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54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4国际收支调节理论.ppt

国际金融,主讲人:

沈思玮博士2010年9月2011年1月,第四讲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提出,适用于30年代大萧条时,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世界经济环境弹性的基本概念马歇尔勒纳条件J效应,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中美经济弹性,供给弹性中国可能是无穷大(产能过剩、闲置、扩展)美国可能是无穷小(成本过高、空洞化)需求弹性中国可能很小(强制性储蓄)美国可能也很小(消费刚性)结论美国提高就业困难中国启动需求困难,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是EmEx1要点:

必要条件不满足肯定不行,满足未必行。

对比:

降价能提高销售额的必要条件是需求弹性大于1一个应用:

人民币升值是否有利于改善美国国际收支,可能恰恰相反,J曲线(滞后效应),0,+,-,18个月,货币贬值以来的时间,贸易收支盈余,美国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

美元贬值能不能改善美贸易收支?

1985年广场协议-能竞争性国家为日欧美元贬值没有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2001年以来美元贬值-不能不是来自于竞争性国家,而是来自于产业转移原材料价格大涨,使逆差更恶化美国当前压人民币升值的逻辑在此见美元危机与人民币升值,J曲线的原因,在贬值之前签订协议的执行(以本币计价)资源、决策、生产周期、认识等因素对贬值的进一步预期可能导致进口商加速订货,国际收支调节的支出分析法,西德尼亚力山大1952年提出,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基本理论政策主张,基本理论,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EX-IMEX-IM=Y-(C+I+G),记为:

B=Y-AB为进出口余额,A为国内支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美国资本总量与收益率(蜜雪尔胡森)资产泡沫化,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美国消费与工资收入的GDP占比(蜜雪尔胡森)消费扩张型经济增长,政策主张,国际收支逆差表明一国的总支出超过了总收入。

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对进口品的需求,但同时会导致总收入的减少配合适用财政政策来抵消总收入减少的效应。

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需有闲置的资源存在。

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可以导致闲置资源流入出口生产部门,扩大出口。

但总收入的提高也会增加总支出,只有当边际支出倾向小于1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

吸收论关于货币贬值的效应分析,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货币贬值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贬值对于总收入的影响;二、贬值对于总支出的影响;三、总收入变化对于总支出的影响。

货币贬值通过收入效应与支出效应来共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配置效应,闲置资源效应,货币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在存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下,国内总产出、总收入增加。

由于是闲置资源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收入的增加是实际收入的增加而非名义收入的增加,对于总支出的增加作用不大。

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是指单位进出口价格指数之比,反映一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

贸易条件改善是指,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换回更多数量的商品。

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贬值会带来贸易条件的恶化,并可能带来国际收支的恶化。

关于贸易条件,六十年代美国希望日本坚持低附加值出口但日本坚持高附加值出口(贸易条件改善)广场协议以后日元从230升值到79日本产业向亚洲转移2003年以后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二十年来,中国低附加值出口(贸易条件恶化)先有鸡?

还是先有蛋?

资源配置效应,吸收分析理论认为,虽然贬值会恶化贸易条件,但会诱使政府放松管制,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贸易条件的恶化,结果是提高了实际收入。

特别是在汇率高估和外贸管制下,微观经济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贬值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会更明显。

特定条件,货币贬值的支出效应,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错觉效应,现金余额效应,现金余额是指人们以实际货币形式持有的固定比例的实际收入。

如果现金余额因为价格上涨而受损失,人们就会减少实际收入下的支出以及出售资产或证券,以维持相对固定的现金余额水平。

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消费或卖出金融资产。

减少支出意味着支出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人们卖出证券将间接提高利率,抑制了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

中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收入增长慢于通胀,收入再分配效应,在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使得收入从较高边际支出的经济单位向较低边际收入的经济单位转移。

也就是从工资收入阶层向利润收入阶层的再分配。

而后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降低总支出。

中国以房价上涨为特征的通胀,创业板创富神话,本质上是再分配,是穷人向富人输送利益当前通胀主要表现为资产价格,而非商品价格,货币错觉效应,是指人们较多重视货币价格而较少重视货币收入的心理现象。

当贬值带来价格上涨时,即使人们的货币收入同比例提高,人们仍然选择较少消费。

从而,贬值会带来支出的减少。

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分析法是70年代兴起的,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分析方法。

三个基本假定基本理论对货币贬值的分析政策主张对货币论的评论,三个基本假定,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从长期来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基本理论,Ms=MdMd=Pf(Y,i)P为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Ms=m(D+R)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类似于外汇占款),m为乘数m=1,R=Md-D,基本理论,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内货币需求量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货币论对货币贬值的分析,一价率Md=Epf(Y,i),E为汇率,P为外国的价格水平当本国货币贬值,E上升,国内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净出口增加。

贬值,导致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政策主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政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货币贬值、进口限额等,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美货币总量不能反映贸易失衡,美元利率反映收支失衡,低利率高资产价格高消费以及高资源价格贸易失衡,美国贸易收支,中国货币供应量,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效果,城市化产能扩张资源开采增加出口增加房地产价格极度膨胀商品价格上涨不明显,对货币论的评价,货币论假定货币需求是收入与利率的稳定函数,如果不稳定则国际收支不能从货币论中得出。

此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量产出与收入没有影响,不切合实际对贬值效应的评价弹性论认为,进出口弹性大于1,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支出论认为,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能扩大出口,具有扩张性影响货币论认为贬值仅仅具有紧缩性影响,紧缩意味着消费、投资、收入下降。

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将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手段政策含义的评价货币论认为国家收支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的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