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256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本乐理教程Word文档格式.docx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

”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

升C或#C降C或bC

第三节音的分组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

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

第四节音域及音区

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C2——c5)间的距离而言。

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够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低音区、中音区三种。

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

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高音区。

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

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第二章音律

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

第一节十二平均律

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

瑜1583年)。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

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

八度内包括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

在音列中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

第二节五度相生律

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第三节纯律

纯律是于五度相生律用以构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来作为生律要素,构成和弦形式。

说明:

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

1.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

2.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五度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

3.十二平均律在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盘乐器的演奏和制造上有着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第四节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

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如;

e—f#e—#f#g——a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

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样,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右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组成。

C——d#C——#dba——bB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变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

C——#CD——bDbbB——bB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B——bbB#C——bE

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和变化全音,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应有所混同。

第五节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产生等音。

除去#G和b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可能有两个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

而bA和#G只有一个等音,连它本身共有两个。

如下所示:

C#BbbD|#CbD×

B|D×

CbbE

#DbEbbF|E×

DbF|F#EbbG

#FbG×

E|G×

FbbA|#GbA

GbbB|#AbBbbC|B×

AbC

第三章记谱法

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

第一节音符与休止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是:

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

例如:

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

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

第二节五线谱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

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是自下而上计算的。

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加线叫上加线。

下面的叫下加线。

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

上加线和上加间,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第三节

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正确的记谱,其目的是为了能简单明了、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音乐思想。

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符头(空心的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一端的旗状标记)。

音符的符头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与间内。

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愈高音愈高,反之音符符头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

用单符干记谱,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

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

符头在第三线上,符干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据邻近的符干方向而定。

符尾永远写在符干的右边并弯向符头。

附点写在音符符头和休止符右边的间内,而不记在线上。

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中,永远记在第三线上,或靠近第三线的地方。

第四节

谱号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

另外有记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

F谱号:

表示小字组的f

,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

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

C谱号:

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

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饿读谱更加方便。

第五节

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1.附点:

是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附点音符也同样适用于休止符。

2.延音线:

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

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

3.延长号:

它的记号是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

延长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之间的片刻休止。

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则表示乐曲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第六节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1.升记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

(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

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面。

记在谱号后面的谱号叫做调号。

第七节

省略记号

1.移高八度记号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因移高八度;

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2.重复八度记号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3.长休止记号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

3

4.震音记号

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

用斜线标记。

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

5.反复记号

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

乐曲中的某一旋律音型重复时,用斜线表示,斜线的数目与音符的符尾数目相同。

乐曲中一次或多次重复某一小节是,用点加斜线点表示。

该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则表示前面两小节的旋律型再重复一次。

乐曲中较大的重复,用反复记号||:

||表示。

第八节

演奏法的记号

1.连音奏法它是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高的音要奏(唱)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都记在五线谱的上面,很少记在下面。

2.有三种。

分别以圆点(·

)、三角(▲〈朝下〉及圆点加弧线(......)来标记,表示某些音或和弦要段续地弹奏。

3.持续音奏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短横线来表示,一种是用短横线加圆点来表示,前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同时各音稍分离。

4.滑音奏法在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的,它的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表明。

5.琶音奏法

将和弦中的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叫做琶音奏法,用垂直的曲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

第四章调式总论

第一节

调式音阶调调性

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

音阶和音列不同,前者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调式的规律,而音列却只能是构成调式的素材。

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

调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即主音的标记和调式的标记。

例:

以C为主音的宫调式叫做C宫调式。

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叫做C大调式。

第二节

调式音级及其特性

调式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调式音级和乐音体系中的音级不同,乐音体系中的音级只是音高的物理关系,是静止的,带倾向性的。

它们只是作为构成调式的材料。

而调式音级则不同,它们是按照一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每一个音都具有特定的调式意义。

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

在稳定音中,其稳定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最稳定的具有中心作用的音,这便是主音。

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

不稳定音具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

不稳定音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

多声部音乐中的调式关系

在多声部音乐中,各声部纵的关系形成和弦,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起稳定作用的就不仅是某一个音,而是整个的和弦。

在多声部音乐中,通常以主音上的大小三和弦为稳定和弦(有时也有例外的情况)。

其它一切和弦都和主音和弦(稳定的)形成对比作为不稳定和弦。

第五章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五声调式

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这五个音依次被称为宫、征、商、羽、角。

五声调式的特点是:

