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3751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完整版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风险分析………………………………………………………8

  6、结论……………………………………………………………8

  1、总论

  1.1 

项目名称:

XX县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

  1.2 

项目性质:

改建

  1.3 

项目建设单位:

XX县林业局

  1.4 

项目负责人:

XXX(局长)

  1.5 

项目建设理由:

  XX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609.3毫米,年均气温18.8摄氏度,无霜期293天,较适宜竹木生长。

全县共有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万人,辖7个镇。

由于多年来对毛竹林的管理投入较少,大部分竹林处于自生自长状态,加之人为的重伐轻抚,导致林相差,蓄积量少,残次林面积逐年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11.6万亩,蓄积1426.28万根,亩平立竹123根。

年产商品竹55万根,销售额275万元,年均亩产毛竹4.7根,产值23.5元。

为此,对全县现有的毛竹林全面进行低产改造,建成10万亩毛竹高产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项目建成后,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毛竹林资源年产商品产值达3200万元,林农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开发利用毛竹林资源,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对振兴我县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规模10万亩,其中7万亩毛竹用材林,3万亩笋竹两用林。

  我县镇两级政府对毛竹林低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林农对建设毛竹林低改项目的愿意迫切,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我县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劳力充裕,有毛竹低改的成功经验,林业科技力量较强,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责任制,并严格按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施工,强化检查、监督和奖惩制度。

  2、项目概况

项目概要

  XX县毛竹林低产改造建设项目,既是改变我县毛竹林低产状况,提高毛竹和鲜笋产量,缓解竹材供需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工程,又是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分布在XX镇的XX、XX、XX、XX、XX、XX、XX7个村;

XX镇的XX、XX、XX3个村;

XX镇的XX、XX、XX、XX4个村;

XX林场;

XX松脂林场;

共2个场5个镇的20个村,毛竹林面积10万亩。

10万亩毛竹林低改任务分五年完成,即每年2万亩。

该项目建成后,现有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增加农民收入,毛竹林资源优势将得以发挥和提高。

背景分析

  我县是XX省毛竹林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30个县之一,又是XX市4个竹林基地县之一。

5个镇的20个村占全县竹林面积的90%以上。

竹林分布广,又相对集中,因此易于实行集约经营和规模开发。

  为了加快实现小康建设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向林业要效益,加快生态型高效林业的建设;

把竹业建成高效林业的重要支柱。

竹产业在我县林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毛竹林资源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投资改造及采取管护措施。

  我县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由于毛竹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经济效益好,既可美化环境,又能保持水土,大力发展竹产业,让竹产业成为我县农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山区竹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需求分析

  2.3.1 

市场需求

  竹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可生产成各种制品广泛进入工程领域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竹子已突破传统利用领域,在建筑、造纸、轻工、食品、家俱、包装、运输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因此发展毛竹林资源具有强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可估量的发展未来。

  2.3.2 

社会需求

  该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毛竹林资源年产商品产值达到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0元。

项目区内现有林地有效得到保护,保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2.3.3 

生态改善

  大力发展毛竹林资源,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刺激了农民对竹林生产的投资,这对增加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生态效益得到较好改善。

  2.3.4 

经济发展

  由于毛竹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竹材市场和竹材加工业的发展,这既能增加乡镇财政的税收,又能增加林业主管部门的林业规费征收,而林业税费的增收又刺激了地方政府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林业主管部门服务好林业生产的主动性,使林业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条件分析

  2.4.1 

资源条件

  全县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和适宜毛竹生长的自然条件。

毛竹繁殖力强,生长快,成材早等特点是木材无法比拟的,只要注意合理采伐,很容易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4.2 

原材料条件

  毛竹低产林改造是一项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项目,有连续性、长期性及一次投资多年见效得益的特点,与营造用材林、果业开发相比,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风险的项目,竹材和笋产品畅销,市场需量大。

  2.4.3 

交通运输

  我县境内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村村通公路,有4条通往省外高等级公路,距广东省的广州、深圳、汕头、珠海等地只有一天的车程,京九铁路途经县城并设有客货站,赣粤高速公路在XX设有出入口,这些交通基础设施为今后大量的毛竹产品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乡村均通程控电话,通讯较为发达。

  3、方案设计

目标

  毛竹低改规模为10万亩,计划用5年时间(即2006—2010年)完成。

在10万亩毛竹林低改任务中,7万亩为用材林,3万亩为笋竹两用林。

项目建成后,亩平立竹200根,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

毛竹林年总产值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50元。

项目的实施,对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起重要作用。

实施地点和范围

  项目建设区有XX镇3个村;

XX镇3个村;

XX镇4个村;

XX镇7个村;

