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535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人才培养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4.教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

5.教学质量有效提高,教学管理规范;

6.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办学特色鲜明,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教师教育特色;

凝练并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也客观地指出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继续加强新办专业的建设,特别是加大部分新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以及实验室建设;

充分调动高水平师资进本科教学课堂,为本科教育教学服务;

加快图书馆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并十分珍惜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规范》的要求,我校及时对专家组反馈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具体分析。

经过学校上下充分地讨论,确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整改思路和主要内容,形成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二、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学校的整改工作是以教育部〔2005〕1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以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点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原则,以重点解决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学校自评自建中发现的问题和学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现的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为主线,以教育部批准我校进入“211工程”建设序列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教学工作水平要求为标高,以巩固评建创优工作成果、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为目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校内各单位的整改责任,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三、整改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华中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实施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大力加强专业建设

(1)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找准突破口,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并以优势学科为支撑加强本科专业建设;

制订各专业的质量验收标准,开展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停办部分市场需求不大和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

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有选择地增设一两个社会需求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工科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办出品牌、办出特色;

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调整院系专业布局,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

(2)改造传统专业,强化专业品牌意识。

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首批立项建设的8个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促使其人才培养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并梳理出学校的特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建设。

(3)科学论证和确定非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突显专业特色方向。

(4)加大新办专业的师资引进力度和实验室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及实验教学人员的建设力度,强化新专业的办学力量,提升新专业的办学水平。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与时俱进地抓好“历史学”和“物理学”两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其辐射作用,扩大不同学科复合交叉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范围,从2006级开始启动文史哲学科大交叉、艺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新闻与信息复合交叉培养试验工作,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2)于2006年启动按大类招生、打通培养工作,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3)积极探索本科拔尖人才培养途径,为拔尖人才的发展提供充分空间。

对学有余力、有天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强化训练。

(4)完善并落实综合素质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学生科研创新、科技文化实践活动等素质学分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第二专业活动,使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活动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5)启动对各专业往届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跟踪调研工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3.彰显师范特色,创新教师教育

经过百年历史沉淀,教师教育成为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我校将在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的办学思路引领下,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落实和完善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本科教育与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及研究生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师培养途径,构建科学的新型教师培养体系。

(2)深入开展教师教育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科学论证教师类课程的设置方案,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计划落到实处。

(3)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新组建的教育学院的资源平台,整合各院系学科教学论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其团队优势。

(4)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提供技能训练条件和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和提高选择教师教育方向学生的从教能力。

(5)进一步加强同基础教育的联系与合作,在研究、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4.积极探索、推广研究性教学

(1)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进行深入研讨。

继续通过开展全体教师教学竞赛、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推动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强化广大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校和院(系)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试验活动,从而调动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的积极性。

(3)调整课堂教学的组织形成,以课时酬金分配为调控,力争把专业主干课程每个课堂的学生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其它课堂选修学生人数控制在80人以内,为开展研究性的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4)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提高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CAI课件的制作水平。

5.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1)针对学校已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序列和学校已确立的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实际情况,提高“规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并修订对应的课程建设合格验收工作指标体系,推动各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选择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关键作用,学生受益大、有特色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全方位地落实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并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3)改革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经费资助管理办法,加大对教师获得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优势学科的高水平教师从事精品课程和高水平教材建设的积极性。

(4)组织开展对各专业教学大纲的评估验收工作,充分发挥教学大纲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的纲领性、权威性作用。

(5)科学设计公共素质课程体系,2006年5月前启动公共素质课程建设立项工作,按每门课3—6万的资助力度重点支持20门左右公共素质课程的建设。

(6)加强对各院系选用、订购和发行教材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选用教材的质量,确保各专业使用高水平教材的比例达到50%以上。

6.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

(1)继续沿着“规范先行、激励为主”的工作思路来开展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管理,把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落到实处;

加大对在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的奖励力度,逐步使广大教师从被动接受教学工作纪律的约束转变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遵守教学工作规范。

(2)完善并落实各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

继续开展每年一轮的毕业论文、毕业(教育、专业)实习、课程考核、实验教学、教材选用等院系教学管理单项评估工作和每两年一轮的院系教学工作水平综合评估(自评)工作,并且将各项评估结果与院系年度工作考核紧密挂钩,调动院系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

