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287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docx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

消防安全制度和落实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保障消防安全所制定的各项制度、程序、办法、措施,是单位全体员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单位的消防安全。

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必要保证,单位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一、消防安全制度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根据《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的规定,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

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全体人员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是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核心。

消防安全责任制主要内容包括:

1.规定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领导机构及其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2.规定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3.规定单位下属部门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安全员的职责;

4.规定单位义务消防队和专职消防队的领导和成员的职责;

5.规定全体职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消防安全职责。

(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责任部门、责任人,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包括特殊工种及新员工)、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要求,培训组织程序,确定消防安全教育的频次,考核办法、情况记录等要点。

(三)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防火检查、巡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防火检查的时间、频次和方法;确定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的内容;检查部位、内容和方法;处理火灾隐患和报告程序、防范措施,防火检查记录管理等要点。

(四)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日常管理方法,隐患整改程序及惩戒措施,安全疏散部位、设施检测和管理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管理方法,制定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的要求,制定每日检查、月(季)度试验检查和年度检查内容和方法,检查记录管理,定期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等要点。

(六)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消防控制室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操作人员的职责,执行值班操作人员岗位资格、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突发事件处置程序、报告程序、工作交接等要点。

(七)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火灾隐患整改的责任部门、责任人,火灾隐患的确定,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安全防范措施,火灾整改的期限、程序,整改合格的标准,所需经费保障等要点。

(八)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安全用电管理责任部门、责任人,定期检查制度,用火、用电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违规惩处措施等要点。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预案制定、修改、审批程序,演练范围、演练频次、演练程序、注意事项、演练情况记录、演练后的总结和自评、预案修订等要点。

(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危险物品的贮存方法,贮存的数量,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危险物品的入口登记、使用与出库审批登记、特殊环境安全防范等要点。

(十一)专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专职(志愿)消防队的人员组成,明确专职(志愿)消防队员调整、补充归口管理,明确培训内容、频次、实施方法和要求,组织演练考核方法、明确奖惩措施等要点。

(十二)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内容及频次,确定电气设备检查、燃气管理检查的内容、方法、频次,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等要点。

(十三)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主要包括--确定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实施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考评目标、频次、考评内容(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情况、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等),考评方法、奖励和惩戒的具体行为等要点。

二、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国家制定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最终都需要在每个具体的单位中去落实。

只有社会各个单位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消防工作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提升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是实现单位“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有效控制和减少火灾危害的重要途径。

(一)确定消防安全责任

全面落实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是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根本。

首先,单位必须深入推进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按照消防安全组织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级、本部门的消防安全负责,对下级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目前,社会单位大多采取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形式落实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消防安全责任书》具有敦促下一级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作用,但并不能起到通过“契约”的方式,把上级消防安全主体的责任部分或者全部转换到下一级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效果,否则就构成不正当条款。

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只是上一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实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不能当作转移消防安全责任的手段。

(二)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

1.社会单位实行逐级防火检查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

单位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有关部门、员工应当认真履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社会单位内设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3.社会单位及其内设部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消防设施运行、记录情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有无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情况;电气线路是否破损、老化、连接松动,有无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违章用电情况;有无违章用火情况;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在位情况;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场所的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4.社会单位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每日至少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至少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公众聚集场所,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夜间防火巡查应不少于两次。

5.社会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6.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进行防火检查,及时发现本岗位的火灾隐患。

员工班前、班后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7.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当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按程序整改并做好记录。

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到火灾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核查。

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部门,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

8.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着手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

1.社会单位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单位应当购置或制作书籍、报刊、杂志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资料,悬挂或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3.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应掌握以下内容:

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本单位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

具体内容详见本篇第三章。

(四)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

1.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熟悉本单位灭火力量和扑救初期火灾的组织指挥程序。

社会单位员工应当熟悉或掌握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的使用方法;初期火灾的处置程序和扑救初期火灾基本方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如下措施:

灭火器材、设施附近的员工利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电话或火灾报警按钮附近的员工打“119”电话报警、报告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3.火灾确认后,单位应当于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通讯联络组按照灭火和应急预案要求通知预案涉及的员工赶赴火场,向消防队报警,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况利用本单位的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安全救护组负责协助抢救、护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