XX镇3个村,XX林场,XX松脂林场,共2个场5个镇的20个村,毛竹林面积106740亩。

竹林面积相对集中,便于经营管理。

实施内容

  建设期五年,完成10万亩毛竹低改任务。

其中坡度20度以上的实行砍杂抚育,面积为7万亩,坡度在20度以下的实行深挖抚育,面积为3万亩。

  

(1)林地清理。

全面清除林内杂草灌木和九年生以上老竹、死竹、雪压竹、病虫竹。

将杂灌劈倒并摊放于林内腐烂为肥。

一年劈山一次,连续抚育3年。

  

(2)垦复松土。

在全面清理林地的基础上,垦挖至20—30厘米深以提高竹林保水、保肥和透气能力。

  (3)施肥。

对砍杂、垦复抚育后的竹林应在次年进行沟施或穴施肥料。

  (4)竹林保护。

做到合理留笋养竹,抓好竹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完成该项目,需采购化肥5000吨,组织100万个工日进行砍杂、垦复、管护等作业。

实施计划

  3.4.1 

施工准备。

做好项目的总体设计,编制实施方案,落实山场,配套资金。

  3.4.2 

建设进度

每年2万亩,每年5—8月抚育一次,连续抚育3年。

  

(2)垦复。

每年垦复0.6万亩,每年7—8月进行全垦深挖。

垦复后9—10月或竹笋出土前一个月施肥。

  (4)检查验收。

每年在12月15日前进行检查验收,核查砍杂、垦复面积和质量。

支持环节

  3.5.1 

当地各级政府对该项目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3.5.2 

有毛竹林低改的成功经验,林业科技力量较强。

  3.5.3 

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推广,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

组织落实

  一、国营林场和村集体竹林,采取农户租赁承包形式,农户自留山竹林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达到规模经营管理模式。

  二、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安排劳力统一组织施工。

政府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4、效益分析

投资概算

  项目建设投资2000万元,其中作业设计费50万元,砍杂800万元,垦复600万元,化肥、农药400万元,林道、防火线50万元,科技推广50万元,检查验收50万元。

资金筹措

  由地方财政、林业自筹资金40%,引进项目资金、外资、贷款等资金60%。

  4.3 

效益分析

  10万亩毛竹低改任务,分5年完成。

每年2万亩,其中垦复0.6万亩。

2万亩毛竹低改,需400万元,分3年投资改造。

  毛竹林经过改造,2年后从现有的亩平立竹123根提高到200根以上,保持立竹度200根左右。

3年后(即第3年)每年每亩可采伐毛竹40根。

笋竹两用林亩产鲜笋150公斤,用材林亩产鲜笋50公斤。

第四年后每年砍杂抚育一次,笋竹两用林施肥一次,以此类推,按3年的收入计算成本、税利。

  

(1)总收入:

9600万元

  8寸毛竹按产地销售价5元/根,鲜笋1.5元/公斤计算收入:

  毛竹:

10万亩×

40根/亩×

5元/根×

3年=6000万元

  鲜笋:

笋竹两用林:

3万亩×

150公斤/亩×

1.5元/公斤×

3年=2025万元

  用材林:

7万亩×

50公斤/亩×

1.50元/公斤×

3年=1575万元

  

(2)总成本:

5670万元

  前3年投资:

2000万元

  后2年费用:

670万元

  抚育费:

20元/亩×

2年=400万元

  肥料费:

40元/亩×

2年=240万元

  施肥工资:

5元/亩×

2年=30万元

  毛竹采运工资:

1200万元

  10万亩×

1.0元/根×

3年=1200万元

  挖笋工资:

960万元

  笋竹两用林:

0.4元/公斤×

3年=540万元

3年=420万元

  管理费:

480万元

  按总收入的5%提留:

9600万元×

5%=480万元

  利息:

360万元

  2000万元×

60%(贷款)×

6%(年息)×

5年=360万元

  (3)总税费:

2436万元

  毛竹销价按5.0元/根计算,每根毛竹可得税费:

  林业规费:

1.02元 

  地税:

0.17元 

  国税:

0.20元

1.02元/根×

3年=1224万元

0.17元/根×

3年=204万元

0.20元/根×

3年=240万元

  3年可提供林业规费1224万元,税金444万元。

  (4)利润:

2262万元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总税费

  9600万元-5670万元-1668万元=2262万元

  5、风险分析

  毛竹低改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中的生产、产量、价格、成本等因素的变化相对小,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6、结论

  该项目实施建成后,营建10万亩毛竹丰产林,每年可提供400万根毛竹,800万公斤鲜笋。

毛竹林资源的增加,可以带动当地竹材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繁荣当地经济,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脱贫致富的步伐。

