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7539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个人成长记录Word文档格式.docx

198308至198707吉林省海龙师范学校读书

198707至今长白学校任教

在职期间199607至199812吉林省教育学院自学函授学习,

自考获得吉林省教育学院历史本科文凭

奖励情况(市县级)

在2008年度工作成绩优良获先进工作者

2011~~2012学年度被评为抚宁县优秀班主任

教学计划

任课年级:

九年级学科:

历史教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推行素质教育为方针,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根本,突出复习过程和检查评价的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和要求。

不断变革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我校今年中考既定的总体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复习备考安排

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

1、复习时间:

2009年2月上旬—4月上旬教学时间约9周

2、复习内容: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复习方法:

采取“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夯实基础,过好考点关。

第二轮“专题训练”复习

2009年4月中旬—5月中旬。

教学时间约5周

专题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

专题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

专题四、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专题五、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专题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史。

专题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专题八、时事热点。

通过训练学习、复习、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运用知识,检查堵漏知识盲点。

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

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

2009年5月下旬—中考前。

教学时间约3—4周。

注重综合、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综合检测、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

检测安排

1、每轮复习后组织模拟考试。

2、月考

3、认真对待学校统一的检测。

三、复习措施

1、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规范复习课的教学,保证复习课的密度和质量。

2、抓住中考开卷的特点,提高学生能力

3、科学设计训练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

4、实施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要求,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

5、正面激励学生,力争目标实现。

复习时,多给学生表扬,在自查中醒悟,在愉悦中上课,定期检测,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复习方法,盯准目标,确保目标实现。

教学设计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间及实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麦哲伦。

2.能力培养:

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突出表现。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文艺作品的分析,初步领会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就是西欧人在地理上取得重大发现的过程,它使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新航路的开辟者,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又具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3.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实质和进步作用有所了解,还应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坚定自己积极投身先进文化事业的信念。

要求学生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取得的成果,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后果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郑和远航等史实的穿插对比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文艺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难点: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阶级实质。

对开辟新航路作出恰当评价。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14世纪~16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指出:

这时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又一个标志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由此引入新课。

提问:

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产生了最初的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随着自身力量的增强,而提出一系列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

14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起来,所以与它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也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文化科学知识,他们渴求摆脱教会对于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缚。

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来考察一切。

他们相信并且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

他们赞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学和理性。

这种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思考问题的思潮被称为什么?

(人文主义)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

那它为什么被称为文艺复兴呢?

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哪两个?

(文学和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领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诗人但丁)。

但丁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青年时代他是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除拉丁文、修辞学以外,他对诗学、神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绘画等都作了研究,从而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日后的从政活动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02年,但丁被代表罗马教廷的反动势力放逐,流落意大利各地,最后客死他乡。

但丁的作品很多,《神曲》是他的代表作。

下面再看美术领域的成就。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领域最著名的艺术家是谁?

(达芬奇)达芬奇所画的人物和宗教故事,都是以现实人物为蓝本的,所歌颂的是人的现实美好的生活,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人文主义者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

15-16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到欧洲的其他地方。

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

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上的巨匠,西方文艺评论界把他同荷马、但丁和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

莎士比亚毕生主要献身于戏剧事业,他的写作题材广泛,一身兼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作家,各方面都硕果累累,这一点超越了以前所有的悲剧家和喜剧家。

与新旧交替时期的先驱但丁相对照可以看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这也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深入,时代正在前进。

莎士比亚与中国的大戏剧家汤显祖同处一个时代。

一、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日益扩大,西欧国家对黄金的渴望更加强烈。

但是,西欧的贵重金属矿藏很少,开采也很慢,为了寻求黄金,欧洲人便把注意力转向了东方。

为什么呢?