(3)科学论证新形势下的教研室工作机制,加强教研室的建设,探索设置单科课程教研组或课程建设委员会,充分发挥第三级教学管理机构的作用。

(4)加强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教学管理手段改革,尽快实现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网络化,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5)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课堂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切实落实该项工作。

(6)完善并落实各级领导听课制度,实施领导听课后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相关信息的制度,并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与指导。

(7)调整充实教学督导员队伍,全面发挥教学督导员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督导、监控、评价作用。

7.加强实践教学

根据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精神及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整合、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并着力构建体现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对各专业所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验收。

(2)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加大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

(3)在继续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性管理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选题的科学性,实现各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类型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的搜集和引用能力,整体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4)强化实习、见习、专项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巩固完善实践基地建设,确保每个专业有2――3个稳固的且有明显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践教学基地。

8.加强公共必修素质课的教学工作

(1)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提高每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落实“两课”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

(2)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教学质量。

(3)对已经运行多年的大学体育俱乐部修习模式和管理形式进行调研,真正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俱乐部化。

(二)固化“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提高实际开出率,同时努力开设更多的高水平课程,尽最大可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选课需求。

(2)在学生跨学科转专业和打通培养后分流选择专业过程中,积极创设条件,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2.加大师资建设力度

(1)继续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投入经费预算不少于2000万元,用于引进和培训各类高水平的师资、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办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力争到2008年使学校的师生比达到16∶1,专任教师数达到1800人。

(3)压缩非教师系列人员编制,力争到2010年使校本部教师与非教师人数的比例达到1∶1。

(4)启动“华中师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设立“桂子学者特聘教授”,吸引、遴选和造就10名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中青学科带头人;

实施“创新团队计划”,营造8——10个左右的优秀创新团队;

启动“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培养、支持30名左右具有一定学术基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200名左右青年教师,主要支持他们到国内外高校进修、研修和提升学位,力争到2010年使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5)依据“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评选的相关精神,学校将启动“桂苑名师”工程,每两年一次评选学校名师,逐步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效果优、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名师队伍。

3.落实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

严格执行高级职称教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的制度,在教师岗位聘任工作中,把无特殊原因不给本科生上课者不得聘岗的规定落到实处。

通过采取设立“桂苑教学名师”、校内津贴向教学岗位倾斜等激励措施调动博士生导师、知名教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程的积极性。

4.探索科研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将科研前沿内容引入本科课堂;

鼓励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学者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

出台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为从事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更多引导学生及早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5.落实导师制

总结几个院系为本科学生配备学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2006年5月前出台并落实本科生学业指导教师管理条例。

6.提升教师的外语水平

采取项目管理运作、校内校外培训、国内国外培训结合等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外语水平和从事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确保到2007年使相关专业利用双语授课的课程比例达到10%以上。

(三)继续加大办学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条件

1.逐年加大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2.今后学校每年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经费额度保持在2000万元以上。

继续采取项目运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建设,并加大实验室整合共享的力度,充分提高投资和使用效益。

3.统筹规划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加快新图书馆、10号(美术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学大楼、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学大楼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基建进程,改善相关单位的工作、教学、科研条件,全面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各方面及各单位工作的协调发展。

四、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丁烈云书记、马敏校长担任组长,李向农副校长为常务副组长,统筹学校的本科教学整改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整改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整改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各院(系)成立相应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把本科教学整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整改措施,并按期分段逐项落实。

五、整改工作的时间安排

整改工作时间为一年,整个工作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分段整改、分段落实、分段检查。

第一阶段(2005年11月)

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梳理、分析专家组的书面考察报告和专家个人反馈意见,提出整改方案,并将要整改的突出问题列入学校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整改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

组织校内外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具体细化整改方案,制定每项问题的详细整改措施,将每项整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院(系)及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各自的整改方案,学校领导与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整改责任书。

将重大整改工作的整改目标列入学校和院系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三阶段(2006年3月至9月)

全面认真组织实施整改方案,落实每项整改措施,切实解决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四阶段(至2006年11月)

对各单位整改工作效果进行验收,全面总结学校整改工作,向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交整改总结报告。

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出台新一轮的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方案。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