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文档格式.docx
《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如说,我可能在想,这个衣服扣子好像有些问题,过了五分钟,我又在想这个扣子什么时候弄一下?
或者想我是不是要买件新衣服……
这三种情况,常常是我们的内心和思维活动的基本模式。
而且大多数人,是这三种情况混在一起的。
这个就是关于觉察:
我们对自己的头脑或者意识的运作状态的一个感受和了知。
第三个部分是什么呢?
我们坐在这里的时候,有没有对自己内心的状态有所了知?
比如是相对是高兴的,还是不那么高兴的,是比较放松的平静的坐在这里,还是内心有很多力量在冲突?
有点坐不住,但是因为大家都坐在这里,不得不把它hold住。
第三个部分就是观察自己有没有一种特定的一种心理情感或者情绪。
比如说很强烈的一个难过或者是紧张,或者是恐惧。
这三个部分,就是昨天钟老师提到的人体形、气、神的觉察,只是外表是静态的。
作为一个人,所有的时时刻刻都是这三个部分同时在运作。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会各有侧重或者说有一个主导模式。
比如喜欢研究学问和思考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思想就是自己,喜欢运动、肢体劳动多一些的,或者说没有受过太多格式化教育的,可能会觉得身体就是自己。
情感比较活跃的,或者比较痴迷于情感的,或者比如热爱艺术的,他会认为情感是自己。
而这其实是三个面向的其中一个,其实任何时候,都是三个东西合在一起生活着。
所以,每个人的生命活动有他的主导模式,有的是肉体为主的,有的是情感为主的,有的是思想或者意识为主的。
这三个部分其实是互相作用的。
我们还可以这么来理解,肉体是人体的一个运行模式;
情感又是一套运行模式,就像电脑程序一样;
意识呢,又是一套。
那这三套程序的运行,是需要能量的,这个能量就是昨天钟老师讲的气。
被压缩的人
我们现在进入今天的主题。
现代医学是把身体、情感和意识是分开看的,身和心被当做两个东西,它们有关系,互相影响,叫心身相关,还是属于二元论。
但是,身心在中医来看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形神一体,中医的神包含了心和意。
在现代医学里面常说的抑郁症,在中医来看,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因为整个身体的能量不够了。
道理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哪怕你平时是很积极、很正面的一个有精神的人,假设让你连续三天不睡觉,三天就给你吃了两顿饭,然后还让你干很多活,那个时候你还能有精神,还会很积极吗?
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当我们的能量低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意识和心智的运作能力都会下降。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我们的电脑,当内存够的时候,程序也不那么冲突的时候,可以运行那些高版本的程序;
当内存不够的时候,那些高版本程序,不要说运转了,下载都不能,只能运行低版本的。
所以,当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会很低,他的内心状态、意识状态也会很低。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低版本的状态下,他在跟世界万物交流的时候,他很多东西都消化不了,包括食物和情绪,很多体力活或者复杂的运动他做不到,很多事情都变成了阻碍。
身体内部的运行也出现问题,比如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比如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这些其实都是能量低之后身体无法负荷,无法运转了。
在情感上也是这样,当一个人能量低的时候,可能他的表达能力和接纳的能力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他在意识、思维和社会交往上,可能相对来说就会封闭一点,可能只能吸收某一类他愿意吸收的东西,其它的都拒绝,甚至以前能吸收消化的东西也开始拒绝。
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成了“被压缩的人”,他的形、气、神或者说身、心、意都被压缩了。
在压缩状态下,他所在的时空、社会和生活,乃至他的周围的一切,他能够接触和愿意接触的东西,也是受到压缩的。
这样,他就进入了一个内和外的低水平的循环。
但是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
一旦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因为进入了一个低水平的循环,人就容易往下走了,所以他就会身心意整体往下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当我们现在说某人是抑郁症,一般人会想这只是一个心理的问题,但实际上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整个生命的问题。
思考
我们需要想一想。
第一个问题,难道抑郁症只是大脑的化学递质的变化吗?
现在的观点是,抑郁症或者所有的心理问题是大脑里的化学物质变化导致,比如说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心理状态和情绪会受这种物质浓度变化的影响。
现在很多精神类药物的研究基于这类认识。
第二个问题,人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方式,他的情感、思维、认知、行为模式的改变,难道只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吗?
会不会是倒过来呢?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的身、心、意出现了问题,而产生了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
就像现在,因为有这堂课,所以我点了这柱香,香是我们开课的原因吗?
