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947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西口腔外科试题及参考答案二十一Word格式.docx

C.胸大肌肌皮瓣D.腹直肌肌皮瓣

E.随意皮瓣

51.移植的皮片不可能获得如同正常皮肤的功能。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感觉的恢复过程中,以痛觉、触觉恢复较早,冷热觉恢复较迟。

B.全厚皮片的交感神经机能可以再生,局部可以出汗,但不完全。

C.中厚皮片不含汗腺。

D.中厚皮片极少有交感神经再生。

E.全厚皮片局部丧失出汗功能,其交感神经机能不可以再生。

52.显微血管外科手术中小血管吻合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先吻合静脉,后吻合动脉;

开放血管时应先开放静脉,后开放动脉

B.通常先吻合静脉,后吻合动脉;

开放血管时应先开放动脉,后开放静脉

C.通常先吻合动脉,后吻合静脉;

D.通常先吻合动脉,后吻合静脉;

E.以上叙述均错误

【填空题】

53.获得性畸形与缺损的致病原因不一,在明确诊断前首先必须要弄清致病原因,常见的致畸病因包括、、等。

54.口腔颌面部组织畸形和缺损包括和。

55.目前临床上口腔颌面部组织畸形和缺损常用的修复手段主要有三大类,即、和。

56.自体组织移植包括、和。

完全切断自体组织移植物与四周和基底的血管、神经等一切组织联系,移植至受区,称为;

若有部分联系未被切断,连同未切断的蒂移植至受区,称为;

若将组织瓣的蒂切断,移植至受区,同时将组织瓣蒂部的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即时重建组织瓣的血液供应,则称为。

57.皮肤由、及三层组成。

58.厚表皮可分成五层,即、、、和。

59.游离皮片移植(freeskingraft)可根据所移植皮肤的厚度分为三种:

即、和。

60.皮瓣的分类依据血供来源分类:

(1)——由肌皮动脉供血。

(2)——由肌间隙动脉供血(以肌间隙动脉为轴心形成皮瓣)。

(3);

(4);

(5)。

61.随意皮瓣(randomflap)的供区内没有轴心血管,其血供主要靠真皮下血管网和筋膜上血管网等吻合稠密的血管网侧支吻合沟通。

由于没有知名血管供血,该型皮瓣在移位应用时强调蒂部与供区的长宽比例,在肢体及躯干部位长宽之比以为最安全,最好不超过;

在面部,由于血供丰富,根据实际情况可放宽到,个别情况下可达。

62.“Z”字成形术三个切口的长度应基本相等。

侧切口与中切口所形成的角度,不应小于,小角度皮瓣虽易转移换位,但易导致瓣尖坏死;

也不应超过,大角度皮瓣虽可更多增加中轴长度但临床转移换位很困难。

临床上一般以为最常用。

在两个三角形组织瓣交叉转移换位后,可增加其中轴的长度,如为60°

角时,可增加原长的,从而达到松解挛缩,恢复功能的目的。

63.临床上,为了增长或缩短某一组织的长度和宽度而常用的,属于滑行皮瓣的一种。

在皮肤上作“V”形切口,分离三角形皮瓣及两侧皮下组织后,利用组织的收缩性,使三角形皮瓣后退,再将切口缝为“Y”形,可以使皮肤的长度,宽度。

反之,在皮肤上作“Y”形切口,分离三角形皮瓣并对直切口两侧行潜行分离,利用组织的弹性,将三角形皮瓣向前推进,把切口缝合成“V”形,则可以使皮肤的长度,宽度。

64.根据血供解剖的不同类型将游离皮瓣分为以下几类:

(1)(I型)

(2):

即肌皮瓣。

(3)。

(4)。

65.胸大肌皮瓣的血管蒂包括以。

66.口腔颌面部整复手术的特点:

(1)。

(2)。

67.管状皮瓣移植又称皮管移植,是一种卷起来的完全封闭无创面的远位皮瓣,皮管长宽比例受一定限制,一般为3:

l。

皮管转移的方式有直接转移、爬行转移和携带转移3种。

【简答题】

68.简述表层皮片的概念和特点。

69.简述中厚皮片的概念和特点。

70.简述全厚皮片的概念和特点。

71.简述皮瓣的适应证和应用原则

72.简述轴型皮瓣、岛状皮瓣、隧道皮瓣的区别与特点

73.根据血供解剖的不同类型,简述游离皮瓣的血供方式与类型。

74.由于引起口腔颌面获得性畸形、缺损的情况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影响成功治疗的因素也较多。

