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9774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南岳之秀,在于无山不绿,无山不树。

争妍斗丽花团锦簇绚烂夺目五色缤纷花香扑鼻树大根深。

那连绵飘逸的山势和满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长青,就像一个天然的庞大公园。

林深树多,光听听树的名字,也够动人了:

金钱松、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香果、白擅、青铜以及常绿的香樟、神奇的梭罗、火红的枫林、古老的藤萝。

据统计,南岳现有的风景林等各种植物,有1700多种。

这是几十代人的血汗结晶,其中许多是奇珍异宝。

福严寺的银杏相传受戒于六朝时的慧思禅师,树龄至少也有1400多年,树身三个大人合抱亦不能围拢。

藏经殿后的白玉兰,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至今仍然逢春开花,香飘满山。

半山亭的古松,三四百岁的年龄,还是小弟弟呢!

上封寺后的原始森林,许多树都是老态龙钟,弯腰曲背,遍身青苔,望不见纹路。

乍一看去,它们长得拳曲不张,冠盖不整,盘根错节,相互依偎,恍如严寒中一群衣衫破败的老人,相拥取暖,令人怜悯而无俊俏风华的赞叹。

但在这高山风口上,它们千百年如一日,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之中,彼此抱得铁紧,你搀我扶,有的甚至同根所生,枝同连理,不仅独秀,而且情深。

  南岳如果只是这些树木呈现的秀色,那还不足以在天下名山中如此令人瞩目。

这种秀色只是它的外在之美,而秀中有"

绝"

,才是它的深远内涵。

人们把南岳的胜景概括为“南岳八绝”,即“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磨镜台之幽,水帘洞之奇,大禹碑之古,南岳庙之雄,会仙桥之险”。

正因为“南岳八绝”的出类拔萃,才使它赢得“五岳独秀”那当之无愧的美称。

宗教圣地

  南岳还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环山数百里,有寺、庙、庵、观等200多处。

位于南岳古镇的南岳大庙,是中国南方和五岳中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现在98500平方米的规模,依次九进。

大庙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

林涧山泉,绕墙流注。

庙内,东侧有8个道观,西侧有8个佛寺,以示南岳佛道平等并存。

南岳大庙,是一件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珍品,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结构之完整,布局之周密,实属罕见。

在南岳古镇,还有一座佛教古寺——祝圣寺。

它位于镇的东街,与山上的南台寺、福严寺、上封寺和衡山城外的清凉寺等,合称为南岳六大佛教丛林。

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经来到这里,并在这里建立清冷宫佘礼舜帝。

清康熙年间作为皇帝的行宫进行大规模改建,并更名祝圣寺。

现在寺的四周古木苍翠,寺内香烟缭绕,木鱼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佛图佛像满目,有兴趣者,还可入内与法师交谈,品尝一下南岳著名的素餐斋席。

其它如广浏寺、湘南寺、丹霞寺、铁佛寺、方广寺及传法院、黄庭观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镡,规模大小虽不相同,但也各有佳趣。

  衡山还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汉武帝以南岳名安徽天柱山,隋文帝复以衡山为南岳。

道教称第三小洞天,名其岳神为司天王。

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紫盖﹑芙蓉﹑石廪﹑天柱五峰为著,祝融又为之冠。

有黄庭观,传为晋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修道处。

上清宫乃晋道士徐灵期修行处。

降真观,旧名白云庵,乃唐司马承祯修道处。

九真观西有白云先生(司马承祯)药岩。

五代道士聂师道亦修道於此。

寺庙宫观

  山上寺庙很多,著名的有福严寺、南台寺、藏经殿、方广寺。

福严寺规模很大,称为“南山第一古刹”,寺右有一株1400余年的银杏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

南台寺建于六朝,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

日本佛教曹洞宗视南台寺为祖庭。

藏经殿因明太祖赐大藏经一部存放于此,故名藏经殿。

其周围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色秀丽,附近有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等奇树以及允春亭、梳妆台、钓鱼台等古迹。