(《马可·

波罗行纪》内容的影响)《马可·

波罗行纪》中,把东方描写得富丽繁华,介绍中国和印度是"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这对憧憬黄金的欧洲上层分子有很大的诱惑力,因此,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东方去寻求黄金。

另一方面,欧洲贵族亲眼看到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把东方的珠宝、瓷器等贩运到欧洲而大获其利,这更坚定了他们去东方寻金的决心。

但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15世纪前叶,东西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陆路,从小亚西亚出发,沿黑海、里海经过中亚到达中国和印度;

第二条是经叙利亚、两河流域抵波斯湾,换海船前往印度和中国;

第三条是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出红海,经印度洋去印度和中国。

当时,红海以东和地中海一带的贸易,分别主要由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所垄断,后又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它的统治情况如何呢?

(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因此,在大西洋沿岸诸国的大商人迫切希望寻找到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

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

(学生看书答:

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纪末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这为组织大规模远航提供了条件,同时两国的造船业和航海业较发达,当时地圆学说在欧洲日益流行,意大利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把印度和中国画在大西洋对岸,并断定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直达东方。

15世纪欧洲已能制造适于航海的多桅快速的大型帆船,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14世纪已普遍用于航海事业,使远航不至迷失方向。

最先探寻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

教师指图讲解:

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方向是向东。

(1)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的最南端。

这是探寻新航路中的第一次突破。

葡萄牙国王认识到非洲南端的重要性,肯定由此向东航行可以到达亚洲,因此,就把这个地点称为"

好望角"

,这次航行证明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是相通的,为达·

伽马的探寻新航路准备了条件。

(2)1497年~1498年,达·

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

返航时,劫掠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他们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

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也积极进行航海扩张,并且选择了西进的路线。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

印地安人"

(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哥伦布直到死一直误认为自己所到的是印度。

后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哥,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

新大陆"

,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

亚美利加"

洲。

(4)第四位探寻新航路的是麦哲伦。

他率领的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

麦哲伦海峡"

),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

太平洋"

,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

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

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

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新航路开辟后,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从此,世界结束了彼此孤立的状态,联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这四次重要的远航,大都发生在15世纪末,在同一时期,我们中国也曾有过远航的壮举,可以请同学思考、对比世界史上的四次远航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在目的、规模、后果上有何不同?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成长和新贵族的出现;

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议会斗争;

纳西比战役;

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1688年政变;

《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①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从而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②通过分析克伦威尔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②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重大进步。

但资产阶级革命终究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重点和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利用它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地位,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当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要推翻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实行革命。

今天,我们就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了。

市场扩大了,财富来源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

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

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

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

王室生活腐化,挥霍无度。

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

大量工人失业。

农民反对封建压迫,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在人民革命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联盟,反对封建统治,并取得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首先起来反抗查理一世统治的,是苏格兰人民起义。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

国王和议会最后决裂。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

内战结束后,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和军队组成最高法庭审判查理一世。

判决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的敌人。

1649年初,查理一世在白厅(王宫)广场被处决。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独揽大权。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甚至掉过头来,同人民为敌。

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成了英国的无冕之王,共和国名存实亡了。

1660年5月,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面对着复辟王朝的高压政策,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武装起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无法容忍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但是,他们已经脱离了人民,害怕人民,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通过革命的手段去推翻复辟王朝。

他们就向封建贵族妥协,于1688年发动了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复辟王朝。

荷兰执政威廉当了英国国王。

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1)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2)《权利法案》起了什么作用?

《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的大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件之一。

这样,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意义)

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抚宁县长白学校盛宝和

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改革试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其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

而兴趣存在于思维和探索中,存在于收获和成功中。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为其创设探索的问题,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答的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疑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学生形成认识中突然提出问题或接受教师提问,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并作为自己学习目的的那样一种情境。

1.利用导言,创设总的问题情境

每节课的导言给学生的印象很深,甚至会决定其对本节课的好恶感。

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导言,充分发挥前因效应的积极作用。

他们总是要设几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在学生面前展示将要发生的情境。

由此把学生带入新的知识天地,通过一系列或熟知或陌生的故事,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真、求实的欲望,创设一个总的问题情景。

2.精心设计,创设具体问题情境

思维发端于问题,又通过问题来展开,始终和一定的问题相联系。

在教学中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引路,创设覆盖每一课,特别是每一具体事件的情境。

