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257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docx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地理试题

遂宁市高中2019级第一学期教学水平监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

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星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下表为太阳系其它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以及距离太阳中心的平均距离。

读表回答2-3题。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与地球的质量比

0.05

0.82

1

0.11

317.94

95.18

14.63

17.22

与地球的体积比

0.056

0.856

1

0.15

1316

745

65.2

57.1

距日距离(亿km)

0.58

1.08

1.5

2.28

7.78

14.27

28.7

44.97

2、比较八大行星的质量、体积、距日距离,说明地球具有的特征是

A、特殊性B、普通性C、周期性D、生命性

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太阳风暴是从太阳大气射出的带电粒子流,是太阳活动的一种形式。

2014年1月7日,地球遭受一起极为强大的太阳风暴袭击。

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自己发光

B、太阳能量来源于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与太阳辐射有关

D、各种化石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5、太阳风暴可能导致

A、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地震

B、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C、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干扰

D、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016年10月31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在四川省遂宁市举行。

据此回答6-7题。

6、会议举行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下图中的

A、AB段B、BC段C、CD段D、DA段

7、会议举行一个多月后,地球位于下图中的

A、a附近B、b附近C、c附近D、d附近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8-10题。

8、发射时的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区时)是2016年10月

A、16日16时30分     B、16日23时30分

C、17日16时30分D、17日23时30分

9、发射时天气晴朗,则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最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10、“神舟十一号”发射后一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快B、遂宁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在变大

C、遂宁的日出越来越早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正在扩大

读图,完成11-12题。

1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B、②C、③D、④

1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13-14题。

13、若P地风向为①,则P、M两地的气压

A、PMC、P=MD、无法确定

14、若气压P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表示30°N某沿海地区夜晚陆地与海洋间的热力环流,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6、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正确表示c气压带两侧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18、若图中c气压带位置偏南,则北半球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下图示意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地的特征是

A、全年温和多雨B、夏季炎热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炎热少雨

20、上图所示的气候类型的成因主要是

A、受季风环流的影响B、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C、终年受信风带的控制D、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下图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年4月2日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图中①、②两处天气系统分别是

A、高压、高压脊B、高压、低压槽

C、低压、低压槽D、低压、高压脊

22、此时,武汉吹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23、与杭州比较,上海的天气情况如何

A、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晴朗天气B、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阴雨天气

C、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阴雨天气D、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晴朗天气

下面两图是不同时期美国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在同一处拍摄到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

据此回答24-25题。

24、上面两图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变薄C、火山喷发D、酸雨

25、近年来,暴风雪、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此解释最可信的是

A、大气环流异常与极端天气频发无关

B、极端天气频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C、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D、极端天气频发的原因是全球气候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2016年10月18日,台风“莎莉嘉”在海南琼海到三亚一带沿海登陆,并于晚上移入北部湾海面,它的到来缓解了广西的旱情。

但是,台风很强的破坏力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此回答26-27题。

26、台风具有的巨大破坏力,主要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引起的

①海啸②风暴潮③地震④强风⑤霜冻⑥沙尘暴⑦暴雨

A、①④⑥B、②⑤⑦C、③④⑤D、②④⑦

27、台风“莎莉嘉”登陆海南过程中,下列四图中可以表示气压变化的是

读图,完成28-29题。

28、若该图表示某一尺度的水循环示意图,则该尺度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赛D、海-气间的水循环

29、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为大气提供水汽最多的海域在

A、高纬B、中纬

C、低纬D、全球海域没有差别

2015年4月,遂宁市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0-32题。

30、表示水汽输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大B、②增大C、④减小D、⑤减小

32、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③减弱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33-34题。

33、四幅图所示海域流经的洋流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4、图中②处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A、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B、大陆沿岸有大量的河水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把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D、有图中洋流经过,带来丰富的饵料

新加坡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

据此回答35-36题。

35、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地下水丰富B、降水丰富但用水多C、干旱少雨D、污染严重

36、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循环用水、节约用水B、国内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D、降低自来水的价格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37-38题。

37、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地壳运动D、冰川作用

38、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渭河平原属于冲积扇平原

B、秦岭北坡形成断块山,坡度较大

C、黄土高原流水堆积地貌分布较广

D、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状况。

读图完成第39-40题

39、图示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河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可能的原因有

A、支流河水流速慢   B、河口处植被茂盛

C、干流侵蚀作用强   D、干流泥沙沉积少

40、近年来,河漫滩形成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A、上游新建大型水库  B、上游耕地规模扩大

C、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D、下游河道疏浚畅通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0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1分)读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空白部分为白天),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这一天遂宁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图中A、B、D三地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3)图中C点正值▲(日出或日落),地方时为▲时,这天C点的昼长为▲小时。

(4)一水平运动的物体由D点向南运动,则它将向▲(东侧或西侧)偏。

(5)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

42、(13分)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风向可判断此时为▲(1月或7月),亚欧大陆上气压中心的名称是▲,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2)A地的气候类型是▲,这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3)B地全年受▲控制,形成了全年▲(多雨或少雨)的气候。

(4)此时C地盛行▲风,其形成的原因是▲,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5)图示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我国长江干流处于▲(丰水或枯水)期,河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是▲。

43、(7分)读“北大西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洋流是受▲(风带)吹拂海水运动而形成的。

(2)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中,按照洋流性质为寒流的是▲,对大陆沿岸气候起到▲作用。

(3)轮船航行至甲海域附近可能会遇到▲和▲,不利于轮船的航行。

(4)若②处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

44、(9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质构造是岩层受到▲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力而形成的。

(2)从地质构造来看,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