“藏经殿之秀”为南岳四绝之一。

方广寺处于南岳峰岭间,古树苍苍,流水潺潺,幽雅深邃,因而有“方广寺之深”的说法。

但是,南岳最大的寺庙是位于衡山脚下的南岳庙。

它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占地面积多达98500平方米,在南方一带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庙。

南岳庙始建于唐,历代进行重修、扩建,规模不断扩大。

现存建筑是清代重修的。

整个庙宇有9进,包括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建筑。

正殿高22米,庄严肃穆,气势雄浑。

殿内有72根石柱,象征着衡山七十二峰。

正殿中央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祝融神君。

南岳庙以总体布局完整著称。

祝融峰

  衡山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号称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座最有名。

南岳四绝是:

“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

山巅祝融峰,海拔1300.2米,登衡山必登祝融。

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这两句诗既写了祝融峰的高峻、雄伟,又写了衡山烟云的美妙。

登临其上,可见北面洞庭湖烟波渺渺,若隐若现,南面群峰罗列,如障如屏,东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带,西面雪峰山顶,银涛翻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传说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

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自燧人氏发明取火以后,即由祝融保存火种。

峰上有祝融殿,是明代所建。

祝融峰的西边有望月台,在无云的夜晚,到这里赏月,别有一番美景。

峰上还有观日台,是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

烟云

衡山的烟云可与黄山媲美。

游人在山上,忽然云雾升起,转眼之间,清晰可见的一座座山峰,竟被一团团烟雾笼罩住,渐渐隐去身形使游人自己也感到象在腾云驾雾,只觉得一缕缕、一团团的青烟白气,荡于胸前,流于指隙,似乎伸手可捉,可又什么都捉不到。

突然,一阵清风拂面而过。

风过处,天空便由灰而白,由浊而清,浓雾消散,远处的山峰又清晰可辨了。

五岳独秀:

南岳古木参天,幽径重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以“五岳独秀”闻名于世。

历来是人们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

南岳衡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其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藏经殿之秀,禹王城之古,试心桥之险,龙凤瀑之雄,麻姑仙境之幽,号称“八绝”。

这里松涛阵阵,云海翻腾,日出磅礴,景色迷人。

春可看花,夏可避暑,秋可观日,冬可赏雪,不失为四季之旅游胜地。

还有仿中山陵建筑的忠烈祠屹立于山腰,供人凭吊,祭抗战英灵于永久

中华寿岳:

南岳衡山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

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二十八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

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

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

“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

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

《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文明奥区:

从邺候书院到胡安国父子开创湘湖学派和王夫之的莲峰著述,南岳又是我国文化教育和宋明理学传播的一个中心。

在抗战时期,南岳衡山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政治军事中心,还有大专院校云集,名人学者络绎不绝,备受国人注目。

翻开史册,南岳人文荟萃。

从古至今,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朱熹、张栻、欧阳修、黄庭坚、张居正、徐霞客、王船山、曾国藩、彭玉麟、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叶剑英、罗荣桓、宋哲元、郭沫若、田汉、陶铸、胡耀邦、王震等历代众多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学者慕名而来。

他们在此或登临赋诗,抒怀咏志;

或访仙觅古,悟禅论道;

或建馆兴学,著书立说;

或共商国是,挥斥时艰。

他们留下的是满山唐诗宋词和历史文物,所以南岳享有“文明奥区”之盛名,是中化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祝融峰:

这是一个高山景区,站在祝融峰顶,可以看到远村田园,近山云海;

晴日可远眺湘波烟帆,夜晚可以看到江上渔火。

迎日出,送晚霞,玩雪景,是这个景区三大胜事。

景区有:

