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9856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文档格式.docx

7.下图是一张民国初年婚礼的图片。

对该照片理解正确有(  )

①政治事件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②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成为普遍现象

③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来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8.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

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

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三则材料均反映出下列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

A.福利国家制度B.第三产业

C.经济全球化D.知识经济(新经济)

9.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

这是因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B.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

C.一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被削弱,严重依赖美国扶持

D.美国为应付危机撤回大量对外投资,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10.《吕氏春秋·

上农》载:

“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

11.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其弊端主要是(  )

A.穷人得不到实惠B.社会动荡加剧

C.贫富差距扩大D.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12.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

A.商品种类的增加B.资本主义的发展

C.贸易中心的转移D.贸易范围的扩大

13.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4.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

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

15.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

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

A.优化农村环境B.给农民提供补贴

C.提供就业机会D.提高农产品价格

16.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绕地球一周回到欧洲,这一消息迅速在欧洲传开。

当时的人们议论纷纷,下列言论,最为合理的是(  )。

甲说:

这太夸张了,帆船根本不能越洋,而英国的汽船他们根本买不起。

乙说:

这不可能,茫茫大海,一望无际,根本辨不清方向。

丙说:

这有可能,据说是王室拨款资助他们远洋航行的。

丁说:

这是真的,因为葡萄牙国王亲自迎接他们胜利归来。

A.甲  B.乙  C.丙  D.丁

17.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道:

“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

”是因为当时在(  )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

18.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②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

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

A.“守夜人”B.“中间道路”C.“大管家”D.“甩手掌柜”

20.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

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

这反映出(  )

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

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

21.南宋《岁时广记·

售农用》中记载: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上述材料表明(  )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定期举行的草市比较繁华

C.宋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22.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开展了(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23.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下列工具(技术)与两汉时期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是(  )

24.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

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25.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洋务派兴办的一些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

(《东华续录·

光绪朝卷128》)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彻底破产B.清政府力图革新

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D.中国近代化受挫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

危机期间,13万家以上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l/4……在许多城市的周围,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栖身之所。

——《现代史编》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中体现的美国工人状况会引发什么问题?

当时的胡佛政府是如何解决的?

效果如何?

(3)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

 

27.弱势群体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的人群,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的登记失业与职工下岗率

——陈佳贵《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关注“弱势群体”的相关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材料三中我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

……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29.新中国成立后,为选择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开始到70年代末,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国家通过制定指令性计划直接调控企业生产活动,对主要的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分配,对消费品的主要部分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引自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在

《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1999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习和实施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制度。

由于受中国自身条件的制约,事实上,“理想的”计划经济制度在中国难以实现,受计划管理制约的那一部分经济活动也多少“走了样”。

其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

近30年的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制定和实施的5个五年计划中有4个没有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形成正式版本公开颁布;

惟一形成正式版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在制定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在实施了两年多以后才正式颁布。

情况表明,相对于苏联曾将计划当做“法律”一般要求严格实施,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五年计划则是多变的计划,受制于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

——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引自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

(1)材料一表格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其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引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起到的现实作用?

董志凯是如何看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论述有何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30.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

《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

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曲辕犁于唐代出现;

水转风车出现于宋代;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

耧车出现于汉代。

所以正确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通过火花上部文字“请用上等国产火柴”,可知反映了人们要求发展民族工业的愿望。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图片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由商周时期的耒耜到西汉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故选B。

4.【答案】C

【解析】“福利国家”制度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消费。

根据所学知识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政治上稳定统治的需要,所以应该选择C。

5.【答案】C

【解析】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结合材料完整意思是,对私营经济在保留的同时,要对私营经济加以改进和补充,因而选C项。

从材料中“改进和补充”知A项不对。

而“应当保留”知B项不对。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福利制度问题,故D项不对。

6.【答案】D

【解析】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故①错误;

从图片“骆驼”可以了解到骆驼是当时“丝绸之路”的交通工具,故②正确;

音乐是通过听才能感受,图片只能给我们直观视觉感受,无法说明唐朝音乐的多样性,故③错误;

唐三彩是墓葬品,说明唐“厚葬”之风,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图片中婚礼的时间是民国初年,体现了辛亥革命后对社会习俗的改变,故①正确;

从图片中不能看出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成为普遍现象,故②错误;

图片反映的是新式婚俗,体现了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来,故③正确;