因此,在拟定治疗计划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75.简述游离皮肤移植物的成活机理

76.简述单纯游离植骨与血管吻合游离植骨骨愈合机理的差异

77.简述影响骨移植存活的因素

78.简述游离皮片的特点和适应证

79.简述游离皮片供区和受区的处理

80.简述皮瓣游离术后观察的重点

81.简述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畸形及缺损整复的手术原则

【参考答案】

1.B2.C3.B4.C5.A6.B7.D8.A9.C10.A11.A12.E13.B14.D15.C16.E17.C18.C19.D20.C21.D22.B23.E24.B25.C26.D27.E28.C29.B30.C31.A32.E33.B34.A35.C36.B37.B38.B39.E40.E41.D42.E43.C44.B45.B46.A47.A48.C49.A50.C51.E52.A

53.感染、损伤、肿瘤及其治疗后遗症

54.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与缺损口腔颌面部获得性(后天性)畸形与缺损

55.自体组织移植、异体组织移植应用人工合成代用品

56.游离自体组织移植、带蒂组织瓣移植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游离自体组织移植带蒂组织瓣移植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

57.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58.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59.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

60.任意皮瓣轴型皮瓣岛状皮瓣半岛状皮瓣血管吻合游离皮瓣。

61.1.5:

12:

12~3:

14:

1。

62.30°

90°

30°

~60°

73%

63.“V-Y”成形术增加缩窄缩短增加

64.直接皮肤血管皮瓣肌皮血管皮瓣动脉干网状血管皮瓣肌间隔血管皮瓣

65.胸肩峰动脉的胸肌支及其伴行静脉为血管蒂

66.严格无菌条件尽量爱护和保存组织防治和减少粗大瘢痕的形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67.直接转移爬行转移携带转移

68.表层皮片又名刃厚皮片、薄层皮片或Thiersh皮片。

它包括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最上层之很薄的乳突层。

在成年人此层的厚度约为0.2~0.25mm。

表层皮片突出的优点是皮片移植后的生活力和抗感染能力强大,故受区条件要求相对较宽,可以是有轻微感染经适当处理后的肉芽创面,也可以是渗血的肌肉、骨骼、脂肪和肌腱等组织创面;

另外由于表层皮片切除后的创面7~10天可完全愈合,供区一般不形成疤痕组织,故愈合后可在原位再次切取皮片。

表层皮片的缺点是收缩性大,挛缩后易在肌腱、肌肉及关节等处形成挛缩性功能障碍;

质地较脆弱,难以承受外力的摩擦,负重性差;

受区色素沉着较重,影响美观。

69.中厚皮片又名Blair皮片。

它包括表皮层及一部分真皮层。

在成年人此层的厚度约为0.35~0.80mm,相当于皮肤全厚的1/3~3/4厚度。

前者又称薄中厚皮片(0.37~0.5mm),后者又称厚中厚皮片(0.62~0.75mm)。

此种皮片移植后,生活能力较强,收缩的程度较刃厚皮片小,且皮片柔软,耐磨性较好,色素沉着变化较轻,外观及功能的恢复均较好。

它是颌面外科手术中较常用的一种皮片移植方式。

可用于功能部位的新鲜创面,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和/或粘膜的缺损。

70.全厚皮片又名Wolfe-Krause皮片。

它包括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全层,不包括皮下脂肪组织。

全厚皮片的生活能力较上两种差。

但生长成活后,其收缩性小,活动性大,质地柔软,富于弹性,且能耐受摩擦和负重,色泽变化小又含有毛囊,故特别适合于面部植皮整复术及眉再造术。

71.皮瓣因带有丰富的皮下脂肪组织,与游离皮片移植比较,其用途不仅能整复表浅创面或缺损,还可用于整复较深层或洞穿性的组织缺损。

对保护正常组织,如大血管、脑组织等更为有用。

肌皮瓣除具有较充足的皮肤量外,还可有足够的肌肉量,故更适应大型软硬组织缺损,特别适用于有较大死腔的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

(1)整复面、颊、颏部等较凹陷、较深的软组织缺损,以及肿瘤手术后缺损的立即整复。

(2)某些颌面部器官的整复再造,如舌、腭、鼻、眼睑、耳廓等的缺损。

(3)封闭或覆盖深部组织(如肌腱、肌肉、神经、大血管、骨等)有暴露的创面。

(4)整复颊部、鼻部等洞穿性缺损。

(5)其他,如矫治颈部疤痕挛缩等。

在各类型皮瓣和肌皮瓣的选择上,应根据组织畸形和缺损的大小、部位、效果,以及病员的要求和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来综合决定。