上封寺、望日台、老圣殿、望月台、会仙桥(俗名试心桥)、罗汉洞、不语岩、高台寺、狮子岩、南天门、黄帝岩等著名的景点。

它还有近代设施的电视调频转播台一座。

是湖南省一个高山骨干台,塔台高耸入云。

似与祝融共比高。

坐汽车可以直上峰顶,饱览风光。

如果想仔细漫游,少也得花两天。

在这个景区内,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盖、天柱、祥光、烟霞、轸宿诸峰之上,据新编《南岳志》载:

祝融峰,海拔1289.8米,位于北纬27度18分6,东经112度41分05,是南岳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和主峰。

它是根据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传祝融氏是上古轩辕黄帝的大臣,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氏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

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

因为他熟悉南方的情况,黄帝又封他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

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

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

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

祝融峰顶有祝融殿,原名老圣帝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为祠。

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新修建的,殿后岩石上装有石栏杆,北山风光尽收眼底。

在祝融殿的西边,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临空,银光四射,景色格外明丽。

游人站在台上,欣赏月色,较在平地上别有一番景象。

即使月亮西沉,这里也留有它的余辉。

正如明代孙应鳌的诗所描绘的:

“人间朗魄已落尽,此地清光犹未低。

”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见了。

祝融峰附近寺庙林立,其南面有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观,是道教活动的地方。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下令改为上封寺。

上封寺的正前方是南天门。

上封寺后的山上有观日台,现设有气象台。

在观日台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观日出处”四个大字,在秋高气爽,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日子里,游人可以看到“一轮红日滚金球”的奇景。

而另一景点会仙桥,俗名试心桥,又叫仙人桥,位于祝融峰巅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

岩下有大小两石,小石仅大石半,中有石桥可通,桥极险窄,仅可容步,人多不敢过,故又名试心桥。

据道家言,青玉坛是乌青云所创,为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会之所而名。

站在会仙桥,还可望见祝融峰侧有一巨石,宛如乌龟,人称“金龟朝圣”。

沿上封寺向西的石径路向前行走,两旁柳杉夹道,不到一里地,便来到祝融峰旁边的不语岩。

不语岩下边,有一个宽广二太多的石洞。

洞壁上刻着“不语挂锡”四个正楷大字,还有四寸楷书“去中一笠”的题留。

《南岳志》说,过去南台寺有一个和尚经常在这里打坐,终日不语,自号不语禅师。

他在这里修行的日子很久。

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灶里的火种熄灭了。

于是,他在晚上,提着灯笼,踏着积雪到上封寺去求火种。

上封寺的僧人说道:

“大师灯内有火,何必相求”?

不语禅师得此禅机,便作偈道:

“早知灯有火,饭熟几多时。

”从此他大彻大悟,修成正果。

如今岩洞里十分开豁,洞中有石凳、石桌可供游人歇脚。

洞口边题刻的小字有十余处,因风雨剥蚀,难以辨认,只有“跨岳桥”一尺大的三个行书字,还清晰可见。

明代李郁曾作《试心桥》一诗云:

“颓然岩石堕峰腰,下界烟云万丈遥。

顾我未曾履艰险,扪心来过试心桥。

明人卢仲田的《会仙桥》诗云:

“烂柯仙人久不来,一桥空对百花开。

我来桥上寻遗子,云满空山月满台。

冰雪中的祝融峰

云雾缭绕的祝融峰

太阳初升的祝融峰

试心桥(又名会仙桥)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数十人。

岩下有大小两石,中有石桥极险窄仅可容步。

方广寺:

“南岳四绝”之方广寺之深。

位于南岳衡山莲花峰中央花蕊之上。

据《南岳志》载:

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

南岳高僧之一的惠海来到这八座青峰围绕的狭长山谷中,见此地与世隔绝,岩壑幽邃,就在这里结草为庵。

据《一统志》载:

