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301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doc

初中英语课型解读

一、教材分析

我们在备课中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教材、学生。

这也是我们上课的两条主线:

备课:

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

上课:

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们才能确定本节课的授课方法,即教法。

这便是我们备课、上课的三要素: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教材,要从大处着手,从细处着眼。

整体把握教材的同时,还要把握到位,注意知识的综合性。

在处理教材时,更要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基于以上原则,以及对新标准英语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确定了模块教学方式:

即初中英语的五课型授课模式。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新标准英语教材的框架结构:

教材结构

Module1HowtolearnEnglish

Wordsandexpressions

Unit1Trynottotranslateeveryword

Unit2Pleasehelpme(withmyEnglish)

Unit3Languageinuse

Module2Experiences(经历、经验)

Wordsandexpressions

Unit1Haveyoueverenteredacompetition?

Unit2WeiMinghasbeenalloverChinabyplane

Unit3Languageinuse

Module3Journeytospace

Wordsandexpressions

Unit1Hasitarrivedyet?

Unit2Wehaven’tfoundanylifeonotherplanetsyet.

Unit3Languageinuse

Module4Education

Wordsandexpressions

Unit1HowlonghaveyoustudiedEnglish?

Unit2ProjectHopehasbuiltmanyschools

Unit3Languageinuse

Modul模块结构

e

Words

and

expressions

Unit1

Listening

Speaking

Unit2

Reading

Writing

Unit3

Grammar

Exercises

or

atest

词汇课

听说课

读写课

语法课

巩固反馈课

树立模块整合思想,搞好集体备课

在备课时树立模块(单元)整合思想,就是指对整个模块先进行整体备课,充分了解本模块(单元)的学习内容、重点难点等,然后以此指导课时备课,不要上一课备一课,让每一课孤立于模块之外,丧失教学的整体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调整教材顺序,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及顺序来进行备课。

很多教师在备课中个人作战,因对教材缺乏足够的理解,或由于经验不足,只靠个人的力量对把握教材无计可施。

但大多数学校教师集体备课不够,发挥不了团体优势,导致个人成长缓慢,把握教材的时间延长。

备教材时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不着边际或漫无边际。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备课是使大家尽快把握教材的唯一途径。

听说课(unit1)

I.听前说

1、导入句型,操练句型

以本模块的话题为话题,以“Freetalk”的形式,导出本节课的句型,进行操练。

是一个以旧带新的过程。

2、导出新词,词句结合

以本单元的新句型,导出本节课的新单词,进行新单词和新句型的结合训练。

是一个以新促新的过程。

3、小组活动,初步运用

以本模块的话题为依托,运用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情景交流。

是一个初步运用的过程。

即:

Freetalk------Newdrills-----Newwords---------Use

听前说就是一个对本单元句型及单词的学习、练习和应用的过程。

II、听中说(对本单元听力素材的处理)听力素材也是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展开对本单元句型的听说训练的。

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置了两步来进行:

1、边听边说以听力素材为依托,将相应的练习题加以整合,使之不仅对本节课的句型进行了听力方面的操练,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展开对本话题的说的训练,做到一材多用。

让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同时,进行说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句型是边听边说的目的。

2、听后总说以我们设置的听力练习为依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本练习转化成说的练习,完成对听力素材及本单元句型的总体把握。

III.听、读、说这是对本单元对话素材的处理,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1、听、两遍听,获取对话素材的基本信息。

2、读、一读,处理对话素材中的重点句型二读,处理对话中的难点三读,听读,注意发音

3、说、整体把握对话,以小组形式展示学习效果。

通过听前说、听中说、听读说三个环节就完成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练习和应用。

那么,我们引领学生由教材走进生活,进入学以致用的环节。

IV、学以致用一本节课的话题为依托,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以小组形式,运用本节课的句型,自编对话或短故事。

V、作业将自编的对话或故事写出来。

读写课(Unit2)

Ⅰ、读前导以本单元话题为依托,通过”Freetalk“的形式,为阅读素材的展开做好铺垫。

(不需要处理课文中的词汇)

II.、读中读

1、泛读:

让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完成教师布置的泛读任务

泛读任务的设置主要是以文章的话题、线索为依据。

2、精读:

让学生详细阅读课文,获取细节性信息,深层把握文章内容,采用任务性分段阅读的方式。

(通过对每一段的分析,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指导写作中的布局谋篇。

III.、读中学一读:

找出文章中的有关本单元句型的句子,解决重点,教师总结。

二读;找出本节课中所存在的难点,教师精讲点拨。

三读:

听读(读中学是一个突破重、难点的过程)

IV.读后用

活动的设置,要注意主题的确立以本单元话题为依托,倡导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运用知识的同时,达成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Ⅴ、作业根据本文结构,运用读后用的活动素材,写出文章。

原则遇到困难,分解难度,化难为易

1、分解教材,由词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由句子到篇章。

2、调动学生团体,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遵循共性,突显个性,体现灵活性

共性:

即模式个性:

是适合教师自己和具体学生的方式方法。

缺乏个性的东西会失去灵活性。

●轻形式,重实效,活动是为内容服务的

复习课

I、课前读:

系统词汇,检查诵读

1、归纳综合,布置预习

分析本模块的单词特点,根据单词规律,对单词进行综合分类,拿出提纲(即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对单词的复习。

2、小组合作,集中呈现让值日小组根据提纲将复习内容展示在黑板上,其他组进行补充。

3、集中诵读,系统记忆组织学生集体诵读或个人诵读本模块的单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记忆,总体复习本模块单词,更容易保持记忆。

II、课中默:

将词汇的落实从读转化到写

1、集中默写,个体展示.集中默写归类词汇,让每个小组出一人到黑板上默写。

2、集体查阅,小组补充.每小组集体查阅本小组的默写情况,并到黑板上纠正本组组员所犯的错误。

3、集中纠错,精讲点拨

班级集中纠错,诵读。

教师通过让学生翻译的方式例举特殊用法,精讲点拨,处理难点.然后,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补充例举其他用法。

III、默后译:

由词构句,形成知识链条,让模块形成整体

利用黑板上展示的学生所默写的词组,让学生轮流口译句子,所译句子注意针对性,分成三组:

第一组:

针对第一单元的对话。

所默句子是此对话的知识链条,为学生接下来复述对话做好铺垫。

第二组:

针对第二单元的课文。

所默句子应是此文章每段落的中心句,为学生复述课文提供脉络。

第三组:

针对语法。

所默句子根据语法规律及辨析分组,易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IV、译后总:

1、总述对话。

依托自己所译的第一组句子,小组内复述对话。

2、复述课文。

依托所译的第二组句子,小组内复述课文,或联句成章。

3、归纳语法。

根据所译句子,让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归纳本单元的语法重点,系统本模块内容

V、总后练: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置专项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语法辨析的意识与能力。

练习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练习重点2、突破难点3、辨析易混点

VI、练后用:

情景作文,学以致用,测试技能

1、设置情景,小组合作,口头作文

情景设置的切入点要注意从生活入手,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

切不可脱离学生实际,虚设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中,激发开口说的热情,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情景的描述,达成情感目标。

2、落实到人,落实到写,个体作文.将小组的故事,以个人风格写成作文。

VII、作业设置:

将本节课中的词汇、句式、语法加以巩固,准备单元测试。

将课堂上的作文整理在作业本上。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这套教材适合我们的优点很多,但刚使用这套教材时,说实在的,英语老师交流时一致认为这套教材需要的是“全才型”的教师,当时无疑给每个英语教师都施加上压力了。

看着花花绿绿的课本,我们各个愁眉苦脸,都感觉无从下手。

回顾一下当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就是:

1.活动多、容量大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套教材提供的活动多,容量大,部分话题材料篇幅过长、词汇量过大、学生不易掌握,以至于40分钟的教学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勉强完成所有活动,常会哪个活动都练不深,练不透。

一时间老师们叫苦连天。

在一次全区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薛瑞贞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她当时说:

“老师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所有活动,而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掌握每一模块所包含的知识与技能。

市教研员王晓春老师也多次要求我们“合理的整合教材”。

例如课本中的某项活动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有帮助,我们就进行;它是对前一项技能的训练,我们就把它放到前面去;它是对后面一项技能的训练,我们可以把它他放到后面进行;如果这项活动不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效率不高,也可以把它换掉。

不一定要把课本中设置的活动按顺序进行完。

比如说每模块的Unit1中vocabularyandpronunciation所设置的活动,一般是语音练习或是其他跟单词有关的练习,我通常在学完生词教学的时候马上进行,这样生词学的扎实;而学习Unit1的时候就可以节约一部分时间侧重听说练习。

老师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进行教材整合。

2.教师工作量大。

新标准教材独具特色的编排要求多数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多数时间里,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学生不是整齐划一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同样的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