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8182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5、《春秋繁露》曰: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6、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

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

7、程颢诗云: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8、朱熹曰:

“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

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

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

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

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

岂有此理!

”朱熹强调的是()

A.知行并重的关系B.只格一物便通万理

C.认识的渐进性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9、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论道: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

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

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

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

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代耕而赋之禄,故班禄之意……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

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据此判断,顾炎武主张()

A.反对专制,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天子言行

C.削弱君权,实行民主D.劝导君主,关注民生

1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1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

”李约瑟强调的是()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13、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

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14、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

发音

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

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

唱腔

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噪

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

行为

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

A.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B.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

C.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D.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1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

“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

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

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

16、观察下图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B.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持肯定态度

C.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

17、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19、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

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20、刘大白在民国七年的一首诗中写道:

“拿锤儿的说:

‘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

你瞧!

世间人住的、坐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

’拿锄儿的说:

‘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

你瞧!

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

”其创作背景是()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B.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李大钊等宣传社会主义D.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21、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

“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22、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24、孙中山认为:

“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25、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6、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27、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主义,多研究具体问题B.马克思主义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比原理更重要

28、1985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9、“中国共产党走过90多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这两次飞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民族、民生B.民权、民生C.民族、民权D.富国、强国

30、毛泽东说:

“百家争鸣是指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

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刊物、报纸上可以自由言论B.在《宪法》范围内允许学术问题自由争论

C.缺乏法律依据的思想禁止传播D.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31、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3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杂交水稻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33、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

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

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34、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个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他求教。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

“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

”苏格拉底回答说:

“这样,我死的时候就会多一首新歌。

”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35、亚里士多德认为:

“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

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36、美国学者约翰·

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37、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

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

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38、马丁·

路德宣称: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B.教会有权解释《圣经》

C.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D.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3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

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

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40、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

达尔指出:

“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41、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

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

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

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言论自由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D.只有通过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

42、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43、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

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逊于英国

44、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词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汤姆逊的依据是()

A.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而获得诺贝尔奖B.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C.相对论继承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D.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与物质的本质属性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5题22分,46题12分,共计34分)

追求人的自由是众多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

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

……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康德主张,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

……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把“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12分)

(2)根据材料二,康德认为启蒙的前提是什么?

概括康德对“自由也是一种责任”观点的理解。

(10分)

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

“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

”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

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

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

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史学界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

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阅读材料,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

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

1—5BDBBA6—10BBCBD11—15CBABB16—20CBBBD21—25BCCBD

26—30CBCAB31—35DADCB36—40BADBD41—44CBBD

45、

(1)主张:

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

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政权,保障自由。

(4分)

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深受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学上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8分)

(2)前提:

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2分)

理解:

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自由;

自由应该由法律来保证;

自由应该是法律规范下获得的相对自由;

要按照自由的理念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8分)

46、侧重①:

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

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

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

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

整理发展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