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诵经,忽然有五位身材伟岸的壮士求见。

来人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黄、紫、白、黑五色,都身穿白袍。

五人请求惠海和尚允许他们听经学佛。

惠海问他们是何方人氏,他们回答说是南岳山中的五位龙神,如果允许他们听经,他们愿意让出一块平地,献给惠海建造寺院。

惠海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当天晚上,山谷中乌去骤起,霎时雷声隆隆,大雨滂沱,传来阵阵“哗啦啦”的响声。

第二天清早,惠海起来一看,只见山下出现一块宽敞的平地。

惠海到处化缘募捐,在这块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寺名方广,寓佛法“十方广布”之意。

这就是《南岳志》上记述所谓“五龙听经,平沙献地”的故事。

据《南岳志》记述,这座六朝时的古刹,在唐代曾改名为方广圣寿寺,宋初又赐名方广崇禅寺。

寺院经过隋、唐、宋、元、明五次修建,屡修屡废,屡废屡兴。

明初,浩空和尚将寺院改建为板屋,盖上铁瓦,增设佛堂。

并在寺院内雕龙绘凤,把寺院装饰一新。

公元一五九四年,明神宗赐给方广寺一部佛经及佛像、宝幡,并专门建造藏经阁予以安放,后来寺院倒塌。

在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34年),王夫之兄弟及夏汝弼等人受巡抚褚胤锡委托,再次筹款,重新修建。

经过两年时间,方广寺焕然一新,雄伟壮观。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十月,王夫之在莲花峰下组织抗清义师,曾在方广寺内聚会。

后来虽然失败,从此以后方广寺却声名远播。

不久,方广寺毁于大火,“门庑不设,僧葺茅舍以居”。

直到清道光年间,由曾国藩的曾任陕甘总督的弟弟曾国荃重新修建,费资白银二万余两,才成为现在的规模。

方广寺正殿中原有宋徽宗写的“天下名山”四字金匾。

寺前有一条小溪,寺左有石涧潭,泉水从石上流下,成为瀑布,注入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钟鸣。

这里林泉山峦秀美,处境幽静深邃,游人到此必有一种“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广,不足以知其深”之说。

公元1167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应湖南提刑张拭的邀请,到长沙岳麓书院讲学。

就在这年冬天,他们踏雪来到南岳,朱熹此时不禁诗兴大发,七在之内,二人互相唱酬,作诗149首。

其中三分之一的诗篇是在方广寺写的。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这次胜游,特意在方广寺旁修建了二贤祠,并将朱、张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会堂上,让他们永享儒家的香火。

方广寺的特点是:

寺深、山深、林深,文化渊源深。

注:

宋徽宗亲笔所书“天下名山”四字金匾,已毁于十年浩劫之中。

下属景点:

黑沙潭、原始次森林、莲花峰、石涧潭、方广溪、潜圣峰、天台峰、方广寺、二贤祠、十方紫盖禅寺等。

水帘洞:

“南岳四绝”之水帘洞之奇,位于紫盖峰下南岳乡水帘村,距南岳镇4公里。

据《一统志》、《福地志》记载,水帘洞古名朱陵洞,相传是朱陵大帝居住的地方。

唐朝人称朱陵洞为“紫盖仙洞”。

道家认为它是道家的“第三洞真虚福地”,乃“朱陵太虚小有之天”,简称“朱陵洞天”,历来是神仙居住的洞府。

《潜霍类书》说:

相传远古时候,大禹治水,来南岳求金简玉书,曾在朱陵洞天举行祭祀的典礼,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曾派遣内侍张奉国带道士孙智凉等人,专程从京师来到南岳朱陵洞投放金龙玉简。

这一“洞天投龙”的盛况,详细地记载在《南岳志》上,后人在水帘洞投金龙玉简处写下一副对联:

  北向独不朝,泻千尺银河,溅玉飞珠,相望源头来紫盖;

