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535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打分

2

检查任务框图的设计情况

3

检查整个设计理论方面的准备情况

4

指导学生进行传感器的选择

5

进程传感器及测量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

6

讲解原理图的绘制要求

7

检查原理图完成情况,讲解及纠正错误

8

检查流程图的绘制及报告的书写要求

9

布置答辩

10

答辩、写报告

一设计任务描述

1.1设计题目:

1.2设计要求

1.2.1设计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本设计要求利用单片机设计一款家庭智能浇花器,实现自动浇花,节省人力,方便人们出差的时候不至于影响花卉的生长,如果在家也可以关断浇花器。

1.2.2基本要求:

(1)通过C8051F020单片机编程来实现土壤湿度的实时显示,并具有超量程报警装置。

(3)要求设计相关的硬件电路,包括传感器的选型、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二设计思路

我所设计的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主要由七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

用于驱动湿敏电阻,因为直流电流通过湿敏电阻时会产生电化学迁移现象而损坏湿敏电阻,所以在这里我选择了具有稳幅作用的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作为信号源。

第二部分:

湿敏电阻传感器。

由于湿敏电阻是最常见,价格也最低廉的一种湿度传感器所以我选择了湿敏电阻作为本设计的核心传感器。

我选择的是PCRC-55这款湿敏传感器。

他是一种经过化学方法处理的聚苯乙烯聚合物。

其电阻值(R)与相对湿度(RH)的曲线近似指数曲线,即电阻值随相对湿度的增大为减小。

第三部分:

对数放大器。

为解决湿敏电阻自身的非线性问题,我选择了由晶体管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对数放大电路来对湿敏电阻的指数型特性曲线进行线性化。

第四部分:

相对湿度校准电路。

利用湿度校准电路对40%RH、100%RH两点进行校准,再通过滤波器产生一个代表相对湿度的直流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范围是0~+10V,所对应的相对湿度变化范围是(0~100%)RH。

第五部分:

断点放大器。

由于湿敏电阻在RH≤40%时的非线性失真最为显著,我真对这一情况采用断点放大器再做一次局部的线性化处理,即再进行一次线性补偿。

第六部分:

温度补偿电路。

利用集成恒流源的正温度系数去补偿湿敏电阻的负温度系数,大大降低了温漂。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组成对数放大器的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发生改变,而这也终究会影响到对数放大器的输出特性。

因此我对组成对数放大器的晶体管采取一定的温度补偿措施,即用一片廉价的集成音频放大器对其补偿,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七部分:

数据处理及自动浇水系统。

利用单片机对湿敏电阻这一传感器所采集的代表土壤湿度的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对土壤湿度进行实时显示、超范围报警以及自动浇水。

对这以上就是我所设计的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的设计思路。

基于此设计思路设计的土壤湿度检测及自动浇水系统的相对湿度测量范围为0~100%,测量精度为±

2%,分辨力可达0.01%。

三设计方框图

四设计原理

4.1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

湿敏电阻只能用交流的,直流会导致湿敏失效,因为直流的电场会导致高分子材料中的带电粒子偏向两极,一定时间以后湿敏电阻就会失效。

所以必须用交流维持其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测湿敏电阻阻值要用电桥而不能用普通万用表的原因。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在直流电厂中会分解为H2和O2,影响测量,并且在湿敏传感器中存在导电离子,在高湿情况下,如采用直流电会漂移造成电导率漂移,影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

鉴于当直流电流通过湿敏电阻会产生电化学迁移现象而损坏湿敏电阻,因此必须采用交流信号或对称方波信号来驱动湿敏电阻。

这里选用具有稳幅作用的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其输出信号中不包含直流分量。

4.2湿敏电阻传感器

湿敏电阻是利用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本身电阻值发生变化这一原理而制成的。

工业上流行的湿敏电阻主要有:

半导体陶瓷湿敏电阻、氯化锂湿敏电阻、有机高分子膜湿敏电阻。

湿敏电阻的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

PCRC-55型湿敏电阻是用经过化学方法处理的聚苯乙烯聚合物制成的。

其电阻值(R)与相对湿度(RH)的影响曲线如图4.2.1湿敏电阻特性曲线所示。

该曲线近似为指数曲线。

当湿度从20%变化到100%时,电阻值就从100MΩ迅速减小到35KΩ,电阻变化量超过了4个数量级。

因此,构成相对湿度测量仪时必须进行线性化,才能获得线性输出电压。

PCRC-55的温度系数为—0.36%RH/℃,精度为±

1%。

图4.2.1湿敏电阻特性曲线

4.3对数放大器

为解决湿敏电阻的非线性问题,由晶体管和运算放大器构成对数放大器,对湿敏电阻的指数型特性曲线进行线性化。

4.4相对湿度校准电路

4.5断点放大器

所谓“断点”就是指40%RH这一点,由图4.2.1湿敏电阻特性曲线可见,PCRC-55型湿敏电阻在RH≤40%时的非线性失真最为显著,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断点放大器再做一次局部线性化处理。

4.6温度补偿电路

4.6.1湿敏电阻的温度补偿

由于湿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因此要对其负温度系数进行一定的温度补偿,这里我采用集成恒流源的正温度系数去补偿湿敏电阻的负温度系数。

4.6.2对数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温度补偿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组成对数放大器的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也发生变化,而这也终究会影响到对数放大器的输出特性。

因此要对组成对数放大器的晶体管采取一定的温度补偿措施,即用一片廉价的集成音频放大器对其进行补偿。

4.7数据处理及自动浇水系统

利用单片机对湿敏电阻这一传感器所采集的代表土壤湿度的电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对土壤湿度进行实时显示、超范围报警及自动浇水

五电路设计

5.1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

5.1.1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5.1.1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所示。

图5.1.1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

5.1.2原理

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由集成运放IC-1a(LF347)、三端可调电流源IC2(LM334)、和二极管桥路(VD1~VD4)组成。

