自动井盖、挂皮带帘或在调车场安设自动风门等措施,以减少冲击风量,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溜矿井口密闭都比较笨重,并需经常检修维护,在管理上增加了麻烦。

除靠溜矿井口密闭外还需有其它措施互相配合。

综上所述,限制溜矿井卸矿时的冲击风流,防止矿内空气污染,必须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单靠某一种方法很难奏效。

除在溜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上考虑上述因素之外,在通风防尘方面,应在加强溜矿井口密闭的前提下,实行机械通风抽尘,并对卸矿峒室进行风流净化。

四、附录

(一)主溜矿井设计平面图

(二)主溜矿井设计剖面示意图

(三)主溜矿井设计开拓工程量表

(四)主溜矿井设计设备及耗材表

附录三:

主溜矿井开拓工程量表

中段

工程类型

规格

断面面积

(m2)

长度

(m)

工程量

(m3)

预计投资

(万元)

溜矿井

溜矿段

直径2.0m

3.14

85.0

266.9

10.32

储矿仓

直径4.0m

12.56

15.0

188.4

7.29

斜溜槽

18.0

56.52

2.19

检查天井

1.5×

1.5

2.25

33.75

1.31

检查平巷

1.6×

1.8

2.88

32.0

92.16

1.76

1768中段

运输巷道

扩帮

30.0

0.84

卸矿峒室

2.5×

2.0

5.0

3.0

0.29

1718中段

车场

扩帮

80.0

1.77

1668中段

2.4×

2.6

5.91

20.0

118.2

3.49

4.0×

10.0

200.0

4.61

出矿峒室

5.0×

4.0

100.0

1.91

合计

1195.93

36.07

 

附录四:

主溜矿井设备和耗材一览表

耗材名称

耗材规格

耗材总量

卸矿口格筛

钢轨

15Kg

72m

1.0

运输巷道

曲轨

2根

5.7

出矿仓

钢板

厚10mm

钢混支护

振动放矿机

2台

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