1.缺少半音和三整音这类音程的见得尖锐倾向,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

2.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五声调式有五种:

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

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依次类推。

同主音调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有着共同主音的各调叫做同主音调。

如C宫调式和C征调式。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

在多声部音乐中,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的配置。

同一调式由于和声配置的手法不同,其稳定音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必须对和声的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哪些音级是稳定的。

在单声部音乐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级,第4级或第5级音。

第1级是主音。

最为稳定。

第4、第5级与主音成四、五度关系,稳定性较差,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力。

六声调式

六声调式是由于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加入清角音(角音上方小二度)或变宫音(宫音下方小二度)而成。

六声调式中的音和五声调式一样,可以按照纯五度(或纯四度)的关系排列起来。

六声调式和五声调式相比,起特点是增加了半音音程关系(清角与角之间、变宫与宫之间)。

在六声调式中,宫、征、商、羽、角五个音,叫做正音,清角和变宫两个音叫做偏音。

七声调式

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小三度音程中间加入不同的“偏音”而成,共有十五种:

1.雅乐音阶:

在五种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变征(征音下方小二度)和变宫而成。

2.清乐音阶:

在五种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清角和变宫两音而成。

3.燕乐音阶:

在五种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清角和闰(宫音下方大二度)两音而成。

第六节

同宫系统各调

以同一音级为宫的调式(包括六声和七声)叫做同宫系统各调。

在同宫系统中,种类(五声、六声、七声)相同的各种调式所使用的音是共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主音而已。

为了建立新的宫系统而需用的变音记号,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的后面的。

这些记号叫做调号。

调号总是只用同类的变音记号,即升记号或降记号。

因此,调就分为升号的调号和包含降号的调。

包含升号的调包含降号的调调的五度循环

如果以没有升降号C宫系统开始,按照纯五度音程关系向上依次以G、D、A、E、B

#F为宫音,便可建立G宫系统、D宫系统、A宫系统......等。

其调号标记则由#F开始,亦按纯五度关系向上依次增加。

#F、#C、#G......等。

如果以C宫系统按照纯五度关系向下依次以F、bB、bE、bA、bD、bG、bC为宫音,便可建立以F、bB、bE、bA、bD、bG、bC为宫的同宫系统。

其调号标记由bB开始,按照纯五度关系向下依次增加。

调号中的升降号数目一般不超过七个,但在乐曲的部分片段也可能出现多于七个升降号的调。

各个宫系统(或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叫做五度循环。

按照五度向上进行,使升号增加或者降号减少,这种进行叫做按照五度循环向上进行,或向升号方向进行。

按照五度向下进行,使升号减少,降号增加,这种进行叫做按照五度循环向下进行,或向降号方向进行。

在五度循环的进行中,升号和降号增加的次序是相反的。

两个宫系统(或调)中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调式意义这样的宫系统(或调)叫做等音宫系统(或等音调)。

在等音宫系统(或调)中,两个宫系统(或调)总是一个属于升号调,一个属于降号调。

在上述七个升降号的调中,有三对是等音调:

B宫系统(#5)=bC同宫系统(b7)#F宫系统=bG同宫系统(b6)

#C宫系统(#7)=bD同宫系统(b5)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五声调式由于缺少半音和三整音的音程关系,因此格调比较平和,音的倾向性也不是那么尖锐,在民歌中较为多见。

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征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比较暗淡,商调式介乎两者之间。

第六章大调式和小调式作品中调的明确法

大调式、小调式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是完全不同的调式体系。

这种不同不是表现在调式音阶的结构上(许多大小调式的音阶结构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阶结构是完全相同的),而是表现在旋律进行的基本特点上和调式音级的相互关系中。

大调式

大调式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大调式有三种形式:

1.自然大调;

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

2.和声大调:

是降低自然大调中的第4级而成,其明显的特点是第4级与第5级间的增二度音程。

3.旋律音程:

将主音下行级进时的自然大调降低第7级、第6级而成。

小调式

小调式和大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

1.自然小调:

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其音阶结构如下:

67123456

2.和声小调:

由升高自然小调第7级而成。

和声小调与和声大调一样,其显著特点是第6级与第7级之间的增2度。

音阶结构如下:

671234#56。

3.旋律小调:

由升高自然小调中的第6级和第7级而成。

一般多用于上行,但在下行时也偶尔使用。

旋律小调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的形式,即将第6级、第7级还原

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在大小调式体系中,调式音级的号数和以五声音阶的各种调式的音级号数一样,是用罗马数字标记的,按音阶上行计算。

