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964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赤壁赋》文档格式.docx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赤壁赋。

2、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3、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其实是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

“乌台”即御史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

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二、解题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

苏轼为人宽大如海。

苏轼是苏洵的第五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的好的方面。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

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1)(虽然)才高八斗

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

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

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

列“苏黄米蔡”之首(即“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此四人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

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

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

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

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

《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

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

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

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三、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检查预习,正音

2、自由诵读,熟读成诵

四、梳理词句,理清思路

1、结合注释,梳理字词句。

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2、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第3、4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味鉴赏,合作探究

1、复习导入: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

乐——悲——乐

2、赏赤壁之景,品泛舟情

(1)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

(2)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

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这段的秋江月夜图景。

第一段,写了苏轼游历赤壁的时间、地点,并写了赤壁的山光水色。

时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景:

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这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长江赤壁风月露舟的绚丽景色,请同学们边读边体会作者的豪迈雄浑的气魄、简洁明快的文笔、朗朗上口的节奏。

作者在赤壁泛舟时的感受如何?

明确:

情感变化:

乐—悲—乐。

(一)品味美景之“乐”

1、作者刚开始时是快乐的,那么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泛舟时赤壁的景美,让作者暂时忘却不快。

2、鉴赏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

(1)这些景物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净、平淡、开阔)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皎洁、幽静、动态美)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朦胧、开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梦幻神奇、浪漫)

(2)这些描写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

快乐的心情,“遗世独立”的追求。

(道家追求超脱的思想)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

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

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3)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①夜游赤壁之乐

乐②饮酒赋诗之乐

澄清之美情景交融

③入景之乐——浑然之美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浩瀚之美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二)感悟人生之“悲”

1、作者“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词中来:

政治失意,理想悠远;

从箫声中来:

箫声哀怨,倾诉悲苦;

从历史中来:

人生苦短,功业未成;

从自然中来——长江无穷,人生短暂。

2、所唱的歌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情感呢?

(反复诵读品味歌词)

悲中有乐,乐中有悲。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及时行乐的愉悦;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好理想悠远渺茫的惆怅(拓展: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即的惆怅)。

3、诵读第二段描写箫声的语句。

箫声有什么特点?

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特点:

凄婉。

写法:

拟声词“呜呜”和叠词“袅袅”,比喻“不绝如缕”,侧面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衬托出哀怨的箫声感染力之强。

4、“如怨如慕”中的“慕”怎么理解?

呼应歌词中的那一句?

“慕”的理解应为“思慕”,呼应“望美人兮天一方”。

(由此可知,“客”是受苏子歌词的影响“倚声而和”,“客”之悲就是苏子之悲)

学习第3节

思考: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

本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2)“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

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

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

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

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

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

“何以解忧?

(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

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

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

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三)领悟胸怀之“乐”

学习第四段

1、思考: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

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

变与不变

  二:

取与不取

(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教学预设:

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理解:

水月人

变:

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也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并加以分析。

物人

客:

无穷不变须臾变化(片面)(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6)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俸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7)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

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

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

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

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3、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A.变与不变:

B.取与不取:

莫取功名利禄,共适清风明月。

4、怎么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

——参考:

A.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B.佛家思想:

“生死轮回”;

C.道家思想:

“比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秋水》),人由“气”变成,死后回归自然。

D.精神、贡献(成就)无穷无尽,如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5、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喜而笑”,转悲为喜。

要像享受清风、明月那样,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达观处世,进退坦然,随遇而安,顺从自然。

学习第五段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4)小结: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

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通达。

三、迁移拓展

1、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

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2、金圣叹评价《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称《赤壁赋》是“以江山风月作骨”。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风”“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

尤其是“月”更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赋中哪些地方提到了月?

如何理解“月”的内涵与作用?

《赤壁赋》中有现实的“月”,皎洁柔和;

有历史中“月”,古意苍凉;

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

眼前之月,引发情思;

歌中之月,触发联想;

变化之月,阐释哲理。

月升月落,暗示时间的推移,更伴随着胸怀气度的提升。

四、课堂小结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

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宋代诗人、散文家、词人、书法家、画家、高级厨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有着巨大贡献的全能型作家。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之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轼如此全才,与他同时代的四位诗人甘心做他学生,形成“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现代女作家方方曾经说过:

“我要是生活在苏轼那个年代,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嫁他”。

同时,民间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叫苏小妹,是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女人,嫁给了秦观,其实这是民间传说的,是民间杜撰的,不是事实。

(苏小妹只是一个传说!

诗人:

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散文家:

与北宋古文运动领导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如《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

词人:

与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词作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

书法家:

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绘画家:

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高级厨师:

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苏轼的人格精神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

他多才多艺。

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汪洋恣肆,清新豪健,自开豪放一派。

同时,他的书法,他的画,自成一体,别具一格。

他的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并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尝宦海沉浮,但是,他几次大起大落却始终永打不倒。

这是与他独特的人格精神分不开的。

他的人格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他的性格正直而又乐观、旷达、超然。

他,就是苏轼。

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豪放的词家,一个超脱的文人,一个潇洒的人间过客,一个最具人格魅力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