  总之,该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名称

湖南省双峰县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性质

毛竹低改

1.3项目承建单位

双峰县石牛乡人民政府、荷叶镇人民政府

1.4项目主管单位

双峰县林业局

1.5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国家将“林业”和“建材”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

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主编的《中国投资与建设》杂志发表的《申报项目与指南》指出:

“竹质工程材料和植物纤维工程材料”等均属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

1999年,国家林业局在湖南召开了国家竹林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在未来15年里尽最大努力研究和开发竹材综合利用工作,用以以竹代木,为缓解木材供应作出贡献。

在今年11月召开的全省竹产业开发建设座谈会上,省林业厅葛厅长指出:

“大力发展竹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我县毛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1.2万公顷,竹制品加工企业达300余家,年产值2亿元,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为把竹产业做强做大,县委、县政府将竹产业列为全县的重点产业,并出台了鼓励政策,制订了实施方案,今年双峰被列为全省38个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县之一。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县拥有各种竹制品加工企业300余家,年耗竹600万根,而目前生产量不到200万根,仅占需要量的30%。

预计今年耗竹将达700万根,供需矛盾突出,为缓解供需矛盾,充分挖掘本县的生产潜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6.2是增强龙头企业牵引力的需要。

丰华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县乃至全省最大的一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年生产竹胶合板40000m3,年耗竹276万根,年产值过亿元,带动了竹农种竹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县竹产业的发展。

通过竹制品加工大户的带动,扩大生产规模,使农民受益,从而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牵引力。

1.6.3是增加竹农收入的需要。

目前,我县毛竹生产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立竹蓄积少,眉径少,利用率低,因而价值也较低,该项目的实施能增加毛竹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毛竹的产值,从而激发群众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双峰县位于湖南省中部,东经111°

51'

54"

-112°

35'

05"

,北纬27°

12'

28"

—27°

42'

49"

之间,东毗衡山、湘潭;

南接衡阳,西邻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

全境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

2.2社会经济情况

双峰是一个生产粮食、牲猪的农业大县,全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总产值28.76亿元,比上年增加2.1%林业总产值1.15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4.8%,全县人平纯收入2286元。

2.3森林资源情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8万公顷,马尾松2.6万公顷,杉木0.9万公顷,毛竹1.2万公顷,毛竹主要集中在石牛、杏子、荷叶、梓门等乡镇。

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全县现有森林植物182科,820种,其中乔木树种79科471种(用材林树种64科188种),经济林19科83种,灌木林14科200种,草本、花卉、药用植物36科331种,蕨类植物13科18种。

森林植物群落主要类型有:

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竹林。

全县森林覆盖率39.2%。

2.4森林经营情况

双峰县的林业正处在以生产木材等林产品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2001年全县进行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区划国家和地方生态公益林56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0%。

已实施国家重点防护林试点工程面积33.94万亩,地方公益林已有部分启动。

2002年至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9万亩,长防林工程造林0.4万亩,封山育林0.86万亩。

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森林经营已形成基本框架。

商品林以经营坑柱材、竹材、建筑用材、茶油、茶叶为主。

经营方式也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向发展,全县已确立毛竹、油茶、药材、花卉苗木为双峰林业的四大支柱产业,并已初具规模。

2.5项目区建设条件

2.5.1地形条件

双峰县属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

一是四境群山逶迤,中部丘岗起伏,整个地形自西南渐次向东北倾斜,山脉走向分为西北、东南两支。

西端为龙山余脉(雪峰山系)的猪婆大山,越铜洛脑从西往北有黄粟山、万寿山、得仙山,连接白石岩、狮子山、龟形山、雷打石,一直逶延至石笏大山与湘乡市接界。

东南部与衡山山脉(南岭山系)的黄龙山、九峰山、象形山、黄巢山、白石峰、铜梁大山、梅龙山、丫头山等庞大山体相连,构成双峰地形的基本骨架。

境内最高海拔紫峰山仙女殿818.8米,最低海拔涟水江口河谷64.2米,相对高差754.6米。

二是地表切割强烈,溶蚀、浸蚀发育。

东部花岗岩地区,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东南部山地,沟深坡陡,切割密,冲沟发育;

西部石灰岩山丘地带,溶洞、溶斗遍布,岩石裸露,生态脆弱。

全县土地面积按地貌分类:

山地44738公顷,占26.1%,丘岗地123825公顷,占72.2%,水域2970公顷,占1.7%。

2.5.2水热条件

2.5.2.1气候条件

本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光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17℃,一月为最低温4.8℃,七月为最高温29.8℃,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9.9℃。