其调式音级名称如下:

第1级——主音(T)第2级——上主音(下行导音)第3音——中音,在主音和属音之间。

第4级——下属音(S),在主音下方纯五度。

第5级——属音(D),在主音上方纯五度。

第6级——下中音,在主音和下属音之间。

第7级——导音,向上倾向于主音。

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3、5级。

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第1级最稳定,第3级和第5级的稳定性较差。

三个稳定音级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

第2、4、6、7、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以二度关系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造成不稳定音到稳定音的倾向的尖锐程度的差别主要有两种原因:

1.由于稳定音的不同的稳定程度而不同。

2.由于不稳定音到稳定音的不同距离而不同,即半音倾向比全音倾向尖锐。

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关系大小调也叫平行调

我们已知大调有十五个调,根据关系大小调的原理,也可以有十五个小调:

即:

a小调、e小调、b小调、#f小调、#c小调、#g小调、#d小调、#a小调、d小调、g小调、c小调、f小调、bB小调、be小调、ba小调。

同主音大小调大小调的比较

以同一音级为主音的大小调叫做同主音大小调,也叫同名调。

同主音大小调在自然形式中有三个音级不同。

即第3、6、7级。

在小调中,这三个音级比大调低一变化半音,因此,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号总是相差三个升降号。

和声形式的同主音大小调,只有一个音级不同,即第3级。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第6、级与第7级间的增二度。

在旋律形式的同主音大小调中,除第3级有差别外,大调式的旋律形式和小调式的自然形式相似,而小调式的旋律形式和大调式的自然形式相似。

根据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大小调中惟一可靠的特征是主音上的三度。

与主音成大三度则为大调,成小三度则为小调。

各类大小调的应用及其表现特性

自然大调是三种大调中的基本形式,色彩明朗,应用最为广泛。

和声大调产生较晚,应用不象自然大调那么普遍,由于降6级的关系,这一调式的色彩比较暗淡、柔和,有点象小调的性质。

旋律大调产生最晚,在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一般较少应用。

三种形式的小调的应用都比较普遍,从总的说来,小调的色彩一般都比较暗淡。

和声小调由于升高第7级而造成导音向主音的倾向异常尖锐,因此有点近似大调的特点

第七章音程

第一节音程

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

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

同时弹奏的两个音程形成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和声二度中的低音在左面,高音在右面,两个音紧靠在一起。

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

上面的音叫冠音。

旋律音程按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所有和声音程和上行旋律音程都是由根音读至冠音。

下行旋律音程和平行旋律音程,读时要说明进行的方向。

音程的级数和音数

音程是用音程的级数和音数来说明的,两者缺一不可。

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的线与间的数目,叫做音程的度数。

五线谱的每一线或间就叫做一度。

相邻的线与间构成的音程叫做二度。

其余依次类推。

音程的度数用阿拉伯数字标记。

音程中所包含的半音或全音的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

音程的音数是用分数、整数和带分数来标记的。

为了区别级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音程,还要用文字来加以说明,如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纯等(一度、四度、五度、八度没有大小,二度、三度、六度、七度没有纯)。

这些说明语,写在表示音程级数的前面,如纯五度、大六度等。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叫做自然音程。

1.纯一度音数为0的一度叫做纯一度。

2.小二度音数为1/2的二度叫做小二度。

3.大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叫做大二度。

4.小三度音数为1又1/2的三度叫做小三度。

5.大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叫做大三度。

6.纯四度音数为2又1/2的四度叫做纯四度。

7.增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叫做增四度。

8.减五度音数为3的五度叫做减五度。

9.纯五度音数为3又1/2的五度叫做纯五度。

10.小六度音数为4的六度叫做小六度。

11.大六度音数为4又1/2的六度叫做大六度。

12.小七度音数为5的七度叫做小七度。

13.大七度音数为5又1/2的七度叫做大七度。

14.纯八度音数为6的八度叫做纯八度。

在五线谱的相邻的两条线或两个间永远构成三度音程,隔开一条线的两条线或隔开一个间的两个间永远构成五度音程。

隔开两条线的线和隔开两个间的间永远构成七度音程。

增四度和减五度,由于它们包含着三个全音,故又称三整音或三全音。

自然音程可以由任何音级开始,向上或向下构成。

一切增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除外)和倍增、倍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