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与问题的体系系列共同构成。

问题不断指向着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

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从介绍典型而新奇的事实入手,引出的问题最生动,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能引起学生的思维。

3.引导学生,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把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能为教师带来宝贵及时的教学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切实的问题情境;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兴趣向更深层次发展。

因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增强,必然引起兴趣的自我强化。

4.注意策略,灵活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问题情境的策略可用下面几种:

⑴、提出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问题。

学生不能或很难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只有学习新课后才能解决。

⑵、根据学生对某一学习对象认识上的差异(正与误、深刻与肤浅),挑明矛盾,摆出对立的两种看法,要学生作出选择,并述说理由。

⑶、结合时代背景讲述历史人物当时遇到此问题是如何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当年历史人物思维的情境之中。

5.组织交流,创设讨论、争辩的情境

这是一种由讨论题和学生发言的评价构成的问题情境,能造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

但只有比较复杂,学生普遍投入思考,而个人智力又难以胜任的问题,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讨论与争论。

6.讲求落实,创设实践的问题情境

历史作业是学习历史的主要实践活动。

历史作业的活动内容与形成要新颖,尽量用多样化的题型来代替机械记忆题,让学生参与这些题的编拟。

这样,学生在作业和训练中也有创设问题环境的主动权。

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具体目标的认识需要,形成暂时兴趣。

要想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就必然把暂时兴趣转化稳定兴趣,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二、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

所谓“成功的情境”,即能使学生成功的学习,使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历史认识活动的快乐,感受到“自我发现”的愉快情境。

1.强化感知,浇铸成功的基石

感情知识既是问题情境的基础,又是成功情境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直接地、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历史知识,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要做必要的直观教具(模型、图表);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制作课件,优化活跃课堂,而最不可少的是教师形象生动的直动描述。

通过以上一些活动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建立在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

3.教给方法,掌握成功利器

教给方法:

最根本的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要教会学生注意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

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

要教会学生理清分析问题的思路,学会从比较中抓特性,从联系中综合分析出共性。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容易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成功的学习。

4.传授真知、构筑成功支柱

真知是通过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了的内化知识。

教给学生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认识结构。

传授真知关键在于抓好“双基”教学。

因为双基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它们是进一步成功学习的基础,是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此,教师要做好整体构思和安排,针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好重点知识,力争突破难点。

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把握主次之分,关键所在。

5.引导参与,架设成功桥梁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上是否成功在于积极参与教学的程度。

我们正在进行“启发-讨论-素质教育”式教学法试验,用富于一定结构的感性材料和具有一定包涉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堂学习活动;

阅读教材,相互议论,质疑问难,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则辅以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在教师统一指导与学生群体活动的交替进行中,使教与学都成为即时可控过程,学生和教师随时主动调节行为,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人。

6.及时评价,激励成功斗志

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学生本人改善学习行为。

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最好水平,巧用分数杠杆,让努力掌握了最基本内容的差生得到及格以上的分数。

教学过程中具体帮助学生学会与提高积极性同步进行。

在为积极上进的学生设“进步奖”,在鼓励探求的同时,还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一些易于解答的梯度题,帮助他们沿台阶去解决基本问题乃至稍难题。

使这类学生有表现他点滴进步的机会,并及时予以肯定评价,以不断唤起他们成功的斗志。

问题的情境与成功的情境互为条件,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两种情境反复呈现中形成和发展。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课

历史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它讲述的是已经过去的、无法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枯燥无味,因此,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尤其要集中注意力边听讲边展开丰富的联想,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思考,才能形成完整的历史表象。

如何让枯燥无味的历史课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我认为要精心设计每节课开课的导入语。

如果导入语新奇、有趣而且符合学生的年级段和年龄段特点,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反之则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

我认为设计导入语没有固定模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选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行了。

一节课的开课导入语能否作到新奇、有趣、吸引学生,要求历史教师应广泛搜集各种与本节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应该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特点,结合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学习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