不是,是因为在讲课,才有这柱香,不光有香,还有有这些光线,有这些声音,我们叫做同步出现的副产品。
在心理问题的认知上,西方医学的思路是不是有逻辑上的漏洞呢?
在一些平行的相关性的现象当中,去寻找原因和结果。
从逻辑上来说,原因和结果应该是有先和后,有根源性的和后生的区别,就像一颗种子长成一棵树,但你不能说这个树叶、这些花和树叶上的虫子是产生这棵树的原因。
这个要注意,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光很多病人就这样接受了关于自己当前状态的简单解释,医生亦可能这样认为。
人都容易被洗脑。
流行媒体说什么,医生说什么,这就是了。
医生需要在大学学至少五年,尤其在西方做精神医生,至少要学八到九年,才可以开精神类的药,所以不留神的话,很容易给洗脑洗得非常厉害。
再有一个思考:
我们每个人难道都会一直都很快乐的活着吗?
童话里面王子亲了一下公主或者他流了一滴眼泪,公主就醒了过来,然后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们都知道:
每个人都会有不高兴的时候或者阶段,为什么突然就有了抑郁症这样一个概念呢?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它害怕这个不高兴的状态,而且它认为:
一个人某一段时间的不快乐,没有力量去维持一个“正常”的生活,是不能被接受的。
这个背后是大家认为人就是应该一直很high,很得意、自信、积极努力的才是对的。
这个正常吗?
就像有的人只喜欢春夏,不喜欢秋冬。
这几个思考,我想要说的是,现在很多的疾病名称,或者很多疾病,其实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就像一条河流,被我们固化了,单独取出一片并且放大,不让它自然流动了。
我1997年去读研究生,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在大学的时候我就在开始看心理学的书,我们都知道比如老一代,像您这个年纪的,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些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对吧?
那个时候我记得就两种,一种叫神经衰弱,那会儿所有这些不高兴的、想不开的,睡不着觉的,都叫神经衰弱,还有的直接就批评你意志不坚定,思想不积极……属于思想问题。
神经衰弱那会常用的药是两个药,一个是谷维素,还有一个是复合维生素B。
大概到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病名,叫更年期综合症。
在这之前,医学词典里或者教材里是没有这个病的。
到了九十年代更年期综合征开始“普遍”了,那会发现有好多中年妇女兴冲冲地来问,大夫啊,我最近睡不好、头晕健忘、心烦意乱、容易紧张激动、潮热盗汗、月经失调……这是不是更年期呀?
大夫就说,嗯,你这个就是更年期。
她有很多很多问题之后,需要一个解释,好安心。
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我在大学三四年级实习的时候,当那个病人急匆匆地说了一通之后,医生很斩钉截铁地说,没事,你这个是更年期。
病人一下子就舒缓了。
这个要注意,我们需要很多疾病被“明确诊断”的原因,是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就像我们需要归类,需要有序,需要路标和指路明灯……某些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内心需要一个解释。
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来自实相,很多人无力关心。
后来我读西方心理学的一位大家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说:
对于这些茫然无措的心灵来说,当有一个人告诉他,你这个问题所有人类都有的时候,他就不再觉得自己是孤立的,也不再觉得自己是异端了,然后他就放心了。
然后到了九几年的时候,我发现开始有什么抑郁症、焦虑症了,那会还不多,九七年我读心身医学专业的时候,这个学科还是非常冷门的。
到了2000年的时候,一些大学开始有心理学系了,报纸上大量出现心理学科专有名称的时候,中国的心理疾病,或中国的心理治疗行业就蓬勃发展了,大量的药物和大量专门针对性的课程出现了。
我记得大概是2000年左右出现了一些新的病,比如说抑郁症开始分型了,有产后抑郁和老年抑郁。
而老年抑郁,过去就叫作神经衰弱,然后那个时候出现了大量的什么小儿感觉统合不良的诊断,然后出现了很多像这样大小的屋子,小孩子可以在里面爬,可以坐滑滑板,说这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的。
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让我想到了历史,比如像我们的父母这个年纪,像你们这一代,有很多人是右派,对不对?
还有什么黑五类,我爸爸当时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这也是一种诊断。
在那个时代,这个诊断是非常厉害的,它会贯穿你的一生,甚至会影响你的下一代和再下一代的命运。
最近三十年这些“诊断”消失了,现在的80后90后已经不知道这些东西了,这在那个时代可是比天还要重要的东西,对不对?
还有档案,以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东西,现在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他还知道档案吗?
