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2281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04章 58节 填空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分题型训练浙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20;

固;

固液共存

(1)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该种物质有熔点,可以判断这种物质属于晶体,它的熔点是80℃;

(2)从该物质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成液态,大约持续了:

40min-20min=20min。

(3)图线中的EF表示物质处于固态,GH为液态,而FG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3.如图所示,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

(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从第________min开始凝固,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

(1)晶体;

10;

(2)变多

(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在10~20min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它有凝固点,为晶体;

它从第10min时开始凝固,到20min时完全凝固,因此第25min时该物质属于固态。

(2)该物质正在熔化,因此试管外面的温度应该是-2℃。

试管内的冰水混合物处于凝固点0℃,高于外面的-2℃,因此能向外不断放热,那么里面的水会凝固,冰将增多。

4.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由图乙可知,________(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 

(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增大。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加热1min,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________ 

(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

(1)均匀受热(或减缓实验速度,便于观察记录;

或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热量相同。

(2)A;

固液共存;

分子势能;

达到沸点,不能持续吸热(或没有温度差,不能吸收热量)(3)石蜡

(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

均匀受热(或减缓实验速度,便于观察记录;

(2)由图乙可知,A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那么A是冰,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状态为固液共存,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那么它的分子动能不变;

根据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可知,它的分子势能增大。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达到沸点,不能持续吸热(或没有温度差,不能吸收热量)。

(3)根据乙图可知,当加热1min时,质量相同的冰和石蜡吸收相同的热量,石蜡升高的温度小于冰升高的温度,因此石蜡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5.(2019七上·

新昌期末)2019年第二届上海世博会期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中华老字号展区里放置了一双白面红标的经典回力运动鞋,如图所示。

(1)白面红标的经典回力运动鞋的鞋底是橡胶底,橡胶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下表是小力从说明书上抄下的上海回力鞋子尺码对照表。

美国码

5

5.5

6.5

7.5

8

9

9.5

10.5

11.5

中国码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脚长

22

22.5

23.5

24

24.5

25.5

26

27

28

①表格中“脚长”的单位是________。

②他采用的是________ 

(选填“表格”、“文字“或“图形”)记录法

【答案】

(1)非晶体

(2)厘米;

表格

(1)橡胶在熔化时,先变软,然后再变稀,最后变成液态,因为它熔化没有固定的温度,即没有熔点,所以它是非晶体;

(2)①表格中“脚长”的单位都是厘米;

②他采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6.(2019七上·

新昌期末)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每隔1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物质的温度及观察其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中的冰加热,目的是________。

(2)第4分钟时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CD段吸收的热量比AB段________。

【答案】

(1)使冰均匀受热

(2)固液共存(3)多

(1)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中的冰加热,目的是使冰均匀受热。

(2)根据乙图可知,BC段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冰处于熔化状态,那么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3)根据乙图可知,CD段吸热:

10min-6min=4min,AB段吸热2min,因此CD段吸收的热量比AB段多。

7.(2019七上·

萧山期末)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是我们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1)老师给了一种物质,请小明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小明探究后作出了熔解图像如图一。

根据图像小明认为这种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者“非晶体”)

(2)小明继续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二所示。

由图小明获得以下信息:

甲和丙肯定不是同种物质,他的依据是________。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他的依据是:

________。

(3)小明又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三中a线所示。

实验时觉得加热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改进了实验:

他提高了水的初温。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三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

(1)晶体

(2)甲和丙熔点不同、同种物质;

升高相同温度,甲加热时间短

(3)

(1)如图一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45℃不变,因此小明认为这种物质是晶体;

(2)如图二所示,甲和丙肯定不是同种物质,依据是:

甲和丙熔点不同;

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依据是:

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加热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

(3)小明提高了水的初温,那么在纵轴上的温度应该在现在图像的上方;

因为水的质量不变,加热方式不变,所以温度升高的速度与原来相同,即图像的倾斜角度不变;

