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550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精选8篇红楼梦读后感1500大学文档格式.docx

虽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线原则,没有生搬硬套强加于前文之嫌,但终究是焊接产物。

他俩依据原作的示意,追踪前80回的情节,完成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支配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运结局,使《红楼梦》成了一部完整的书,从而推动了《红》在社会的传播,扩大了它的影响。

可是,后40回写了宝玉中举和家业复兴,违反曹雪芹的原旨;

在人物描写和情节构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笔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离,近来又有人写了后40回,竭力鼓吹完备,但再怎么样也只能阿里基斯追乌龟,红楼梦的后40回将是一个恒久的迷。

第四,也就是《红楼梦》显明的人物形象。

就拿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端庄,言谈又

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敏捷日理万机,指挥若定。

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特意邀请她去主持操办,她一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顿措施。

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形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

这位王夫人的内侄女争强好胜、追慕虚荣,具有很强的权势欲。

贾府这位年轻俊美,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到处讨贾母、王夫人的高兴,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微不至。

总之,王熙凤是一个集美丽、聪慧。

能干、贪欲、狠毒于一身的困难形象。

作者还根据生活的逻辑,表现人物,阐发主题的须要,对众多的协助人物作了细心的支配,使每个协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义,而且能体现出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来。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

刘姥姥的一进大观园支配在小说的第六回,当时情节尚未充分绽开,作者借刘姥姥这一协助人物,从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视角,来写贾府的显赫气派。

通过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的穷老婆子的眼睛,写出了凤姐的虚骄、矜持。

刘姥姥其次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正处在微妙的阶段,贾府在表面上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时期。

作者将刘姥姥和贾母这样两个地位悬殊的老太太作了奇妙的对比。

贾母趁此机会极大的满意了自己的优越感;

刘姥姥则为了讨得一些封赏,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当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笑料。

刘姥姥第三

次进大观园时,贾府大势已去,刘姥姥救了巧姐。

这样,刘姥姥无意中成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见证人。

最终,还是说说它的艺术成就,鲁迅曾经指出: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所谓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照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红楼梦》没有把人物写某种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没有把人物当作说教的工具。

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呈现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困难性。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关系为中心线索,同时绽开贵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务的描写。

在紧紧抓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恋爱、婚姻悲剧的同时,绽开广袤的社会环境描写,从而写出了产生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

其实,关于红楼梦中可论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我才刚究出些皮毛而已,但碍于自己阅历浅薄,学问贫乏,无奈只得就此搁笔。

第2篇:

红楼梦读后感

今日,妈妈介绍了一本书给我。

它就是著名古今中外的《红楼梦》。

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这本书中,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的主线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悲剧贯穿始终。

由多情潇洒的宝玉,娇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生气。

故事讲解并描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贾府,慢慢与公子贾宝玉相恋,原来这是一段美妙的姻缘,但却又因凤姐从中运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带有黄金锁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今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的故事。

我认为《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

看了它,我还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时常投入不已。

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奢侈,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重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她的。

但她特殊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掌上明珠。

虽然贾母特别疼爱贾宝玉,但我并不是非常喜爱他。

我觉得贾宝玉(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

//,请保留此标记。

)这个人物有点“玩世不恭”的意味。

轻佻,顽皮,屡教不改,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

当然,最终他也在离开黛玉的巨大哀思中醒悟了过来,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为

的作风我倒是喜爱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

她虽然爱哭,但很却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和贾宝玉很谈得来,常常一起玩耍,两人是青梅竹马,非常要好。

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画画,弹钢琴、办小报„„我也有些爱哭,有时家人说说我的不是,呵!

我的“金豆豆”就咕噜噜地滚了一地。

不过,这些应当改正,作为现代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坚毅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暗自垂泪。

我觉得,林黛玉在我心里是《红楼梦》里最喜爱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从我看了《红楼梦》以后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活灵活现,说明他的写作功底非常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似乎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

我要向他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写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3篇:

(红楼梦读后感)1

国学论文

作者:

李青青学号:

Z100208225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

财务管理102题目:

红楼梦读后感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作为一位女性,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爱好,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则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悲伤、凄凉的气氛,让人经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兴奋时而悲伤,时而生气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许多许多„„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宏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聚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红楼梦》中感受最深的则属黛玉了,亦许黛玉死了是最好的结局,我并不是一个喜爱看悲剧的人。

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全部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华蜜。

当她喝下孟婆汤,遗忘了前世的是是非非,亦许,黛玉的脸上会重新绽放出笑容,亦说不定?

葬花词里说的好: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终点。

天终点!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

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找。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林黛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她自卑、自尊、自怜。

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到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

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

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

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顺能解语的幽情;

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

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

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悲伤。

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喧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

于是她无奈着“天终点,何处有香丘”,悲伤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上诽谤!

”要说黛玉命运中唯一幸运的事,那便是遇见了宝玉这个多情但专一的男子!