利用二极管桥路和电阻R2、R3构成的正反馈电路使IC-1a产生振荡。

该方波发生器具有对称输出、限流和稳幅的特性。

R1为设定电阻(RSET),取R1=15Ω时可将LM334的输出电流限定在5mA左右。

利用二极管桥路的正、反向钳位作用,能把输出方波电压U01的幅度限制在±

8V。

谐振频率约为100HZ。

随着振荡电容C1不断的进行充、放电,在U01端便形成了以零伏为对称轴的方波信号,其直流分量为零。

R2、R3组成分压器,用于设定IC1的阈值电压(即门限电压),进而控制IC-1a的翻转状态。

对称方波发生器输出的U01信号通过缓冲器(IC-1b)驱动湿敏电阻。

5.2湿敏电阻传感器

5.2.1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5.2.1湿敏电阻传感器所示。

图5.2.1湿敏电阻传感器

5.2.2原理

其电阻值(R)与相对湿度(RH)的影响曲线如图5.2.2湿敏电阻特性曲线所示。

当相对湿度从20%变化到100%时,电阻值就从100MΩ迅速减小到35KΩ电阻变化量超过4个数量级。

图5.2.2湿敏电阻特性曲线

在方波信号的正半周期,VD5截止,在负半周期,VD5导通。

5.3对数放大器

5.3.1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5.3.1对数放大器所示。

图5.3.1对数放大器

5.3.2原理

对数放大器由晶体管VT1和运放IC-1c构成。

将VT1的基极接地、集电极接A点(虚地)时,相当于把集电极与基极短接,VT1就等效于硅二极管。

此对数放大器用来补偿湿敏电阻的指数曲线,使之近似于线性关系。

实现对湿敏电阻的线性化。

在方波信号的正周期,IC-1c作为反相放大器使用,输出的是负向方波信号,在负半周期,对数放大器不工作。

因此对数放大器兼有半波整流作用。

5.4相对湿度校准电路

5.4.1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5.4.1相对湿度校准电路所示。

图5.4.1相对湿度校准电路

5.4.2原理

相对湿度校准电路由IC-1d和电位器RP1、RP2组成。

RP1用以校准40%RH的刻度,RP2用来校准100%RH的刻度。

5.5断点放大器

5.5.1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5.5.1断点放大器电路所示。

图5.5.1断点放大器电路

5.5.2原理

所谓“断点”就是指40%RH这一点。

PCRC-55型湿敏电阻在RH≤40%时的非线性失真最为显著,针对这种情况断点放大器再做一次局部的线性化处理。

断电放大器(IC-3b)就并联在输出放大器(IC-3a)的两端。

当RH≤40%时,利用IC-3b可以改变IC-3a的增益,使相对湿度特性曲线在0~40%范围内更接近于线性。

当RH>40%时,IC-3b输出低电平,故VT4、VD6截止,断电放大器不工作,对(40%~100%)相对湿度的线性化任务全部由对数放大器来完成。

仅当RH=40%时,IC-3b的输出变成高电平,使VT4、VD6导通,断电放大器才开始工作,可使0~40%相对湿度范围内的输出电压与相对湿度仍保持线性关系。

电路中R13和VD6的作用是防止在断点附近产生抖动现象。

5.6温度补偿电路

5.6.1电路图

电路图如图5.6.1温度补偿电路所示。

图5.6.1温度补偿电路

5.6.2原理

湿敏电阻的温度补偿

利用LM334的正温度系数(+0.33%/℃)去补偿湿敏电阻的负温度系数(-0.36%/℃),实际温度系数仅为-0.03%/℃,它与传感器的±

1%精度指标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LM334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湿敏电阻。

LM334即可构成恒流源,还可作为电压灵敏度为227μV/K的温度传感器使用,这里仅利用其恒流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方波幅度的稳定性。

对数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温度补偿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组成对数放大器的晶体管VT1的直流工作点也发生变化,而这也终究会影响到对数放大器的输出特性。

因此要对VT1采取一定的温度补偿措施。

温度补偿电路实际上是由IC4~IC6和VT2、VT3等组成的小型恒温槽是控制器,并且需将VT2、VT3与VT1紧贴在一起。

将VT2的集电极短接,利用其发射结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

IC5是温控电路。

VT3作为加热器,给VT1提供一个+50℃(典型值)的工作温度,使之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IC6(7812)给IC5提供+12V稳定电压。

IC5的参考电压U3=+0.63V,该电压所对应的VT1管壳温度恰好为+50℃。

一旦VT1始终工作在+50℃恒温状态,从而消除了环境温度变化对VT1工作点的影响。

VDZ为3V稳压管。

5.7数据处理及自动浇水系统

5.7.1单片机外围电路

电源电路

在电源电路中,IC8SPX1117-3.3是稳压芯片将输入电压5V转换成3.3V作为C8051F020单片机的主要供电电源。

S1为输入电源开关按钮,在下载完数据后可用此按键来更新下载数据。

其电路图如图5.7.1电源电路所示。

图5.7.1电源电路

复位电路

当开发板上电时,C4经充电后复位端电压相当于低电平实现上电复位:

当断电后通过1N4148形成放电回路。

其电路图如图5.7.2复位电路所示。

图5.7.2复位电路

液晶显示(LCD)接口电路

单片机留有一个LCD液晶接口,相对应的液晶为MzL05-12864,它是一款仅写入的串行SPI接口方式的液晶,给液晶仅需5个控制口即可完成对其控制。

单片机使用模拟SPI的方式对液晶进行操作。

其电路图如图5.7.3液晶接口电路所示。

图5.7.3液晶接口电路

晶振电路

Y1为晶体振荡器,其振荡频率为22.11842MHZ,为单片机提供其工作所需要的时钟,C7、C8起到帮助晶振的作用。

电路图如图5.7.4晶振电路所示。

图5.7.4晶振电路

报警(LED)电路

LED以灌电流的方式点亮,阻流电阻选择了10K。

电路图如图5.7.5报警电路所示。

图5.7.5报警电路

5.7.2模块

单片机程序设计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采集表示湿度的电压信号。

十六进制至BCD的转换。

液晶显示(湿度)