最终水的温度都是100℃,即图像的水平部分与原来的高度相同,如下图所示:

8.(2020八上·

鄞州期末)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80

【解析】从BC段分析可知,该物质存在一个温度保持不变的熔化过程,故属于晶体,BC段对应的温度是80℃,所以熔点是。

9.(2019·

杭州)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80;

吸热;

大于

【解析】 

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它有熔点,因此它是晶体,而它的熔点是80℃;

在熔化过程中,它需要不断的吸热;

AB段该物质是固态,10min内从50℃升高到80℃,那么升高的温度△t=30℃;

CD段该物质是液态,10min内温度从80℃升高到100℃,那么升高的温度△t'

=20℃;

因为△t>△t'

,所以c固<c液。

10.(2019七下·

慈溪期中)读晶体海波熔化、凝固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表示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过程,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

(2)处于放热状态的曲线线段有________。

(3)实验进行到第4分钟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

【答案】

(1)熔化;

48

(2)DE、EF、FG(3)固态、液态共存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B段晶体吸热升温,BC段海波晶体达到熔点继续吸热进行熔化,CD段液态海波继续吸热升温;

而DE段则放热降温,EF段液态海波达到凝固点放热进行凝固,FG段固态海波继续降温。

(1)BC段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表示熔化过程,海波的熔点是48℃;

(2)处于放热状态的曲线线段有:

DE、EF和FG;

(3)根据图像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在3~6min之间,因此第4min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液态共存。

二、汽化与液化

11.在淡水奇缺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利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

露水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该过程需要________热。

【答案】液化;

【解析】当晚上气温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在塑料布表面形成露水,该过程需要放热。

12.(2020·

上城模拟)小徐洗完澡后,发现浴室的瓷砖墙面有很多小水珠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选填“熔化”或“液化”或“汽化”),这是一个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放热

【解析】小徐洗完澡后,发现浴室的瓷砖墙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里面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墙面后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这个物态变化较液化,这是一个放热过程。

13.(2020七下·

慈溪期中)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

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

请回答:

(1)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________的气温较高;

(2)A、B两幅图中,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________图;

(3)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答案】

(1)液化;

(2)B(3)不变

(1) 

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形成的,甲图与乙图相比,甲图“白气”团大,说明液化过程容易,根据液化的条件可知,液化需要遇冷所以温度更低时较易液化,据此可知房间乙的气温较高;

(2)因为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是变大的,所以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B图;

(3)由于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已经不会升高,所以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不变。

14.(2020·

黄岩模拟)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

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

(1)这种“白色气体”实际上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小冰晶 

 

 

②小水滴 

③水蒸气

(2)这种“白色气体”是如何形成的,请选择一种情况加以说明:

我选择________(选填“前”或“后”)者,其形成过程是:

【答案】

(1)②

(2)前;

水先汽化后液化

(1)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那么“白色气体”肯定不是水蒸气;

因为“白色气体”不是固态,那么它肯定不是小冰晶,因此它应该是小水滴,故选②;

(2)我选择前者,其形成过程是:

水先汽化后液化。

15.(2019七上·

新昌期末)酒精是实验室中常接触的一种物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3)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________有关。

该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________和酒精,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液体的多少。

【答案】

(1)分子

(2)易燃(3)温度;

等质量的水

(1)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

(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易燃;

(3)A、C两图中,液体都是水,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只有C中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较高,因此可以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液体的多少

16.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此时室内温度为________℃,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________,由此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__热量。

【答案】25;

减小;

吸收

【解析】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此时室内温度为25℃,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减小,由此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17.(2019七下·

宁波期中)“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百姓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不会

【解析】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百姓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不会沸腾。

18.(2019七上·

绍兴期末)七年级某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决定探究物质种类与蒸发快慢的关系。

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需要控制为相同的量是________等。

(写出一个即可)

(2)该兴趣小组根据实验描绘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体积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为酒精,B为水。