生命里有他牵挂,有他惦念;

死后有他难过,有他思念!

得到了他一心一意,忠贞不渝的爱情呵护!

虽然结局并不美满,甚至

充溢了无尽的伤感,令人潸然泪下,但至少他至始至终只属于她,从未变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

一个聪慧绝顶,一个博学多才;

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她成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成天为她牵肠挂肚;

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

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

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

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

“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

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

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苦痛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戏弄了一场。

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几百年后的今日,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感受不完其中的酸甜苦辣!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自命不凡的空谷幽兰。

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我们一边感慨着宝黛之间爱情的忠

贞不渝;

一边痛恨封建社会腐朽败坏,愤愤不平这宝黛爱情的真正凶手;

一边惋惜这纯净名贵、漂亮坚贞但却是残缺缺憾的爱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林黛玉,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自命不凡的空谷幽兰。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

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

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第4篇:

《红楼梦》读后感_1

《红楼梦》读后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始终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顺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

在那如此富有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

小说的内容许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

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顺与多才。

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备,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

但是,她在完备,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听从长辈的吩咐。

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或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

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方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

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示意了最终她凄惨的结局。

当全部人都沉醉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难过。

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需当心谨慎,留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当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讪笑。

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全部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打算的时候。

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

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抗拒的观念。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

都证明白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抗拒精神。

假如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

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抗拒精神,不要到以后再懊悔!

第5篇: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红楼梦》作为国学经典,引得多数学者为之折腰,出了很多的红学家。

正义战胜邪恶只能在动画片中存在,没有哪朝哪代的赞歌流传下来。

的确,照现在的环境发展,人类终究有个终点,莫非这是宇宙亘古不变的定理吗?

莫非这是继柏拉图哲学中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肯定理论之后,又一种新模式。

就拿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端庄,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敏捷日理万机,指挥若定。

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形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

贾府这位年轻俊美,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到处讨贾母、王夫人的高兴,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微不至。

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时,贾府大势已去,刘姥姥救了巧姐。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所谓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照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第6篇:

关于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关于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篇1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伤,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

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

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

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赐予的感觉就饶有味道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胜利到来时的欢乐?

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缺憾,人生何其短,吾还无所作为终老此生。

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说到无所作为,终老此生。

就不得不题,功名利禄。

记得悲伤。

莫非这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吗?

其实,正义与邪恶的标准还是很模糊的。

我可以说,人各有志,只能说他们树立了不科学的人生观。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肯定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耻,或许他们像楚庄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别有专心,我们或许只是让历史蒙蔽了双眼,虽然可能性微小,但我们不能解除这种想法,终归这些都已成过去,无从考证我甚是观赏他们对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支配,能挑战命运。

想想社会之中,大多数人们还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现,从苦恼将他们解救,以此说来好像还不及这些贪官奸臣。

那这些贪官奸臣错在哪儿?

失败在那儿?

--我想应当是,想得不够长远。

就好像吕不韦,得到了皇位又怎样?

或许会更觉空虚,到头来终免不了一死。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说来岂不是什么都别做,做什么终究都还是在替别人做嫁衣裳。

其实不能这么想,人这一辈子,许多事是无可奈何的。

我个人觉得,人这一生,概括起来就三字活下去。

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

什么都是须要代价的,你学习,换来好的工作;

你工作,换来生活须要的钱。

钱让人过好日子,没有钱是活不下去的。

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认为前乃污浊之物,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要用他?

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需靠他活?

我不觉得钱是什么污浊之物,钱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让它蒙羞。

功名利禄,只是换取钱的手段罢了。

人生在世,只要赚钱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贪污就是以不正值的手段将别人用代价应换来的东西据为己有。

若是用正值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好,没什么不对,即使在别人眼里显得奢华,又怎样,这是用代价换来的,是付出过后得来的,是一点点赚来的,本就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坦,奢华点也是自愿的,没什

么不行以的。

所以为了活下去,要赚钱。

假如总想着是为他人作嫁衣,爽性都别活了。

终归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看破红尘的生活。

既然有很多事都放不下,就别放下,糟踏了光阴。

圣人也需凡人衬。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备的。

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

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敬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

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

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

可细细斟酌,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

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

她的力气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终归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

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爱,她最终也是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嫁于宝玉,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金簪雪里埋。

再说宝玉,最终看破红尘,做了和尚。

莫非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

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

想法太极端了。

你死了,我去做和尚。

预示着这一切,好像一切皆前定,无法变更。

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

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

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

去追求功名利禄吗?

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

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

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

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

那人还对我说,

做和尚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躲避,还有一种就是为了面对。

我想躲避的那些就是看错红尘的,而面对的才是真正看破红尘的。

我倒认为《红楼梦》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不是中心故事,但这一败涂地的悲剧的确是整部书的主要线索,无论怎样我们也都曾经为这两人的结局深深地感到缺憾。

写了一个大家族由盛而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