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1575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六单元检测卷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4.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占优势B.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好

5.“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这是某纪念馆门柱上的一副对联,由此可知该纪念馆是

A.北伐战争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C.红军长征纪念馆D.辛亥革命纪念馆

6.“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已经结束内战,全民族团结抵抗外来侵略,据此可知这一情形应发生在七七事变后。

7.中国境内有无数驰名中外的桥梁。

下列桥梁中,中国军队在这里打响了全民族抗日第一枪的是

8.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右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土地革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全民族抗战时期

9.王华同学喜欢利用成语来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他认为这种形式既形象生动,又符合史实。

下列他做出的评价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共七大——生死攸关,伟大转折B.中共一大——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抗日战争——众志成城,旗开得胜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了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的运动是

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一二·

九运动D.大生产运动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广州 。

 

(2)1927年4月, 蒋介石 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3)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瑞金 召开。

12.根据下列诗歌写出中国近代抗日名将。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邓世昌  

(2)晴天霹雳太行山,百团大战挽危机。

 彭德怀  

(3)台庄无愧铁营盘,浴血拼杀捷报传。

 李宗仁  

1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1)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淞沪会战 结束,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1941年底到1942年初,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三次 长沙会战 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平型关大捷 。

(4)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主动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 百团大战 ”。

三、辨析改错(8分)

14.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

(1)1927年,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改正:

【×

(2)五四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五四运动”改为“一二·

九运动”

(3)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陈毅任军长。

“陈毅”改为“叶挺”

(4)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赵登禹将军血洒疆场。

“赵登禹”改为“左权”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1927—1934年中共重大活动大事记

时间

重大活动

1927年8月1日

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受挫,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

29日—10月3日

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工农革命军进行了改编,从政治上和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年10月

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0年冬—

1932年初

毛泽东等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指挥红军先后粉碎敌人的三次“围剿”

1931年11月

受到党内“左”倾领导人的排挤,毛泽东被剥夺了对红军的指挥权

1933年初

周恩来、朱德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10月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红军死打硬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强渡湘江后,红军损失惨重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举措挽救革命?

(4分)

发动南昌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开展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

(2)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决定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并指出井冈山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原因:

城市敌人力量雄厚,农村敌人力量薄弱。

(2分)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分)

(3)根据上述大事记,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具有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分,任答两点即可)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图1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分) (会议名称)开启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2分) 

(2)伟大的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

图2所示的学校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此学校是 黄埔军校(2分) 。

图3反映了北伐战争,此次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

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4分) 

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大到长江流域。

(3)图4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合作破裂而告终。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4)上述材料见证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等。

(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部分的目录摘编。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阅读目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2分)举例: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等。

(2分,其他答案符合史实亦可)

(2)阅读目录,说说日本无条件投降对中国有何影响。

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示例:

修改建议:

将“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改为“2.正面战场的抗战”。

(2分)理由:

抗日战争前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日,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也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应该客观公正地叙述这一段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英国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英国为了开辟 海外市场 ,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 自然经济 的排斥,严重滞销。

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出超 地位。

(2)目的:

英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局面,向中国大量走私 鸦片 。

(3)影响: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虎门销烟

(1)原因: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经过: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 林则徐 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意义:

 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3.原因: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4.过程

阶段

过程

爱国将领事迹

第一

1840年6月

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 琦善 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 香港岛 。

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后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关天培战死虎门炮台

第二

1841年秋

1842年8月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 厦门 、定海、宁波。

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后攻占镇江。

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陈化成督战吴淞,力竭牺牲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5.中英《南京条约》

(1)签订:

 1842 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2)主要内容

条款

主要内容

危害

五口

通商

开放 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手工业

割地

割 香港岛 给英国 

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先河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加剧了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协定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第 一 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6.其他条约

(1)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 望厦条约 》和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7.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课堂基础达标

1.右图是一座名为《较量》的雕塑。

它的主题是“怒折烟枪”,表现了中国人坚决的反侵略决心。

这一雕塑最有可能坐落在(D)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5—1838年中英贸易中国鸦片进口量估计(单位:

箱)。

年份

1795—

1799

1805—

1809

1825—

1829

1830—

1834

1835—

1838

年平均数

4124

4281

12578

20331

35445

(1)表格反映了18世纪末以后,英国向中国走私的鸦片数量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政治上,导致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

人的身心上,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

总之,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材料二 在繁华的美国纽约市区有一个“林则徐广场”,广场中心耸立着高大的林则徐铜像(见右图)。

此外,在美国纽约还有一条街被命名为“林则徐街”。

(2)材料二表明敢于对鸦片说“不”的林则徐,也赢得了美国人民由衷的尊敬。

这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是正义的事业。

3.关天培以身殉职时,双目紧闭,挺立不倒。

英军见“关天培挺立如生,反骇而仆”。

这一历史场景出现在(B)

A.定海之战B.虎门之战

C.镇江之战D.吴淞之战

4.在小组学习中,同学们讨论了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四位小组成员的发言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D)

A.李华:

清朝的政治制度不如英国

B.王明:

清朝的武器装备不如英国

C.孙晓:

清朝的战争意志不如英国

D.赵云:

清朝可调军队不足

5.近代史上,厦门是首批被迫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近代的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A)

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

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6.《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英国的哪一侵略要求(C)

A.鸦片贸易B.掠夺金银

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

课后巩固提升

1.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可换白银一两;

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要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一两。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鸦片走私使白银外流D.清政府闭关锁国

2.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在《梓里述闻》中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后,一直开到南京。

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唯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

该记载反映的战争是(A)

A.鸦片战争B.安史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D.大小和卓叛乱

3.下图为南京下关静海寺内的警示钟,警示钟钟体高1.842米,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该钟警示的历史事件是(C)

A.清军入关

B.荷兰侵占台湾

C.签订《南京条约》

D.虎门销烟

4.19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英人华民交涉词讼”时,“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领事)照办”。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平等条约是(B)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

【解析】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即在华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被告的英国人,由其本国领事依其国法律审判,清政府无权处置。

5.“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据此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D)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

(1)鸦片战争爆发前,在中英正当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2)面对鸦片流毒,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琦善”改为“林则徐”

(3)1842年,英军进攻长江口门户吴淞口,江南提督戚继光指挥清军殊死抵抗。

“戚继光”改为“陈化成”

(4)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而获得了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最惠国待遇”改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7.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某班同学在学完本课后,以“中英之间的较量”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演讲中的历史】

材料一 (禁烟运动)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要狠狠地教训它!

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摘编自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发表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英国“狠狠教训”清政府的根本原因是禁烟运动吗?

为什么?

不是。

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迫使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即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地图中的历史】

(2)请你写出图中的字母所代表的通商口岸的名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放通商口岸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宁波 E:

上海 影响:

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反思中的历史】

材料二 1842年9月,清朝政府官员董宗远上书道光皇帝,认为《南京条约》的签订,“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破坏: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变化: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通过上述探究,你有何感想?

落后就要挨打。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