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011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6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3.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A、客观性B、实践性C、历史性D、社会性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激化以及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B、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C、德国古典哲学

D、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

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

17.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

18.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19.从()上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A、创造者B、继承者C、主要内容D、阶级属性

20.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时代

A、自由资本主义B、垄断资本主义C、和平发展D、资本主义

2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22.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

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

2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2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27、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

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8、“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是()说的。

A.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共产党宣言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七月革命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E、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改良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E、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谢林

E、费希特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

斯密

B、威廉·

配第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E、大卫·

李嘉图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托马斯·

康帕内拉

B、沙尔·

傅立叶

C、罗伯特·

欧文

D、托马斯·

莫尔

E、昂利·

圣西门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B、资本积累理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劳动价值论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E、科学性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公平正义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李大钊的理论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E、哪些是必须改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1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

D.改革开放E.与时俱进

1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包括()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D.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E.经济危机的周期发生

13、大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系到()

A.新一代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B.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

C.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E.国家的长治久安

14、马克思主义是()

A.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D.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E.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5、理论联系实际就要()。

A.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B.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C.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D.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E.一切从实际出发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椎进哲学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能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17、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

A.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B.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C.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D.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

E.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

C.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E.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

战马蹶,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涨潮和退潮

B、日蚀和月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体育竞赛的程序和规则

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万物皆备于我

19、《传习录》记载:

先生(指明代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

此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无关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21、汉代董仲舒所说“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22、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

“可预言:

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23、一切唯物主义都是()

A、反映论

B、唯实论

C、可知论

D、辩证法

24、“我思故我在”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5、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2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8、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29、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物质范畴

B、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30、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31、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2、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

33、“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4、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

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

35、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

36、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B.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37、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

3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39、“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40、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的认识方法是()

A.联系的方法B.发展的方法C.实事求是的方法D.矛盾分析法

41、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

A.可知性B.客观性C.偶然性D.随机性

4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社会规律的历史性B.自然规律的不可重复性

C.社会规律的间断性D.自然规律的盲目性

43、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

44、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

这是根本错误的,原因在于()

A.人的理性是有局限性B.人的理性受到情感的作用

C.否认规律的客观性D.人的情感也为自然立法

45、马克思说: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

这说明了()

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46、有人说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而人的活动是受到他们各自的目的、理想和愿望等因素支配的,因此不存在社会规律。

这种说法违背了()

A.社会规律的可知性B.社会规律的属人性

C.社会规律的客观性D.社会规律的差异性

47、“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48、“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功能说明。

4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质量互变的观点

C.辩证否定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50、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本质必然的关系B.现象偶然的关系

C.直接的关系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1、中国的庄子说: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A.普遍联系的观点B.变化发展的观点

C.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D.只见区别不见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5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B.孤立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

53、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观点属于()。

A.机械的条件决定论B.形而上学的外因论

C.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D.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54、第一次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是()。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

C.马克思D.贝塔朗菲

55、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A.整体是部分之和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56、对于事物的联系,唯心主义者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

A.联系的客观性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条件性D.联系的多样性

57、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可以代替部分B.部分支配、决定整体

C.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D.整体是部分的总和

58、发展的实质是()。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B.事物数量的增减

C.事物位置的移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9、区分新旧事物应该看它()。

A.出现时间的先后B.形式是否新奇

C.力量是否强大D.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60、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6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6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63、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

A.运动是根本变化,发展是一般变化

B.运动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则是指前进性上升性运动

C.运动是量变,发展是质变

D.运动是位移,发展是新陈代谢

64、辩证矛盾是指()。

A.思维中前后不一致B.主观上发生错误

C.不同事物的对立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6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次要和主要的关系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C.形式和内容的关系D.条件和根据的关系

6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推动事物的量变B.实现事物的质变

C.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D.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67、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A.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而转化的基本趋势B.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D.维持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68、唯物辩证法认为,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

A.根本原因B.不可缺少的条件

C.决定性因素D.动力和源泉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