  西巡应有恨,弃九重金阙,投龙续命,空寻洞穴向朱陵。

水帘洞瀑布源头,在紫盖峰的泉水。

三支泉水汇集一起,流入水帘洞上方谷地。

谷地阔三丈,原是梁朝的九位真人白日飞升的栖息之地,后建造九仙观。

九仙观附近有太阳泉、洗心泉、洞真源、仙人池等。

相传泉水深不可测。

泉水从石壁上飞流直泻,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声传十里。

明朝张居正游此地后说:

“瀑泉洒落,水帘数叠,挂于云际,垂如贯珠,霏如削玉”。

确实,它从绝壁上喷泻下来,宽达三太,高五十余米,泻珠溅玉,仿佛一幅巨大的白布帘,在石壁当中被乱石嶙岩挡住,然后再从石缝里屈曲折射,跳跃出来,满谷水花四溅,闪烁着晶莹夺目的光彩。

水帘绝壁下的碧潭,天上的云彩和两边的苍翠的山峦,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明朝张居正作《水帘洞》一赞道:

“误疑瀛海翻琼浪,莫拟银河倒碧流;

自是湘妃深隐处,水晶帘挂五去头”。

这首诗可说是写出了水帘洞的光、声、影三绝的奇景了。

水帘洞右边,石壁陡峭。

原先在岩上有石屋一幢,龙神祠。

这祠堂是唐玄宗派内侍张奉国和道士孙智凉投“金龙玉简”的处所。

距龙神祠相隔二十余丈的山涧对面,有一座麻石嵌镶建造的六角凉亭,叫雪浪亭。

是清人李元度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时建成的。

亭中有石桌、石凳。

亭以涧水翻腾如雪浪而取名。

当时坐在亭中,眼观碧潭里的珠玉跳跃,耳听甾声轰鸣,自能体会石壁上镌刻的“夏雪晴雷”四字所寓的情趣。

如今龙神祠无存,只有雪浪亭依然存在。

它为游人休憩,观赏水帘洞的奇景提供了方便。

传说朱陵洞与衡阳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在石鼓的为朱陵后洞,在南岳的朱陵前洞。

水源来自南岳紫盖峰顶,流经山洞,汇入6米余宽、深不可测的石洞,水满溢出,垂直下泻,形成瀑布,高60余米,宛如水帘悬挂九天,故名水帘洞。

每逢晴日当空,水帘上面,飞虹耀目,五彩缤纷,蔚为奇观。

唐、宋、明、清各个朝代,都有不少诗人名家为之题刻赋诗。

石刻有宋代的“南岳朱陵洞天”,明代的“天下第一泉”,清代的“夏雪晴雷”、“醉眠观瀑”。

此外还有“飞琼溅雪”,“帘挂古今”等。

水帘洞是唐代道教活动的地方。

他们把它当做洞天福地,称为“朱陵洞天”。

唐玄宗还派朝廷内史带领道士们在投龙潭祭祀。

现在水帘洞上面的谷地,已于1964年修成了一座大水库,过去的太阳泉、洗心泉等都淹没在水库中了。

水库的水既可以灌溉农田。

又可以发电。

瀑布象一层洁白的薄薄的细纱,轻盈地垂入潭底。

所以“水帘洞之奇”,仍不失为南岳一绝。

朱陵洞、紫盖峰、云密峰、隐真坪、云峰寺、投龙潭等。

藏经殿:

“南岳四绝”之藏经殿之秀。

位于南岳祥光峰下,始建于南北朝陈废帝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原名“小般若禅林”,后因明太祖朱元璋赐大藏经一部,存放寺中,故改名藏经殿。

现殿是1933年重建的,是一座琉璃瓦红墙单檐翘角的古建筑,庙宇别致严谨,朴素淡雅,就象被嵌镶在含翠欲滴的丛林中一颗秀丽的明珠。

八十年代又加以修缮,殿内油漆彩画,技艺精湛,增添的雕刻,形象生动。

特别是泰国华人黄彰任先生及夫人欧阳遇女士,在1980年秋赠送的金铜佛像,安放在殿内,佛名“毗庐遮那”,纯铜镀金,体态优美,耀眼夺目,为南岳的文物添上了新彩。

藏经殿周围土厚水深,温度不太低,植物容易生长,有湘椴、杜英、猴喜欢、甜槠、香榧等珍贵树木,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混交的原始植被。