原则上应就简不就繁,就快不就慢。

能用带蒂皮瓣解决的,切不可滥用游离皮瓣;

能用游离皮瓣解决的最好不选择管状皮瓣。

72.轴型皮瓣(axialflap):

亦称动脉皮瓣(arterialflap)。

它的特点是有一条知名血管供血,因而只要在血管的长轴内设计皮瓣,一般可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

除此外,含有知名血管的轴型皮瓣,常以岛状皮瓣或隧道皮瓣的形状转移。

岛状皮瓣(islandflap):

岛状皮瓣是指一块皮瓣仅含有一条血管蒂而言。

它的特点是蒂长,经过皮下转移灵活。

隧道皮瓣(tunnelflap):

隧道皮瓣是指皮瓣必须通过皮下或深部组织进行转移。

与岛状皮瓣不同的是:

除含有知名血管外,蒂部的横径与皮瓣的横径一致,仅仅是在通过隧道的一部分蒂部去除了表皮。

轴型皮瓣的优点:

各类轴型皮瓣除具有任意皮瓣的优点外,其移植后的成活力由于有知名动脉供给血运也较前者为好;

而岛状皮瓣和隧道皮瓣最大的优点是手术可一次完成,而勿需二期断蒂或修整。

73.根据血供解剖的不同类型将游离皮瓣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皮肤血管皮瓣(I型):

该类型皮瓣的血供方式为:

营养皮肤的动脉在穿出深筋膜后与皮肤表面平行,走行于皮下组织内,在沿途发出许多小分支营养皮肤以及皮下组织。

也就是所谓的轴型皮瓣。

2.肌皮血管皮瓣:

其血供方式为肌肉发出营养支,垂直向穿透深筋膜营养皮下组织和皮肤。

所以在切取皮瓣时切忌将皮瓣与其深面的肌肉分开,否则皮瓣无法成活。

3.动脉干网状血管皮瓣:

由动脉干上直接发出许多微细的血管支,组成网状结构、直接营养皮肤。

这种皮瓣的动脉大多系体表的表浅动脉主干,口径均较粗,血管吻合的成功机率较高。

此类皮瓣的另一个特点是动脉主干的两端均有较粗的口径,故皆可用以吻合。

4.肌间隔血管皮瓣:

动脉是行于肌间隔内,从中发出分支至皮肤,并与其它皮肤动脉吻合。

这类皮瓣常可分离出较长一段血管蒂,且多有两条伴行静脉。

74.在拟定治疗计划时,应当考虑和包括下列因素:

(1)表现的畸形是由于组织器官的移位或缺损为主所致,这对治疗计划的安排和整复治疗方法的选择相关。

(2)畸形缺损的部位、累及的器官范围、深浅,是单纯的软组织或同时存在骨组织的缺损。

如仅有皮肤的缺损和挛缩与患者颊部的洞穿性缺损等对组织移植类型的选择有不同的考虑。

(3)整复手术的时机:

应选择最佳的时期,争取最佳的效果。

通常畸形缺损的整复治疗,是在原有致畸病变控制之后,择期进行,但某些损伤所致的骨折错位或软组织撕裂、移位,特别是肿瘤切除后所致的软、硬组织缺损,不仅可以而且应争取在处理原发损伤的同时或切除肿瘤后立即进行畸形、缺损的整复以获得较好的功能与形态效果。

(4)年龄与病员的健康状况:

某些获得性畸形的矫治宜在儿童时期进行,如面颈部烧伤瘢痕挛缩引起的颏颈粘连,下唇外翻、眼睑外翻以及颊部瘢痕挛缩引起的假性关节强直等。

而另一些缺损性畸形的如鼻、耳缺损的再造整复术,则宜于在患儿头面部发育到一定程度施行,以免再造的器官不能随患儿的年龄增长呈等比例发育,导致难于再矫正的面部器官不协调。

如因各种原因需在幼年施行颌面部的器官再造术时,则拟定的整复治疗计划即应考虑到个体发育的需要,参照一般正常成人的器官形态与大小设计。

由于老年和儿童病员对手术的耐受力一般都较差,因此,整复手术应选择时间较短、简易、效果较好的方法进行。

鉴于畸形缺损的整复,一般都是选择性手术,因此,必须考虑病员全身健康状况,不可勉强。

而身患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心血管病、糖尿病、严重贫血的病员,则暂不宜施行整复手术。