所以,我们要对生命当中的很多东西,要有观察、觉察。
这样你就不会轻易地让我随便开一些药给你们吃。
从某种角度来说,各行业都在互相喂药吃。
休息一下......
150325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02
精神心理问题的背后
说到这里,今天要说的重点其实已经说完了,在中医眼里,去具体分析抑郁症有多少型,这个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实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所有的心理问题,背后是关乎什么?
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关乎一个人对自己了解多少,或者关乎一个人是否愿意去了解自己,关乎这个人是否愿意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怎么跟世界在交流,这个世界怎么样地在有意无意、善意或恶意、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交互影响、互换。
最终是了解这个内外世界的交换当中,自己的身心意是怎样在变化。
当一个人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时候,他就不太容易掉到这些精神心理疾病的陷阱当中,因为即使他此刻正在不舒服,正在不高兴,甚至已经有一年的不高兴,他会了解这是人生必要的东西。
因为人生一直是起起落落的,和股票一样,没有一只股票永远会往上走。
身体健康也是这样,当一个人身体这段时间不是太好的时候,他如果知道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他就不会心里发慌到处找中医或者找西医。
其实是学习开始了。
借由对自己的观察,或者旁人的提醒,或者看书思考……
他会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跟家人、朋友等等的关系怎么样,看看对待自己是不是过于严厉了,他也可能会借助一些外在的参照,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一直过于封闭,或者在坚持一些不一定需要坚持的东西,在维护一些不需要自己去维护的东西。
然后留意一下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什么地方还是没有意识到的盲点,生活是不是过于单一了。
当他回过来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调整已经自动开始了,一段时间以后,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问题,会好转或者消失。
其实医学的本质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中国的医学和西方的医学,最初的本质是在这里。
而不是说:
你有病,要吃药,不能停。
在座的有年纪大的前辈,我们五六十年前出生的老一代人会记得这句话:
你是右派,要好好改造。
在经典学派的心理医生看来,这个说法跟“你是抑郁症,需要好好吃药”的说法,其实是一个东西。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也是这个问题。
真的需要终身吃药吗?
或者只是吃药、不做其它方面的改善,对保持健康有用吗?
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思考一下,长期或者是终身服药,以这种方式来解除人生痛苦,或者来解除某种生理、心理、情绪、认识上的冲突,合理吗?
任何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不合理的。
但是问题是有几个人会这么想呢?
这些问题,跟你是不是医生,跟你是不是饱读诗书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其实是人的基本能力:
有理性的去观察和思考。
我们现在过于追求外在的标准,一定要学多少东西,学到博士、博士后,很精深,好像这样才能对一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
就像一件事情做还是不应该做,不在于财务分析和远期的损益分析,当下你安不安心,你知道做了以后你不安心,你就不会去做了,这个需要学习吗?
需要文凭吗?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当一个人在太多的问题上,一直都需要这些知识和这些既定的标准来界定,也就是说他不能从自己的内心和基本的生活经验来做出判断的时候,他就会容易得抑郁症和焦虑症。
因为他不是活在自己的内心基础上,或者说他的头不在自己身上。
这页ppt是从国家计生委的权威医学网站上,摘录的目前对抑郁症的描述,你们看:
目前的病因不清楚,诊断也不明确,目前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
奇怪的是,既然病因不清楚,诊断也不明确,居然敢开很多药!