在树木中,最使游人感兴趣的就是殿前坡地溪流旁边的摇钱树、同根生、连理枝三棵奇树了。

经殿的古迹传说也很多,殿前有灵田,每当秋夜,飞光如烛,可以照见老林古殿的轮廓,疑似“鲁殿灵光”,实际上是萤虫聚舞,闪闪发光所致,人们又称之为“萤火虫朝圣”。

灵田前有梳妆台,相传为明桂王的母亲陈太妃梳妆的地方。

附近还有钓鱼台,传说系六朝后主的妃子张丽华钓鱼之所。

藏经殿、无碍林、梳妆台、允春亭、美人池、钓鱼台、水月庵、龙池等。

禹王城:

这是一个正在开发的景区。

寺座落在毗卢洞中心,毗卢洞古称禹王城。

洞东南岳金简、石囷、紫盖诸峰兜绕,西南祝融峰、喜阳峰抱负,一条溪水从卧龙岭直泻而下,直下龙凤潭。

原始次生林摇曳其右,新开垦的茶园在其左,风光葱郁而旖旎。

卧龙岭侧有一条简易公路,约四华里,直达广济寺前,另从望日台畔修有一条石板游路直下龙凤潭。

从望日台至文济寺前护龙桥一段石路,陡峭难行,过护龙桥,石板路沿溪铺筑,路随溪转,人在树底的水涧中行走,即在盛夏,亦是寒侵入骨。

但野花喷香,蔓藤匝地,水流石上,草生水中,人就游行在水草花丛之中。

龙凤潭、龙凤溪、广济寺原始次森林、广济寺等。

麻姑仙境:

麻姑仙境位于天柱峰下,属于磨镜台景区中的其中一个景点。

相传此处为南岳魏夫人侍女麻姑飞天祝寿的地方,它采取“点石成景,引水造景、修路出景、植树添景”的造景手法,使该景点成为名符其实的人间仙境。

对外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主要景点有麻姑祝寿、绎珠亭、盗桃石、卧虎石、灵芝石等。

南岳-历史人物

任何一座名山总是免不了要跟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翻开史册,纵览古今,南岳也不例外。

这座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福寿文化、抗战文化以及书院文化于一体的海内名山,千百年来之所以为人们所心醉神往,与这些古今无数名人的偏爱是分不开的。

相传唐尧、虞舜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

大禹在此得“金筒玉书”,“立治水丰碑”;

宋徽宗则亲笔题写“天下名山”,封神赐号;

清代康熙等六位帝王也遥颁七块匾额墨宝,立碑勒石。

千百年来,前哲名贤、骚人墨客、禅宗羽流、能工巧匠以至近代的仁人志士和现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驻足南岳,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其中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朱熹、张拭、欧阳修、黄庭坚、张居正、徐霞客、王船山、曾国蕃、彭玉麟、魏源、谭嗣同、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叶剑英、罗荣桓、宋哲元、郭沫若、田汉、陶铸、胡耀邦、王震等。

李泌(722-789):

假托神仙学子房

从半山亭沿着登山公路往上攀约二公里,旁边有一座邺候书院,这是后人为纪念唐代著名宰相李泌而修建的。

书院是幢花岗石砌墙的建筑物,屋宇的琉璃碧瓦掩映在松柏环绕之中。

门前平坦开阔,有一个花圃。

书院古朴、清幽。

在书院阶亭的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

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李泌,字长源,生于公无722年,卒于公无789年,享年67岁。

原籍辽东襄平,后迁居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

他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李邺侯。

李泌是南岳第一个钦赐的隐士。

肃宗为李泌在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