仅仅有一幅婚礼图片不能说明辛亥革命的地位,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反映了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和工业生产力的运用,故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知识经济,D项正确。

福利国家制度题干没有涉及,A项排除;

题干中的农业、轻工业都不属于第三产业,保险公司是第三产业,只是题干现象之一,B项排除;

题干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的现象,C项排除。

9.【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就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危机往往会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两大特点,男耕女织和辛苦劳作,个体分工只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并非因由,故A项错误;

小农经济形态从春秋时期延续到整个古代中国,并未受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况且,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基础,故B项错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小农经济和铁器牛耕在古代中国始终相随,故C项正确;

劳动力短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典型特点,因果颠倒,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穷人得到实惠,故A项错误;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故B项错误;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故C项错误;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使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故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B正确。

13.【答案】D

【解析】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故时间排序应为②①④③,选择D项符合题意。

14.【答案】A

【解析】《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罗斯福新政开始以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

B项是推行“以工代赈”的目的;

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项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

因此A正确。

15.【答案】D

【解析】罗斯福新政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16.【答案】C

【解析】当时的航海技术及航船已经可以进行远航,故甲、乙的说法均是不合理的;

麦哲伦是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进行远航的,王室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选C项。

17.【答案】B

【解析】“三大改造”运动(1953~1956年),排除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排除C;

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D;

1958年,中共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故B项符合题意。

18.【答案】D

【解析】“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得出①正确。

列强在中国争相筑路,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资本输出,②正确。

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改善了交通状况,便利了商品的运输,带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④正确。

19.【答案】B

【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结果带来了1973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所以政府采用国家干预和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政策。

B项符合题目要求。

20.【答案】C

【解析】缠足不是满族习俗,与清政府强制推行无关,故A项错误;

外国传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推动社会习俗变革,不是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

虽然清政府下令禁止,外国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缠足仍然屡禁不止,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东西方文明的对比,故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说明了其繁华,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草市如何影响民众生活,故A项不正确;

也没有体现草市的地位,故C项不正确;

材料也没有提到政府,故D项不正确。

22.【答案】B

【解析】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分散经营,故A项错误;

从“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可以得出,国家要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土地国有制,变分散经营为合作生产,为工业化建设服务,故B项正确;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故C项错误;

“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故D项错误。

23.【答案】C

【解析】石锄、骨耜都是原始社会出现的工具,故A、B项错误;

二牛一人的耦犁法出现在西汉,故C项正确;

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牛耕工具,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本题最大的干扰项是D,题干虽然提及了“沿海某市”,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图片中的“个体”二字明显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25.【答案】D

【解析】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惨败,故A项错误;

清政府力图革新、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信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C项错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根据材料信息“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可知中国近代化受挫,故D项正确。

26.【答案】

(1)经济危机爆发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2)阶级矛盾激化。

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的政策。

危机非但没有解决,反而不断恶化。

(3)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政府应当干预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地扩大市场,刺激消费。

【解析】第

(1)问通过数字和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归纳;

(2)问主要结合所学理解其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及胡佛政府的政策;

第(3)问通过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理解解决经济危机的正确对策。

27.【答案】

(1)措施:

制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标准;

允许劳动者有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制定《社会保障法》,实行社会救济;

以工代赈。

影响:

缓解社会矛盾;

刺激经济复苏(缓和经济危机);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原因: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措施: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

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鼓励自主就业。

(3)启示:

弱势群体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政府要关注弱势群体,注重民生;

适时改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第

(1)题概括新政措施中关注民生的内容,影响则考虑缓解社会矛盾等。

(2)题考虑当今改革的措施、保障民生的具体实例。

第(3)题言之有理即可。

28.【答案】因素:

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从非洲、美洲掠夺大量金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市场金银贬值,物价上涨。

引起价格革命,加速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解析】第一小问物价上涨因素,主要从时代背景结合经济常识回答。

16世纪是新航路开辟的时代,欧洲殖民者在美洲、非洲掠夺了大量金银,迅速增多的金银冲击了原有市场秩序,金银贬值导致物价上涨;

第二小问注意设问是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也就是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结合史实说明即可。

29.【答案】

(1)主要原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突出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更趋高度集中。

(2)现实作用:

使新中国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有效地调动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短短十多年里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董志凯观点:

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有效发挥作用的时空是有限度的,妨碍社会主义经济活力的进一步发挥。

(3)理论意义: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打破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实践意义:

从实践上解决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