年均降雨量1311.8毫米,多集中分布在3—6月,无霜期263—300天之间,≥10℃的有效活动积温为5370度。

年平相对湿度80%,年平日照时数1621.9小时,日平4小时,太阳总辐射年平105.73千卡/cm2。

2.5.2.2水资源

境内共有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49条,总长635.5公里。

其中流程5—10公里的25条,10—25公里的19条,50公里以上的5条。

湘江一级支流——涟水发源于新邵县观音山西麓,从山斗入境经水府庙水库、江口进入湘乡,流入湘江,境内流程15.7公里;

湘江一级支流涓水,发源于我县紫峰山东麓,沿途接纳诸山溪流,贯穿山丘岗平之间,汇集双江口,进入衡山县境,流入湘江,境内流程17.8公里;

湘江二级支流测水,发源于邵东县古塘冲,从青树坪入境,流经锁石、印塘、永丰、梓门等乡镇,沿途接纳71条大小溪流,从东南西北四面呈“向心状”于江口与湘江一级支流涟水相汇,境内流程65.2公里。

境内有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四座,小型水库200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5座,小二型水库175座)。

2.5.3土壤条件

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占31.8%)、石灰岩(占26.3%)、板页岩(占22.9%)、花岗岩(占11.1%)、第四纪红色粘土(占4.3%)、河流冲积堆(占3.8%)、紫色砂页岩(占0.2%)。

山地土壤有4个土类、9个土属、20个土种,主要有砂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占山地土壤的27.2%,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杏子、梓门、蛇形山及南部的印塘、锁石、花门等乡镇;

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占山地土壤的28.9%,主要分布在石牛、梓门、永丰、国有猪婆山林场等地,是林木生长的最好土壤,也是我县木材生产的主要产区;

石灰岩发育的钙质红壤和酸性淋溶红壤,占山地土壤的22.8%,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甘棠、三塘铺、青树坪及北部的蛇形山、洪山等乡镇,是岩石裸露、植被稀少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县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主要区域;

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占山地土壤的15%,分布在东部的荷叶、井字、沙塘等乡镇,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也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点区域;

第四纪红色粘土和河流冲积物形成的土壤,占山地土壤的6.1%,主要分布在中部丘岗平地的永丰、印塘、走马街、青树坪等乡镇,是土层深厚,表土流失严重的土壤贫瘠区,也是我县经济林的重点分布区和开发区。

2.5.4土地资源条件

根据“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近几年土地利用情况,全县土地总面积257.3万亩,其中:

林业用地面积119.59万亩,非林业用地面积137.71万亩。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

有林地面积102.26万亩,占85.5%,疏林地面积2.94万亩,占2.5%,灌木林地面积3.65万亩,占3.1%,未成林造林面积7.49万亩,占6.3%,无林地面积2.53万亩,占2.1%,其它无林地0.72万亩,占0.5%,苗圃地360亩。

在有林地面积中:

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面积69.11万亩,经济林面积15.15万亩,竹林18.0万亩。

在非林地面积中:

耕地面积131.46万亩,其它6.25万亩。

在耕地面积中有坡耕地面积9.94万亩。

全县土地资源丰富。

2.5.5劳动力资源条件

全县辖16个乡、镇,896个村,30个居委会,19490个村民小组,23.5万户,总人口90万,其中农业人口82万,占全县总人口91.1%,共有劳动力45万个,劳力资源充足。

2.5.6基础设施条件

2.5.6.1交通运输

全县交通以陆运为主,洛湛铁路南北纵贯境内33.2公里,潭邵高速公路纵贯境内49公里,320国道东西横跨县境51公里,省级公路1822线、1828线、1838线、1847线、娄衡线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水上交通:

涟水15.7公里,测水下游22公里可以通航。

2.5.6.2邮电通信

全县邮电通信发展迅速,现代通信网络覆盖全县。

2003年邮电通信额达5245.2万元,比上年增长42.2%;

发送邮件函件91.3万件,累计报刊发行651.9万份,年末电话用户达到597227户,增长56.2%;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0753部,增长112%,数据通信用户发展到1647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6.8部/百人;

通话行政村达到839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3.6%。

2.5.7竹产品加工运输条件

双峰县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300余家,年耗毛竹600万根,主要以加工竹胶合板、竹压板、卫生筷、竹凉席等,规模较大的有丰华实业有限公司、汇源竹制品有限公司等,其中丰华实业有限公司年耗竹276万根,年产竹胶合板40000m3产品主要销往西部,该公司地处县城五里牌,铁路公路运输方便。

2.5.8销售市场条件

随着西部开发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将给建筑业、建材业带来无限的商机,无疑也给竹木模板生产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县目前生产的竹制品产品质量好,服务质量高,知名度高,市场竞争能力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丰华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并在全国设立了8个办事处,4个大型成品运转库。

全县竹制品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销售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