大家可能不知道,抗抑郁症的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有的药,人吃了会想自杀。
我当时是在北京平心堂诊所,我的一些病人是从北京六院、三院,还有回龙观医院看过很久,吃好几种精神药物。
我记得有一个病人同时吃六种精神心理类药物,已经吃了两年了,是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最后是通过心理咨询的交流,生活方式和认知的改善调整,加上中药针灸,就给他把西药一点一点地停下来。
他吃了这么多年精神类药物,居然毫不怀疑,坚持带病工作。
专业的心理课里常常会提到,临床上抑郁和焦虑往往是混在一起的,有时候是抑郁,有时候是焦虑,它们有一个波浪性,有时候在高点,有时候低点,然后还兼有一系列其他的身心障碍,比如睡眠不好、饮食不佳、肢体无力、注意力下降……总之,是一系列生理心理不适和社会适应不良。
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身心意的整体生命活动的下降。
那么,人的生命是那么的丰富,当所有的都下降了,而我们只是贴一个标签,说,这是某个病,然后吃药。
这个逻辑严谨吗?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医学,不管是传统的中医学,还是传统的西方自然医学,在逻辑上更加严谨一点。
因为他们关注的是整体的生命活动。
森田疗法
心理治疗里面,注意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很有意思的。
这是个日本人,他也是在心理学历史上,唯一一位以东方传统文化或者哲学思想,来解决这个心理问题的。
森田正马他自己得过抑郁症,后来创造的这套方法,是非常朴素的。
他认为,一个人在抑郁的状态,其实是正常的。
但是呢,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我不接受它,觉得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还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很多事情要去做,我要表现得很好,所以,这个抑郁,是需要尽快把它去掉的东西,因为想要去掉它,所以就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对治”方法。
第二种呢,接受我现在的痛苦。
一个正常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
就是承认自己最近是在一个低的状态,但是,每个人都会是这样的,而且生活要继续。
所以重点是,第一,要接受这个状态;
第二,要学习,带着这个痛苦在生活当中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带着这个痛苦,在跟外界交流当中,小心地处在一个我可以接纳应对的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我知道自己最近状态不好,那我只处理必须的事情,一天只见一个人,一次只见四十分钟,或者再减少,直到自己能够承受。
先就做到这一点就行了,而不是说我把自己全部封闭掉,也不是说我靠着吃药,还能够一天见四十个人,做二十件事情。
其实一个就是接纳;
第二是觉知;
第三,很小心地在生活当中慢慢让自己度过困境。
像我们这两天练太极一样,留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语言行为和内心的反应。
他当时用的治疗方法是这样,他把一批抑郁病人,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不让出去。
头一周,让你躺在床上,除了起来吃饭和上厕所,不准离开这个床,什么意思?
让你如实地、充分地体验自己的痛苦。
如实地了知自己有多难受,内心有多烦。
刚才我们打坐只是坐了十分钟,他用一周的时间,全心全意地来观察和感受自己。
躺了一周以后,你可以想像,这个人已经很痛苦了,这个痛苦不是此前抑郁焦虑的痛苦,而是面对这个抑郁焦虑,无所事事的痛苦。
然后这个时候,给他们调整作息,每天睡觉时间限制在七八个小时,白天安排户外活动,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晚上写日记,还有读书。
几天后,再安排一些简单的劳动,自己做事或者读书。
比如说,那边有一堆砖头,你就把这堆砖头从这边搬到这边,每天就搬砖,而且一天就给你搬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让你慢慢地搬。
这样,既能锻炼身体,然后呢,他会发现,原来即使有这些痛苦,我每天能够做一些哪怕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还很开心的,比躺在那里好得多。
然后,再从一些简单的不动脑子的活动或者做一些田间劳动和打扫卫生、手工活,过渡到接近日常生活的一些事情,中间还有和医生之间像我们这样的交流。
就是如实地接受自己。
每个人他有抑郁症,有不高兴,其实是正常的,或者脾气很坏,是正常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结果这些病人自然就好了。
这个据森田正马本人说,他的思路的重点,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学习“接受痛苦,带着痛苦,生活”。
源头是道家和禅宗的观点,这个供大家参考。
我讲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实际上,当我们遇到任何突然发生的人生危机,或者是长期的心理不快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接纳当下的现实。
。
就是说,我现在就是在很低的状态,不要硬撑着。
然后,我接纳自己之后呢,再来看看,我在这个很低的状态下,还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且,只要你这样慢慢的去行动,自己就会好起来。
而且,这样是好得最快的,因为没有太多内心的这种抵抗,也没有太多意识情绪上的干扰和纠缠来消耗。
孔夫子说的“勿意必固我”
你们看,这棵树多大,这个人多小,这人是我,四十多岁,这棵树有六百多岁。
当一个人跟一个六百多岁的大树呆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个小孩子。
当你有很大的烦恼的时候,呆在这么一棵大树下,或者说呆在某处自然山水中,你就自然能从原来每天关注的不高兴的外在事物和内在感受里脱出来了。
很多时候不是外在的事物让你不高兴,有的人很有福报,外在已经很好了,他还是不高兴。
那个不高兴是什么?
是习惯性的心理认知的一个运转模式,就像一个电脑的病毒程序一样,他已经习惯不高兴模式了。
当“不高兴”起来的时候,大脑还有一个习惯,会去找外在原因,比如说我现在不高兴,第一眼正好看到钟老师,这人长得那么帅,就是因为你,让我不高兴。
然后再看到张先生,让我想起一个人,让我不高兴,这个在心理学叫什么?
