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3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课题

1、骨骼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教学准备

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

二、建立骨骼概念

1、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

有多少呢?

4、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

(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5、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吗?

6、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三、认识骨骼作用

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上台来制模型举例说。

四、认识骨的构造

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

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

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

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3、你们知道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

猜猜看。

4、学生解剖观察

5、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6、你能给同学们来讲解一下吗?

7、通过阅读课本第4页的知识,你发现有些骨头还有什么作用?

 

课题

2、关节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

·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

·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

·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教学重难点

能够在固定关节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教学准备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

2、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

二、认识关节功能

7、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

8、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

9、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

10、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

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

11、学生活动

12、汇报:

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13、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14、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

有哪些不一样?

(学生示范讲解)

15、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10、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

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

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

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了什么?

(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课题

3、肌肉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科学知识:

·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3、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

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4、还缺少什么?

5、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认识肌肉功能

16、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17、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

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

18、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

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19、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0、学生汇报。

21、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

(可结合录像)

22、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23、讨论:

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2、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评价。

 

课题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够针对运动方式说出他们对身体的好处;

·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与作用;

·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科学知识: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知道不同动作锻炼不同的肌肉和关节;

·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懂得如何做到安全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对骨骼肌肉的重要意义;

·珍爱身体、热爱运动,加强锻炼;

·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教学重难点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6、平时你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为什么你喜欢这项运动?

二、认识锻炼的作用

1、从你喜欢的运动说说运动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7、我们知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那么体育运动从哪些方面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健呢?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8、阅读课本11页了解不同运动对人体的锻炼效果

9、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每一节动作对我们身体的哪一关节和肌肉有作用?

10、学生讨论,说明

11、为了是肌肉和骨骼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我们需要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呢?

12、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和钙?

13、在运动中如何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第二单元养蚕

课题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

纸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

“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

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

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

“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启发学生:

“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

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

注意提醒学生:

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

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

“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课题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学会养蚕;

●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

纸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效果简析

一、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

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