报警(湿度过高,超量程)

自动浇水(湿度过低,需要浇水)

5.7.3程序

采集表示湿度的电压信号程序

MOV30H,ADC0H

MOV31H,ADC0L

十六进制数至BCD的转换程序

BCD:

CLRA

MOV41H,A

MOV40H,A

MOV39H,A

MOV38H,A

MOV37H,A

MOVR5,#16

H2B:

CLRC

MOVA,31H

RLCA

MOV31H,A

MOVA,30H

MOV30H,A

MOVA,41H

ADDCA,41H

DAA

MOVA,40H

ADDCA,40H

MOVA,39H

ADDCA,39H

DJNZR5,H2B

MOVB,#16

DIVAB

MOV37H,B

MOV39H,B

RET

液晶显示(湿度)程序

SYSCLK_Init:

MOVOSCICN,#05H//系统时钟初始化为片内的4MHz时钟

RET

PORT_Init:

CLRA//清零累加器

MOVXBR0,A//没有选择数字外设

MOVP74OUT,#0F0H//P4~P7口设为推拉方式

RET

LCD_Init:

LCALLDelay//调用延时程序

MOVP7,#038H//功能设置:

两行显示,5×

7点阵

MOVP6,#01H//写命令

MOVP6,#0H//结束写命令

LCALLDelay//调用延时程序

MOVP7,#0EH//开显示,开光标,字符不闪烁

MOVP7,#06H//I/D=1,AC自动增1;

S=0,整体显示不移动

MOVP6,01H//写命令

MOVP7,#01H//清除DDRAM,置AC=0

Line:

CLRA//累加器清零

MOVA,40H//十位的数送累加器

MOVCA,@A+DPTR//查表,取ASCII码字符

MOVP7,A//字符送数据口P7

MOVP6,#05H//写数据操作

MOVP6,#04H//结束写操作

CLRC//进位位清零

MOVA,40H//十位数送累加器

LCALLDELAY//调用延时程序

NN:

MOVA,39H//个位的数送累加器

MOVA,#0AH//显示小数点

MOVA,38H//十分位的数送累加器

MOVA,37H//百分位的数送累加器

MOVA,#0BH//显示空格

MOVA,#0DH//显示“S”

RET

NCDdata:

DB30H,31H,32H,33H,34H,35H,36H,37H,38H,39H,2EH,20H,63H,53H//ASCII码表

报警(湿度过高,超量程)程序

MM:

SUBBA,#03H//十位的数与3比较(判断是否大于30)

JCNN//进位位为1时跳(小于30时跳到NN,大于30时顺序执行)

MOVA,#0FDH//第二盏灯亮

MOVP0,A//第二盏灯已亮(湿度已超量程、报警)

自动浇水(湿度过低,需要浇水)程序

SUBBA,#02H//十位的数与2比较(判断是否小于20)

JNCMM//进位位为0时跳(大于20时跳到MM,小于20时顺序执行)

MOVA,#0FEH//第一盏灯亮

MOVP0,A//第一盏灯已亮(浇水)

六工作过程分析

6.1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工作过程分析

6.2湿敏电阻传感器工作过程分析

对称方波发生器输出的U01信号通过缓冲器(IC-1b)驱动湿敏电阻,再接至对数放大器IC-1c的反相输入端A。

A点亦称求和点或虚地点,该点的电位可是为0V。

设湿敏电阻R上的电流为IRH,很容易求出

…………(6.2.1)

6.3对数放大器工作过程分析

VT1的发射极电压(UBE)与集电极电流(IC)呈对数关系,其表达式为

…………(6.3.1)

式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

,q为电子电量(

),T为热力学温度(K),IS为晶体管反向饱和电流。

根据这一特性可设计成对数放大器用来补偿湿敏电阻的指数曲线,使之近似于线性关系。

利用电路实现线性化的原理如下

湿敏电阻的电阻值相对湿度的关系式可近似表示为

…………(6.3.2)

式中A为一变量,RH代表相对湿度(单位是%)。

令VT1发射极输出电压为U02,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