(5)局部情况:

对缺损畸形部位的特点及周边组织的状况应有充分了解。

由于颌面部组织器官缺损、畸形的整复,不仅要考虑组织结构的重建和功能的需要,还必须考虑到面容形象的要求。

因此如需通过组织移植以整复缺损畸形时,应特别注意供组织区的状况和选择,如皮肤的质地、色泽及毛发的多少等。

75.皮片与受区间重建血运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

()血清吸收阶段:

皮片移植后,首先是受区创面有纤维蛋白渗出,使皮片粘附。

在皮片与受区创面间尚未重建血管和淋巴管通路前,先通过从受区创面吸取血清以维持营养。

这一短期过程,为血清吸收阶段。

48小时后,开始血管重建阶段。

(2)血管重建阶段:

皮片移植18小时后,受区创面的毛细血管与皮片的毛细血管发生吻合,第6~8天,血管成熟,血流朝一个方向稳定流动,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分化。

植皮后5~7天时可观察到皮片内毛细血管网的密度相对地比受区周围的密度大,此时皮片的颜色鲜红。

皮片移植的血管重建有两种方式,即受区创面的毛细血管芽长入皮片,以及受皮区与皮片之间血管的吻合。

在皮片血管重建的第一周内,皮片出现代谢和结构上的退行性变,其恢复进程取决于缺血期的持续时间和血管重建速度。

一周以后血循环建立良好,退行性变消失。

为适应功能需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将不断被重新改建。

改建过程于9~12天完成,故12天左右皮片内毛细血管密度恢复正常,数目减少,口径增粗,皮片颜色由鲜红转变为浅黄。

76.

(1)单纯游离植骨骨愈合机理:

游离骨块植入后,骨块中的有机成分都被来自受植床处的破骨细胞逐渐吞噬破坏,而只剩下由无机成分构成的钙质支架,然后由受植区的宿主骨膜及骨膜移植中成活的骨膜下的成骨细胞和植床两端健康骨面哈氏管内的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基质和骨细胞,逐步由植骨块的两端顺钙质支架向中间爬行生长,最终使植入的骨块完全被新生的骨组织所替代,植入骨块与两端的健康骨面之间形成牢固的有机愈合。

这一过程就是“爬行替代”的过程。

但也有人发现植入松质骨后有相当一部分成骨细胞可以成活。

(2)血管吻合游离植骨骨愈合机理:

由于移植骨块可以获得持续的血供,其骨愈合过程可不必经过传统植骨的爬行替代过程,而获得早期的原位骨愈合。

77.

(1)移植骨的活性及骨诱导作用:

绝大多数活性细胞位于移植骨的表面,移植骨应尽量缩短离体时间,离体时间越短,可能存活的细胞越多越有利于移植骨的成活。

此外,移植骨的成活需要有骨诱导物质的参与,骨诱导是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可使本来无成骨能力的细胞分化成为具有成骨能力的细胞。

新鲜的自体骨具有较强的骨诱导作用,因而临床应用效果很好。

(2)受区有利于骨生长的血供环境:

移植骨成活的环境包括周围有良好血供的软组织和受骨区,血供好的环境能够提供骨生成所必需的细胞和物质,理想的骨生成和修复过程只存在充分血供环境下才得以进行下去。

因此,在临床上应创造具有良好血供的植骨环境。

(3)植骨块的位置和稳定:

骨块的大小与具体手术目的有关,但从移植成功的角度看,移植骨块的大小要适宜,骨块太大不利于周围血管的长入和爬行替代。

骨块应与受区紧密接触,保持骨断端的稳定,而且,移植后的肢体应予合理制动,保证血管的生成不受破坏。

78.游离皮片的特点:

皮片愈薄,生活力愈强,但移植后收缩愈大,极易挛缩,且不宜耐受外力摩擦与负重,表面色素沉着愈严重。

反之,皮片愈厚,移植后收缩愈小,愈富有弹性,色泽变化愈小,愈能耐受摩擦及负重。

但生命力较差,不易成活,抗感染能力较差。

游离皮片适应证的选择:

适用于大面积的浅层组织,包括皮肤和粘膜的缺损;

①面颈部植皮:

采用全厚皮片和厚中厚皮片;

②口腔内植皮:

采用薄中厚皮片;

③有感染的肉芽创面或骨面植皮:

采用表层皮片移植。

79.游离皮片供皮区的处理:

①表层皮片及中厚皮片(又称断层皮片)切取后,供区创面应用消毒的油纱布平铺于创面,外盖数层纱布及棉垫,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②全厚皮片切取后,供区创面一般应直接对位缝合,面积过大者,采用分区植皮方法关闭创面。

游离皮片受皮区的处理:

①对于新鲜创面的植皮,要求止血彻底。

对肉芽创面及感染创面,应对创面进行处理,待其无水肿和脓性分泌物后再行植皮手术。

②所有植皮区应行打包加压固定;

③术后l周可拆除敷料,并继续加压包扎l-2天。

80.皮瓣移植的术后观察重点:

皮瓣移植术后应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术后72小时易发生血管危象,皮瓣水肿紫绀,可能为渗血或静脉回流不畅,多为静脉栓塞;

皮瓣苍白、皱缩,多为动脉缺血。

均应尽早处理。

81.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畸形及缺损整复的手术原则是:

①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期,如瘢痕的切除整复术应在其增生、收缩变化恒定后进行;

②形态的整复要考虑功能的恢复;

③除静态时对称外,应尽量做到动态的平衡;

④能用邻近组织瓣者,尽量不用远位组织瓣;

⑤骨组织缺损整复应尽量选用自体骨栘植,生物人工材料的选择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题解】

1.答案:

B。

本试题考查皮片移植特点。

一般而言,皮片越薄越易成活,但质地、色泽及耐磨擦性也就越差,收缩率也相应增大;

相反皮片越厚,质地、色泽、耐磨性及收缩率等方面就越好,成活能力则下降。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越能耐受摩擦)。

2.答案:

C。

本试题考查“皮瓣的组成”。

皮瓣不同于皮片,含皮下组织;

皮片(全厚皮片)由表皮和真皮全层组成。

选样B(表皮+真皮全层),是把皮瓣和全厚皮片混在一起;

选择D(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肉),则是因为分不清皮瓣和肌皮瓣的区别。

这里应注意皮片、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的区别。

3.答案:

本题考查“加压包扎适应证”。

皮片由于本身没有血供,移植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受区毛细血管生长进入移植皮片,因此,需加压包扎,使皮片和受区紧密接触,防止二者之间出现积血或积液。

游离皮瓣、皮管、局部皮瓣因自身有血运,一般不需加压包扎。

只要有合适的引流即可。

4.答案:

本题考查皮瓣特点、适应证。

皮瓣是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复合组织,有自身直接的血管供应,抗感染能力强,能用于较大、凹陷等缺损修复,覆盖在暴露的重要血管、神经、脑膜等结构上,有保护作用。

对不宜用皮片修复的创面,如肌腱、关节面、骨面,也能覆盖修复。

由于皮瓣厚实,收缩很小。

5.答案:

A。

本试题考查“皮片移植适应证基本概念”。

皮片可分为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全厚皮片及保存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

皮片本身没有血供,移植成功的条件是受区毛细血管生长进入皮片。

皮片越薄,移植成活力越强。

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上植皮,显然宜用表层皮片。

6.答案:

本试题考查对偶三角瓣的适应证。

对偶三角瓣的主要作用是两瓣交叉缝合后能延长组织,可用于纠正挛缩的瘢痕、移位的组织。

是一个以延长为主要目的的皮瓣。

考生选择A(整复邻近组织缺损)是因为不了解对偶三角办的构成与作用,错误地认为只要是皮瓣就是为了修复组织缺损。

组织缺损主要是用推进、旋转皮瓣或皮管、游离皮瓣等修复。

7.答案:

D。

本试题考查临床缝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操作规范。

正确缝合应是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应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如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大于或小于皮下间距会出现皮肤创缘的内卷或外翻,这样影响创口愈合。

27.答案:

E。

此题测试考生对游离皮片的种类及适应证掌握程度以及分析与理解能力。

正确答案是口腔内植皮多采用中厚皮片。

正确应是皮片愈薄生长能力愈强,因此有感染创面只能用薄断层皮片。

全厚皮片有弹性能耐磨擦和负担重力,色泽变化不大,故在面部多用,中厚皮片因术后收缩小,故多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修复。

28.答案:

此题测试考生对随意皮瓣及其特点。

随意皮瓣亦称皮肤皮瓣,其特点是由于没有知名血管供血,故在设计皮瓣时,其长宽比例要受到一定限制。

在肢体及躯干部位长宽之比1.5:

1为最安全,最好不超过2:

1,在面部由于血循环丰富长宽之比可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