叫投射。
当一个人心里不高兴,进入不高兴程序的时候,世间的万物都会成为他不高兴的原因。
这是大脑的一个特点。
大脑在这件事情的运作模式是,肯定自己,合理化,我不高兴是有道理的,原因很充分:
一二三四五。
但真实的情况是你自己不高兴。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处在一种习惯性的不高兴,或者有一些习惯性的想法,觉察到自己对某些东西会有一个习惯性的认识,常会有一个习惯性的似乎理所应当的责备、要求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点点怀疑。
如果你有一点点怀疑,你的生活会快乐很多,为什么呢?
因为有一点怀疑的时候,你不会马上去认同这些不高兴,你就不会一辈子都陷在这个程序当中旋转并且强化。
要不就容易“执迷不悟”,孔夫子说的“勿意必固我”就是这个意思。
勿意必固我,不要主观臆测,不要认定理所当然,不要固执己见,不要以为自己的观点感觉总是对的。
要学会,从对自己习惯性的认同当中往后退一退;
还有呢,把自己从习惯性的生活环境里要稍微跳出来一下。
尤其是对一直呆在一起的一家人来说,有很多固定模式,表达啊,情感啊,乃至一个眼神,乃至一个心理上的反应,都在一个强大的惯性模式里,往往大家还没有说话,好像什么都还没有发生,只是坐在那里吃饭的时候,内心的运作模式,其实已经都固定的,这就要学会意识到觉察到,留意跳出来。
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中国人的家族成员之间都粘得太紧了,荣誉、事业、情感……很多东西都粘在一起。
人为什么不能独立一点,西方这一点比较好,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很独立,各自把自己料理好,把自己料理好才有可能再去帮助别人。
我见到很多的情况是,自己都没有料理好,却都非常热心,或者非常积极,甚至非常强硬的想要去帮别人料理,那就会比较麻烦。
150325一个中医眼中的精神健康03
丰富多彩的世界和有限的标签
人体其实是一个能量体,还记得吗?
同时,它还有一个物质体,还有一个意识体,也就是身、心、意,它们合在一起。
那这个世界呢,是物质、能量还有信息,也是三个东西组成的,整个世界是这样地在交流。
在交流的时候,任何部分的卡住,就会出现问题。
卡住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大家还记得一开始说的吗,有的人是以肉体为主要模式,他会很关注自己的身体,会关心自己的皮肤啊、长相啊,或者身体上有很细小的不舒服就会特别在意,这是以肉体为主的一类。
还有对情感比较关注的,是以情感为主导的,还有是以思想为主导的……
当人在交流过程中卡住的时候呢,以人原来的某种主导趋势,就会首先在这个层次上显现问题。
比如同样遇到同样一件不高兴的事情,有的人会明显的感到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偏头痛或者胸口憋得慌,甚至血压升高,有的人只是觉得,我觉得心里很受伤,但身体还没感到出现问题。
还有的人会在思想上进入一个很深的思考,或者进入缠绕、回忆、联想的一种状态。
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这三个部分的显现、互换,这个时候觉察就非常重要。
一个人对自己,如果能稍微花时间来觉察自己,就会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状态,常常以什么样的模式应对外界和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受伤,什么情况下容易被引动……
当你被引动的时候,心里也会有数:
哎呀,我又掉坑里了,但没关系,慢慢爬出来吧。
最怕是已经掉坑里了,但是自己不知道。
有很多人虽然已经掉坑里了,他还以为:
我这里才是好地方,你们跟我过来吧。
面对问题,不同的科学、不同的文化处理的层次是不一样的。
比如现代医学呢,在肉体的部分处理得非常好,假如骨折或者出车祸受伤了想都不用想,马上去找西医,这是它最擅长的。
但如果你是能量层次出问题了,应该去找中医。
关于精神的部分,因为我们最近60年一直立足在唯物主义,所以大家一般把心理活动、动机、人格、思维、想法、逻辑判断、记忆、回忆这一类都当做精神范畴,这些在心理学来说,其实是属于精神的表层。
我们常常说,比如湖面上的那座山,那些思维、情感等等,只是山在湖面上看得见的部分,很表面的,真正的精神它指的是山在湖面下的部分。
比如潜意识、过去的记忆、人类共同的记忆……
这个“山”本身也是个生命体,它跟天地之间也是有交换的。
这个交换,不光是热能呀、寒呀,也有它们的信息。
传统文化里面说的是“神”。
后面我会有病例跟大家解释。
对于我们现代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