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图中表示酒精蒸发的虚线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

(1)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写出一个即可)

(2)甲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探究物质种类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时,必须保证其他因素相同,即:

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2)当环境温度上升时,酒精蒸发的速度加快,即酒精体积变为0的时间变短,因此表示酒精蒸发的虚线的是甲。

三、升华与凝华

19.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些霜是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答案】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解析】固态干冰变成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是凝华.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20.(2020七上·

兰溪期中)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

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

人工造雪”:

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____形成“人工”雪。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

凝固

(1)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2)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

人工造雪”:

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凝固,形成“人工雪”。

21.(2020·

萧山模拟)小金为了证明“碘升华”做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甲图为教材中的方法,乙图为水浴加热法)。

加热一段时间后,均能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

已知:

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1)你认为实验________(填“甲”或“乙”)更能说明碘直接升华,理由是________。

(2)碘升华需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科学来源于生活,请再举一例物质升华的例子________。

【答案】

(1)乙;

乙实验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未到达碘的熔点,说明碘没有熔化直接升华了

(2)吸热(3)北方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樟脑丸变小、干冰制雨等

(1)我认为实验乙更能说明碘直接升华,理由是:

乙实验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未到达碘的熔点,说明碘没有熔化直接升华了。

(2)碘升华需要吸热;

(3)升华的例子有:

北方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樟脑丸变小、干冰制雨等。

22.(2020七下·

宁波月考)在晚会上,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空气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答案】升华;

液化

【解析】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它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体的二氧化碳发生升华现象;

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则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

23.(2019七上·

萧山期末)科学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用镊子夹取一块冒着“白气”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温度-74℃)放入气球内,并迅速扎紧气球。

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

气球快速鼓起,同时在气球底部的外壁观察到“白霜”。

请分析:

白气是一种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请解释“白霜”形成的原因________。

该过程中气球变大能说明________(选填A.分子能运动B.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气球一股面遇冷凝华;

AB

(1)干冰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迅速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放热变成小水珠,因此“白气”是液化现象;

干冰放入气球后,气球的外壁温度极低,外面的水蒸气在上面迅速放热,由气态变成固态,因此“白霜”是凝华现象;

(2)气球变大能说明分子在运动,且分子间的空隙能改变,故选AB。

24.(2018七上·

绍兴月考)生活中会观察到很多的现象:

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

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

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

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

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

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

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

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这些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其中属于熔化的有________;

属于汽化的有________;

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_.(填编号)

【答案】②;

⑥⑩;

③⑦

【解析】①冬天玻璃表面上结成了冰花,水蒸气由气态变成固态,为凝华;

②废钢铁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固态变成液体,为熔化;

③用旧的日光灯灯丝变细,由固态变成气态,为升华;

④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由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

⑤夏天从冰糕上滴落水滴,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

⑥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由液态变成气态,为汽化;

⑦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由固态变成气态,为升华;

⑧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碗会“出汗”,由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

⑨冬天从口中会呼出“白气”,由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

⑩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由液态变成气态,为汽化。

那么:

属于熔化的有②;

属于汽化的有⑥⑩;

属于升华的有③⑦。

25.有霜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

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

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

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形成霜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从冰箱中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

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

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案】

(1)水蒸气;

凝华

(2)空气湿润;

气温在0℃以下(3)不能;

没有做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出现霜的对比实验。

(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

(2)根据文中的“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

”可知:

霜的形成条件是:

空气湿润且温度在0℃以下;

(3)实验:

“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中,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

故不能验证猜想。

26.下年全国平均气温为近28年同期最低,我市许多地方出现了冻雨、冰挂.如图所示是屋檐上结起的冰挂.冰挂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雨是过冷水滴(温度低于0℃)落到温度________ 

0℃(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很快__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凝固;

低于;

升华

(1)水滴从屋檐留下来的过程中遇冷变成了冰挂,这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2)冻雨是过冷水滴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